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东一方

首页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大明日不落 清末之帝国崛起 从山贼开始 天价傻妃:娶一送一 抗日之英雄传奇 灵剑尊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皇叔,不可以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东一方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全文阅读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txt下载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24章 给理学家们画大饼!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杨时见赵桓采纳了,也就不再提及大理的问题。

大理的治理千头万绪,甚至可以说万分艰难。

杨时带来了许多他门下的弟子,实际上,真要估算一个比例,跟随他来的弟子,不到两成,绝大多数的弟子一听是山高路远,且是蛮夷之地,全都不愿意来。

有的人说父母在,不远游,只能遥祝恩师顺利;也有的人说家中妻儿要照顾,无法离开;更有人在离开前的头一天晚上落水,导致无法离开……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杨时却没有去苛责,因为治理国家的事情,有的地方繁华富庶,有的地方有洪水猛兽,有蛇虫鸟兽,自然是不一样的。

至少,他带来了人。

只是杨时不提,赵桓却不能不问,他笑着道:“杨公,这一趟跟着你来的弟子,大致有多少人呢?”

杨时回答道:“回禀官家,此行有二十余人。”

赵桓说道:“可有比较出色的人?”

“有!”

杨时也直接回答。

赵桓问道:“大致有哪些人?”

杨时回答道:“有乌洲人李郁、南剑州人陈渊、建宁人胡安国、谟武人廖刚、崇安人胡寅、开封府人张九成、崇安人胡宏,以及其他诸多的弟子。”

赵桓打趣道:“杨公的弟子,大多是福建路的人啊。”

杨时却是从容道:“臣是在福建路长大,认识的多是福建路的人。后来传道授业,也多是这些人来听课,自然就多一些。”

赵桓也点了点头。

杨时在闽南之地传道,对整个东南理学起到了奠基的作用,被称为闵学鼻祖。

后来的朱熹,也深受杨时的影响。

赵桓吩咐道:“既然有这么些人,让所有人都来大厅,朕见一见。”

“遵命!”

杨时立刻回答。

他吩咐人去通知,却再一次道:“官家,太子的身份很重要,除了少数人,不能大张旗鼓宣传。”

“臣建议隐藏太子的身份,就以老臣的弟子身份留在大理。”

“一方面,是为了太子安全。”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太子能心无旁骛学习,不至于受到外界的影响。”

“请官家明鉴。”

赵桓点头道:“就依杨公的提议。”

他看着赵谌,吩咐道:“谌儿,记住了吗?”

“记住了!”

赵谌毫不犹豫回答。

对于自己的太子身份,赵谌也不愿意大张旗鼓宣传,因为影响他学习。现在可以隐藏起来,赵谌反而觉得挺好。

赵桓吩咐道:“既如此,你就起身吧,站到杨公身后去伺候。否则,杨公的诸多弟子来了,会怀疑你的身份。”

“是!”

赵谌起身就走到杨时身后。

胡铨这个太子洗马也不能坐着了,干脆也扮做来投奔杨时的人,跟着一起站在杨时的身后。

没过多久,李郁、陈渊、胡安国、廖刚、胡寅、张九成和胡宏等人一起来了。

乌泱泱的二十余人,充塞在大厅中。

这些人站定后,瞬间注意到坐在正上方的赵桓。

杨时摆手道:“官家亲临大理,听说你们随老夫来了,要见一见你们。”

“拜见官家!”

李郁、陈渊和胡安国等人齐齐行礼。

一个个脸上的神情,无比激动。

大理苦不苦?

自然很苦。

在大理,没有美酒佳肴,没有歌姬起舞,更没有繁华富庶的生活,一切都稀松平常

甚至在大理的一切,要自己去劳心劳力的操劳。

不仅如此,大理各部也不好管束,这些人好斗,而大理的一些人也不愿意配合,导致事情不容易。

如今皇帝来了,一瞬间提振人心。

赵桓目光落在胡安国、胡寅和胡宏的身上,发现三人的相貌相似,指着三人道:“你们三人的相貌相似,是一家人吗?”

