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东一方

首页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逍遥小贵婿 寒门状元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从山贼开始 清末之帝国崛起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抗战之烽火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东一方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全文阅读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txt下载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70章 太子回朝,监国!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赵谌低着头,谦逊道:“这三年的时间,多亏了老师的教导。没有老师,就没有弟子的今天。”

杨时摇头道:“你年幼好学,天资聪颖,更有大志向大心胸,老夫不过是稍加提点罢了。太子的今天,是你在战场上不惧生死换来的,更是为了治理地方无数个日夜费心费力换来的。”

赵谌说道:“老师过奖了。”

三年多的时间,赵谌从来不敢马虎,也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因为他不能辜负了父皇的一片心意。

赵谌年幼的时候,是皇祖父赵佶当政。

当时,赵谌在东宫,还记得父皇作为东宫太子的战战兢兢,还记得父皇的伏低做小,还记得郓王赵楷的辉煌跋扈。

所有人都可以恣意妄为。

唯独东宫不行。

稍有一点点的错误,就会遭到斥责,就会有官员来弹劾,使得父皇不得不隐忍。

那时候,东宫没有半点的权势,也没有太傅,连半点的兵马都没有。

可以说,那时候的东宫毫无权势,就是个空架子。

皇祖父要废太子,一纸诏令就能办到。

好在金人来了,皇祖父禅位,父皇登基力挽狂澜,才有了现在的大宋。

父皇和皇祖父不同。

皇祖父迫于法理册立了父皇为太子,却宠溺郓王,处处打压父皇。

可是,父皇册立他当太子,处处关爱,让老师这样的天下大儒来教导,更是亲自带着他游历地方增长见识。

为了培养他,父皇留下他在云南路,跟着老师一起处理政务。

一切的一切,都是父皇的关爱。

赵谌人不在赵桓的身边,可是这三年的时间,却没有断过书信,时常撰写书信送回去,向赵桓禀报云南路的一切。

父皇也有书信送来,解开他的疑惑,鼓励他大胆去做,不要有任何的惧怕。

有父皇的无私支持,赵谌才能无所顾忌。

杨时看着灿然生辉的赵谌,心中也愈发的欢喜,因为太子是他教导出来的。

此生教导了无数的弟子,临老之际,还有这样一个如意弟子,让杨时更加的得意。

杨时嘱咐道:“太子,去收拾行李吧。老夫要交代一番,三天后,我们就起程北上,开始返回东京城了。”

赵谌行了一礼就转身退下。

杨时一个人坐在书房中,思考着云南路后续的安排。

云南路的治理刚铺开,大体上规划都有了,后续需要继续贯彻,不能半途而废。如果是中途改弦更张,改变了三年来的施政纲领,云南路的治理就难了。

恰是如此,云南路需要一个合适的人接管。

杨时治理云南路三年,门下弟子纷纷出仕,在地方上崭露头角。尤其是杨时的弟子胡安国,更是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胡安国年近六十,主张经世致用,恰是如此,他的观点对杨时治理地方很有帮助,借助云南各部的部落族长,以夷制夷,地方渐渐开化。

这个过程注定很漫长。

至少,却已经在不断的推进,尤其是说大宋官话的人越来越多了,汉家的语言、文字和风俗都在一点点的改变。

杨时其他的弟子,如李郁、陈渊等人也不错。

这些人和胡安国相比较,却没有足够的手段和城府去应对。

胡安国目前是最合适的。

杨时心中有了想法,吩咐道:“来人,通知胡安国来议事。”

士兵立刻去通知。

没过多久,年近六十的胡安国走了进来。

虽说胡安国上了些年纪,却精神矍铄,半点不显老,毕竟在云南路的这几年,他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手中更有权势。

权利是最好的一味药。

手中有权,能利用权利践行自己的治学理念,按照心中所想施政,胡安国自然是心中欢喜。

胡安国进入后,行礼道:“老师!”

