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是刘邦

大春最棒

首页 >> 我爷是刘邦 >> 我爷是刘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逍遥小贵婿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驿路星辰 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敛财人生 赤色黎明 天下枭雄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武道凌天 
我爷是刘邦 大春最棒 - 我爷是刘邦全文阅读 - 我爷是刘邦txt下载 - 我爷是刘邦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章 战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朝廷的大厅里,众大臣们整齐地站在龙阶之下。

居前的季孙何,作为汉祖公,正向陛下缓缓奏报边境战况的最新进展。

刘启在后方的角落里静静地打量着这位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大臣。他的个头不算高,外貌也称不上特别英俊,身材中规中矩,长须随风轻轻飘动,声音虽然略显粗糙,却异常洪亮。若不穿上朝服,他看起来与寻常家庭的老人并无二致。

高祖皇帝刘邦端坐在龙椅上,姿态略显紧张,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汇报。他身旁,一张圆凳上安坐着汉朝的太子,东宫太子刘盈。刘盈身材略显瘦弱,眉头轻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两位先祖在容貌上有着几分相似之处,皆为方脸,浓眉,颇似蛮族的风貌。然而,他们的气质却迥异千里。

太子刘盈温文尔雅,宛若一块隐藏了锐角的古代美玉,内敛而宁静。

相比之下,皇帝刘邦则犹如一把展开多刃的斧头,锋芒毕露,气势逼人。

高祖刘邦已年过五十,但依旧看起来精神矍铄,他如同巍峨的山峦般静止不动,偶尔投出的目光锐利而深邃,透露出他不凡的气度。

这位皇帝,出身于沛县的贫寒之家,却一路崛起,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声望并不显赫的皇帝之一。即便在他的尾声中,他也只身着平民的衣衫,上面甚至点缀着几处补丁。他的表情鲜有变化,仅仅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却无人敢于直视他的双眼。

君主权力的威严,无需刻意彰显,便能自然流露。

季孙和观察到皇帝和太子均未发话,便继续陈述:“在云南与缅甸交界之处,几位土司已向朝廷呈上奏章,他们的态度恭敬而顺从,纷纷请求陛下赐予他们官职。我们应如何赋予他们适当的头衔,以安抚他们的心?”

“让他们稍作休息,那些风向标般的人,若不是斧头悬在他们的肩上,他们便不知恐惧为何物!”刘邦抱怨着,语气中透露出愤怒与紧张,“退下,那些蛮族,竟敢向我们伟大的汉朝炫耀他们的力量吗?现在看看他们,变得多么温顺!他们只有在我们的力量敲打下,才会听话,一群无脊椎的杂种!”

这位出身卑微的高祖皇帝,在言谈举止及处理国事上总是直言不讳、直接了当。即便是在颁布圣旨之时,他也倾向于省略华丽的辞藻。大臣们或许会感到惊讶,但深知其性格,并未将其言行当作儿戏。

相比之下,太子刘盈则以温和的语气建议道:“陛下,那些土司已然向我国汉朝投降;我们是否应该以礼相待,尽显我朝的气度?”

在大厅之外,刘启的眉头紧锁。讨论的主题转向了云南的军事形势。

北秦虽然已被驱逐出中原,但其残余势力仍在云南部分地区,以及缅甸的一小部分地区操控之下。随着中原王朝的更迭,这些边境地区的土司开始蠢蠢欲动,制造纷争。云南地区相对安宁,但缅甸却陷入了严重的动荡之中。他们在茂密的竹林中藏身,利用竹子作为天然屏障,对汉朝进行袭扰。

“更为荒诞的是,一些当地的土司在汉朝失去控制之后,竟敢妄图建立自己的帝国,自封为皇帝。

‘给他们一些残羹剩饭,任命一些官员去约束他们!’尊敬的祖先沉思片刻后建议,‘他们已然向我们投降;是我们强大的军力征服了他们,而非他们内心的悔悟。这些无用的废物,是无法被真正驯服的!’他接着高声下令,‘让沐英准备他的部队,一旦他们敢再生事端,我们就直接对他们采取行动!’

