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拯救崇祯开始称霸全球

烂番薯

首页 >> 大明:从拯救崇祯开始称霸全球 >> 大明:从拯救崇祯开始称霸全球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1949我来自未来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天下枭雄 特工之回到清朝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朕就是亡国之君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中华第四帝国 
大明:从拯救崇祯开始称霸全球 烂番薯 - 大明:从拯救崇祯开始称霸全球全文阅读 - 大明:从拯救崇祯开始称霸全球txt下载 - 大明:从拯救崇祯开始称霸全球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2章 出门做工和去青楼卖,哪个更羞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朱慈烺是个什么样的人。

苟悠在被朱慈烺反驳一番之后,便也不敢吭声了。

朱慈烺说得没错,他一直都是个迂腐的人。

但迂腐的人从来不自知。

但是碍于自己的小命。

苟悠选择退让。

不过崇祯显然还有自己的小想法。

“三百万两是不是太多了?”

朱慈烺听到这话,顿时一阵无语。

好家伙,前段时间才从张府搜出来三千万两。

距离时间还没半年。

这半年的时间里,国库几乎没有大额支出。

怎么现在三百万两都拿不出来了?

当然这话朱慈烺不会直接说出来。

说出来不就相当于得罪皇帝老子了。

“父皇,这个厂子一旦建成,对于整个大明的经济发展都有利好作用。”

“在怎么利好,能用三百万两?是不是太多了点?”

崇祯小家子气惯了。

以前没钱的时候各种抠搜。

自己的吃穿用度都在抠。

目的就是为了给国库多省点钱。

现在一夜乍富。

这么多钱却又舍不得用。

朱慈烺简单地思考了一下。

对面前的崇祯问道:“父皇,国库里的钱不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吗?在那里存着,它又不会增加,为什么要这么小心翼翼?”

哪怕这些钱分币不赚。

也相当于流入大明的百姓手中。

对于整个大明来说,多了三百万两流出去。

同样也是好事。

崇祯并不是不明白这一点。

整个大明都是他的,把钱扔到百姓手里,也不过是从左手倒到了右手。

可朱慈烺仍旧很犹豫,因为他有他的理由。

“你去问问户部尚书。”

朱慈烺转过头看向了董祥和。

看到朱慈烺的眼神,董祥和身体一震。

自从薛国观成为首辅之后。

他便开始动用自己的小权利,先把徒弟给提高了一个官位。

从吏部侍郎转到了礼部尚书。

这种别人可能需要用几十年的功夫爬上来的位置。

如今的董祥和不过四十一岁。

便成功爬上了这个位置。

整个朝堂上要说最了解朱慈烺的。

除了已经死去的张四知。

就只有面前的董祥和了。

从年前开始,朱慈烺前往洛阳,董祥和就一直跟在朱慈烺的身边。

那时他就知道朱慈烺不是一个好相与的。

同时也知道朱慈烺是一个野心极大能力极强的领导者。

所以从洛阳回来之后,董祥和几乎没有和朱慈烺作对过。

不管朱慈烺和张四知打得多么激烈,薛国观也从未参与过。

最大的原因就是董祥和提醒过他。

所以现在薛国观成为了首辅。

而董祥和成为了尚书。

这两人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和朱慈烺作对。

毕竟谁能和一个手握实权的太子爷干仗。

可董祥和怎么也没想到崇祯会主动地把矛头指向他。

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子。

皇帝不想掏这笔钱。

太子想掏这笔钱。

董祥和就是那个要给出说服理由的人。

那他是向着皇帝,还是向着太子爷呢?

