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士

浮沉的命运

首页 >> 宋士 >> 宋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一万年前争霸 驿路星辰 妖孽王妃桃花多 长嫡 金牌帝婿 我岳父是李世民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特工之回到清朝 暴君闺女五岁半 中华第四帝国 
宋士 浮沉的命运 - 宋士全文阅读 - 宋士txt下载 - 宋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1章 银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腰挺直了,用力刺!”

校场上,郑二正满头大汗地指挥着新兵训练,黝黑的脸上一片严肃之色。

郑二近来心里很不舒服。眼看着那些战场上回来的兄弟,一个个升官加饷,自己却终日不变地只能指导这些新兵,郑二的心里就别提有多委屈了。

忠义军的军规如此。教和带完全分离,训练的教官是一套方法,而带兵的将领则是战场上的王者。

郑二也找了自己的主官,要求到前线去带兵,却一直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回复。

每三个月,上面会把钱和所谓的津贴补助折成了银子,发饷银的时候,一起交给他。

两辆马车在几十个骑兵的护送下,缓缓地驶了进来,在军营大楼前停下。车上下来几个人来,郑二这才注意到,骑兵人群里,还有一些穿着一色衣服的人,胸前绣着“华夏银行”四个字,看来是银行的管事人员。

“郑教官,你可要想清楚了,这可是60个银圆,你真的愿意放在家里,而不是存在银行,随时可以取? 要知道,银行没有储蓄费,只是每次取钱时10文钱的操作费。放在银行,要稳妥的多。你再想想。”

军营办公大厅、户房俸饷处,银行的管事衣衫整齐,满面笑容,客气而又耐心。对于他来说,这些军队里的军官,饷钱丰厚,绝对是他的一大关注目标。

旁边的教官余山也劝道:“郑二,钱放在银行里,随时能取,也安全,费用低。弟兄们都放在那里。你年纪也不小了,多存些银子,也好娶妻生子! 若是办的话,就在军营,不用你亲自跑,要不再考虑一下!”

“管事,各位兄弟,多谢了,不过我还是喜欢自己保管!”

从小在集市上长大的郑二,还是喜欢把真金白银放在自己身边。

眼看着劝说无效,银行管事一脸无奈地打开钱箱,问道:“郑教官,你要多少银圆,多少铜圆,我登记一下,好给你装到钱袋里面。”

郑二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已经计算好的数字,递给银行的管事道:“管事,麻烦你就按纸上的数字给我。把52个一元银圆的袋子和其他的分装。”

管事接过纸条,嘴里念道:“52个一元的银圆;五角、两角、一角的银圆各10个,共8贯钱。加在一起,正好就是60贯。”

旁边的银行人员数好钱,郑二确认无误,装进灰色的绣有“华夏银行”的布袋里,用绳子勒紧封口,又绕了个圈,绑好袋子,然后向众人告辞,离开了房间。

军营中,不断地有士兵向军营大楼的方向而去,看样子都是去领俸饷。不过,相对于军营中成千上万的军士群体,前去领饷钱的军士出来,也没有抬多大的箱子,可见士兵们大多数都是把钱存进了银行。

忠义军军规,除去没有父母妻儿的光棍汉,所有军士的俸饷一律要父母、妻儿认领。军士的家里会收到宣抚司名下的“华夏银行”的存折一份。凭此存折,军士家属或者本人都可以到各地的“华夏银行”分行随时取钱。

看到郑二出了军营的大门,怀里鼓鼓囊囊,军营外的几个闲汉眼睛一亮。众人相对一眼,各自混入人群中,尾随郑二而去。

作为军营负责训练的军官,郑二等人是有自己的房子的,不过军官所住的大院并不在军营里边,而是在军营外头。

郑二买了一笼热腾腾的包子,一边走一边吃着,打量着街上的风景,不知不觉,和前面走过来的汉子撞个满怀。

“你这厮是如何走路的,怎么不长眼睛啊!”

对面的闲汉满脸横肉,人高马大,一下子揪住了郑二的前襟,旁边的几个汉子把郑二围了起来,一个个气势汹汹,仿佛一言不合,就有大大出手。

郑二拨开了汉子的手,军队上有规定,军士最好不要和百姓发生冲突,以免影响了军队的名声。

“好!好!好! 怕了你还不成!”郑二沉声道:“几位好汉,我给你们赔不是了,抱歉,抱歉!”

“看你这厮也不是有意的,否则今天打断你的狗腿!”

领头的粗壮汉子说完,摆摆手,众人舍了郑二,向前而去。

郑二摇摇头,本来是个高兴的日子,没想到遇上这等糟心事。

猛然,郑二觉得不对,他摸向自己的怀里,早已经是空空如也。

那60个银圆的布袋,早已不知去了什么地方!

郑二头上冷汗涔涔而出,脑袋里面懵成一团。这才仅仅片刻,60贯钱只剩下了手里布袋的8贯,怀里的52贯早已经无影无踪!