“真是令人震惊!”

“毕竟,您是王朝的缔造者,是从战火硝烟中崛起的皇帝!”大厅之外的大臣们对刘邦的务实和直率表示由衷的敬佩。

在历史上,中国不乏强大的统治者,但像刘邦这样既务实又不拘小节的天子却是难得一见。

汉朝的纪孙和侯爵以严肃的口吻问道:“陛下是否打算放弃对缅甸的控制?我们是否需要继续用兵?”

刘邦沉思片刻,然后说道:“胜利的道路漫长而艰辛,中原的人民已经为支持庞大的军队和马匹付出了极限。至于缅甸,那是一块连鸟都不愿筑巢的荒芜之地,占领它并无实际意义。既然已经使他们臣服,我们大可以撤回部队。”

“让农民返回他们的土地,从事他们应有的劳作!”刘邦的脸色变得愈发严峻,“他们不应小觑我们。我们伟大的汉朝在此次远征中耗费了巨额金钱和资源,这些投入绝非无关紧要。”

随后,他转向纪孙和道:“老纪,咱们得好好核算一下,这究竟耗费了我们多少国帑。这开销似乎如同流水一般!”

“陛下,我需调取财政部提供的详细账目。”纪孙和回应道。

“别再轻易动武了!”刘邦再次叹息,转向刘盈,“我的孙子,这一点你必须铭记。作为皇帝,你永远不要轻易开启战端。战争不仅消耗金钱,更耗费资源。我们骑兵的辉煌成就,是建立在人民辛勤劳作之上,他们辛勤耕种,以种植出养活我们军队的粮食。我们绝不能滥用他们的辛勤付出!”

“记住,切勿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双眼。隋炀帝的悲剧便是前车之鉴。我们伟大的汉朝正处于重建的关键时期;我们不应引发不必要的动荡!”

“陛下教诲,我将铭记于心!”刘盈严肃地回应。

突然,几声清晰的声音在大厅外响起。

“皇帝陛下,您不能回避战斗!我们必须出兵!”

“我们不希望陛下重蹈汉武帝的覆辙。”

“不,我们必须要开战!”

瞬间,那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小祖先!”风天殿的总管太监朴朱常惊恐地高叫,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几乎要昏厥过去。

殿内,刘氏的族长和武将们正在讨论关于马贼的议题,突如其来的打扰让他们都感到震惊,同时也充满了不可思议。

“外面是谁?”刘盈挺身而起,愤怒地皱起眉头。

实际上,刘启对自己突然的爆发也感到懊悔,尤其是当他注意到大臣们锐利的目光纷纷投向自己时,他的双腿不由自主地发起软来。

“是我!”刘启勇敢地回应,随后昂首阔步地踏入大殿。

步入其中,他便看到刘盈矗立在那里,脸色阴沉,仿佛下一刻便要发起攻击。而刘邦则坐在龙椅上,脸上洋溢着温暖与爱意。

“孙子,你为何不与你祖母一同休息,却跑来此处找我们?”刘邦困惑地询问,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你连长辈都没告知便擅自前来,还在门外偷听!”

此刻,大殿内的群臣也恢复了平静,正欲躬身行礼问候。

“微臣参见皇孙!”

这时,刘启才清楚地听到大臣们的声音。他意识到,武将们由纪孙和带领,而马贼将领们则由一群圆脸短须的老先生们带领,他们都在这里聚集。

这位老先生不是旁人,正是汉朝当前的资深部长、中书右丞相、宰相的导师、魏国公、卢达。

“如今是高祖皇帝在位的第九个月,再过两个月,这位不朽的将军就将离世。”

