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气象

贪狼木

首页 >> 大唐气象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一万年前争霸 盛唐日月 狂妃很彪悍 混在洪武当咸鱼 金牌帝婿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大清隐龙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赤色黎明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大唐气象 贪狼木 - 大唐气象全文阅读 - 大唐气象txt下载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5章 盛世下的隐忧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开元十九年(731年),玄宗继位的第十九个年头,此时的玄宗已经四十七岁。放到那个年代,已算是儿孙满堂的高龄了。

我们先来看看玄宗之前几位皇帝的寿命,太宗李世民五十而终,高宗李治活了五十五年,中宗李显与睿宗李旦都是五十四岁驾崩。

四十七岁是个什么概念,即将接近以上四位帝王的平均寿命,五十三岁!

十九年的时间足以改变一个人,玄宗早已不再是继位之初那个睥睨天下的青年才俊,与那时相比现在的他更为沉稳老练,也更加颐指气使。

在群臣面前,他不像以往那样约束自己、从谏入流。随着国力的增强,他开始注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听戏看戏、饮宴游玩已成常态。

朝中没人再敢对他个人生活说说讲讲,但总体来看,此时的玄宗仍很清醒,对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继续保持打压态势,十几年造就的好风气还没毁掉!

比如宰相张说因贪财被免去相位,张嘉贞因受弟弟贪污所累贬为刺史,宇文融因贪污巨款流放而死。

对宰相都如此,对地方大员玄宗抓的更紧!

开元十九年(731年)十一月,有人举报嶲州都督张审素贪污,玄宗派监察御史杨汪前往查办。嶲州总管董远礼率七百部众包围杨汪,当着杨汪的面杀死了举报人,还威胁说:“你替我们都督说好话,饶你不死,否则宰了你。”

危急时刻朝廷救兵赶到,一举格杀了董元礼,将张审素收捕下狱。杨汪弹劾张审素对抗调查、起兵作乱,被朝廷处以绞刑,抄没家产。

开元二十年(732年)二月,信安王李袆在幽州节度使赵含章的配合下大败契丹,玄宗从国库拿出二十万匹上等绢奖励立功将士。赵含章上下其手,贪污万贯巨款。

把前方将士用命换来的奖励据为己有,这种行为更为可恨。恼怒的玄宗派专人把他押回长安,在朝堂上痛打了一顿,流放瀼州,因伤重死于途中。

除了严惩腐败,玄宗在吏治上也比较清明。特别是宰相队伍,注重选贤任能。

继张说、张嘉贞、源承曜之后,李元纮、杜暹、萧嵩、裴光庭等人相继拜相,且不论他们施政能力如何,至少在品行操守上堪称楷模。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裴光庭病故。玄宗让萧嵩推荐一名可以担任宰相的贤良官员,萧嵩准备引荐右散骑常侍王丘,王丘自感能力不足,向萧嵩举荐尚书右丞韩休,萧嵩随即向玄宗推荐了韩休。

王丘、韩休都曾于开元十二年(724年)响应玄宗号召,外调山东出任刺史,是朝中品行兼优的官员。

韩休为人严峻刚正,不图名利,从不搞溜须奉迎这一套。他能出任宰相,让大多朝臣深感满意。

用人,其实就是一种导向,关系着风气如何。所谓君正臣自贤,不是没有道理!

萧嵩推荐韩休,一方面因其名声、资历够格;另一方面也觉得这人性格恬淡,没什么功利心,易于相处。等到与韩休共事,才发现他简直是个完美主义者,对于原则的坚守毫不妥协,让萧嵩逐渐开始对他有了看法。

韩休的做派,连一向以刚正着称的前宰相宋璟都叹服不已。

玄宗在宫中饮宴或是到郊外出游,但凡稍有逾制,都会紧张的询问左右:“韩休知道这事吗?”话音未落,韩休的劝谏奏疏已经呈到眼前。

过惯了舒服日子的玄宗,竟让韩休整的服服妥妥。一次,他面对铜镜闷闷不乐,身旁近臣劝他:“自打韩休当了宰相,您明显见瘦,为何不赶他走?”

玄宗叹惜着说:“我虽然瘦了,天下一定会肥!萧嵩奏事,万事都顺从我,等他退出,我却难以睡着。韩休经常和我据理力争,我却睡的很踏实。我用韩休是为了江山社稷,不是自己。”

都说管住自己、天下无敌。作为九五至尊的玄宗,能做到这种程度,无怪能缔造出令人神往的开元盛世!

