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六皇子

杭月狼

首页 >> 大乾六皇子 >> 大乾六皇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官居一品 夺嫡 从山贼开始 至尊特工 我的公公叫康熙 大魏宫廷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大乾六皇子 杭月狼 - 大乾六皇子全文阅读 - 大乾六皇子txt下载 - 大乾六皇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3章 泰姬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泰姬公主自从天竺沦为秦国的印度行省后,便一直被安置在印度行省总督府内。她虽然表面顺从,但内心却始终挂念自己的家国。在印度行省被整合之后,秦国宫廷发来了邀请,正式邀请泰姬公主到长安宫廷做客。

到达长安的那天,泰姬公主身着天竺的传统长裙,衣袂飘然,随着步伐缓缓迈入秦国的皇宫。她的到来引起了不少关注,长安宫中几乎所有的大臣和皇室成员都对这位来自异国的公主充满好奇。

李宪得知泰姬公主的到来,特意安排了一场宫宴以示欢迎。在宴席上,李宪亲自接待泰姬公主,殿中灯火辉煌,殿顶金龙盘旋,整个场面盛大而威严。

“泰姬公主,远道而来,朕非常欣喜。长安是你第二个家,希望你能安心居住。”李宪微笑着说道,语气温和,透出帝王的威仪。

泰姬公主微微颔首,语气柔和却坚定:“感谢陛下的盛情款待。长安风景秀丽,繁华如织,确实是一座伟大的都城。”

“你在印度行省过得还好吗?”李宪问道,神情中流露出一丝关切。

“托陛下的恩惠,一切安好。”泰姬公主微微一笑,眼中却透出一丝难掩的落寞。

李宪微微点头,察觉到她的心事未解,便对左右说道:“赐座。泰姬公主,长安如今汇聚了各国的使臣和名士,若是你有任何需求,尽管向朕提。”

泰姬公主略带忧郁地说道:“陛下厚爱,泰姬感激不尽。只是……在天竺曾经的日子依旧历历在目,父王与兄长们音容宛在,而今故国已成过往,心中时常忍不住哀思。”

李宪听了微微叹息,“你心中所思,朕理解。国家的命运更替,或许对你们来说不易承受。但朕承诺,印度行省的百姓会被妥善照顾,至于你,也会在长安享有应有的尊荣。”

泰姬公主深吸一口气,抬头说道:“感谢陛下的宽容与体谅。若能为陛下效劳,泰姬愿意为两国的和平尽绵薄之力。”

“有公主这样的想法,朕心甚慰。”李宪微笑道,“你不必勉强自己。你若愿意为两地之间的文化和谐做出贡献,朕会非常欢迎。”

泰姬公主神情一动,微微垂首:“泰姬必不负陛下的厚爱。”

自此,泰姬公主在长安的日子开始渐渐安定。她的聪慧与端庄,使得不少长安名士纷纷来向她请教天竺的文化与传统,宫中也因她的到来,增添了许多异国风情的元素。

泰姬公主在长安居住一段时间后,深感李宪的仁厚与威仪,心中不禁对这位帝王产生了倾慕之情。她见识过李宪的雄才伟略与对百姓的关怀,也了解到他在印度行省推行的改革为百姓带来的安定生活。久而久之,她暗自下定决心,希望自己不仅能以友邦公主的身份留在长安,更希望成为李宪后宫中的一员,为秦国和印度行省架起长久的纽带。

在一个风清月朗的夜晚,泰姬公主终于鼓起勇气,托宫中的嬷嬷向李宪递上了一封信。信中,她含蓄而真挚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翌日,李宪收到泰姬公主的信,眉头微微一皱,心中有些意外。他从未想过泰姬公主会有此请求。召见后,李宪让她进殿,见她站在殿前,神情中有一丝紧张,眼神却坚定无比。

李宪缓缓说道:“泰姬公主,朕收到你的来信,心中甚感意外。你为印度行省付出良多,朕也敬重你的情义。但身为一国之君,朕的责任重于个人感情,怕是难以应允你的请求。”

泰姬公主垂下眼眸,声音中带着几分恳切:“陛下,泰姬知道陛下心怀百姓,日理万机,容不下小女子的情意。但泰姬自幼听闻秦国皇帝的威名,如今身在长安,更见证了陛下的仁德。臣妾愿成为后宫中的一员,为陛下分忧,为秦国与印度行省的长久和谐尽一份绵薄之力。”

