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皮皮的小猪

首页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驿路星辰 回到明朝当王爷 盛唐日月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1949我来自未来 灵剑尊 赤色黎明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武道凌天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皮皮的小猪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全文阅读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txt下载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6章 丰收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周诚把梯子递过来了,哪有不接的道理。

“谁都不许吃,这袋子宝贝关系到咱家明年一年的口粮,给我收好了。”

族长对晚两步出来的江氏交代一句,拿出逮兔子的速度跑了。

“老头子你慢点儿。”

周进瞪大了双眼,这是他那个走路不急不缓的爷爷。

江氏推了他一把:“别发愣了,快去搀着你爷,可别让他摔了。”

“哦哦!”周进回过神来,一个健步冲过去,嘴里喊着:“爷你等等我。”

族长家有五十多亩地,种的庄稼大部分都是稻谷和小麦,田坎边点着大豆,四五亩地种高粱。

周诚瞧着短短的稻穗和麦穗,收成不大好,但明显比往年好一些。

村里人跟他学了怎么捂了有机肥,什么时候施肥对庄稼更好。

可肥料再好,种子不行产量也提高不了多少。

“大郎啊!”

族长人未至声先到。

周诚扭头,对激动了脸色越发黑的族长微笑道:“二爷爷。”

族长听他这么称呼自己,紧抿着的唇不停颤抖。

大营子村姓周的人家都是一个祖宗发展下来的,他跟周童生是五服以内的堂兄弟,跟周诚就出了五服。

关系差的有点远,周诚自幼喊他就是族长爷爷,能喊他二爷爷,说明周诚是把他当成自己长辈了。

族长差点老泪纵横。

周诚可不知道族长脑补了什么,只是觉得族长已经被他晾的够久了,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多一个朋友比多一个敌人好。

况且这次不给许氏磕头,还有求于族长。

“大郎,多谢你了。”族长控制好情绪,诚挚道谢。

“不客气,我今天来也是有事要麻烦二爷爷。”

族长正色道:“你说,但凡我能做到的绝不推卸。”

周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族长。

“按理说,许氏是我亲娘,我是长子,她死了我得送她上山。

周铁锁和许氏如何对我二爷爷应该有所耳闻,当初若不是他们要我和芸娘、妞妞的命,我也不会分家。

我始终认为父母不慈,子不孝。

不可能他们给了我生命我就要一辈子做牛做马来偿还,要我的命我也得双手奉上,我没有求着他们生下我。

现在她死了,所有的恩怨就一笔勾销,但我绝不会跪她。

希望二爷爷能理解。”

族长短暂沉默后说道:“这事我安排人处理好,你这一房不用出面。”

周诚给的太多,注重孝道的族长妥协了。

况且周铁锁和许氏是怎么死的,周诚不知道,他还不知道么。

规矩早就被他自己破了。

周诚摸出一两银子。

“不管以前许氏如何对我跟芸娘,她终究生了我,这些银钱给她办后事吧。”

就算族长心里对周诚还有一丝丝不满,此刻也烟消云散了。

许氏的后事办的还算风光,周诚一家没出面,但全村人都知道钱是他出的。

族长为他不出面找了合理的理由。

这事就这么过了。

周氏一族除了周信周勤和周铜锁妻儿,跟周诚的关系算是打破了僵局。

周铁锁和许氏死了,周勤跟和氏的儿子周信坚决不养。

族长是想强迫他养,又担心强扭的瓜不甜,别反倒害了孩子。

就把孩子抱回自己家养着,等周勤回来了再还给他。

很快,玉米即将成熟。

玉米棒子掰下来还得晒,周诚就带着几个媳妇把大部分玉米棒子外面的壳撕开,在太阳下暴晒。

等晒干了再掰下来,可以省不少力气。

站干扒皮晾晒,不但能使玉米提早几天成熟,还能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收玉米还算轻松,到里正等人来的时候,周诚几人已经将玉米收完了,红薯也可以挖了。

“咋不等我们来?”里正傻眼的瞧着光秃秃的玉米杆站在地里。

长啥样,产量如何,他还没见着呢。

怎么可以这样对他。

里正遗憾没能亲自上手掰一棒下来。

周诚被里正幽怨的眼神逗笑,轻轻咳了声,去屋里把一筐玉米搬出来。

里正和村民们一窝蜂的涌上来,人手拿着一棒。

“金灿灿的长的可真好看,闻着也挺香。”

“大郎,玉米一亩地出产有多少?”

