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首页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夺嫡 回到明朝当王爷 从山贼开始 将军好凶猛 民国之文豪崛起 至尊特工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全文阅读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txt下载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章 韩信自立为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韩信再次派遣灌婴去攻打博阳,同时曹参也进军攻略胶东地区。博阳这个地方由田横负责防守,田横听说田广已经死了,就自己封自己为齐王,出兵驻扎在嬴下,想要拦住灌婴的军队。灌婴指挥士兵们奋力攻打,把田横打得没有退路,力量也用尽了。最后,田横只好带着几十名骑兵,逃到梁地去找彭越投靠了。还有田横的同族田吸,和田横分头逃跑,跑到千乘这个地方时,被灌婴单人匹马追上,也被杀死了。除此之外,已经没有其他齐国的士兵了,所以灌婴就把田横的首级砍下来挂在旗杆上示众,然后回到军营报告战功。正好这时曹参也拿着一个首级,胜利归来。一问之下,才知道那是胶东的守将田既的首级,是曹参杀死的。曹参已经平定了胶东地区,回来交令。两位将领一起回到大营,向韩信报告情况。韩信把他们的战功记录在案,并且把在齐地缴获的财物,分赏给将士们,具体怎么分的就不一一细说了。

当韩信成功平定了齐地之后,他便萌生了要做齐王的念头。于是,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汉王那里,一方面报告胜利的消息,另一方面则是请求汉王正式册封他为齐王。那时候,汉王正在成皋养病,不过他的病已经痊愈了。之后,他又前往栎阳去检查城墙的守卫情况,在那里逗留了四天,然后又急匆匆地赶回了广武的军营。说来也巧,韩信派去的信使也刚好在那个时候抵达了广武,并把信交给了汉王。汉王刚翻开信看了一半,就气得火冒三丈,他说道:

“我被困在这里,日日夜夜都盼着他能来帮我,他不但不来,反而还想自立为齐王吗?”

张良和陈平就在汉王身旁,他们连忙走近汉王,轻轻地用脚尖触碰汉王,以示提醒。汉王毕竟心思敏锐,立刻察觉到了他们的示意,于是停止了责骂,并把韩信的原信递给了张良和陈平看。信中大意是说,齐地的人善于伪装,性情反复无常,而且齐国南部靠近楚国,难免会发生再次叛乱。因此,韩信请求汉王暂时允许他做代理齐王,以便能够稳定局势。张良和陈平看完信后,凑近汉王的耳边,轻声对他说:

“现在汉军正处于不利的局面,怎么能阻止韩信称王呢?现在不如就让他做齐王,为我们守住齐国,还可以作为我们的声援力量。否则,恐怕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变故。”

幸好张良和陈平及时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汉王于是又假装生气地呵斥说:

“大丈夫既然能够平定诸侯,那不妨就直接做个真正的王,为什么还要做什么代理王呢!”

他的态度转变得非常快。接着,他打发走了韩信派来的使者,让韩信耐心等待册封的消息,使者就自行离去了。随后,汉王派遣张良带着王印前往齐国,正式册封韩信为齐王。韩信得到王印后非常高兴,并热情地款待了张良。张良又向韩信转达了汉王的意见,劝他发兵攻打楚国,韩信也满口答应了下来。张良在韩信那里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宴席后,便告辞返回了。

韩信选了个黄道吉日,自封为王,并且大规模地检阅了自己的军队,准备攻打楚国。就在这时,楚国的使者武涉突然前来请求见面。韩信心里暗自思量,我与楚国是敌对关系,他们怎么还会派使者来呢?想必是想派来说服我的吧,但我心里早有打算,见一见也无妨。于是,他吩咐身边的人把武涉带了进来。武涉是盱眙人,口才非常好,一直是项羽手下的得力助手。项羽得知齐地确实已经被韩信占领的消息后,心里非常震惊,所以派遣武涉前来游说韩信,希望能用离间计来挑拨韩信和刘邦的关系。武涉一见到韩信,就恭敬地行礼祝贺。韩信也从座位上站起来回礼,并且微笑着说:

“你来祝贺我,是有什么目的吧?无非是为了项王,想来当说客,那就请把你的话都说出来吧!”