李宪沉吟片刻,温和地说道:“公主的心意,朕铭记在心。但后宫已有皇后燕青柔,朕不愿让你受任何委屈。何况你在长安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印度行省,朕希望你能维持独立与尊严的地位。”

泰姬公主听到此话,轻轻点了点头,语气柔和却坚定:“陛下的深意,泰姬明白。无论何种身份,泰姬都愿为陛下效忠,为两地百姓和睦相处贡献心力。”

李宪微微一笑,点头道:“好,公主心存善念,长安必有你的立足之地。往后,朕会视你为心腹,与你共议秦国和印度行省的未来。”

泰姬公主露出感激的微笑,向李宪深深一礼,退下殿去。她虽未能如愿入后宫,却也得到了李宪的重视。

一个明媚的秋日,皇帝李宪决定带众人出城狩猎。因听闻泰姬公主对打猎颇有兴趣,李宪便亲自邀她同行。泰姬公主欣然应允,着一身轻便的狩猎装束,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李宪看着泰姬公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公主今日这身装扮倒是英姿飒爽,朕倒有些好奇,你对打猎也如此擅长吗?”

泰姬公主微微一笑,毫不谦虚地说:“陛下,我自小就随兄长们狩猎,这点倒不输男子。”

李宪轻笑出声:“很好,今日朕倒要亲眼看看公主的胆识。”

一行人进入秋色染尽的林间,松鼠在枝头跳跃,秋风卷着落叶,打猎的氛围被烘托得恰到好处。李宪在前带路,身后侍卫严谨地保护着。途中,李宪和泰姬公主一路谈笑风生。

猎场里,一只健壮的梅花鹿忽然跃入众人视线,众侍卫屏气凝神,正待李宪指示。李宪看向泰姬公主,带着笑意说:“公主,不如你来示范一番?”

泰姬公主点头一笑,从侍卫手中接过弓箭,稳稳地瞄准,动作敏捷而干练。她深吸一口气,拉弓搭箭,目光犀利,随即放手一箭——箭矢破空而出,精准地射中鹿的前腿。鹿一阵惊跳,痛苦地挣扎片刻后,跛脚逃进树林中。

李宪拍手笑道:“好箭法!朕自问猎技尚可,但公主的精准度和冷静,让朕也叹为观止。”

泰姬公主轻轻一笑,带着几分自豪:“陛下过奖了,这只是我的小小技艺,不足挂齿。此次打猎不仅是技艺较量,更是与大自然共处。只要陛下欢喜,我便心满意足了。”

李宪感到一股激励,也不由自主地想亲身体验一番。他一跃而上马,对泰姬公主说:“既然公主已经开了头,朕也不能闲着。不如一同追踪那只鹿,看看谁先能再度找到它。”

泰姬公主笑意盈盈,眼神中透出几分不服输:“愿意奉陪到底!”

两人策马而行,朝着梅花鹿逃窜的方向前进。秋风中,李宪和泰姬公主的身影并肩而行,身后侍卫也加紧步伐,跟随保护。一路上,他们穿过低矮的灌木丛,马蹄踩得落叶沙沙作响。途中,泰姬公主不时用印度话低声念一些神秘的祝词,似乎是为猎物送去安息的祈祷。

不久后,李宪眼尖地发现前方鹿的身影,举手示意侍卫停步,然后对泰姬公主低声说:“公主,你看,前方那个小坡下正是鹿所在之处,朕再给你一次机会。”

泰姬公主凝神看去,微微一笑说:“那么这次便由我亲手终结吧。”她再次拉弓,眼神坚定,将箭矢精准地射出,鹿应声倒地。李宪在一旁注视,心中不由得对眼前这位美丽又胆识过人的公主多了几分钦佩。

随着猎物的捕获,众人逐渐汇合。李宪对泰姬公主说:“今日狩猎朕见识到公主的胆识,不负‘飒爽巾帼’之称。朕也听闻公主曾多次协助治理印度行省,真乃贤德之人。”

泰姬公主微微低头,温柔地回应:“陛下,泰姬虽出身王室,但来到秦国后,见到长安的繁荣与陛下的仁政,心中有无限敬佩。若能有机会侍奉陛下,为秦国效力,是泰姬一生的夙愿。”

李宪听后,沉默片刻,似在思索,片刻后他温和说道:“公主心怀家国,与朕相知。既然你有此心意,朕愿应允公主的请求。”

泰姬公主闻言,眼中闪现喜悦之色。李宪随即对身边的侍卫说道:“回宫后,即着手准备封号册文,封泰姬公主为泰姬妃,为她建泰姬宫,成后宫一员。”