杨时看着肤色略显黝黑,却目光灿然的弟子,笑着道:“康侯(字),你是绍圣四年中进士的。”

“历任荆南府教授、太学博士、提举湖南学事等职。”

“后来蔡京当权,跟随老夫四处游学。”

“如今在云南路,你才真正一展抱负,按照自己的所学所想施政,慢慢的教化百姓,发展地方。”

“只是,这一切还不够。还要一步步的往下推进,才能够真正让云南路大治,成为我大宋的一部分。”

胡安国微笑道:“有老师在云南路掌舵,未来一定会更好。”

杨时说道:“老夫不会留在云南路,要回朝了。”

胡安国一脸惊讶,问道:“是官家来了旨意,让您回朝了吗?”

“没有!”

杨时摇了摇头,解释道:“不是官家来旨意,是和官家约定的时间到了。更何况太子在云南路三年多的时间,总不能一直在外面,也该回朝了。”

胡安国的神情顿时黯然。

太子回朝!

老师也要回朝!

恐怕他们这些杨门的弟子,也要跟着回朝了。

“哎……”

胡安国叹息一声,开口道:“弟子这就去收拾行囊,跟着老师一起回朝。”

杨时捋着花白的胡须,开口道:“谁说了,要让你回朝,要让其他人回朝呢?这一趟,只是老夫和太子回朝,你们继续在云南路做官,继续治理地方。”

胡安国顿时眼前一亮。

他不是为了所谓的权势想留下。

曾经,他中了进士第三名,年少成名,早早入朝为官,只是朝廷黑暗,全都是硕鼠,他看不惯官场,干脆出去游学。

如今圣君当朝,胡安国才感受到了治理地方的欢喜。

能够治理一方,让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读书人的追求。

一身所学,经世致用。

这才是人生目标。

胡安国问道:“老师是怎么考虑的呢?”

杨时说道:“老夫回朝后,招讨使的身份就会卸任。招讨使不常设,接下来必定设立安抚使,负责云南路的施政。”

胡安国的呼吸,都顿时急促起来。

大宋朝地方行政体制,大体上分为路、州、府、县。

一个路有安抚使,这是负责行政体系的,只不过很多路不设立,让州府的知州知府兼任,比较重要的地方才设立安抚使。

除此外,还有转运使、提刑按察使。

转运使掌握财权,提刑按察使掌握刑狱,确保地方的运转。

实际上在大宋,就没有一家独大的官职体系。或者说,也有一家独大的,那就是皇帝,不断的集权,把地方的权利集中在手中。

说什么大宋和士大夫共天下,那都是给士大夫贴金,皇帝要处置官员,不过是一道旨意而已,政事堂的宰相根本无法反驳。

在唐朝,政事堂给地方官员安排事情,称之为堂贴。

堂贴下去,地方必须执行。

到了宋朝,政事堂不准用堂贴,只能用札子。问题是政事堂的札子安排到地方,官员不服从,原封不动送回请皇帝定夺。

皇帝敲打政事堂,让政事堂的札子要随时交给皇帝过目,才能下发。

简而言之,皇帝剥夺了政事堂的大权。

尤其在圣旨上,也有极大的变化。

唐朝的圣旨,是政事堂拟好,交给皇帝过目用印就是,送过去的定稿,已经不需要修改的,皇帝只有决策权,不能参与旨意的撰写。

到了宋朝,政事堂要颁布旨意,得先写札子送去宫中,请皇帝批阅。

皇帝觉得合适,批阅后交回来,政事堂再拟定圣旨送上去用印,才能颁布旨意。

简而言之,皇帝不仅有决策权,还有参与权。

毕竟,札子就是个文稿,不是定稿。

胡安国可不管是否被分权,皇帝是否权势大,只希望自己有足够的机会施展才华,让地方百姓能安居乐业。

他眼中有着期盼,直接道:“老师的意思是,弟子担任云南路安抚使吗?”