“玉米的产量没土豆高,种的好大概九百斤,但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容易储存,且跟稻米一样,煮熟能涨起来。

灾荒年月没吃的,玉米芯也可以和玉米一起磨成面做窝头、饼子。

玉米杆可以喂牲畜,可以说,全身都是宝。”

族长抱着的玉米棒子眼睛都挪不开:“这个好这个好,大郎,明年的种子......”

一百来号人全都眼巴巴的看着周诚。

“这个没问题,不过,玉米种子不多这次不能给你们,万一留不到明年那就种不了了,所以我想等明年春耕再给你们。”

免得给出去了遇到馋嘴的人家吃了,明年又来找他要。

“大郎一言九鼎,大家伙儿就把心放到肚子里,都赶紧干活儿吧。”

里正一声令下指挥村民们分成三拨人,一部分人帮忙把玉米杆全都收起来。

几个人割红薯藤,剩下的人就挖红薯。

“当心别把沟垄里的冬瓜挖坏了。”里正叮嘱。

“肯定不能。”

猪牛和骡子很喜欢吃鲜玉米杆和红薯藤。

没有的制作青贮草料的机器,吃不完的只能晒干,留到冬日切碎发酵喂牲畜。

挖了一天红薯,村民们都沸腾了。

亩产达到四千斤左右,这是什么神仙粮食。

有了这三样粮食,三餐吃饱吃好压根不是梦。

所有人都拿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干着活嘴里还唱着歌。

周诚听着古朴的丰收歌曲,前世在公司时勾心斗角的心灵仿佛受到洗涤。

这种感觉是真好。

下午,里正让人统计一下总共干了多少活儿,大家伙儿平摊。

人人扛着一麻袋红薯,喜气洋洋的回家。

虽然眼馋周诚地里的收成,倒没人眼红。

周诚种这些个从未见过的粮食可是冒了极大的风险,反倒是他们托了周诚的福。

待到明年,他们也种,从此以后就再也不用挨饿,有红薯藤猪也能多养几头,再多养些鸡鸭。

还怕没肉没蛋吃吗?

当晚村里飘出红薯香甜的味道。

红薯比土豆产量高,又香又甜,人人都爱。

人多干活儿就是效率高,三天时间一百多亩红薯全都收了。

一百余亩地的红薯,减掉这几年来帮忙的村民的一万五千斤,还有四十六万斤。

周诚的地窖再大也放不下。

况且家里粮食太多也不安全,周诚便想把红薯卖出去。

他刚说出这个想法,杜武便问道:“打算卖多少钱一斤?”

关于价格周诚早就想好了。

“照西县的农户一文钱一斤,每家限购两百斤。孤儿寡母生活困难的就不要钱,免费送一些。

家里有良田一百亩以上的就卖两文一斤。”

杜武嘴里来不及咽下的红薯差点掉地上:“这么便宜?”

现在粮铺的粮食,最便宜的黍米都卖到十五文一斤。

一文钱一斤的红薯跟白送有什么区别,关键是明年可以种植。

红薯这么高的产量,家家都种的话,以后想卖就卖不起价格了。

他想想就替周诚感到亏的慌。

周诚给他掰开揉碎了说:“百姓日子不好过,一文钱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但很多人家恐怕连十文钱都拿不出来。

再说我冒着极大的风险,费力巴拉的种这么多,还不是想让大家以后也有的种,日子能好过些。

百姓日子好过了,手里有余钱,我做点小生意不也容易些么。”

卤肉人人都爱,粮食价格暴涨,谁还敢买。

去年孙掌柜恨不得他每天送十斤卤肉,今年以来孙掌柜压根不敢开口跟他定,可见生意有多差。

只有大家日子都好过这社会才能进步。

买的虽便宜,其实拉拉扯扯算下来一亩地有三四两银子的收入,赚的也不少了。

杜武若有所思,搜肠刮肚的夸奖了周诚一番。

“整个照西县有两千多户人家,除开县城、镇上没有土地的农户,真正的农户大概有一千八百多户。

二弟你这些红薯卖出去估计不剩下多少。”

“ 我只打算留下要给来帮忙收割的村民们的,以及自家留种的两千斤,其余的全都卖了。

还有土豆也一样,就留下一千斤,不过土豆的价格要比红薯贵一文到两文。

玉米又要比土豆价格更贵些,这个得等明年再卖。”