狩猎队伍满载而归,长安城中传出泰姬公主将入宫为妃的消息,众臣皆为之惊讶,却也对泰姬的美貌与胆识敬服。李宪亲自选址建造了一座精致的印度式宫殿,命名为“泰姬宫”。宫中飞檐斗拱,辅以温暖色调的装饰,让人仿佛置身于印度行省的异域风情中。

几日后,册封大典如期举行,泰姬公主身着印度传统礼服,雍容华贵地站在大殿上。大秦群臣见礼,恭贺皇上新妃入宫。李宪站在高处,目光温和地注视着她,眼中尽是满意之意。

李宪缓缓开口:“今日册封公主为泰姬妃,象征秦国与印度行省的深厚情谊。愿你在后宫安居,也能如愿为两地百姓奉献绵薄之力。”

泰姬妃含笑跪拜,温柔说道:“泰姬衷心感念陛下隆恩,定会珍惜这一切,为秦国后宫献上微薄之力。”

李宪微微点头,示意她起身,然后赐她玉玺和象征地位的金钗。他低声道:“这泰姬宫是朕特为你而建,愿你在此无忧无虑地生活,若有需要,尽管告知朕。”

从此,泰姬妃在长安定居下来,泰姬宫成为她的新家,也成了长安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泰姬妃不仅以她的温柔和智慧赢得了李宪的心,更因她的勇气和谋略获得了长安百姓的敬重。

一个月后,泰姬妃传来怀孕的消息。这个好消息让皇帝李宪喜出望外,当即决定在宫中设宴庆祝,款待百官。宴会那天,金碧辉煌的大殿灯火通明,宾客满座,气氛格外热闹。皇后燕青柔端坐于李宪右侧,温柔地陪伴着他,尽显皇后端庄的气度。皇后的臂膀旁,是刚刚满周岁的长子李天元,由嬷嬷小心地抱在一旁。

李宪看着身旁的李天元,笑意盈盈,低声对皇后道:“今日既是庆祝泰姬怀孕的好日子,也是天元满周岁的日子。天元不愧是朕的长子,周岁便显得聪慧不凡,朕看着心中甚慰。”

燕青柔微微一笑,望着李天元温柔说道:“陛下言重了,天元尚幼,需要您多多教导,才不辜负您的期望。”

李宪点头,笑着轻抚李天元的小脑袋。突然,李天元稚嫩的手指抓住李宪的衣袖,小嘴微张,似乎要发出咿呀的声音。众臣看到这一幕,纷纷笑着道贺。

丞相杨安抱拳道:“恭喜陛下,皇子果然不同凡响,才周岁便如此机灵,实乃我大秦之福!”

大将军高顺也在一旁附和道:“陛下真是有福,皇子聪慧,泰姬妃又有孕,真乃祥瑞之兆。”

李宪满意地点头,向众臣举杯:“今日是喜上加喜,朕与爱卿们同乐!”说完,便与众臣共饮一杯。整个大殿中一片欢腾,杯盏交错,笑声不绝。

这时,泰姬妃款款而来,身着一袭柔美的浅色礼服,含笑向李宪和皇后行礼,举止端庄又带有异域风情,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李宪见她到来,关切地问道:“泰姬,你身怀有孕,不必特意前来。今日宴会是为你和天元庆祝,若身体不适,早些回宫休息便是。”

泰姬妃微微福身,温柔地回道:“陛下盛情,臣妾不敢不来,况且今日也是皇子的小庆典,臣妾更愿前来道贺。”

燕青柔微笑着向泰姬妃点点头,温柔地说:“妹妹身子金贵,若有任何不适,记得告诉宫中医官。我们姐妹同在后宫,理应相互扶持。”

泰姬妃眼中流露出感激之色,柔声道:“皇后娘娘对臣妾如此关爱,臣妾感激不尽。”

宴席间,李宪不时与李天元逗趣,小小的李天元睁着大大的眼睛,不时地发出咯咯笑声,惹得周围的臣子和宫人纷纷夸赞皇子聪慧。宴会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中进行着,而泰姬妃与皇后的和睦也让李宪心生欢喜,心中感到无比的满足与自豪。

宴会继续进行,李宪欣赏着面前的盛景,心中充满了对大秦未来的憧憬。席间,他时而低声与燕青柔交谈,时而亲切地与泰姬妃问候,让两位妃嫔感到温暖无比。看到臣民和睦、家室安定,李宪不由得感慨道:“今日之盛世,乃朕与众卿共同奋斗而得。朕希望大秦子民无论远近,都能共享繁华,免受战乱之苦。”

丞相杨安听后,立刻站起,拱手回道:“陛下有大志,有仁心,百姓得以安居,臣等深感荣幸,愿为大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高顺大将军也豪情万丈地站起举杯:“陛下雄才大略,臣愿带领大秦将士,保卫国土,绝不容敌寇入侵!”