过了半天,他才反应了过来,仔细思考了一下,他反身向后跑去,在人群里面左右查看,哪里还有那些闲汉的身影。

自从去年年前,这一家“华夏银行”建成问世以来,就深受大名府百姓、军民的喜爱,因为比起传统的钱庄,“华夏银行”的背后是宣抚司,光是这信用,“华夏银行”已经是个中翘楚了。

再加上在银行开业前,报纸上铺天盖地的渲染和宣传,到“华夏银行”存钱,送米送油等等优惠措施,再加上合理的利率,“华夏银行”赚了个满堂彩。

同时开业的除了太原的“华夏银行”分行,还有汴梁城和长安城的“华夏银行”分行,以及其他十几个小的分行。

同时,银行的全部结算,没有了银子、铜钱、铁钱,而主要以银圆和铜圆代替。至于大笔的交易,银行则是推出了银票,可以在华夏军控制的任意地方使用。

银圆一套四币,币面计重为:库平七钱二分、三钱五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共四等币值,在市面上当作一元、五角、二角、一角流通。

铜圆则是银元的补充,则是是一套六币,分别为五角、二角、一角,以及五分、两分、一分,五角铜元相当于一角银元的一半,其它依次减小。

银圆的形状为圆形,正面铸有“壹元”二字,上圈有“华夏制造”四字,下圈有“库平七钱二分”六字,背面镌有万里长城图形。其余币值的银元形状不变,只有数字不同。

铜圆同为圆形,材质为铜锌合金,颜色金黄,形状和银元一致,比如五角的铜圆,正面为“五角”,反面为梅花。其它的铜元除了数字不同,其它所有的都一样。

银票则是应用于大笔的数额,所以印刷精密,数量也极少。印刷的纸张用的是特殊的材质,图案复杂,颜色多种,而且上面还有“伪造者死”四字,这也是防止伪造的必要手段。

由于贸易司的生意如火器、玻璃、石炭、食盐、铁器等,已经打通大江南北,而为了推广银圆和铜圆,宣抚司规定,所有钱来购买东西的客商,必须到当地的“华夏银行”把银两兑换成银圆和铜圆,方可进行贸易。这也是铜圆和银圆能够很快推广的重要原因。

而这背后,就是宣抚司的信用,夸张一点,就是宣抚司代表下的军阀信用,百姓和客商们都相信宣抚司的力量和实力。

军中是使用银圆和铜圆最早的地方,十万雄兵,再加上数万的民政人员,每个月都是几十万贯钱的支出,而且军中是强制性的使用,所以很快,银圆和铜圆就被推行了下去。

银票数量巨大,携带方便,安全易藏,背后又是宣抚司这座大山,商贾无人不喜欢。慢慢地,宣抚司治下的地方,包括大宋朝廷控制的江南,已经开始使用这些新的货币。

一元的银圆为七钱二分,100个银圆的重量有72两,带在身上极为沉重,因此市面上大宗交易时,商贾都喜欢用华夏银行的“银票”,信用可靠,快速方便,使用效果极佳。

大量的银圆、铜圆放在身上,锵锵有声,白花花的光泽更是炫眼,所以携带大量银元容易发生事故,俗语“财不露白”,“白”便是指银圆而言。

郑二的银钱今天被偷, 就是大量银圆放在身上的结果。52个银圆,三四斤重,鼓鼓囊囊的一大堆,小偷们不偷他偷谁!

由宣抚司铸造银圆,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杜绝了官员利用“火耗”之利,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中饱私囊。官员没有了火耗之利,就没有借口压榨百姓,引起时局动荡,天下不安。

宣抚司通过铸币,尽享火耗之利。一元的银圆含银为七钱二分,价值却为一两银子。宣抚司耗银七钱二分,若除去铜钱,最少也有两成的火耗剩余。”

在宋朝这个时代,官府机构对于百姓,还没有服务的概念。因此,百姓对银行在开账户、提取、汇兑现银是,收取一笔所谓的服务费,都觉得是理所当然。

而同样是在这个时代,由于商业机会的相对匮乏,普通百姓还没有后世那么强烈的消费观念。一般情况下,百姓存储,除非有急事,一般都是不会从银行取钱。银行利用银行里的资金,可以进一些更多的商业活动、投资、或者推动其他行业具体的发展。

旧钱统统被回收,换成新的银圆和铜圆这种新的货币。 一个一元银圆一两银子,相对要贵重的多,一般在民间,使用的基本都是铜元。

就像后世,市面上通行的最多是百元大钞,使用最多的是十元以下的钞票,而不是百元大钞。柴米油盐,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斤斤计较、一斤的蔬菜、柴米油盐又能值钱多少!

要知道在此时,一块银圆一贯钱,两块就可以买一亩良田、可以买30-50斤左右的大米,一个银圆价值确实相当于后世的一张百元大钞。很多人只是把它存储,实际的用途不大。

郑二心急火燎地来到衙门,衙门和街道司都是立刻派出公人,明察暗访。

只是,大名府这么大的城市,人口近百万、外来流动人口众多,找一两个窃贼,无异大海捞针。

再说了,即便是找到了,钱恐怕也会被对方花了个精光。

他心中暗自后悔。下一次,无论说什么也,得把钱存在银行了。

只是这回家以后,该怎么向妻子交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诡秘之主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魔艳武林后宫传 武师的自我修养 穿越1942有空间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超凡大航海 肥水不流外人田 猎妖高校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特种兵在都市 霸天武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特种兵重生七零 逍遥四公子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昭昭大明 回到明末当帝王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雷武 国公凶猛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远东1628 流氓帝师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 穿越大明做女皇 戏说嬴政 宋终:一拳镇关西 一统大宋 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 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重生大明1635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宋士 浮沉的命运 - 宋士txt下载 - 宋士最新章节 - 宋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