刘启聆听着卢达那略带沙哑的嗓音,心中有所领悟。他身体的记忆提醒他,卢达在过去几个月里一直小病不断,逐渐退出了马贼事务的参与。

卢达不仅是汉朝的关键部长,更是刘家的亲属,乃刘邦最亲近、最信赖的部下之一。即便是皇子公主,也必须向他展示尊重。

传言中,卢达深受严重的背痈之苦,病情严重到甚至不能享用丰盛的食物。然而,在他病情最为恶化之际,刘邦却送来了几只蒸鹅作为礼物。卢达若是拒绝,便显得辜负了皇帝的恩典;可若是接受,又违背了他作为臣子的本分。因此,卢达陷入了艰难的抉择,汗水淋漓地面临着要么接受鹅的风险,冒着失明的可能性,要么违背皇帝的好意。

然而,刘启对这则故事不以为然。

刘邦乃一代英豪,行事果断,当他意欲对付某人时,断不会选用如此繁复的手法。他难道会顾及他人的眼光,或是担忧史书如何记载他的作为吗?当他决意打击,便会直截了当采取行动,绝不会费心使用如同脱裤子放屁般的小手段,仅为了搅动混乱。

刘启见大臣们纷纷鞠躬行礼,便快步趋于一旁,避免了接受全礼的尊崇。

他快步走向纪孙和与卢达,握住他们的手道:“请起,我亲爱的部长们。我,刘启,不过是一位年轻的宗亲,何德何能承受如此隆重的礼数!”

这位年轻的皇孙的言论令在场众人皆感惊讶。他对能干的部长所展现的谦卑与尊敬,实为与他身份相符之人中所少有的。

刘盈的怒火逐渐消退,他的表情逐渐恢复了平静。刘邦见状,高兴地抚摸着胡须,放声大笑。

“我的孙子越来越成熟了!”刘邦满意地称赞道。

“王子仁慈和善,乃汉朝之福!”纪孙和深深地鞠躬,恭敬地赞许道。

卢达却依旧面无表情,他的脸上保持着严肃,语气坚定地说:“君为君,臣为臣;君臣之间的礼仪不可废弃。”言罢,他亦鞠了一躬,尊重之情溢于言表,“微臣卢达,向皇孙致以问候,愿您福寿安康!”

与他同行的马贼将领们亦随之鞠躬,齐声道:“微臣向皇孙问候,愿您万寿无疆!”

“够了,够了!”刘邦笑着制止,“天德,你太过于拘泥于礼节了!”

刘启接受了他们的鞠躬,卢达起身,“君臣之间的礼仪自是不可废弃,但魏国公与刘家与众不同。此处并非正式的朝廷大会,无需这般繁复的礼节!”

刘盈表示了赞同,他对这些老部长一直颇为重视。目睹孙子表现得如此负责,他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更加平和。

然而,他内心的愤怒并未完全平息,“刚才在门外高声喧哗的是什么?怎能说避免战斗之事?你尚且年轻,怎能深谙马贼之事务?你方才还在偷听,竟敢在此发言?”

“你在怒斥何人?”刘启尚未作出回应,刘邦便不悦地询问,“我孙子何言?”

厅内所有人的目光齐聚刘启,他不禁感到紧张,喉结微微颤动,吞咽了一口口水。

“陛下,您孙子方才听到您提及希望停止对缅甸的武力行动,他认为这不妥!”

“你这个小孩,怎能信口雌黄!”刘盈忍不住爆发了。

“你在称呼谁?”刘邦猛地脱下鞋子,紧握在手中,目光严厉地盯着刘盈,“你有勇气再重复一遍吗?”

“微臣,”刘盈后退一步,吓得不敢再言。

刘启感到震惊,难以置信,这位历史上最为稳固的皇太子刘盈,竟对他的爷爷的鞋子感到畏惧。

“为何不妥?继续说,我的孙子!”刘邦以一种既温馨又严肃的口吻对他的孙子命令道。

“在云南与缅甸交界的边境地区,以及诸如占城之类的地带,部落首领及其追随者众多,难以一一统计。这些民众只认识他们的本地首领,对汉朝一无所知。这些首领如同当地的皇帝,统治着对汉朝一无所知的汉人!”