李宪欣然点头,举杯与众臣相碰,朗声道:“好!朕与诸位共饮此杯!”

当酒杯碰撞之声响起,满堂宾客纷纷举杯饮尽。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哭声响起,却是小小的李天元因杯盏声吵醒,稚嫩的哭声在大殿中引起一阵善意的笑声。

李宪闻声,脸上带着柔和的笑意,俯身轻轻拍了拍李天元的小背,低声安抚:“天元不怕,有父皇在。”他温柔的声音让李天元渐渐止住了哭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望着李宪,仿佛听懂了父皇的安慰似的,露出微微的笑容。

看到这温馨的一幕,泰姬妃忍不住轻声感叹:“皇子聪慧,未来必成大器,定能光耀我大秦。”

燕青柔轻轻握住李天元的小手,目光温柔地看着他,带着母亲特有的慈爱,说道:“臣妾只希望他平安健康,其他并不重要。”

李宪听后,目光在燕青柔与泰姬妃之间流转,微微一笑:“天元能有你们这样的母亲,是他的福分。”接着,他握住皇后的手,继续说道,“青柔,有你在,朕心安。”

随后,李宪将目光转向在座的群臣,略带感慨地说道:“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今日的大秦已成一统,朕与诸位共同守护这片河山,未来的和平盛世,不仅是天元和诸皇子的福,更是天下万民的福。”

在座的文武百官听到这番话,纷纷拱手齐声应和:“陛下圣明!”

宴会至夜深方散,李宪亲自送燕青柔、泰姬妃与小皇子李天元回宫。一路上,宫灯照映着李天元天真无邪的笑颜,也映照着皇后与泰姬妃相互扶持的和睦之情。李宪望着眼前的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满足与安慰,也坚定了带领大秦走向辉煌的决心。

宴会之后,朝廷内外一片欢腾,大秦子民皆感念皇帝与皇室的恩德,而李宪与皇室的和睦共处也成为了宫中一段佳话。

次日清晨,宫中传来喜讯:太医诊断发现泰姬妃怀有双生子,竟是双胞胎。这一消息迅速传入乾清宫,李宪闻讯后,难掩喜悦之情,立刻召见太医前来复诊。

待太医候在殿前,李宪步入正殿,目光炯炯,语气中透着一丝激动:“朕听闻泰姬妃怀有双胞,是否属实?”

太医立刻跪地叩拜,恭敬地回禀道:“回陛下,臣确实复查过多次,泰姬妃脉象平稳,却是明显的双生之脉,双胞胎无疑!”

李宪听罢,忍不住朗声大笑,眉宇间的喜悦显而易见。他随即吩咐道:“好!立刻去传旨,宣告全宫!泰姬妃怀有双生,乃我大秦之福。”

消息传出,后宫嫔妃们纷纷赶来道贺,燕青柔皇后也亲自前往泰姬妃的寝殿探望她。两人见面时,泰姬妃扶着腹部,面带欣慰之色。燕青柔握住她的手,关切地说道:“妹妹真是大福之人,怀上双子,真是天大的喜事。皇上一定非常高兴。”

泰姬妃脸上也带着喜悦,微微点头:“多谢姐姐惦记,妾身身子无碍,也很幸运,能够为大秦多添一份血脉。”

燕青柔笑着安慰道:“怀双胎要比一般辛苦,妹妹万事多加小心,若有不适,尽快让太医诊治,不可大意。”

泰姬妃感激地回应:“姐姐教诲,妹妹铭记于心。”

两人相视而笑,皇后细心地叮嘱了一番饮食起居,方才离开。

当夜,李宪设宴庆祝泰姬妃怀双生子,宴席上,百官们纷纷上前祝贺。丞相杨安举杯道:“陛下子嗣旺盛,是大秦之福,臣等祝愿皇嗣健壮安康,国泰民安!”

武将高顺也跟着附和:“皇上英明,国富兵强,如今皇嗣接连降世,乃是盛世之兆!”

