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窗外凌霄

首页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驿路星辰 将军好凶猛 民国之文豪崛起 特工萌妃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凡人歌 暴君闺女五岁半 朕就是亡国之君 武道凌天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窗外凌霄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全文阅读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txt下载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85章 梦中帝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陈乔、觉悟开元寺相聚之际,刘政咨整日都泡在枢密院,与众多同僚分析江北局势。

一个新情况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在之前的御前会议上,李煜、刘政咨、林仁肇分析认为,赵彦徽的增援部队最多五天就能到达和州,届时,趁着人员混乱、疲惫不堪,就是攻打江北的最佳时机。

然而,沿线密探传来的消息是,赵彦徽自从进入了巢县,一连数日都没有动静,主要工作就是整顿兵源。

一开始,当刘政咨看到兵源的数量时,一度怀疑自己这边的情报人员眼花了,脑子被水淹了。

八万人!

怎么可能,赵彦徽是女娲吗?从地上抠点泥、加点水,捏出来的人吗?!

随着情报细节越来越多,局势才逐渐明朗起来。

没错,是八万人,但其中七万都是流民,除了山东三州逃难的青壮年之外,还有淮南地面上家里揭不开锅的穷人。

刘政咨脑门儿开始冒汗了。

“流民军”在中国战争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这些人谈不上组织性与战斗力,加入军队(被迫参军)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不饿死。

并且,与常规意义上的“农民军”不同,秦、汉、唐、元、明等大一统朝代,农民军虽然在正规军看来也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最起码,他们是有自己的政治倾向的,就是“打到土豪劣绅、分田地”,不是单纯地为了果腹。

所以,排除历史上极个别战斗力爆棚的“流民军”组织(如北府军),大多数“流民军”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有组织的社会破坏集团,大概率是走到哪儿抢到哪儿。

刘政咨的担忧在于,“流民军”也是军,战斗力再弱,但人数优势太过于明显了。

等到赵彦徽到了和州,加上张琼手下的军队,差不多就十万人,就算是打下来,这么多张嘴该如何安置?

从这个角度说,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不向阿三那边推进战线,是有道理的,以三哥的肠胃消化能力,见到我大中国的美食,肯定会争着当俘虏(这种事情在打越南猴的时候就发生过),得消耗掉多少粮食。

刘政咨焦头烂额的时候,清风来到了枢密院,诏令刘政咨前往御书房议事。

刘政咨当即感觉不妙,因为往日,都是御前的值班太监前来,清风作为太监首席前来,肯定是事关重大,也许陛下自己的情报系统,也收到了消息。

他立即整理好资料,前往御书房,谁知,清风阻止了他。

“刘司徒,不用带这些,与军情无关。”

刘政咨一愣,眼下,还有比江北军情更紧急的事儿?

来到的时候,发现金吾卫中郎将陈冠侯、国安局统制孙晟也在场,两人垂手肃立,一言不发。

“臣叩见陛下,吾皇……”

清风赶紧制止,做出一个“噤声”的手势,刘政咨环顾四周,觉察出氛围不对。

李煜正在看一份材料,虽然看不到他的表情,但呼吸急促,整个身体都有起伏,明显是在积攒怒气。

片刻,李煜放下手中的资料,抬起了一张通红的脸,就跟煮过的虾一样。

“刘卿,辛苦你前来,这件事儿需要你出点主意,先听着。”

“臣遵旨。”

什么事?刘政咨一头雾水,但能觉察出来,陛下是想要杀人了。

没错,李煜最欣赏的,就是刘政咨这人身上的酷吏气质。

“陈卿,文书上调查的内容,是否完全了?”

陈冠侯说道:“陛下,不及十分之一。”

“很好,很好啊——”李煜咬着牙,笑出声道:“江右柳家,柳人秦,真是个人中禽兽!”

孙晟说道:“陛下,仅此两项,还不够吗?”

“残害人口,通敌叛国,够了,够了,没必要再查了。”

陈冠侯眼神一凛,说道:“陛下,臣愿亲率金吾卫前往筠州丰城!”

筠州丰城,是江右柳家的大本营,北邻赣江、南依坪山,城中最多的就是商号、当铺、银柜,号称“江南钱库”。

保大五年,南唐用兵、军饷枯竭,李璟下令增加赋税,洪州刺史张平桂亲自到丰城求见柳家,被拒之门外,苦求了三日,才被允许从偏门进入,最后被“施舍”了七万五千缗。

偏门,在大户人家,是让奴仆进出的,张平桂再不济也是一州刺史,被当做下人对待,差事交完之后,悲愤交加,辞官还乡。

这一南唐官场秘辛,众人皆知,却无人敢提,因为稍微一加联想,就能想到张平桂代表的是南唐朝廷,而柳家这是把南唐的脸踩在了脚下。

“不必,金陵到筠州太远了,劳师动众,不值得。”

金陵距离筠州远,可洪州距离筠州很近,怪不得冯延鲁能够与江右柳家勾连的如此顺畅。

一旁晾着的刘政咨,听到“江右柳家”四个字之后,就明白了李煜要干什么,只不过,心存腹诽,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跟一个土财主过不去?

