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兴衰史

马踏飞花

首页 >> 汉朝兴衰史 >> 汉朝兴衰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军工科技 霸天武魂 夺嫡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敛财人生 天下枭雄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朕就是亡国之君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抗日之不世军神 
汉朝兴衰史 马踏飞花 - 汉朝兴衰史全文阅读 - 汉朝兴衰史txt下载 - 汉朝兴衰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2章 当当当,晁错闪亮登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汉文帝前元十年,公元170年,有人状告轵侯薄昭欺男霸女,

霸占百姓良田,勾结黑社会分子与匈奴人走私犯法。

轵侯薄昭是薄太后的亲弟弟,当今皇上,文帝刘恒的亲舅舅。

在刘恒继位前,他还是代王时,

周勃和陈平等功臣猛不丁让刘恒去当皇帝,刘恒心里没底,他不知道前去长安继位是福是祸?

生怕被朝中功臣们算计!

是舅舅薄昭冒着生命危险去长安打探,回来说:“外甥,大胆去吧,没有危险。”

刘恒这才放心大胆前去继任了皇帝。

由此可见舅舅薄昭有从龙之功。

随后薄昭被封为车骑将军,后加封轵侯,封地在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一带。

有时候一个人由穷变富会迷失自我,薄昭就是这样的人。

他自恃外甥是皇上,老子天下最大,慢慢变得无法无天。

文帝多次收到轵城百姓的告状信,极为震怒,于是派特使钟毓去轵城深入调查。

钟毓乔装改扮深入虎穴进行取证,最终收集到了薄昭和他的管家等人的犯罪证据。

薄昭害怕事情败露,丧心病狂派杀手刺死了钟毓。

朝廷内外都知道薄昭杀了钦差大臣,却没有一个人敢去告诉文帝实情。

钟毓尸体一直没下葬,停丧在自家堂屋里,等待皇上主持公道。

“既然没有人为我孤儿寡母做主,我搭上性命也要为死去的丈夫报仇雪恨!”

钟毓的妻子武夫人,怀抱一岁的幼子进宫告御状。

宫中侍卫皆知钟毓死得冤,纷纷为武夫人开绿灯。

武夫人跪在文帝面前声泪俱下道:

“皇上,我丈夫死得冤,钟毓手握国舅不法证据,却被国舅派去的手下刺死,

恳请皇上为钟毓主持公道,严惩罪犯,还钟毓一个公道!”

“——呜呜!”

武夫人伤心哭了起来。

抹了把眼泪,武夫人把一岁的幼子高举过头。

“皇上,今天您不给我娘俩一句公道话,我娘俩就死在您面前!”

文帝勃然大怒,“来人,把薄昭拘押进京审问!”

“武夫人,容朕调查清再做处理。回去吧,好好抚养孩子。”

文帝劝回了武夫人~~~

薄昭被押解进京关进了监狱。

刺杀钦差大臣,这是重罪,事实清楚,不容薄昭狡辩。

至此薄昭也害怕了,通过贿赂狱卒,派人去求姐姐薄太后来救。

薄太后岂能眼巴巴看着弟弟被斩,要文帝放人。

“孩儿!你舅舅可是你的大恩人,没有你舅舅,皇位不一定是你的,

如今你舅舅一时糊涂触犯了刑律,你就高抬贵手放他一马吧!你可就这一个舅舅啊!”

文帝是孝子,被母亲说动,于是把武夫人叫了过来。

“夫人,人死不能复生,这样吧,让薄昭拿出十万斤黄金抚养你母子二人,

再把钟将军之子认作干儿,两家永世和好,你看如何?”

文帝要和稀泥,想用金钱堵住武夫人的口。”

文帝话音刚落,武夫人跪下道:

“皇上,贫妇也知道您为难!毕竟是您的舅舅,这样吧,

我娘俩不要国舅的一两金子,我娘俩碰死在未央宫玉柱上,一死百了,大家都省事!”

说完,武夫人抱着孩子“忽地”站了起来,遮住孩子的小脸要撞柱而死!

一岁的幼子受惊吓,哇哇大哭,武夫人伤心落泪。

文帝眼眶湿润,见娘俩要寻短见,慌得离开龙椅拉住了武夫人衣袖,

随后命士卒好生看好武夫人娘俩。

文帝安慰道:“夫人切莫伤心寻短见,我这就为钟将军主持公道!”

文帝是孝子,娘的话不能不听,他想让舅舅自裁留他一具全尸。

文帝带上文武大臣去监狱探监,命臣子们轮流给薄昭敬酒。

文帝道:“舅舅,多喝点,喝醉了就没有疼痛感了。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舅舅你就放心去吧,造下的孽终究要还的!”