“通过任命世袭官员和授予封地来展示天朝的威严,然而过度的迁就可能会招致不敬。”

“举例来说,在当前云南的军事行动中,如果当地首领将汉朝视为他们的宗主,他们又怎会反抗汉军的强大?”

“正如俗话所说,‘人们记得惩罚而忘记仁慈。’这正是他们的处境。因此,我孙子认为,对于那些愿意向汉朝归顺的人,帝国不应犹豫,应授予财富和荣誉,以及世袭的头衔。但对于那些迟疑不决,企图闭关自守,自行封为当地皇帝的人,我们必须坚决予以镇压,让他们感到恐惧,让他们一听到汉朝的名字就心惊胆战!”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边疆诸国总是随着中央朝代的兴衰,时服时叛。以缅甸为例,当秦朝倾覆其帝国时,当地首领曾臣服致敬。然而,在汉朝的动荡时期,他们显露出了野性,试图分裂土地,自行建立王国!”

“我汉朝凭借战争的崛起,以及强大的军事实力,赢得了辉煌。如果我们现在不征服他们,在我们力量的高峰期,未来无疑将面临更多的问题!”

在汉朝的史册中,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外,这些边疆地区无疑是最为棘手的问题。无数的资源与军事力量被投入,试图安抚这些本地首领,然而收效甚微。

“因此,我孙子认为,我们不仅需要战斗,更必须坚决地战斗,以图达成持久的和平,根除未来可能带来的麻烦!”

站在政府大厅下的年轻男孩,尽管声音尚显稚嫩,却蕴含着坚定的决心和不容置疑的语气。刘氏家族的长老们和大臣们,随着他的话语,脸上的表情愈发阴沉。

刘盈发言结束后,他自豪地环顾四周,“所有河流和山脉所及之地,均应纳入汉朝的版图。天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汉朝繁荣昌盛的象征!”

他自认为提出了一个有力的观点,但刘盈却愤怒地反驳道,“你从何处听来这种扭曲的逻辑,胡言乱语!”

“住口!”刘邦警告他的孙子。

随后,他兴致盎然地从下而上仔细打量着刘启,嘴巴张得很大,无声地露出了笑容,然后转向纪孙和。

“纪孙,你觉得我孙子的话如何?”

纪孙和恭敬地鞠了一躬,回答道:“无论对错,微臣不敢妄加评论。微臣祝贺陛下,也祝贺皇太子!”

“祝贺什么?”

“皇孙虽然年纪轻轻,却已展现出这样的洞察力和策略,这实乃天赋异禀!”纪孙和带着明显的钦佩之情说道,“而且,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雄心壮志,以及作为统治者指挥四方、令世界敬畏的胸怀。如此年纪便具备如此远见和勇气,实属罕见。即便是秦朝的皇帝和汉朝的舞者在同等年纪,也不会有如此的视野和胆识。汉朝能有如此一位慧眼识珠的孙子,未来成为我国的王子,对于陛下、皇太子以及我们这些大臣而言,都是一大喜讯!”

纪孙和的赞美让刘启不自觉地挺胸抬头,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

魏国公和卢达也满怀钦佩地附和道:“皇孙的言辞确实触动了我们汉朝的战士心灵。如今我国军队强大,战马雄壮,正应乘胜追击,征服四方!”

刘邦点头表示同意,眼中闪烁着欢喜之色,他高声对刘盈喊道:“孙子,过来,到爷爷这里来!”

刘启缓步走近,正打算行礼,却被刘邦亲切地抱起,放在了自己的臂弯里。

“是谁教你这些话的?”刘邦轻声询问。

刘启回答道:“这些想法大多是我想出来的,只是些粗浅的见解!”

“这并非谦虚,而是皇帝的智慧所在。”刘邦笑着,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河流与山脉横亘,一切均归汉朝所有。你的话让我想起了当年在天空中战斗的日子!”