“陛下,当务之急,是江北和州的战事,赵彦徽率领……”

“刘卿,看看这个。”

李煜拿起桌案上的材料,上面印着“金吾卫钧旨御用”的水印,这算是朝廷的正式文件,是要存入秘书省的库房的。

“陛下,这……”

“看完再说!”

“遵旨!”刘政咨惊出一身汗。

这一份关于江右柳家的调查资料,洋洋洒洒,万字有余,可竟然不敌全部事实的十分之一。

柳人秦,江右柳家第五世,参加过科举,也曾做过官,业已辞官回乡。

柳家祖上并非巨富商贾,而是筠州丰城知名的二混子、流氓子。

时值“黄巢之乱”,残唐五代,柳家的“创始人”柳釜通过敲竹杠、偷盗抢积累了第一桶金,但这个人很有脑子,他没有去挥霍掉,而是选择了做“善事”。

乱世之中,人如草芥,往往为了一口吃的卖儿鬻女,柳釜就在筠州开设粥场,救济灾民。

当然,这仅仅是表面文章,也是赚钱的买卖,柳釜在丰城的恶名,世人皆知,他实际上是打着做善事的幌子,要挟本地富商、地主捐钱捐物,中饱私囊。

至于他所救济的灾民,不吃他的饭还好,吃了就死!只要喝上一碗粥,就得去给柳釜做苦力,最后,活活累死。

柳釜死后,其子柳铝已经继承了很大的财富,加上赣人崇商,也学会了如何做生意,只不过,他做的生意有点损阳寿。

在继承柳釜“救济灾民”的生意基础上,柳铝将粥场这种不定期、不稳定的经营方式,改成了固定的、长效的收益方式,就是遍布江右的“慈善堂”。

天佑二年,公元905年,也就是杨行密死的那一年,江右地面的第一家“慈善堂”开张,接下来,江南局势对于柳铝来说,简直是如鱼得水。

在南唐建立初期,南方山区依旧混乱,穷苦人家养不起孩子,就被“柳大善人”买走,具体用途多种多样,能够让李煜看得脑袋红温的一项,就是作为陪葬的“童男童女”。

活人灌入水银,代替纸人。一开始,只是给有钱家的死人殉葬,到了后来,“货源”太多,价格开始降低,一般人也买得起。

接下来的两代,也许是上天报应,活得年头比较短,但做出的贡献很大,逐渐扩大了柳家的生意规模,到了柳人秦这一代,江右柳家的名声已经彻底打响了。

以洪州为周转中心,瓷器、丝绸、粮食、食盐、染料、宣纸、药材、香料……几乎无所不包。

南唐商人都说,“天下无赣不成商”,赣州商人说,“赣商无柳不成事”。

柳人秦的狠辣,比起自己祖先有过之而无不及,胆子也够大,根据金吾卫调查的结果来说,筠州赋税已经提前五年收完,这些财富先是存在柳家产业当中,对外放高利贷,等到当年朝廷税赋摊派下来,柳家在来施舍。

这种行为,在现代社会叫什么来着?对,侵占国有资产。

如此一来,就不难理解冯延鲁为首的“冯党”,为何能够将贪污的巨款隐匿的如此彻底了。

至少,在做账这一方面,最优秀的人才都集中到了江右柳家的麾下,朝廷即便去查,也查不出来什么,反而会发现,柳家每年都会给朝廷贡献大量税赋。

如果仅仅是残害人命、贪财敛财,也就罢了,不是李煜冷血,他在岭南的一路上,见到的贫苦百姓不在少数,甚至发现很多人连裤子都穿不起,人命在乱世当中,真不值钱。要做圣母,就算把自己割肉,也吃不了几顿。

真正让李煜愤怒至极的,是江右柳家里通外国。

在刚穿越的时候,孙晟就曾经对李煜说过,朝廷派出去的情报人员当中,多数为商人身份。

商人经商,游走四方,本就有着非常成熟的关系网络。

再加上江右商帮非常抱团,获取情报的能力就更强,执行决策的能力也不弱,这样的团体如果不加利用,简直是脑子抽了。

显德三年,郭荣“二征南唐”时期,由于当年五月返回汴梁之后,南唐立即反扑,夺回了大量失地,六月,驻守寿州的刘仁赡开始组织兵力反扑,还在南城击败了李继勋,烧毁大量登城器具、粮草。

然而,到了显德四年正月,天寒地冻的时候,淮河以北的周军竟然能够组织大规模反扑,仿佛粮草衣物从天而降!

