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气象

贪狼木

首页 >> 大唐气象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炼巅峰 王牌进化 想当皇帝的领主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1949我来自未来 民国之文豪崛起 我岳父是李世民 晚唐浮生 废材逆天,佣兵狂妃 
大唐气象 贪狼木 - 大唐气象全文阅读 - 大唐气象txt下载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2章 狼烟起,纸糊的防线,高仙芝含冤受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初九,蓄谋已久的安禄山以讨伐奸相杨国忠为名,集结所部兵力十五万人,对外号称二十万,悍然于范阳起兵。

十五万人是个什么概念呢?

安禄山执掌范阳(治幽州,今北京境)、河东(驻太原)、平卢(驻营州,今辽宁朝阳)三节度,驻防范围涵盖今辽东、河北、山西大部,掌控精兵近十九万,十五万人已是他能拿得出手的全部家当。其余兵力则分别交由将领贾循、吕知诲、高秀岩戍守范阳、营州、大同。

十一月初十,天色刚刚破晓,趁夜赶来的各路大军已经在蓟城以南完成集结。安禄山亲临检阅,号令全军:“有敢于首鼠两端、蛊惑人心者,诛灭三族”。随即挥师南下。

安禄山乘坐铁制的车辆居中调度,身经百战、装备精良的步兵、骑兵在各自将领的指挥下,组成行军队形有序前行。但见马蹄声声、铁甲凛凛,鼓角争鸣、烟尘浩荡,激扬千里之外。

盛世下的大唐承平已久,人们过惯了和平日子,几代人未曾见识过战场厮杀。猛然间听闻范阳起兵,无不惊骇莫名。

河北道位于安禄山管区,沿途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各地太守、县令或者大开城门迎接,或者弃城逃匿,或被俘获处死,没有一城一地敢于稍做抵抗。

因河东副使兼太原留守杨光翙是朝廷所派,与自己不是一条心,安禄山提前指派将领何千年、高邀率二十名骑兵,以进献射手为名,乘坐驿车大摇大摆赶赴太原,将出城迎接的杨光翙劫持而去。

起兵当天,太原、东受降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分别派人奏报朝廷,安禄山已反。正与杨贵妃躲在华清宫(距西安三十公里)享乐的玄宗不信,仍然以为是朝中那些与安禄山作对的人在蓄意构陷。

直至十一月十五日,安禄山兵变的第五天,玄宗在各地不断传来的急报中,方才确认安禄山确实反了。

此时此刻,他的内心百味交陈,那个让他认为忠心耿耿的名将,让他亲自为其修建府邸的宠臣,让他视若义子干儿、能带给他快乐的憨胖子,就这么说反就反了!大唐建国一百三十多年,边将起兵作乱还是有史以来第一回!

他在伤心、愤怒、后悔之余,又掺杂着些许焦虑,他很清楚参与叛乱的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他们个个都是刀头舔血的百战精锐,见惯了血雨腥风的虎狼之师,就凭内地这些从未打过仗的摆设,哪里抵挡的住!

有些茫然的玄宗让人召集宰相商议,一眼就看到了面带喜色,得意洋洋的杨国忠。

杨国忠身为宰相,国家有难为什么会是这副德行!还不是自当上宰相那天开起,他就不断唠叨安禄山必反,玄宗一直置若罔闻。这倒不是他杨国忠有多么清醒的头脑,而是出于他与安禄山的不和。

现在安禄山反了,足以证明他杨国忠一心为国的情怀!

看着玄宗略显紧张的表情,杨国忠镇定自若的说:“圣上您无需担忧,造反的只是安禄山一人而已,他手下那些将士肯定都不情愿。估计用不了十天,此贼首级一定送到长安。”

玄宗满脸愁云瞬间消散,众位大臣却是个个相顾失色。平心而论,造反并不可怕,大唐国力丰盛,精兵猛将并不只是安禄山一家,重视起来未必没有转圜的空间。可怕的是时局已经到了这步田地,皇帝与宰相仍然如此糊涂,盲目乐观。

缓过劲来的玄宗开始作出部署,任命特进毕思深前往东都洛阳坐镇,金吾将军程千里赶赴河东,各自招募军队组织防线,将安禄山拦阻于关中以外。

十一月十六日,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入朝。

封常清此行并非有意而为,纯属年度拜会而已。大概是天意如此吧,偏偏让他赶上了安禄山作乱。

有了这位刚刚击破大勃律的名将,玄宗内心安稳了许多,谦虚的向封常清请教破敌之策。

封常清并未把这次起兵当成多么严重的事件,这源于他对大唐国力、以及对自己指挥能力的无比信任。

于是,他信誓旦旦的向玄宗保证:“如今太平日子过的久了,人们乍一见到兵戈,难免心生恐惧。然而事有对错之分,安贼逆天行事,必定不会长久。臣请急赴东都,大开府库,招募骁勇,挥舞马鞭渡过黄河,斩安贼首级进献圣上!”