董祥和咳嗽一声,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启禀太子殿下。最近国库确实充盈了不少,但西北那边每个月都要固定一批银子,他们需要安抚灾民。辽东战场的各路总兵也在每月要银子,他们的粮饷仍旧紧张。所以现在的国库看起来充盈,其实都在为这些做着准备。”

这番话说的很漂亮。

董祥和是真的两边都不敢得罪。

朱慈烺皱着眉头,一直在盯着董祥和的眼睛。

董祥和则低着头,一直不敢看朱慈烺的眼睛。

一番对峙之后,朱慈烺终于对崇祯服了软。

毕竟钱不在自己手里。

不过刚才他可是给了崇祯一个赚钱的机会,是崇祯自己没有把握住。

“那父皇,儿臣还有一个想法。”

“你且说来听听。”

每当朱慈烺有想法的时候,崇祯内心都要一震。

毫无疑问,这小子是有脑子的。

每次提出来的想法都能够准确的命中痛点。

并且成功的解决问题。

可问题是这小子提出来的想法过于的天马行空。

崇祯看不懂。

满朝的文武大臣也看不懂。

他们只能带着对未知的恐慌,看着朱慈烺一步步前进。

生怕他一步踏错,满盘皆输。

毕竟他是皇太子。

他的每一步举措对应的都是整个大明。

这也是为什么崇祯如此小心翼翼的原因。

“那父皇就掏出一百万入股如何?”

入股这个词并不难理解。

简单思索一番,崇祯便明白了其中道理。

掏出三百万两对他来说确实有些心疼。

如果只是一百万的话,也不是不行。

崇祯点点头说道:“那就依你所言。”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周树人那番话说得真有道理。

当你想开一扇窗,别人不同意,当你想把房顶掀开,别人便会同意你开一扇窗。

从一开始朱慈烺就想自己单干的。

但风险思维让朱慈烺控制住了他的想法。

想着未来整个大明都是自己的。

那这笔钱让老爹掏,未来赚了多少也同样是自己的。

那还自己掏个什么劲儿?

当然朱慈烺也考虑到了,万一崇祯不愿意怎么办?

最终还是得自己掏钱。

这一年的时间,朱慈烺身上的资产其实并没有很多。

他所有的钱都花在了军费上。

否则天雄军也不会所向披靡。

于是便想着崇祯能给点钱就行。

为了能让崇祯给钱,朱慈烺开口就要了三百万。

如果他真的给三百万,那朱慈烺就不用自己掏钱了。

如果不愿意给,再适当压低点价格,崇祯应该就会给了。

如同他猜测的那样。

最终还是要下来了一百万。

说干就干。

当银两到位之后。

朱慈烺就把莫问和莫想从火器局拉了出来。

火器局的研究同样没有落下,不过张永光已经成长为了整个火器局的支柱。

在火铳的研究上。

莫问和莫想都不一定是张永光的对手。

朱慈烺制定的培养计划在火器局也得到了实施。

张永光并没有自己一个人单独研究。

从一开始他们就带了一群学生。

哪怕莫问莫想稍微离开一阵子,这帮学生加上张永光也能在火器局继续把研究进行下去。

兄弟俩的人脉关系果然比较强硬。

不愧是孙传庭介绍过来的。

他们只是修书一封。

一群人便从西北和四川赶了过来。

冒着风雪来到了京城。

不等朱慈烺给他们接风洗尘。

一夜之间就把厂子的地基给打好了。

随后就是招募工人。

至于招募工人就更简单了。

不管是京城附近还是周围都有许多灾民。

这些灾民能分配的的都分配了的。

分配不了地地,也都跟在京城的周围,每天都有赈灾粥喝。

最起码保证让他们熬过这个冬天。

如今京城里面需要搭建厂子。

刚好可以来一波以工代赈。

这样直接就把京城的财政压力给缩小了。

崇祯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不过想到他也给了一百万辆,顿时笑容就收敛了。

“王大伴,你说太子这个东西真的能搞成吗?”

走在前往乾清宫的路上。

崇祯对王承恩问道。

“陛下,老奴可不懂这些。”

王承恩拒绝回答。

“你这老东西,跟在朕身边这么多年了,耳濡目染了这么多年。总不能一点都不懂吧?说说你的见解,让朕有个参考意见。”

面对崇祯的追问,王承恩只能道:“陛下,其实奴才觉得太子殿下说的有理。如今我大明这个处境,国家内忧外患,大灾小灾不断,灾民数量急增。可其实很多地方的粮食没有断过,江南那一片的财阀把控着所有的粮食,粮价仍旧居高不下。百姓手里只有田地赚不到什么钱,如果这个时候搭建工厂,开展贸易。有一个能够让百姓赚钱的地方,不仅能让银钱流通起来。同时百姓也不会再忍饥挨饿,当然这需要一点时间,太子殿下的方式,老奴觉得是对的,但没有半年时间看不到效果。”