李宪满脸喜悦,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豪气万分:“朕承蒙天佑,得此双生之喜,定当励精图治,让我大秦江山稳如磐石!”

李宪在席间豪情万丈,目光中透着一股征服的决心。他举杯朗声说道:“诸位爱卿,泰姬妃喜得双生,朕更觉大秦气运正盛,何不趁此良机,一举灭了大乾,将四方寰宇收入大秦版图!”

群臣闻言,纷纷起身拱手齐声高呼:“皇上英明,愿为陛下效死力!”

李宪眼中燃起熊熊战意,立刻下令道:“传朕旨意,派人八百里加急,传令边关,让大将军黄飞虎整装待发,做好攻打乾国的准备!”

丞相杨安上前一步,低声提醒道:“皇上,如今虽我大秦兵强马壮,但乾国地势险要,不宜轻敌。可先派遣探子查明乾国边境动向,做到未雨绸缪。”

李宪闻言点头,微微一笑道:“杨相言之有理。传令锦衣卫即刻行动,派出精锐探子,暗查乾国境内军情。黄飞虎镇守边关,将以雷霆之势一举压制乾军,灭乾之事,势在必行!”

当夜,李宪便命亲信八百里加急将旨意送往边关,书信传达至黄飞虎手中。黄飞虎接令后,目光坚定,召集将领们下达军令:“皇上旨意已到,命我军枕戈待旦,准备随时攻入乾国!传令各军营将士,立刻备战!”

军中将领纷纷抱拳应声:“愿随将军一同浴血,杀出一片大秦新天地!”

黄飞虎冷静沉稳,语气中带着无比自信:“此战,我们必将以大秦之威,荡平乾国边境!”

李宪在朝堂上正讨论着大军攻打乾国的计划,忽然听到殿外急报声传来。

“启禀皇上!”锦衣卫指挥使严平快步走入殿中,拱手行礼后神情肃穆地禀报道,“微臣接到密报,侍中惠施与乾国暗中勾结,密谋出卖我大秦军情。臣已亲自布控,搜查出惠施与乾国密使往来的信件证据。”

殿内群臣听闻此言,纷纷变色,朝惠施投去愤怒的目光。李宪闻言冷笑,威严的目光扫向惠施,沉声道:“惠施,朕一直器重于你,你却胆敢背叛大秦,勾结敌国!朕给过你多少机会,你竟自甘堕落,想置朕和大秦于险境?!”

惠施面如死灰,连连磕头道:“皇上冤枉!臣只是一时糊涂,被乾国蛊惑,并无害秦之心!”

严平上前一步,冷声道:“惠施,不必再狡辩!你与乾国使者秘密联络的书信,已然被我军查获,证据确凿!事到如今,还妄想欺骗陛下?”

李宪怒不可遏,手一挥,眼中怒火几乎要燃烧起来:“严平,即刻将惠施压入天牢,朕要亲自审问,查明他与乾国暗通款曲的细节!让所有勾结敌国的叛逆,都付出应有代价!”

惠施被几名锦衣卫架起带离殿中,挣扎哭喊:“皇上开恩!臣并非真正叛国,臣愿将功赎罪,为大秦效死!”

李宪冷哼一声,眼中冰冷如刀,转身看向严平道:“务必查清楚惠施背后的乾国势力,尤其是那传递消息的细节!一切涉案人员,朕一个也不会放过!”

严平拱手道:“陛下请放心,臣必将查个水落石出,不放过一人一事!”

惠施被拖走后,李宪仍然气愤不已。丞相杨安上前劝道:“皇上,惠施通敌实属罪大恶极,但毕竟还未导致严重损失。臣建议不如将此事作为大乾反间计的警示,安抚军心,并借机严防间谍渗透,确保我们攻乾计划的隐秘。”

李宪闻言稍微平静,点头说道:“杨相所言有理。大军攻乾在即,决不可再有奸细混入我军。自即日起,凡是军中进出的文书、命令,都需经严平的锦衣卫严查!朕绝不会再容忍任何出卖秦国的行径!”

殿中大臣齐声应和:“臣等愿遵旨,共守大秦!”

至此,李宪心中的疑虑稍微平息,然而他暗下决心,定要将乾国的反间计连根拔除,再不容许秦朝朝廷有任何隐患存在。

锦衣卫在天牢里,面对气息奄奄的惠施,严平冷冷问道:“惠施,你可知罪?”