胡安国五十开外,在所有人中,年纪最长。

他神色从容,不卑不亢道:“回禀官家,胡寅是臣的长子,胡宏是臣的幼子,我们父子三人都受教于先生。”

“臣早年中进士,担任过荆南府的教授、太学博士、提举湖南学事。”

“这一次老师来大理,虽然路途遥远,却是光大学业,传道于大理的机会。”

“故而,臣辞官跟着来了大理。”

胡安国简单说了来龙去脉,正色道:“臣的两个儿子,也愿意来传道和治理地方,为朝廷出一份力。”

赵桓眼前一亮。

他想起来了。

胡安国在历史上,也是响当当的理学家,是一代大儒,讲究心为本。

胡安国认为“心者万事之宗,正心者揆事宰物之权”,提倡修身治学,主张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最关键。

如果所谓的理学高高在上,不管百姓的死活,不管地方的发展,那就是脱离于百姓,是空中楼阁,这是无法长久的。

经世致用,把所学能用在治理地方上,用在发展地方上,这才是长久之计。

才是学问能发展的根本。

胡安国的儿子胡寅和胡宏,也沿着父亲的倡导,在理学上有所发展。

一门父子,都是人才。

这些受教于杨时的弟子,都各有擅长。

赵桓沉声道:“你们一门三父子,愿意来大理这个穷乡僻壤,鸟不拉屎的地方治学,来治理地方,精神可嘉。大宋有你们,那是大宋的福气。”

胡安国连忙道:“官家过奖了。”

胡寅和胡宏也连忙谦虚,神色却是无比的激动。皇帝的认可和褒奖,比他们中了进士都更加的激动,让人如饮甘霖。

赵桓目光一转,开口道:“谁是李郁?”

“臣是李郁!”

李郁也站出来行礼。

目前杨时的弟子,都在大理地方上任职,所以都以臣来自称。他们这些人,实际上都有学问有身份,随随便便在大宋就可以做官。

李郁本身是朝散大夫李深的儿子,舅舅是理学家陈瓘,他小小年纪敏而好学,很有天赋。因为陈瓘的推荐,才拜杨时为师。

后来被杨时看中,成了杨时的女婿,是杨时的衣钵传人。

历史上,李郁反对秦桧。

在秦桧当朝时,见秦桧倒行逆施,不愿意和秦桧同流合污,辞官回家讲学。

赵桓审视着李郁,笑道:“李郁啊,你如今跟着杨公来大理,主要负责什么?”

李郁直接道:“臣担任教谕,负责办学,以及教导大宋的官话。以后的大理地区,所有官员必须能讲官话,否则就只能免除。”

“很不错!”

赵桓赞许道:“官话是第一要务,熟悉了大宋的官话,一切的公文来往就更顺利,这也是慢慢同化大理的根本,好好做。”

李郁说道:“臣,定不负官家厚望。”

赵桓点了点头,摆手示意李郁坐下,又道:“谁是陈渊?”

陈渊起身道:“臣是!”

陈渊是大族出身,和李纲的关系极好。在李纲担任宰相后,进入了礼部任职,担任礼部员外郎,是清贵官员。

这样的身份留在东京城,日子轻松自在,完全不需要风餐露宿,也不用吃苦。

杨时来大理,陈渊作为弟子,也跟着来了。

除此外,陈渊也是杨时的女婿。

这一趟来大理,不是享受的,是来吃苦的,有无数的事情要安排。偏偏很多的人一听来大理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闻之色变,全都不愿意来。

恰是如此,杨时第一批动员的人,就是自己的亲人,有两个女婿和一个儿子杨造跟着来了。

其他的儿子和女婿没来。

对于没来的人,杨时没有勉强,却也觉得这些人眼皮子太浅了。

大理是有诸多的难事,可是在困顿中开拓进取,把大理治好,这就是实打实的功劳。

赵桓笑道:“陈渊,你负责的是什么?”

陈渊回答道:“回禀官家,臣担任主簿,对外负责和商人的接洽。老师常说,农耕是国朝的根本,无农不稳。可是要让地方繁华,却要商人云集,无商不富。故而,臣负责接洽商人,招揽更多的商人来大理经商。”

赵桓眼前一亮,这都推动到招商引资了吗?

不愧是杨时。

姜还是老的辣。

换做其他人来大理,绝对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有杨时坐镇,才有未来。

赵桓赞许道:“你说得对,商人是地方发展的关键。当大理繁华起来,自然有无数的人要云集在周边,要从山中出来,对朝廷自然就更加的信服。这是很好的安排,要全力去做。”

陈渊说道:“臣一定不辜负官家的厚望,会做好事情。”

赵桓摆手让陈渊坐下,又继续道:“谁是张九成?”

“臣是!”