到了三月,站稳脚跟的周军,已经开始围攻寿州城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属于南唐这边的战略失误、将相不和,最终,在显德四年三月二十一日,病重刘仁赡被蒙在鼓里、接受投降。

金吾卫的调查材料写的清清楚楚,显德四年正月间,江右柳家组织上百艘大型货船,买通官吏,将大量粮食、药材被偷偷运往了对岸。

也许,没有这一次里通外国的行为,寿州就不会失守,而南唐固守寿州,整个淮南的局势也能稳定下来,将周军完全阻隔在淮河以北。

李璟也不会成为国主!

刘政咨草草看完,觉得自己脑袋也红温了!

“陛下,江右,柳家,该杀!”

“刘卿,人是该杀,朕不想杀的那么轻松,而且,柳家这样毫无廉耻的邪恶商人,在我大唐不止一家。”

刘政咨说道:“陛下是想,杀鸡儆猴?”

“不——”李煜转身,冷冷地说道:“朕是想,鸡猴一起杀!”

冷气森森,狗头滚滚!

自己在二十一世纪,已经被资本家压榨的够呛了,奶奶滴,打个饭都不敢要肉菜,没想到穿越到南唐了,当了皇帝了,竟然还有人敢跟朕抢钱。

刘政咨、陈冠侯、孙晟三人一激灵,已经想到李煜要干什么,心里面却直打鼓。

也许,三人说不清什么“历史唯物论”,但都明白一个普遍的道理,那就是自古以来,皇帝都不会去惹豪门大族的。

这种案例太多了,最着名的就是东晋时期,司马氏名义上掌管了国家政权,可很多事情却要依靠琅琊王氏。

有唐一代,门阀氏族、豪门大族的势力都在衰弱,因为教训太惨痛了,比如“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永嘉治乱”,以及到了南唐时期仍然没有禁绝的“衣冠南渡”。

一个政权,只能有一个当家做主的,一个朝廷,话事人的话要绝对好使才行。

陈冠侯做官的时间不长,没有那么多顾忌,问道:“陛下,若是赶尽杀绝,难免江右氏族作乱,如今南方刚刚稳定下来,此举不妥吧。”

刘政咨、孙晟是官场老油条了,两人看了一眼陈冠侯,心中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小子你有种,真愣。

皇帝陛下都气成那样了,你还敢说。

“无妨,朕找你们来商议,是要制定一个万全之策,避免有漏网之鱼。”

肯定是要干掉这群人的,但是具体怎么执行,你们来想主意。

“刘卿,你说!”

刘政咨上前一步,说道:“筠州在江南都督府治下,以臣来看,这件事由廖居素出面最为合适。”

廖居素人在洪州,距离筠州近,他本人也是在“顺化门之变”立过功、见过血的。

“此人堪用,还有呢?”

刘政咨手心是汗,硬着头皮说:“大军清剿之举不妥,可由地方衙署罗织罪名,势必要先稳住江右柳家全族,这样才能没有漏网之鱼。”

李煜点点头,这个方法好,至于罗织罪名,这个不是难事儿。

“孙卿,看你脸色,似乎有顾虑,说出来吧。”

孙晟是直接参与调查的人,他也硬着头皮问:“陛下,涉及官员如何处理?”

这句话的意思很多,不仅仅是“杀贪官”而已。

说白了,江右柳家只是江右商帮的佼佼者,整个商帮是一个巨大的利益共同体,里面涉及到的官员太多,甚至就是江右子弟,孙晟想要表达的是,一旦有动作,那么江右柳家肯定会知道,就以如今家主柳人秦的活动能力,恐怕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你就不担心江右的经商之人罢市?”

孙晟一惊,皇帝怎么知道自己真实的想法!

因为太简单了,李煜只是不想点破,孙晟这个人也谈不上多清廉,其他官员,如韩熙载、萧俨等也是如此,肯定会收受商人贿赂,这其中又肯定有江右人士。

如果到时候查起来,朝廷官员不管江右商人,他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罢市闹事,再逼得紧了,就会将自己贿赂的官员拉下水。

“臣,还没来得及说。”

李煜摆摆手,罢了,水至清则无鱼,你们拿点钱无所谓,能够替朕分忧就行。

事实上,李煜还真不怕江右商帮的人罢市,因为这一段时间,“以商抑商”的计划开展的还算顺利。

最明显的就是,江右商帮的人绝对买不到盐了,就算能买到,也比“五大商号”的要贵很多,根本就没利润。

同时,五大皇商之一的欧阳家,也几乎垄断了海外贸易物品向内陆输送的渠道,像珊瑚、玛瑙、象牙等贵重物品,江右商帮的进货渠道只有两个,一是泉州,二是福州。

泉州不用说了,陈诲、刘崇谅等人,绝对不会让江右商帮的人插手,福州方面,天策军守着呢,只要是江右商人根本就过不去。

所以,对于李煜来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根本就不是“能不能除掉江右柳家”,而是执行计划之后,如此庞大的商业体系,究竟该由谁来接盘。

就像是一个大公司,董事长换了没事儿,只要工人阶级稳定就可以了。

原本以为五个商号,已经足够用了,现在看来,场子越来越大,是时候吸收新的人进来了。

“孙卿,江右商帮调查名单当中,与柳家没有关联的有多少?”