惠施浑身被镣铐锁住,脸色苍白,双眼低垂,声音微弱地回答:“臣……知罪。臣已无话可说,只愿坦白一切。”

严平冷哼一声,厉声道:“既然如此,就不要遮遮掩掩了。你与乾国如何联系?有谁与你同谋?”

惠施苦笑一声,叹息道:“我确实通敌,乾国密使曾许诺,以重金和权位相诱,唆使我向乾国提供秦国的兵备情报。”他停顿片刻,目光犹豫,最终艰难地说道,“而被打入冷宫的废妃芈月,她也参与其中。”

严平挑眉:“哦?芈月参与?你可知此话的分量?”

惠施重重点头:“她……曾是乾国的皇贵妃,与乾国太子有秘密往来,一直怀有复辟楚国之心。芈月利用她在冷宫中的便利,帮助我传递书信,甚至教唆我设计朝中诸位忠臣,为乾国效力。”

严平脸色沉重,立即命人将惠施的口供记录在案。他看着惠施,冷笑道:“惠施,你心中该清楚,此等叛逆行为何等罪恶。既然你坦白,或可免去些刑罚,但芈月的罪行,已经是证据确凿。”

严平离开大牢后,将所有证据呈报给李宪。

李宪看完供词,脸色阴沉得可怕,冷冷说道:“废妃芈月,朕曾对她念及旧情,赦免一死,竟然得寸进尺,与乾国暗通,妄图颠覆我大秦基业!朕岂能容忍!”

杨安在一旁,拱手禀道:“皇上,废妃芈月谋反罪证确凿,依秦律当处极刑,以儆效尤。只是此事若公开,会引发宫中动荡,不如由严平秘密处置,悄然行刑。”

李宪微微点头:“既然她选择背叛,那便不能再留。此事全权交给严平处理,勿让人知。”

秘密处死的消息在皇宫中悄无声息地传播开来,只有几名心腹知晓。这是李宪在怒火中做出的决断,芈月的叛逆行径让他无从原谅。李宪在心中暗自思忖:“她本该是我大秦的助力,如今却成了隐患,背叛的代价终究是她无法承受的。”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李宪召见了李战。他身着素白长袍,面色平静,但眼中却闪烁着复杂的情感。李战在李宪面前跪下,微微颤抖着,心中忐忑不安。

“平身。”李宪摆手,语气冷淡,“你也知道你母亲的下场。可她生你之时,朕也对她寄予过厚望。可惜,她却背叛了我。”

李战心如刀绞,面色惨白,语气却坚定:“父皇,儿臣不愿与母亲的过错划等号。母亲虽为废妃,但她也是儿臣的母亲,儿臣愿意替她承担罪责。”

李宪的眼神微微一动,心中对李战产生了几分欣慰。他知道,李战虽出身不凡,但却从未沉溺于权力与欲望。李宪沉吟片刻,最终说道:“朕不打算追究你的过错,但你母亲的行径,朕不能再留情。你将被贬为山阳公,远离长安,朕希望你能在那儿静心修行,勿再卷入权谋之中。”

李战颤抖着,声音哽咽:“父皇,儿臣只愿留在您身边,哪怕是侍奉在侧,也不愿离去……”

“这是朕的决断。”李宪的语气不容置疑,内心虽有不舍,但他清楚这也是李战的保护。“你要明白,作为皇子,肩负的责任与压力,远非寻常人可比。”

李战无奈,只能低下头,流下了无声的泪水。他明白,这次贬谪不仅是对母亲的惩罚,更是对自己的警告。他立誓要在山阳公的身份下,洗净自己的名声,保护自己的家族与父亲的声望。

几日后,李战与随行侍卫一同前往山阳。他踏上了前往未知之地的旅程,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这条路或许会是艰难的,但他决心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努力修身养性,力求有所成就。

与此同时,长安的风波仍在继续,李宪在权力的漩涡中小心翼翼,心中却隐隐感到了一丝不安。他知道,背叛的阴影已经在朝堂上划下了深深的裂痕,尽管外表风平浪静,但内心的波涛汹涌依然在蠢蠢欲动。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诡秘之主 剑来 辣妈攻略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天下枭雄 我的总裁老妈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猎艳谱群芳 都市极乐后后宫 特种兵在都市 重生之神级明星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回1982小渔村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超级神医赘婿 超维术士 踏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跃马大明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流氓帝师 扶明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穿越梁山成霸业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史记白话文版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 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大乾六皇子 杭月狼 - 大乾六皇子txt下载 - 大乾六皇子最新章节 - 大乾六皇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