武涉接着详细地说道:

“天下百姓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所以楚汉两国才齐心协力共同攻打秦朝。现在秦朝已经灭亡了,大家分疆裂土,各自为王,这时候正是应该让士兵们休息,与百姓一起开始新生活的时候。然而汉王却又起兵向东进发,侵占他人的土地,抢夺别人的资源,还胁迫诸侯国,与楚国相争。由此可见,汉王真是贪得无厌,他的志向在于吞并整个天下。您智谋过人,难道还没有预见到这一点吗?再者,汉王以前曾经落入项王手中,项王不忍心杀他,反而让他统治蜀汉之地,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可是汉王却不念旧情,又反过来攻打项王,如此狡诈多变,这样的人还值得您亲近和信任吗?您自以为得到了汉王的亲近和信任,为他竭尽全力,但我担心您将来也会遭到他的背叛和陷害,被他擒获!您想想看,您现在能有这样的地位和成就,实际上是因为项王还存在,对汉王构成威胁,汉王为了笼络您才不得不这样做。您现在所处的境地,其实还是进退自如的时候,如果向左投靠汉王,汉王胜了,您可能会受到威胁;如果向右投靠项王,楚胜了,您自己就不会处于危险之中。项王与您本来就有交情,他时常挂念您,一定不会辜负您!如果您还是不肯深信,最好是与楚国联合,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各自称王。这样楚汉两国都不敢与您为难,这才是保全自己、确保安全的最好策略啊!”

从为韩信打算的角度来看,这个策略确实是最理想的。韩信笑着回答道:

“我以前在项王手下做事时,官职不过是个郎中,地位也不过是个执戟卫士,我的话他不听,我的计策他也不采用,所以我才离开楚国归顺了汉朝。汉王授予我上将军的印信,交给我指挥数万士兵的权力,还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我穿,把自己的食物让给我吃。如果我背叛了汉王的恩德,一定会遭到不测。我已经发誓要誓死效忠汉王了!请您代我向项王表达我的谢意。”

武涉见韩信心意已决,无法再劝说他,只好告辞回去了。

韩信送走了楚国的使者武涉后,有一个人跟了进来。韩信回头一看,原来是蒯彻,于是连忙邀请他入座。蒯彻开口说道:

“我最近学习了相术,我观察您的面相,觉得您最多只能封侯,但观察您的背影,却感觉您的富贵程度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韩信听了觉得非常惊奇,料想蒯彻话里有话,于是又带着蒯彻来到了密室,屏退左右,与他单独深入交谈。蒯彻继续说道:

“秦朝灭亡后,楚汉两国为了争夺天下,不顾百姓的死活,只是一味地争斗。项王从彭城起兵,转战各地,一直打到荥阳,威震四方。但现在他却被困在京索地区,连续多年无法再向前推进。汉王则率领着数十万大军,占据了巩县和洛阳这两个战略要地,倚仗着山河的险要,虽然每天与敌人交战数次,却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胜利,反而屡战屡败。这就是所谓的智勇都陷入了困境。我分析现在的大势,如果没有圣贤之人出现,这场争斗是不会轻易停止的。您在这个时机崛起,处于楚汉之间,您的立场将决定楚汉两国的命运。如果您帮助汉王,汉王就会胜利;如果您帮助项王,项王就会胜利。可以说,楚汉两位主公的性命都掌握在您的手中。如果您能听从我的建议,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中立,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静待时机。以您的卓越才能,占据着强大的齐国,如果再能吞并燕赵之地,等到时机成熟,向西进攻,为百姓请命,那么谁会不服从您呢?哪个国家会不归顺您呢?将来您就可以主宰天下,分封诸侯。诸侯们都会对您心怀感激和敬畏,纷纷前来朝拜齐国,这不就是霸王的伟大事业吗?我听说,上天赐予的机会如果不抓住,反而会招致灾祸;时机到来如果不行动,反而会遭受不幸。希望您能深思熟虑,不要忽视我的这番话!”

韩信说道:

“汉王对我非常厚待,我怎么能为了追求利益而背弃道义呢?”

蒯彻又劝道:

“从前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余,他们曾约定为生死之交,后来因为张黡、陈泽的事情产生了误会,两人最终反目成仇,在泜水一战中,陈余被杀。您自己想想,您与汉王的交情,能比得上张耳和陈余吗?您所处的嫌疑之境,难道仅仅像张黡、陈泽的事情那样简单吗?然而您却仍然想要保全自己的忠信之名,认为汉王是个好人而追随他,这岂不是大错特错!再来看越国的大夫文种,他帮助越国复兴,使勾践称霸,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最终却还是被勾践所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您的忠信,想必也不过就像大夫文种那样罢了。而且我听说,勇略过人以至于让君主感到威胁的人,往往会自身难保;功劳盖过天下的人,往往难以得到应有的封赏。现在您已经走上了这条路,如果您归顺汉王,汉王一定会对您有所畏惧;如果您归顺楚王,楚王又不会信任您。那么您究竟打算怎么办呢?”

