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阳照行旅

花落虽频

首页 >> 晴阳照行旅 >> 晴阳照行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黑铁之堡 驿路星辰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抗战之红色警戒 汉乡 混在洪武当咸鱼 民国之文豪崛起 赤色黎明 抗日之不世军神 
晴阳照行旅 花落虽频 - 晴阳照行旅全文阅读 - 晴阳照行旅txt下载 - 晴阳照行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0章 可以假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四名年轻力壮的太监抬着步辇往御书房走去,走在步辇旁边的张孜不时看看沉思的李祯。

而李祯却在回想曾乐行临走时对他说的话:“陛下、陈恪确有国士之才,请陛下信之。”

曾乐行相信陈恪的忠诚和智慧,而李祯却想谨慎一些,他与陈恪没见过面。

虽杨牧和曾乐行都向他推荐陈恪,但他还是觉得谨慎一些为好。

他们肯定的是陈恪对大兴王朝的忠诚,可他需要的却是陈恪对他的忠诚。

但他接受陈恪的明谋,权力的转移必须通过正途,名正言顺才能永绝后患。

盛明宗没做到这一点,于是出现了窦秀这位女皇,从她以后,大盛王朝的皇位继承充满了阴谋和杀戮。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李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而陈恪的明谋让他知道自己怎么做,学子们围在兴国府衙前的举动让他看到了希望,这些学子一腔热血,却需要一个带头大哥。

可在这件事上他不能指望胡缓,这是一位不沾政治只知教学的好老师,为人坦坦荡荡,既不会阴谋,也不会明谋。

但他绝对是个好老师,今天讲的《晋书》,将五胡乱华的前因后果说得非常透彻。

李祯知道胡缓为何重点讲这段,后世的人们不该忘记“两脚羊”的悲惨经历,忘记了就会再次成为被虐杀吃掉的“两脚羊”。

而对胡缓来说,是陈恪的一席话让他决定给李祯讲这段历史的。

“我们这个民族拥有记述历史的传统,可奇怪的是历史总是频繁的重演!”

这是陈恪说的话,而胡缓深以为然,低声问道:“为何?”

“因为有人想让我们忘却...”陈恪无奈地回道:“他们为了眼前的利益、为了营造歌舞升平的假象、为了让老百姓越来越愚昧,总之原因很多,就是没想如何让我们这个民族再也不要发生以前的悲剧了。”

陈恪说这话时脸上露出深深的悲哀和无奈,他想到那个世界的南北宋,靖康之耻与崖山跳海之间只隔了一百多年。

而胡缓却认为这是忧国忧民的具体表现,立刻给他打上了忠君爱国的烙印。

陈恪忠君爱国,所以他的讲学不会“妖言惑众、蛊惑人心”,胡缓这么认为,还理解并支持陈恪所讲的内容。

他是帝师,拥有给皇上讲课的权力,这时就要讲“五胡乱华”的历史,纵然刘太后来了也不能打断他的讲解。

但他没给陈恪讲情,不认为陈恪有什么错,而他这个态度却让刘太后和李祯意外。

当他讲完课后正要告辞离开,刘太后缓缓问道:“胡卿、你对陈恪讲学可有什么看法?”

刘太后明知故问,胡缓如对陈恪的讲学有看法,早就让高适将他赶出鹤翔书院了。

而胡缓也答得干脆,“禀太后、陈恪讲学内容新颖、发人深省,比老臣强上十倍。”

胡缓所言将陈恪推得太高,让刘太后和李祯讶异地互视一眼。

李祯慎重地问道:“师傅所言大了吧?”

他和刘太后都觉得胡缓说这话是为了援救陈恪,而胡缓却郑重回道:“非也、老臣倒是觉得陈恪在讲学中有顾虑,否则就不止十倍了。”

胡缓的回话越来越大,好在刘太后和李祯都知道他的为人,倒也没怪罪他。

于是刘太后迟疑一下低声问道:“据哀家所知,陈恪只有十九岁,哪来的学问?”

她不信陈恪的能力,以年龄说话。

而胡缓则缓缓回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他说这话就是肯定陈恪悟道了,跟年龄无关。

李祯诧异地问道:“谁说的?”

“陈恪。”胡缓毫不犹豫地回道。

然后继续说道:“陈恪的原话是这么说的,‘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听闻这话李祯叹道:“陈恪是将夫子所言悟透了。”

他说这话就是为陈恪“妖言惑众、蛊惑人心”的罪名开脱。

而刘太后看他一眼,转对胡缓问道:“胡卿可知陈恪讲学的目的?”