张九成也站了出来。

他已经年近四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张九成在历史上,也是大名鼎鼎的大儒,曾担任宗正少卿、权尚书礼部侍郎、刑部侍郎,因为反对求和,忤逆了秦桧,被贬出朝廷。

等到秦桧死后,张九成才又被提拔。可惜几年后,就病逝了。

张九成在做官的名声,远远低于他治学的名声。

张九成的理学思想,也延续了心学的路子,以心学为核心,把心性与事功相结合。

这一思想,对南宋浙学影响尤其大。

张九成提出“道即日用”,以及道器不离,更是在永嘉学派的形成上,达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些方面,都源自于杨时的教导。

胡安国提及的经世致用,以及现在的道即日用,道器不离,这些人的思想影响非常大。

赵桓看着张九成,眼中也露出了浓浓的赞许。

这些都是人才啊。

赵桓微微一笑,问道:“你在大理,又负责什么事情呢?”

张九成回答道:“回禀官家,臣在大理负责农耕事情,主要是劝课农桑,教导百姓耕种。”

赵桓点头道:“无农不稳,无商不富。你负责农耕事宜,这是极好的。”

从这一方面看,杨时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

有人忙农事,有人忙商事,有人主持事务,杨时则是负责大方向的引导,使得大理的施政更舒畅。

最重要的一点,这些理学家在地方上施政,把自己的理念和实际操作结合在一起,就能实践出真知。

实践了,对他们的学识提升极大。

赵桓又一一询问了其他的人,凡是杨时带来的弟子,都一个不少的询问了,挨个的了解情况,挨个的鼓励。

整个过程,赵桓没有半点不耐烦,耐心细致的了解情况。

赵桓全部了解完,正色道:“你们所有人跟着杨公来大理做事情,没有辜负你们的一身所学,更无愧于你们二程门人的身份。”

“朕,也佩服你们。”

“更是由衷的,希望你们在大理这一亩三分地,能够闯荡出一番事业来。”

“朕在东京城,也期待你们的好消息。”

一众人更是心中激动。

皇帝首肯认可,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褒奖和鼓励了。

这时代讲究的天地君亲师,皇帝是所有人效忠的对象,能得到皇帝的肯定,亲自和皇帝说了一番话,搁在自家的宗族,少说也是单开一页族谱的存在了。

赵桓一番勉励的话后,再度看向了杨时,正色道:“杨公,大理划入了大宋。对行政区域的划分,你是怎么考虑的?”

杨时说道:“官家,大理国是昔日的国名,臣想的是沿用大理作为一个路的名称。”

“不用大理。”

赵桓摇了摇头,开口道:“大理可以设立一个州,其他也全部化为州。至于整体的名字,更名为云南路。彩云之南,便是这里。”

杨时没有去纠结皇帝为什么设定云南,直接道:“臣谨遵官家安排。”

赵桓目光扫过陈渊、李郁、张九成和胡安国等人,沉声道:“云南路各州要尽快划定,再把各州的知州安排下去。”

“你门下这么多的弟子,这些人该派到地方上担任知州的,就尽管安排下去。”

“举贤不避亲,不要有任何顾忌。”

“是人才,就大胆的用。”

赵桓眼神明亮,开口道:“等他们在云南路这里做出了政绩,朕就可以抽调他们回朝委以重任,去更重要的地方担任要职。”

此话一出,众人全都激动起来。

外放就是知州。

这样的待遇,那是相当好了,实际上杨时一直没有这样安排,因为很容易遭到诟病,说他以权谋私,只安排自己的人。

实际上,赵桓压根儿不介意这些。

朝廷要治理云南路,没有人愿意来,现在要上正轨了,就想来摘桃子,那肯定不行。

要安排的,必定是第一批来的人。

杨时此刻也有了主心骨,正色道:“请官家放心,臣会全力以赴。”

赵桓点了点头,又看着张九成等人,继续道:“目前二程门人,也就杨公一人拜相。可是,他已经老了,你们这一脉需要有扛旗的人。”

“朕希望你们都能全力以赴,各自做出一番政绩,未来也能有进入政事堂拜相的人。”

“一代更比一代弱,那是废物。”

“朕希望,你们一代更强,将来如果能出一个首辅,那就更好不过了。”

赵桓笑问道:“可有这样的信心?”

原本张九成、李郁、陈渊等人,就已经被皇帝画大饼引得热血沸腾。如今赵桓给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做出成绩,未来能拜相当首辅,那更是让人亢奋了起来。

一个个,恨不得为赵桓效死力。

一个个的脑中只有一个念想。

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斗罗之金鳄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辣妈攻略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猎妖高校 天下枭雄 乙木修仙录 退下,让朕来 逍遥人生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陛下不可以! 倚天神雕 护花野蛮人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花都太子 重回1982小渔村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我成了仁宗之子 兵器狂潮 藏国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最近更新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沉默的战神 大唐镇国公 大明英宗朱祁镇 重生美好 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红颜劫:乱世情殇 正德皇帝朱厚照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狂魔战神杨再兴 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东一方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txt下载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最新章节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