“然而!”刘邦的语气突然一变,“尽管你说得有理,我们也不能仅凭你所说行事。”

“为什么?”刘启困惑地问。

“因为,”刘邦笑了起来,“你曾祖父不希望你成为另一位汉朝皇帝!”

:“贤良的孙子啊,

“人们都说汉朝的皇帝是具有伟大策略的英雄,统治了无数代!”

刘邦抱着他的曾孙,语气缓慢地说道:“但在我看来,他们不过是庞大的消费者罢了!他们或许在一生中享受了无数,但也挥霍了接下来两代皇帝辛勤工作所积累的国家财富!”

“你知道战争为何而战吗?”

刘启沉思片刻,“为了财宝和粮食!”

“确实如此!”刘邦笑着点头,“但这些财宝和粮食究竟从何而来?”他续道,“皇帝、大臣和士兵,他们都是消耗者。他们消费财宝和粮食,却并未生产出任何东西。这些财宝和粮食实际上是由全国范围内的普通百姓耕种得来的。他们种下的每一粒种子,洒落的每一滴汗水,都希望换得丰收。一个家庭在九亩地上辛勤劳作,可能仅能比往常多产一点点粮食,而在缴纳了皇家的税赋后,他们所剩无几。”

“然而,仅仅足以为生存而产的收成,让人们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若是天气不巧,收成不佳,他们就得依赖半生不熟的食物维生。在收成欠佳的年份、遭受自然灾害或饥荒之时,人们往往别无选择,只能食用草根和树皮,乃至不得不卖掉自己的孩子和丈夫!”

刘邦紧了紧怀抱中的曾孙,语带感慨地继续说:“我亲身经历过那些艰难岁月,你的曾祖父、我的哥哥和我,差点饿死街头!”

“人或许可以承受各种形式的残疾,但饥饿却是无法容忍的极限。你诞生于一个富足且特权环绕的环境中,身着华美的服饰,享受着佳肴美馔。你未曾目睹过饿殍的惨状,那景象远比任何恶灵更为令人心生畏惧!”

刘启聆听着刘邦的话语,从中感受到了他声音中所蕴含的深沉苦痛与哀伤。

他未曾料到,这位被历史记载为暴君的刘邦,竟能对人民的苦难有着如此深刻的感悟。

然而,这种深刻的洞察力恰如其分。

刘邦,这位出身自寒微家庭的儿子,在秦朝末年那场肆虐的瘟疫和饥荒中,亲眼目睹了他的父母和哥哥因饥饿而离世。他深知民众的苦难,汉家的艰辛。他对腐败官员对百姓可能造成的伤害有着清醒的认识。

“百姓们勤劳耕耘,却往往入不敷出。”刘邦在刘启发言时提出了这个问题,“为何会如此?因为所有的税收都上交给了政府。几亩薄田所能产出的粮食有限,地主收走了租,官吏征走了税,剩下的粮食连几餐都难以果腹。”

“民众之所以起义,乃是因为饥饿!”

“你渴望成为皇帝,令所有人都对咱们的汉朝心生敬畏,让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脉都归属我们的国土。这些话传入我们耳中,令人感到失落。但我们真的需要通过战争来实现这一切吗?数千铁骑出征,战火可能燃烧数月,那么粮食将从何而来?”

刘启沉思了片刻,随后低声回答:“来自百姓。”

确实,他成长于一个极度繁荣的时期,尽管出身平民,但他从未为食物担忧过。在那个时代,粮食便是生命,它关系到无数个人、家庭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斗罗之金鳄 诡秘之主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保护我方族长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我的总裁老妈 军工科技 猎妖高校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娱乐帝国系统 我克星,你残废,咱俩正好凑一对 肥水不流外人田 超级神医赘婿 恶魔军官,放我走! 花都太子 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 三体 超级系统都市疯狂兑换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扶明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 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 秦末苍穹之变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 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 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 大汉兵王 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 
我爷是刘邦 大春最棒 - 我爷是刘邦txt下载 - 我爷是刘邦最新章节 - 我爷是刘邦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