文帝想让舅舅喝醉后自杀。

群臣左劝右劝,薄昭喝三杯后打死也不喝了,他怕外甥趁他喝酒把他“咔嚓”了!

文帝想用灌醉舅舅自杀的招数失败了。

到了第二天,文帝带领群臣穿白戴孝,他带头手持哭丧棒去监狱哭舅舅,

与此同时,让狱卒布置灵堂,各种祭祀死人的东西都置办齐了,

文帝率领群臣跪在舅舅面前哭丧,“舅舅啊!你就放心去吧,往后的事由外甥处理!”

外人不知道还真以为文帝的舅舅死了。

薄昭一看外甥非逼死他不可,想想没有活路可走,一狠心上吊而死。

文帝止住悲声,顺势以侯爷礼仪为舅舅举办了丧礼。

薄昭无后,文帝废黜轵城国,与舅舅一起为非作歹的恶人被就地正法。

最后文帝追认钟毓为“殉将军”,其子和夫人被朝廷供养。

……

汉文帝前元十一年,秋,老上单于在中行说的鼓动下,发兵侵扰汉朝北部狄道一带。

西汉时期的狄道位于今天的甘肃临洮县南,是当时陇西郡治所在地。

战报传给了京城的文帝。

“果然太监中行说要害大汉,当初就应该把他宰了!”文帝悔不当初。

文帝迅速召开“诸葛亮会”:

有说发兵十万大军荡平匈奴部落的,有说多送粮食美女,安抚老上单于……

这时太子刘启的家令晁错,上书文帝发兵征讨匈奴。

太子家令相当于太子的大管家,负责太子的生活管理和政治咨询。

晁错深受太子刘启的器重,称其为智囊和老师。

晁错,西汉颍川郡人,今河南省禹州市人。

少年时,跟随老师张恢学习申不害和商鞅法家之术。

由于通晓文献典故,被文帝拜为太子家令~~~

随后晁错呈上了一道折子,抽丝剥缕分析了汉匈关系。

晁错认为朝廷应该采取“以夷制夷”的办法。

他说那些投降汉朝的胡人,义渠,月氏等。

最了解匈奴作战方法,让这些胡人与汉朝军队配合好,消灭匈奴军队易如反掌。

里面还分析了匈奴军队和汉军作战的长处和短处,比如汉军善于平原大部队作战,

而匈奴军队善于山地森林作战,汉军士卒吃苦耐劳不如匈奴人等等。

晁错这道言边事的折子,被人们称为《言兵事疏》。

随后,晁错还上书文帝,“发展农业生产”和“移民戍边,定居屯田”的折子。

后来诸葛亮,曹操利用士兵戍边屯田的办法,灵感来自于晁错的建议。

这两道折子,被人们称为《劝农力本疏》和《守边备塞》。

晁错力主迎战匈奴军队的提议被文帝否定了。

文帝知道,这时大汉不能轻易与匈奴部落爆发大的战争。

当年高祖都被匈奴军队围困了七天七夜,如今大汉依然没有从战争中缓过劲来。

文帝采取折中办法,一边给匈奴送美女和粮食,一边组织兵力打击匈奴军队!

这就是“一手拿糖果,一手举大刀”的套路,打仗生产两不误。

晁错的“发展农业”,和“移民屯边”建议被文帝所采纳。

由于晁错提的建议有深度,有广度,有可操作性,从此以后,晁错进入了文帝视线。

成为了文帝备选人才。

汉文帝前元十五年,文帝向天下有识之士,发出了招贤令:

“着令地方官层层推举人才。”

昭令最后一句话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初选出的人才,经过地方官的选拔,最后进入朝廷“策论”pK现场,三局两胜决出冠亚军。

当时贾谊已去世,晁错和贾谊的观点基本一致,如果贾谊活着,二人将棋逢对手,

没有对手的晁错,最后赢得了冠军。

文帝大喜道:“果然如我所愿,太子的智囊不同凡响!”

闪亮登场的晁错,被文帝提拔为中大夫。

皇帝,太子都很喜欢晁错。

但是中郎将袁盎却和他不对眼。“看你得意的尾巴都翘上了天,早晚有你好看的!”

不知袁盎为何这么恨晁错,也许一山不容二虎的缘故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斗罗之金鳄 女公务员的日记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武师的自我修养 春满香夏 福艳之都市后宫 天下枭雄 军工科技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黑铁之堡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挑肥拣瘦 特种兵在都市 大宋女刑司 抗战之血肉丛林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无敌天命 田野花香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万历烽火 覆汉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大夏镇远侯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山贼之谋定三国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沉默的战神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大明英宗朱祁镇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重生美好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明末之我若为王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红颜劫:乱世情殇 
汉朝兴衰史 马踏飞花 - 汉朝兴衰史txt下载 - 汉朝兴衰史最新章节 - 汉朝兴衰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