虽然蒯彻的话听起来颇有道理,但韩信心中不免产生疑虑,因为蒯彻与汉朝并无仇怨,为何要劝自己背叛主公呢?于是韩信对蒯彻说:

“先生请先稍等,让我仔细考虑一下,再做决定。”

蒯彻见状,只好先告辞离开。过了几天,韩信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蒯彻便再次前来见他,劝他果断做出决定,消除疑虑,千万不要错过时机。然而韩信终究不忍心背叛汉朝,又自认为功劳巨大,觉得汉王不会对自己下手,于是决定拒绝蒯彻的建议。蒯彻担心自己继续留在韩信身边会招来祸患,于是假装疯癫,跑到别的地方去装神弄鬼、当起了巫师。韩信听说蒯彻离开了,也没有派人去挽留他。但韩信心里却始终忐忑不安,于是将兵马停驻在原地,等待汉王的进一步指示。既然已经拒绝了蒯彻的提议,按照常理,韩信应该立即发兵攻打楚国才对,但他却偏偏按兵不动。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他的真实意图,也让人为他的未来担忧。

汉王在广武坚守了许多天,每天都期盼着韩信能来增援,但韩信却始终没有出现。于是,汉王决定封英布为淮南王,派他再次前往九江,目的是截断楚军的后路。同时,汉王还给彭越写了封信,让他继续攻打梁地,以此来切断楚军的粮道。所有的布置都安排妥当后,汉王还是担心项王会因为粮食耗尽而想要撤退。为了更进一步牵制项王,汉王又拿出了被项王俘虏的父亲太公,采用了多种手段进行威胁。汉王甚至担心,项王可能会在愤怒之下将太公杀死,那局势就会更加危急。因此,汉王立刻召集张良和陈平,一起商议如何救出太公的方法。张良和陈平两人一同说道:

“项王现在粮食短缺,肯定会想要撤退回到他的领地。这正是我们与他进行和谈,救回太公和吕后的好时机。”

汉王听后,思考片刻说:

“项王性情暴躁,很容易发怒,如果我们要派使者去和他谈判,必须要选一个合适的人,这样才能确保安全无虞。”

话还没说完,就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说道:

“我愿意前往。”

汉王一看,原来是洛阳人侯公,他跟随军队多年,很擅长与人打交道,于是汉王就答应了侯公的请求,并嘱咐他一定要小心行事。接着,侯公就骑马快速赶往楚营,请求拜见项王,准备开始和谈的事宜。

项王听到武涉回来的报告后,心里非常烦恼,再加上看到粮食快要吃完了,更是愁上加愁。就在这时,他听说汉营派来了一位使臣,于是项王手持宝剑,高高地坐在上面,命令让使臣进来见他。侯公慢慢地走了进来,见到项王后,脸上没有丝毫的惧色,从容不迫地向前走去,并向项王行了礼。项王瞪大眼睛,生气地对侯公说:

“你们的主公既不出战,也不撤退,现在派你来这里,到底有什么话要说?”

侯公平静地回答道:

“大王,您是打算继续战斗呢?还是打算撤退呢?”

项王坚决地说:

“我还是愿意继续战斗!”

侯公听后,耐心地解释道:

“战斗总是伴随着危机,胜负也很难预料。况且我们双方已经对峙了这么久,兵力都已经相当疲惫。我今天正是为了提议停止战争、平息争端而来的,所以才敢来拜见大王您。”

项王听了侯公的话,不由自主地问道:

“按照你的意思,你是想要代表汉王来与我讲和吗?”

侯公连忙点头回答:

“是的,汉王其实并不愿意与大王您正面交锋。如果大王您是为了保卫国家、安抚百姓的考虑,愿意将战争转变为和平,那么汉王又怎会不从命呢?”

项王的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他把剑放回了原处,开始询问和谈的条款。侯公回答说:

“我作为汉王的使者,带来了两个提议。第一个提议是,希望楚汉两国能够划定明确的疆界,彼此相安无事,不再互相侵犯。第二个提议是,请求大王能够释放汉王的父亲太公和他的妻子吕氏,让他们一家人能够团聚,也让汉王能够长久地感激大王的恩德。”

然而,项王听了侯公的话后,却突然掀起胡子,露出狰狞的笑容,嘲讽道:

“你们的主公又想来骗我吗?他是想保全自己的家人,所以才派你来用这些花言巧语请求和谈吧?”