王承恩斗胆说了许多。

说完之后才发现崇祯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他。

王承恩吓得急忙跪倒在地。

“陛下,老奴多言了。”

“别动不动就下跪,朕又没说要治你的罪。不过你说的有理,朕得好好的思考一下。”

崇祯是皇帝。

做的任何举措都会影响整个国家。

他不是朱慈烺,没有重生过。

没办法用未来的目光去看待事件。

所以朱慈烺的那些决定对他来说才显得有些天马行空。

也让他觉得有些害怕。

可是理智告诉他。

现如今所有的方式都行不通,也没办法彻底解决大明现在所遇到的情况。

既然如此,不如放开手让朱慈烺去弄。

“看看吧,希望这小子能够给我一个惊喜。”

……

王小娥住在西市。

有两个孩子,公公婆婆在照顾。

家里男人在城外有一亩良田。

但因为女人不能抛头露面。

王小娥整日只能待在家里照顾公婆和两个孩子。

其实家里不需要她怎么去照顾。

公公婆婆年龄尚可。

公公甚至还去码头帮人挑担。

一家人辛苦赚来的钱,到最后才发现。

几乎不怎么够花。

他们只能种田。

因为每年需要向官府缴纳税粮。

没有粮食的话,在大明任何地方都生存不下去。

两个孩子面黄肌瘦。

王小娥每天都在想,有没有什么方式能够多赚点钱。

可不管是任何封建王朝。

几乎都没有多少就业机会给女人。

王小娥娘家是东市人。

他的弟弟靠着摆摊卖些小商品。

家境要比他们家好许多。

王小娥的爹娘在种地。

家里的税粮也能交得上去。

过段时间听说弟弟即将要赚大钱。

他们打算去雇佣几个佃户。

这样爹娘也不需要忙碌了。

家里没粮的时候,王小娥回过娘家借粮。

爹娘对她并不怎么热情。

弟弟甚至还骂他赔钱货。

虽然借了10斤粮。

王小娥却被贬得一无是处。

这就是这个年代女人的悲哀。

直到他家门口多了一群人在那里建造巨大的厂子。

王小娥还在奇怪。

这是在建什么?

但她没有想太多。

马上要过年了。

得抓紧时间拾掇一下家里。

最近京城周围几乎没什么贼人和灾祸。

他家男人也敢走得更远一些。

去附近的运河里抓抓鱼。

到山上看看有没有野货。

毕竟过年得见着荤腥。

连荤腥都没有,又算什么过年?

就这样一复一日地过着。

对于王小娥来说。早就习惯了这贫苦的日子。

总比城外的灾民要好。

不过最近城外的那些灾民,都来到了她家门口。

建厂子的官人说在这里帮忙搭建什么劳什子工厂,有粮食领。

建好之后还给发银子。

她家公公见对方条件如此诱人,便也去当了工人。

邻居刘娘总是过来告诉他们不要去。

“官家都是吸我们百姓血的,他们不可能给你们粮食和钱的。”

说着,刘娘还不屑地看着那个工厂上工作的灾民们。

王小娥的公公没有管这些。

他只知道家里的粮食不够,两个孩子还要养。

自己还没到一把年纪。

正是能奋斗的时候。

便去了。

“去吧去吧,不听我刘娘的话,等着吃亏呢。”

可真实情况是自从公公去了那个工地。

每天都能领5斤粗粮回来。

虽然这粮食质量不怎么样。

但能吃就行。

这个年代谁还在乎粮食的质量?

那些放了三五年的陈粮不照旧卖好一两银子一石吗?