这话问到根上了,人所言都有一定的目的性,何况讲学。

而胡缓知道陈恪的讲学目的,缓缓回道:“禀太后,陈恪讲学的目的从表面看是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学会从一点看到全面,而不是只看表面文章。”

他直言陈恪讲学有表面目的,就一定有深层次的目的,这个目的才是关键。

刘太后和李祯的面部表情严肃起来,听胡缓继续说道:“他没说自己的真正目的,但老臣能看出,他是想让学生们将来走出多样化的路。”

“陈恪曾说过一句话,‘上万人陪一个状元读书,这是对读书人极大的浪费’。”

胡缓说到这,刘太后和李祯再次互视一眼,然后听他继续说道:“他还说过,‘国家需要的人才方方面面,最重要的是研究型人才,如将亩产稻米提升到五百斤,他就是国家栋梁,如能提高到一千斤,他就是神。’”

胡缓豁出去了,如这样的话也被冠上“妖言惑众、蛊惑人心”,他就不准备讲课了,回到老家种稻米去。

可他这席话却将刘太后和李祯吓着了,亩产千斤稻米,陈恪的口气太大了。

刘太后想都不想就否定,“不可能。”

而胡缓则缓缓回道:“学生们也这么说,而陈恪回道:‘先祖从狩猎到种地,从步行到骑马、坐车,从以树叶遮体到穿上衣服,哪一样东西在当时是可能的?’”

“但这些不可能都被先祖变成了可能,轮到我们时,却要躺在先祖栽种的大树下不再往前走了吗?”

“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们,通过改良稻种,结合土地的改良,亩产五百斤绝对是可能的,当达到五百斤后,就是六百斤、八百斤、一千斤的努力。”

“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一群人去研究一辈子,甚至两代人、三代人的努力。”

当胡缓说出这席话后,刘太后和李祯知道陈恪为何会被冠上“妖言惑众、蛊惑人心”的帽子了。

他说的许多话让人听着都是不可能,而这个不可能却让学子们接受了。

有的学子可能会因此“不务正业”,不再以金榜题名为目标,这是某些人不能接受的。

但刘太后和李祯却觉得有道理,当官是读书人唯一的目标,会让朝廷承担很大的压力。

而陈恪的讲学如让朝廷减轻压力,还能研究出亩产五百斤的稻米,朝廷何乐而不为呢?

他俩的想法一致,互视一眼后刘太后缓缓说道:“如没听到胡卿所言,那些摘抄陈恪讲学内容的话确有‘妖言惑众、蛊惑人心’之嫌。”

她想推卸责任了,还将责任落在胡缓头上,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我和皇上受蒙蔽了,是你没主动来说明的原因。”

听这话李祯腹诽,“您也没问啊!”

而胡缓却拱手谢罪,“是臣失职,未能及时向皇上、太后禀告这里的曲直。”

听胡缓谢罪,刘太后自觉没责任了,沉吟一下说道:“陈恪身在兴国府衙的监牢里也不能说放就放,总要有个释放的理由吧?”

刘太后要面子,李祯也感觉这事比较棘手,而胡缓却有自己的办法,沉声说道:“学子们既然要求辩经,那就组织一场辩经大会来确定陈恪是否有罪吧。”

他对陈恪很有信心,却忘了他的年纪,十九岁的陈恪能挡住那些人吗?

这是一个疑问,但只有李祯担心,而刘太后却欣然接受,“胡卿所言极是,先让陈恪戴罪出狱,准备辩经。”

刘太后的思维挺超前,竟想出假释的办法。

胡缓当然接受这个办法,立刻恭敬地说道:“太后圣明。”

而李祯自然不会落后,拱手说道:“母后圣明。”

听他俩高呼“圣明”,心花怒放的刘太后立刻下达暂时释放陈恪的命令。

而就在传令太监出宫时,训斥陈恪一顿的包拯却捂着额头不知怎么办好,“是开庭审问呢?还是往后拖几天看看情况再说?”

包拯头疼,陈恪却悠哉悠哉的喝着茶水,夏天喝茶有助于排去体内的寒气,这是养生之法,蹲在监牢里的他只能考虑这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影视之多子多福 逍遥四公子 我为炉鼎 盲人按摩师 苏倩 春满香夏 肥水不流外人田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在生存游戏做锦鲤 贞观大闲人 黑铁之堡 无限群芳谱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辣妈攻略 都市狂龙医仙 快穿之攻略直男的正确姿势 校草殿下太妖孽 特种兵在都市 功夫皇帝艳福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逍遥小书生 武炼巅峰 我成了仁宗之子 剑道乾坤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回到明末当帝王 1625冰封帝国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我是王富贵 智械战争 霸天武魂 绍宋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紫鸾记 带着农场混异界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万历烽火 
最近更新李隆基的纨绔皇孙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中国古代名人传 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 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 大明伪君子 心相之天界唐史 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 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 寒光剑气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救驾之饼 
晴阳照行旅 花落虽频 - 晴阳照行旅txt下载 - 晴阳照行旅最新章节 - 晴阳照行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