“回禀陛下,在查出的十七家大商户中,都与柳家关系密切。”

李煜叹口气,说道:“记好了昂,到时候一个也别落下。退而其次,小一点规模的商户,有没有与柳家没有关系的?”

“这个倒是有。”

“哦,原因是什么?”

“整个江右商帮经营之物,要么价值连城、利润丰厚,要么取江右物产之便,不过,有一些玉石是原产蒲甘(缅甸)、经过大理运送而来的,不会与江右商帮的经营事项冲突,所以也就没有太大联系。”

李煜想了想,这江右商人还真是手眼通天,生意真的做到缅甸去了?不过,到了缅甸,也就意味着,能够连上中亚商道,那岂不是能够买到汗血宝马?

想的太远了。

李煜收回思绪,说道:“看来,江右商帮也并非铁板一块,朕不介意,将五大皇商改为十大皇商。”

社会组织体系的运行,只要存在一定的规则限制就行,不需要搞得太臃肿、太庞大。

就像一场战争当中,指挥部就那么几个人,命令下达之后,从参谋部传达到各个作战单位,传达给每一个战士,而不是说,司令员必须亲自跑到去指挥。

更何况是一个重视利益的商人团体。

陈冠侯心急,说道:“陛下,既然决意要惩治,臣立即下去安排。”

李煜摇摇头,说道:“陈卿,这件事情,从头到尾,你只要监督就好了,金吾卫不适合出面,不日之后,你到洪州与廖居素汇合,具体操作让他来。”

“陛下,臣直接插手的事务……”

“朕会让五大皇商派人协助,你到了江右地面,负责与宝石商人接触,调查他们的底细,朕要择优录用。”

“孙卿!”

“臣在!”

李煜一笑,吩咐道:“涉及到江右柳家的官员当中,朕需要你找一个关系较远的,比如表亲之类的,越远越好,不要直接与柳家子侄有关联。”

“这个,应该有。”

“那就行,找到之后,将罪名做实。对了,罪名的话,越轻越好,比如老婆偷汉子之类的。”

孙晟都糊涂死了,就算真查出来,这种罪名又如何?连判刑的资格都没有。

孙晟钻牛角尖了,李煜现在是皇帝,大唐法律的最终解释权在他手里。

一转身,李煜又看向了刘政咨。

“陛下,有何吩咐?”

“刘卿,历来对罪大恶极之人,都是如何处置的?”

“这个……刑法之最,不过是凌迟、诛九族、五马分尸之类的。”

李煜摇摇头说:“太普通了,震慑效果一般。”

刘政咨当着李煜的面,擦了擦汗,问道:“陛下,可有主意。”

李煜说道:“朕前日梦魇,梦到了一个长相奇特、脸如月牙的帝王,他对朕说,对于贪官污吏、不法商人,可以剥皮之后,塞入稻草,然后挂起来,以儆效尤。”

刘政咨结结巴巴地说:“好……这个梦中帝王,说的很有道理。”

李煜走到书案前,翻找出来一张纸,递给刘政咨。

“刘卿,这是朕在梦中,那个帝王口述的,一个大杆子,一头钉上钉子,用来挂稻草人,立在路旁。对了,为了让人夜里面也能看清楚,最上面还要安装一个木杆,用来挂灯笼。”

刘政咨说道:“这个梦中帝王,真是聪慧过人……不知道这东西叫什么?”

李煜说道:“既然是用来挂灯的,又立在路边,那就叫路灯吧。”

孙晟说道:“将贪官污吏、不法商人挂在路灯上,这么好的主意,陛下,可以考虑写入《大唐律》。”

“日后再议吧,如今,为了协助廖居素办理此事,朕还要送一样东西。”

三人疑惑,不解李煜何意。

“清风,研墨!”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保护我方族长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穿越1942有空间 福艳之都市后宫 娱乐帝国系统 山村情事 黑铁之堡 逍遥人生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生之神级明星 超级神医赘婿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超凡大航海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大宋女刑司 不灭剑神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风流 超级修真弃少 霸天武魂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远东1628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白话三侠五义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立渊传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废柴趣妻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学名张好古 家父吕奉先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窗外凌霄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txt下载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最新章节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