这些粗粮虽然口感不好。从面相上来看,都是今年的新娘。

看到这些粮食的时候,隔壁的刘娘嫉妒坏了。

“这肯定是那些官人的诱饵,你们小心点。你们要他们的粮,他们要你们的命。”

刘娘家也有男人。

可她男人好吃懒做。

把公公婆婆吃死了之后。

男人依旧不劳作。

每年就看天收成些粮食。

把税粮交了,天天就往家里一躺。

家里饥一顿饱一顿,全靠刘娘在拉扯。

这么些年养成了嫉妒,好占小便宜的恶习。

可她也没办法。

她的处境和王小娥一样。

这个世界就没有给女人提供工作的机会。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野外挖些野菜,让自己或者一家人不饿死而已。

就这样干了一个月。

这个年代的厂子其实很好建。

朱慈烺也没有去发明水泥之类的东西。

只是挖好地基,然后用柱子当承重梁。

用木板做好隔断。

弄一个大空间出来就行。

又不是住家,不需要这么麻烦。

厂子建好之后。

官家真的发了五百文钱。

拿到这些钱的时候,王小娥的公公差点喜极而泣。

没人知道这点钱对于他们这个贫困的家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他们终于可以不用冒险地去山上找些野味了。

也不用下运河捞鱼了。

五百块钱可以买些猪肉,买只鸡,甚至还能买些牛肉。

有了这笔钱,他们这个年都能过得十分踏实。

隔壁的刘娘见王小娥的公公既拿了粮食,又拿了银子。

差点没当着他们的面把手帕咬碎。

“为什么不把你男人叫上一起去呢?”王小娥问道。

刘娘不答,只是转身离开了。

终究还是过年了。

今年鞑子那边很安静。

西北和江南的匪军也是要过年的。

他们没有继续骚扰大明城池。

朱慈烺终究没有在一个月的时间制造出五百台纺织机。

虽然机器并不复杂。

可是真正懂木工技术的人太少了。

他们整夜整夜地赶。

一个月的时间也不过赶出来二百多台。

但问题不大。

朱慈烺打算先开工二百多台。

过年这天整个京城都在张灯结彩。

历史上的崇祯15年。

是在阴暗晦涩和恐惧中度过的。

但因为朱慈烺的原因。

这一年的崇祯15年。

显得是如此的平静和祥和。

朱慈烺回到了皇宫和崇祯以及周皇后好好的过了个年。

朱微娖和朱慈炯也终于和他们的皇兄能够在一起吃顿饭。

这两个家伙这么长时间没和朱慈烺在一起玩。

还是挺想念他的。

尤其是朱慈炯。

天天询问朱慈烺去哪玩了,为什么不带他?

对此朱慈烺只能给他一个脑瓜崩,让他别想太多。

可显然有人并不想让崇祯这一家的年过好。

还没,等他们吃一顿像样的年夜饭。

一个八百里加急就送到了皇宫。

张献忠攻打安庆。

听到这话,朱慈烺和崇祯噌的一声就站起了身。

“张献忠攻打安庆,这狗日的挺会选日子!”

朱慈烺直接就骂出来声。

安庆这个地方不特殊。

特殊的是安庆的东边。

大明的南直隶。

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南京城。

南京城对于大明来说,象征意义绝对极大。

清末时期太平天国就是因为占领了南京,才敢**。

一旦安庆破了。

南京城就要面临被攻破的风险。

没想到张献忠也想这么干。

他是怎么从大西北直接转移到江南的?

“不管是这狗贼怎么转移到江南的,江南必须要守住,安庆也必须要守住。”朱慈烺对着崇祯说道。

“嗯,你说得对。等到明日我让黄德胜去。”

“让黄德胜去干什么?”朱慈烺皱起眉头问道。

“怎么,你想去?”

火器局经过一年的发展。

朱慈烺几乎毫不吝啬地朝这个地方扔银子。

不仅各种武器装备进行了更新。

手捧雷这个大杀器更是直接别迭代了两代。

如今的手捧雷不仅体积小,且爆炸威力惊人。

朱慈烺深知,在这个时代,单兵作战能力极其重要。

特意培养出了情报大队这种特种兵的存在。

如今人数更是达到了五百。

天雄军自从出现减员之后,也在积极地筹备新军入营。

可真正宝贵的兵是需要上战场的。

一个兵训练得再好,不上战场终究是空有虚名。

所以朱慈烺想上战场。

“先吃饭,此事再议。”

崇祯不再看朱慈烺。

朱慈烺也只能耐着性子继续做回自己的位置。

大年初二。

在所有百姓还在放假的时候。

所有的朝廷命官已经聚集在了皇极殿中。

上朝时,朱慈烺尽管极力推荐自己前往江南。

崇祯都没有松口。

最后派遣了黄德胜,前往江南支援。

太子党一众人也没有开口。

倒是薛国观开口。

但也只是劝勉朱慈烺。

如今朱慈烺的身份十分尊贵。

在辽东战场打一打倒还没什么问题。

毕竟距离京城十分近。

真的出现了什么危险,崇祯会不遗余力地去救他?