侯公说道:

“大王,您知道汉王为什么要从西边出兵向东进发吗?其实,每个人心中都会挂念着自己的父母,牵挂着自己的妻儿。汉王现在住在遥远的蜀汉之地,与家人相隔千山万水,心中难免会思念他们。之前他偷偷跑到彭城,其实只是想把自己的家人接走。但后来听说家人被大王您扣留了,他情急之下,才不得不与您为敌,连续交战不断。现在,如果大王您没有和谈的意愿,那就算了。但既然我们已经在商量和谈的事情,为什么不把汉王的父亲和妻子放回去呢?这样一来,不仅能让汉王从此感激您的恩德,发誓不再向东进攻,而且天下的诸侯也会争相仰慕大王,无不歌颂您的美德。您想想看,大王您不杀害别人的父亲,这就是彰显了孝道;不玷污别人的妻子,这就是彰显了道义;已经扣留的人,又能放他们回去,这就是彰显了仁慈。这三种美德您都具备了,您的名声就会传遍天下。如果您还担心汉王会违背约定,那过错就在汉王那边,而您则是秉持正义的一方。古人有句话说得好:‘正义之师气势壮盛,不义之师气势衰落。’大王您秉持正义而行,天下又有谁能与您为敌呢?更何况只是一个小小的汉王呢!”

项王特别喜欢听好话,侯公的一番奉承让他心里特别舒服。于是,他又把项伯叫来,和侯公一起商量如何划分楚汉两国的边界。项伯其实心里是向着汉王的,所以很乐意顺水推舟,做个顺水人情。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在荥阳东南二十里外的鸿沟作为两国的分界线,鸿沟以东是楚国的地盘,以西则是汉国的。接着,项王派了个使者,和侯公一起去向汉王报告这个决定,并签订了相关的条约,双方都没有异议。至于迎接太公和吕后回汉营的重要任务,还是得麻烦侯公。于是,侯公又带着楚国的使者一起去了楚营,请求项王按照约定行事。项王非常爽快,立刻就释放了太公、吕后以及他们的随从官员审食其,让他们和侯公一起回到了汉营。汉王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出营去迎接,终于与父亲、妻子再次相见。他们悲喜交加,一同庆贺这难得的团聚。为了表彰侯公的功劳,汉王封他为平国君,这是发生在汉四年九月的事情。然而,就在第二天,汉王听说项王已经拔营准备东归,他也萌生了西返的念头,于是传令将士们开始整顿行装准备返回。就在这时,有两个人突然站出来进谏道:

“大王,您难道不想统一天下吗?怎么这么快就想回去休息了呢?”

这句话仿佛是一个警示:和平的谈判刚刚结束,战场上可能又要重新燃起战火。

那么,这两个人到底是谁呢?他们就是张良和陈平。汉王疑惑地问:

“我已经和楚国订立了和约,现在他们已经向东撤退,我还留在这里干什么呢?”

张良和陈平一起回答说:

“我们之前请求大王与楚国议和,主要是为了救回太公和吕后。现在太公和吕后已经安全回来了,这正是我们与楚国交战的好时机。再说,从天下的大局来看,我们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地盘,四周的诸侯也多半归附了我们。而项王的军队疲惫不堪,粮食也快吃完了,他身边的人也都背叛了他,这正是上天要灭亡楚国的时候。如果我们放任他向东撤退,而不去追击,那岂不是在给自己留下后患吗?”

如果只知道一味地追求利益,那信义又何在呢?但汉王非常信任张良和陈平,于是改变了主意,决定再次向东发起进攻。不过,当时已经是初冬时节,按照以前秦朝的旧历,又快要过年了。于是,汉王就在军营中准备了丰盛的酒席,宴请全军将士。他自己则和吕后一起陪着太公,在内帐里举杯祝寿,大家尽情畅饮,非常开心。太公和吕后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欢乐时光,这次父子团聚,夫妇重逢,他们白发红颜,一起赏月醉酒,金杯玉盏交相辉映,连续几晚设宴庆祝。这真的是苦尽甘来,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喜悦。可能这个时候,吕后心里还在为审食其没能参加这个场合而感到遗憾。元旦这一天,正式开启了汉王五年的新篇章,这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年份,因为它是汉王消灭楚国、称帝的关键一年。汉王首先向太公表达了新年的祝福,然后在外帐升座,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贺。等到这些礼节基本结束后,他立刻与张良、陈平商量起了军事策略。他们决定分头派遣使者,去联系齐王韩信和魏相国彭越,邀请他们发兵攻打楚国,并计划在途中会师。很快,这些使者就被派遣出去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斗罗之金鳄 保护我方族长 辣妈攻略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军工科技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福艳之都市后宫 娱乐帝国系统 逍遥四公子 山村情事 退下,让朕来 逍遥人生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挑肥拣瘦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踏星 一剑独尊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大明风流 蝉动 霸天武魂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我家有个电饭锅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白话三侠五义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立渊传 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 起飞,从1973年开始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汉吏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 靠读懂人心立足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txt下载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