如果说杨国忠的话只是让玄宗稍解愁怀,那么封常清的这番许诺则让他像吃了安心丸般彻底放松下来,笑容重新回到玄宗脸上。

龙颜大悦的玄宗当即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封常清当天赶到洛阳,扯起招兵大旗,不到十天,就有六万多人报名。有了兵的封常清信心倍增,让人斩断河阳桥(今河南孟津),静候叛军来临。

十一月十九日,安禄山在博陵(河北定州境)稍做停留。处死了被何千年劫持而来的杨光翙,派义子安忠志率精兵驻防土门(今河北井径),又委任张献诚代理博陵太守。张献诚出自将门,父亲是安禄山的老领导兼义父张守珪。

处理完了这些事,安禄山继续前行,抵达藁城(今石家庄辖县)。

常山郡(治正定)太守颜杲卿无力抵挡,携长史袁履谦前往迎接。颜杲卿曾任范阳军府判官,安禄山对他很欣赏,授予他紫色官服和金鱼袋,仍让他驻守常山。派将领李钦凑率数千人防守井径口,用以阻断朝廷援军东进之路。

颜杲卿从安禄山营中走出,用手指了指安禄山刚给他发的官服,悄声示意袁履谦:“穿这种东西做什么?”袁履谦领悟了他的用意,暗中与颜杲卿筹划,准备起兵征讨安禄山。

十一月二十一日,玄宗从华清宫返回长安。所做第一件事,就是处死了安禄山在朝中担任太仆卿的儿子安庆宗。将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调整为户部尚书,任命朔方右厢兵马使、九原郡太守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右羽林大将军王承业出任太原尹。

成立河南节度使阻拒安禄山,任命张介然为首任节度使,委派程千里担任潞州长史。

起用封常清的老领导、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统领各路兵马东征。花重金在长安周围募兵十一万,号称天武军,应募之人全是些未经训练的市井子弟。

高仙芝带着五万临时拼凑起来的杂牌军从长安进发,屯驻于陕郡(河南三门峡),玄宗派宦官边令城监军。

算起来边令城也算是高仙芝的老搭档了,在高仙芝西征小勃律时就跟随高仙芝。只是老搭档未必是好伙伴,此时的高仙芝肯定不会想到不久之后竟会命丧他手。

经过近一个月的行军,安禄山抵达黄河北岸。

农历十二月的天气,已是天寒地冻的严冬。而对尚未完全冻结的河面,安禄山让士卒用大绳将找来的破船、草木绑在一起扔进河中,一个晚上过去就冻成了浮桥。

叛军从河北进入河南境内,不费吹灰之力攻陷灵昌郡(今河南滑县)。

起兵一个月来,安禄山的军队没打过一次像样的战斗。士卒们散漫的游荡于各地,铺天盖地如同蝗虫一般,所过之处,繁华市井瞬间沦为人间炼狱。

河南节度使张介然刚到陈留郡(今河南开封陈留镇)不过数天,安禄山就已杀到。张介然把武库打开,将兵器发放给士卒,让他们登城防守。可是他们哪里见过这个阵仗,没人敢于抵抗。

太守郭纳迫不得已开城投降,安禄山进入城中,得知儿子安庆宗被玄宗处死,顿时怒火中烧,嘶吼着说:“我有什么罪,竟要杀死我儿子。”

此时陈留郡投降的近万守军,正惊恐不安的站立于道路两旁,等待着未知命运。安禄山将凶狠的目光瞄向他们,下令把他们全部处死,将张介然拖出营门斩首。任命将领李庭望为河南节度使,留守陈留。

陈留再往西就是洛阳,东都洛阳一旦丢失,整个中原都将处于危险之中。

眼见形势紧急,玄宗准备御驾亲征。同时命令朔方、河西、陇右三镇,除留守必要兵力戍防,其余全部集结,由节度使亲自统率,二十天内会于长安。

安禄山挥军西进,攻陷荥阳,杀死太守崔无诐。可悲的是,荥阳守军别说抵抗,连站都站不稳,竟然惊张的纷纷从城楼上自己掉落下来。

安禄山留下武令珣驻守,派将领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为前锋攻击前进,在武牢关与封常清所部相遇。

封常清虽然能打,无奈召募的这些士卒没有经过训练,怎挡得住凶悍的叛军。铁骑稍加蹂躏,官兵顿时狼狈溃散。封常清只得弃守武牢,收拢残部与叛军战于葵园(今河南荥阳高阳镇一带),再败。退守洛阳上东门,又败。

十二月十二日,东都洛阳被叛军攻陷!