可江南这么远。

万一出现了什么意外,崇祯就真的只能干瞪眼了。

说到底只是为了保护朱慈烺罢了。

正月十五,黄德胜带领3万大军,抵达安庆。

成功抵御了张献忠的攻打。

于是双方便这么僵持了下来。

这也让京城的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万一真让张献忠把安庆打下来。

他的下一步必然是攻打南京。

再下一步就是**。

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也是为什么崇祯会这么着急的原因。

朱慈烺见没自己的事儿,就继续去忙活纺织机的事儿了。

过完年了,纺织厂也建好,二百台机器全部拉了进去。

第1件事就是招募女工。

最好的途径就是让杨修编撰内容放在报纸上。

然后通过说书人的口吻向大众告知。

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个内容第1天发表出来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礼部,苟悠听说这件事之后,冷笑道:“太子殿下这件事情肯定干不成!”

董祥和在一旁道:“苟大人,你要是没事就帮我礼部做些工作如何?等到黄大人回京的时候,我们又要忙起来了,很多事情都没来及做。”

苟悠冷声道:“你们这帮太子党!我才不和你们同流合污!”

听到这话,董祥和顿时不乐意了。

“先不说我不是太子党,苟大人为何觉得太子党那帮人就是同流合污?”

“难道不是吗?就是因为你们的众口一词,才让大多数东林党遭灾,甚至让首辅都死在天牢里面,连审问都没有,你们可真是好手段呐!”

“所以苟大人觉得太子党做的事情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太子殿下就应该好好学习,学治国之道,孔孟之礼!而不是年仅十几岁就行杀戮之事!”苟悠道。

对于朱慈烺做的事情,苟悠一直都不是很认同。

可董祥和却笑道:“那如果太子殿下没有这么做,大明的官场会像如今这样清正廉明?之前大明的官场是什么样的,苟大人应该还没有忘吧!太子做的那些事情,又有哪些不利国利民了?洛阳经过太子的惩治,至今不管是经济上,还是人口上,都在稳步上升。”

“辽东战场,这么复杂的地方,被鞑子如入后花园般这么多年,太子殿下去了之后,打出赫赫威名,如今半年过去了,鞑子从敢到天津抢粮食,到现在还未入过我大明国境线!苟大人又怎么说是大逆不道?”

董祥和一字一句地问,苟悠一句话都没办法反驳。

憋了许久,才道:“那太子殿下让女人家的抛头露面,也是绝对错误的想法!女人露面是多么羞耻的事情?太子殿下的工厂肯定招不来工人,你看着吧!”

“何不食肉糜?苟大人,饭都吃不上了谁还顾得上自尊?当太子殿下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凭借劳动换取钱财的地方,女人为什么不去?那总比被家里人,被丈夫卖到青楼里好吧?还是苟大人认为,出门做工比在青楼里卖,让女人更加羞耻呢?”

苟悠听到这话,突然沉默,竟不知如何反驳。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武师的自我修养 春满香夏 福艳之都市后宫 猎艳谱群芳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都市花语 黑铁之堡 逍遥四公子 男欢女爱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挑肥拣瘦 重生之神级明星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超级神医赘婿 特种兵在都市 大宋女刑司 无敌天命 田野花香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历史扳道工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大夏镇远侯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山贼之谋定三国 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废柴趣妻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大明:从拯救崇祯开始称霸全球 烂番薯 - 大明:从拯救崇祯开始称霸全球txt下载 - 大明:从拯救崇祯开始称霸全球最新章节 - 大明:从拯救崇祯开始称霸全球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