杨时微笑道:“老夫离任,需要你暂时接管所有的政务。等老夫回朝后,会向官家举荐,由你出任云南路安抚使。这件事情,你心中有个数极好,成了最好,不成也没什么。”

胡安国神色感动,恭敬道:“辛苦老师了。”

杨时说道:“这是你有足够的才华和能力,能胜任云南路安抚使,老夫才愿意举荐。否则,也不可能留下你在云南路。”

胡安国点头道:“定不负老师厚望。”

杨时又嘱咐了各项事情,把云南路的各项事情安排好,就让胡安国下去。

接下来的三天,杨时陆续召见门下的弟子,把各项事情都布置好。

三天后,清晨。

杨时带着儿子杨造,以及李郁、陈渊,加上太子赵谌,乘坐马车缓缓离开了大理城。

赵谌和杨时在一辆马车中。

赵谌在大理呆了三年多,心中一时间也有些不舍。

杨时笑道:“太子离开大理,未来自然有机会再来的。”

赵谌点头道:“将来,一定会回来的。”

师徒二人交谈的时候,恰在此时,马车外忽然嘈杂了起来,声音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赵谌问道:“怎么回事?”

马夫说道:“外面有百姓拦路,说是杨相公和太子要离开,无数人来送别。”

赵谌在大理的时候,一早是隐瞒了身份。

到最后,身份也传了出去。

云南路各州府的人,都知道赵谌在大理主持公道。尤其是赵谌英武刚毅,敢去平乱,敢为民伸冤,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无数百姓对赵谌很是感激。

赵谌听到马夫的话,也看向了杨时,问道:“老师,怎么处理呢?”

杨时笑道:“老夫身体不适,太子去处理吧。”

赵谌一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老师是故意让他处理。

赵谌开口道:“老师,您才是云南路真正掌舵的人,怎么能不去呢?”

杨时说道:“无妨,太子尽管去。”

赵谌劝了两遍,杨时都不下去,无奈下,赵谌才下了马车,看着城内街道上,一张张急切的面孔,看着那一个个眼中满是不舍的百姓,心中忽然大受触动。

“太子殿下,我们舍不得您啊。”

“太子殿下才来大理几年,怎么不多待几年,过些时候再回去啊。”

“太子殿下是青天大老爷啊。”

渐渐云集而来的百姓,口中高呼着,感激着赵谌,也有很多人提及杨时的,都是满含感激。

有杨时和赵谌的施政,才使得更多百姓过上好日子。

许多人从部落出来,能分到土地,能靠自己的双手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一切都源自于赵谌和杨时。

恰是如此,许多百姓送来了物资,有送鸡蛋的,有送衣帽的,还有送鞋子的,以及各种瓜果都有。

一张张脸,一幕幕感激,深深地烙印在了赵谌的心中。

在他这辈子不长的时间中,这一幕让赵谌永生难忘,他没想到自己在云南路几年,跟着老师一起施政,会有这样的一个结果。

赵谌心中,更是暖洋洋的。

人生,值得!

此生,当如此!

不负苍生百姓,不负大宋万民!

赵谌看着周围的百姓,拱手道:“乡亲们,此次回朝,是朝廷有调令,需要回朝任职了。加之杨相公年纪大了,也需要回朝休养。”

“请乡亲们放心,即便是本宫和杨相公回朝,大理也不会变,云南路也不会变。”

“未来的云南路,只会更好。”

“不会变差的。”

赵谌做着许诺,显得从容镇定。

他看着一个个挤上来的百姓,开口道:“乡亲们,不要送东西了,你们都留着。你们送的东西,路途遥远,我也不好安排。”

“都回去吧!”

赵谌再一次说话。

百姓不舍,进一步要送礼物。

赵谌没有收下,拱手回礼后回了马车中,吩咐人驾车离开。

马车缓缓行驶,渐渐离开大理城。

马车走出了一段距离,后面却还有无数的百姓跟着。等走出很远很远,后面才没了跟着的人,一切才安静了下来。

轱辘!轱辘!

马车赶路,速度越来越快。

赵谌激动的心,也渐渐平复了下来。

他心中,却久久无法平息。

杨时看了眼赵谌,心中却是笑了笑,这是好事情。

赵谌见识过百姓感激的样子,知道施行仁政的好处,未来才会励精图治,才有目标。

这是好事情。

马车一路行驶,在六月初,赵谌和杨时回到了东京城境内。

……

东京城中。

垂拱殿。

赵桓正在处理政务。

他从来不是一心一意处理政务的人,不愿意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处理政务上。所以治理地方的权利,赵桓都交给了政事堂,让政事堂处理,他只需要负责批阅就是。

治理国家,关键是用人。

不相信人,不用人,什么事情都自己抓,最后的结果是自己吃亏。

放权最合适。

在赵桓处理政务的时候,黄经走了进来,行礼道:“官家。”

赵桓放下手中的毛笔,问道:“什么事?”