叛军鼓噪着冲入城内,四处烧杀掳掠。封常清仍然不愿放弃,率众与叛军在城内展开巷战,无奈实力相差过于悬殊,且战且退之下毁掉御园西侧城墙退出东都向西撤离。

河南尹达奚珣向安禄山请降,留守李憕悲愤的对御史中丞卢奕说:“我辈深受国恩,明知不敌,以死殉国而已。”两人集结起数百残兵,准备拼死一战。可惜这些士卒早被吓破了胆,哪里还有战斗的勇气,抛下两人各自逃命。

李憕独自端坐留守府,卢奕让妻子携带官印绕路前往长安,穿好朝服坐于御史台。安禄山派人抓获李憕、卢奕,将他们带到面前。卢奕破口大骂安禄山,毫无惧色的看向周围叛军,大声说:“做人应知逆顺,我没有失去臣子节操,虽死无憾。”

安禄山面色冷然的下令将两人处死。大敌当前,有人选择背叛,苟活于世;有人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封常清率余部退至峡郡(河南三门峡),陕郡太守窦廷芝早已逃奔河东,只剩下高仙芝从长安带来的五万杂牌军。

封常清原为高仙芝部属,两个威震西域的名将,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在这样的场合会面。唏嘘感慨之余,封常清力劝高仙芝:“常清经过这几天的血战,深感叛军势不可挡。潼关现在无兵驻防,假如让叛军突入关内,长安可就危险了。不如放弃陕郡,退往潼关固守待援。”

高仙芝深以为然,率众向潼关进发。刚一离开陕郡,叛军已经追来,唐军被打的失去建制混乱不堪,自相踩踏之下死伤无数,总算跑进了潼关。

高仙芝、封常清带领众人布置守备,修缮城守。叛军追至城下,唐军利用地形优势拼力死战,击退了叛军。

恰好安禄山占据洛阳,准备登基称帝,大军逗留洛阳,朝廷这才得以松了口气,稍稍集结了些兵力。

高仙芝在安西为帅时,监军边令城多次干扰军务,高仙芝均未听取,两人之间矛盾很深。眼见潼关稳定下来,边令城跑回朝廷面见玄宗,添油加醋的向玄宗报告了高仙芝、封常清一路败逃的惨状,还指称高仙芝弃守陕郡数百里领土,私自截留士卒钱粮。

玄宗大怒,敕令边令城将高仙芝与封常清斩于军中!

边令城抵达潼关,先让人召来封常清,对他宣读圣旨。封常清平静的说:“臣死后,请你转告圣上,千万不可再轻视安禄山这个贼子。”说完,引颈就戮,尸体被随意放置在一块破烂芦席上。

边令城从军中要来百余陌刀手用以壮胆,征召高仙芝,皮笑肉不笑的对高仙芝说:“圣上对您也有恩令。”高仙芝恭敬听他读完诏旨,抬起头来怒视边令城:“我遇敌败退,死有余辜。但是现在上有皇天,下有后土,说我高仙芝截留将士钱粮,纯属诬蔑。”

一旁站立的士卒眼睁睁看着与他们浴血奋战的两位大帅,一个身首异处,一个即将被杀,悲痛的齐声大呼:“冤枉、冤枉”,声音响彻天地!

边令城面露怯意,匆忙下令处死了高仙芝,让将领李承光暂时代理主帅。

我一直在想,假如高、封二人不死,可能安禄山就打不进潼关,安史之乱也就不会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只是,历史哪有如果!

处死了高仙芝、封常清,潼关该交给谁来防守!玄宗想到了卧病在床的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他知道哥舒翰素来与安禄山不和,立即将他拜为兵马副元帅,统带八万士卒讨伐安禄山,同时命令全国各道会攻洛阳。

哥舒翰得的是风疾,发作起来头痛难忍,担心无法胜任,坚决辞让不受,玄宗不准,又从关中抽出部分兵力分派给他,连同高仙芝旧部,号称二十万,驻守潼关。

哥舒翰无法处理军政,只得将大权托付给行军司马田良丘。田良丘文臣出身,哪里懂得带兵,又让王思礼主管骑兵,李承光主管步兵。

这两人互相争权,号令不一。加之哥舒翰一贯以严厉着称,不知体恤士卒。潼关守军士气低迷,毫无斗志,为将来的大败埋下了恶因!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林岚秦小雅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剑来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被绝嗣首长巧取豪夺,她一胎三宝 混沌神王 超凡大航海 肥水不流外人田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抗战之血肉丛林 灼灼桃花烬如霜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踏星 离婚后我成了豪门千金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我在大唐做战神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大明流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扶明 覆汉 崛起美洲1620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古今名人记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史记白话文版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大唐气象 贪狼木 - 大唐气象txt下载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 - 大唐气象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