杜武道:“不如这样,我跟彭县令商量一下,看能不能让他派人来处理这事,你也好省掉一些麻烦。”

杜武心想,彭敬太闲了,闲得身上快长毛,给他找点事情做。

周诚笑道:“这感情好,我最怕麻烦,不过,等十天,等我地里的粮食都收了再来。”

杜武信得过县太爷,他信得过杜武。

有人帮他处理最好,他还能抽出时间做别的。

至于功劳不功劳的,无所谓。

红薯收完紧接着就是收小麦、高粱、大豆和粟米。

黍米的产量比粟米低,也没有粟米补脾健胃,周诚就没种黍米。

小麦种了八十多亩地,周诚弄了几个麦钐割麦子,一天能割三四亩,是用镰刀割的四五倍。

加上有一百来号人帮忙,只用了三四天就把地里所有的粮食都收了回去。

不耽误大家秋收,答应的红薯土豆给了,周诚还把麦钐全都借了出去。

小麦产量还算不错,有五百斤左右,收了其他三种就差强人意了。

不提红薯土豆,单看玉米和小麦的产量,再来看这些亩产最多两百多斤的农作物,周诚就有种白花力气的感觉。

种子不行啊,产量上不来。

不过,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

想想别人同类庄稼的亩产,初次做农民的周诚还是很满意了。

对陈芸娘几人说:“开荒三年不收田赋,这些粮食都是我们的,大豆留下一千斤做豆腐,小麦大和粟米留下够吃两年的,高粱大家都不喜欢吃那就留点种子,其余的全都卖了。

明年就不种这些,所有的地都用来种红薯玉米和土豆。”

不但要卖,还要高调的卖,不然指不定暗处多少双眼睛盯着他。

他空间里的粮食足够一家人吃一辈子,不如换成钱划算。

几人一切都听周诚的,自然没有意见。

今年是罕见的天公作美,该下雨的时候下,秋收的时候是一滴都不下,太阳大的能把人晒脱一层皮。

周诚买了四十张晒席,粮食暴晒了几天就能收仓。

战事依然不断,今年的田赋跟去年一样,并且朝廷依然要向百姓征购粮食。

这种情况下,粮食就不可能降价。

杜武知道他要卖粮食,早早就帮他联系了县城的两大粮铺。

小麦卖了三万六千斤,二十二文一斤,收入七百九十二两。

高粱八千斤,十三文一斤,收入一百零四两。

粟米一万五千斤,十八文一斤,收入二百二十五两。

大豆两万斤,十五文一斤,收入三百两。

除去买粮种的一百零三两的银子,共收入一千三百一十八两。

这还没算高产的三种农作物的收成。

粮价飞涨的年月,地种的多其实挺赚钱的。

若是按照往年的价格,起码少卖一半的价格。

周诚家的粮食收的比别人早,村里人瞧着周家的粮食一车一车的往外拉,整整拉了三天才拉完。

众人羡慕的眼泪从嘴角流下来,暗暗决定明年也要多开荒多种粮。

粮食拉走第二天,彭县令亲自带着一群人和骡车牛车来周诚家买红薯和土豆。

县太爷来了,陈芸娘带着凌喜娘姐妹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招待他。

吃得彭敬差点落泪。

总算明白一早杜武跟他说,什么叫猪食,什么叫人间美味。

若是当农家子能吃的如此丰盛,他还费力巴拉的考什么功名,做什么官。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岂不是美哉。

一开始还能矜持,眼瞅着杜武将加了花椒和茱萸的酸菜鱼汤全倒进自个专用的饭盆里,跟糙米饭稀里哗啦一通拌,大口大口的吃的那叫一个满足。

彭敬眼巴巴的看着杜武的盆:“给我尝尝。”

杜武端着盆转过身:“吃别的。”

这道菜又麻又辣又酸,是他的最爱,不给。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剑来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都市偷心龙爪手 武师的自我修养 娱乐帝国系统 逍遥人生 都市花语 超凡大航海 肥水不流外人田 男欢女爱 特种兵在都市 霸天武魂 特种兵重生七零 重生过去震八方 都市皇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大明流匪 1625冰封帝国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平民乱闯三国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黑魔法三国传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穿越梁山成霸业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古今名人记 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明朝皇帝往事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皮皮的小猪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txt下载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最新章节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