黄经说道:“据最新的消息,太子和杨相公所在的马车,进入东京城境内。最多再有半个时辰,就会抵达了。”

赵桓眼中也露出了笑容,吩咐道:“杨卿回朝,安排朕的銮驾,在城门口迎接,直接送入宫中。”

“奴婢领命!”

黄经连忙答应了下来,急匆匆去安排。

……

东京城门口。

人来人往,繁华无比。

之前的东京城繁华,却不够稳定。如今的东京城,却稳定繁华。

杨时和赵谌乘坐的马车,来到了城门口。

再回东京城,杨时都有些物是人非的感觉,因为一切都不一样了。

今年的杨时,已经满了八十岁,很是苍老了,好在精神还不错。他看着繁华的东京城,脸上笑容绽放,开口道:“太子,我们又回来了。”

“是啊,又回来了。”

赵谌心中也是欢喜。

“陛下有旨!”

恰在此时,马车外传来了声音。

太监的喊声回荡,杨时和赵谌都下了马车,齐齐行礼。

太监开口道:“陛下有旨,太子和杨相公乘坐銮驾入宫。”

一番话说完,太监脸上有着笑容,弓着背摆手道:“太子、杨相公,请。”

赵谌摆手道:“老师,请!”

杨时说道:“太子先请。”

赵谌却搀扶着杨时,一路来到了銮驾中,其他的人乘坐马车往杨家去了。

马车一路入宫。

赵谌和杨时见到了赵桓,齐齐向赵桓行礼。

赵桓吩咐道:“赐座!”

赵谌和杨时道谢后坐下,杨时率先道:“官家,老臣从大理归来。现在的云南路,一切稳定,地方也在快速的发展。唯独一点,要继续往前走,就必须萧规曹随,不能人走茶凉换一套施政的方针。”

赵桓赞许道:“杨公的话是老成之谋,朕也这么认为。现在杨公回来了,您老认为谁适合接任呢?”

杨时说道:“老臣举荐胡安国,他之前就协助老臣处理云南路的所有事务。”

“可以!”

赵桓毫不犹豫回答。

杨时拱手道:“官家圣明。”

话锋一转,杨时继续道:“虽说目前以胡安国合适,却不能一直如此。臣建议过一两年,朝廷选拔合适的人选充任云南路地方官。再过几年,调走胡安国,任命其他的人去担任。如此,避免地方势力做大。”

赵桓脸上更是浮现出笑容。

杨时知进退。

这是极好的。

赵桓和杨时、赵谌聊着天,说着云南路的事情,也询问着赵谌的情况,到了中午,又留下了杨时用膳。

杨时吃完饭回府去了,赵桓和赵谌聊着天,父子二人很是亲近。

赵桓看着长高了长壮了,也成熟了起来的赵谌,开口道:“太子,你三年历练,已经成熟了起来。接下来,就开始监国吧,协助朕处理朝廷政务。”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全球高武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赵氏嫡女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 贞观大闲人 地狱公寓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春满香夏 九龙至尊 在生存游戏做锦鲤 闺色生香 抛夫弃子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重生之丧尸时代 诡异人间,只有死人会修仙! 逆天邪神 我有一个剑仙娘子 斗罗之我为千仞雪 追妻失败后,傅总他想父凭子贵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明骑 剑道乾坤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回到明末当帝王 1625冰封帝国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我是王富贵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紫鸾记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带着农场混异界 明末之新帝国 万历烽火 
最近更新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 医冠权宦 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 左传游记 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 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 陛下就是躺赢狗 爱搞钱搞事三公子 苏定方演义 风雪战火 大漠群英传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太子无敌 哈哈哈,大明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 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 隋烽 凤凰交错,逆命妖妃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东一方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txt下载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最新章节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