玄宗兴趣很广,生活中总爱找些乐子耍,在他的私人生活圈子里,有许多具有一技之长的伶人。对这些人,玄宗只拿他们开心解闷,严禁他们干政犯纪。如果有谁越界,等待的只有死亡。

有个叫黄?的侏儒,为人机警狡黠,诙谐幽默。玄宗时常拿他当拐杖扶着走路,戏称他为“肉几”,对他的赏赐很丰厚。

一天,黄?没有按时过来,玄宗问他原因,他答道:“臣刚才入宫时,在路上遇到捕捉盗匪的官差与臣争路,臣把他掀下马来,所以来迟了。”言毕,退到台阶下叩首请罪。

玄宗安抚他:“如果外面没人弹劾,你便无须担忧。”

不久,京兆府奏告黄?殴打官差、阻止办案。玄宗当即拉下脸来,喝令黄?出去,把他交给有司活活打死。

玄宗这人,对你好时那是真好。他弟弟生病,他可以放下架子亲自煎药,让火烧焦了胡须都不以为意。但当你触碰到了他的底线与逆鳞,他的脸翻的比书还快。

在他眼里,自己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的。没有雷霆手段,哪做的了一国之君!

在玄宗的领导下,开元十八年(730年),全国死刑犯仅有24人,打破了由太宗在贞观四年(630年)所创下的29人纪录。

开元二十年(732年),全国人口4543万人,较七年前的开元十四年(726年)增长了401万人,平均每年增长近57万人。

但随着继任时间的延长,玄宗也逐渐放松了自身要求。繁华盛世下,危机在不知不觉中酝酿累积。

第一,大搞个人崇拜,生活日渐奢靡。古时帝王都自称天子,寓意上天之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九州之内、唯我独尊的生活,很难不让他们产生一种非同常人的错觉,即便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一代明君也概莫能外!

继位之初,他们还能认清百姓的重要,知道“船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时间一长,仍能善始善终的几乎没有。

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初五,玄宗在花萼楼宴请百官,庆贺自己生日。

尚书左丞源乾曜、右丞张说带领百官,奏请把这一天定为千秋节,每年放假三天,准许全国官员、百姓宴饮取乐。

把自己生日当做全国节日的做法,有唐以来玄宗是第一人。

自此之后,历代帝王纷纷仿效。明、清时期,又把太后、太子的生日也作为节日庆贺。

开元十八年(730年)二月,玄宗又恩准百官在春季的三个月里,每十天休息一天,用以出游玩耍、大宴宾朋。一品至从五品官员每摆十二桌,朝廷还补贴五千缗。

此后每年的春三月里,玄宗都会在花萼楼设宴,邀请游玩回来的高官重臣,让他们轮流起舞,尽兴而归。

于是长安城内权贵名士饮宴成风、争相豪奢,民脂民膏在泛溢着酒香诗情的繁华中挥霍一空,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对当时社会生态的真实写照。

奢靡之风一旦大开,各种丑象势必接踵而来!戒奢倡俭,绝不仅仅是行为习惯问题,而是关乎天下兴亡的大事!

第二,过于放权,赋予地方的军政权力太大。玄宗不是事事亲力亲为的帝王,在军政事务的处理上愿意抓大抓总,其余事务交由宰相,或是地方办理。所以他这个皇帝做的很潇洒,能有大把时间去从事他喜欢的演艺事业。

开元二十年(733年),因东北方向威胁加重,契丹、渤海靺鞨屡次作乱,玄宗下令让幽州节度使兼领河北道采访使。

在原有幽州的基础上,统管卫州(今河南浚县)、相州(今河北临漳西南)、洛州(今河南洛阳东北)、贝州(今河北清河、山东临清)、冀州(今河北冀州)、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深州(今河北深州)、赵州(今河北赵县)、恒州(今河北正定)、定州(今河北定州)、邢州(今河北邢台)、德州(今山东德州)、博州(今山东聊城)、棣州(今山东阳信)、营州(今辽宁朝阳)、鄚州(今河北任丘)十六州及安东都护府。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辽宁以东、河北全境、河南以及山东部分地区都在其管辖范围之内。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玄宗又下令,将由他治下的辽阔疆域,划分为京畿、都畿、关内、河南、河东、河北、陇右、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剑南、淮南、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岭南十五个道。

把行政层级由中央、州、县“三级制”,改为中央、道、州、县“四级”。

每个道设一名采访使(相当于省长),用“汉六条”来约束他们。

京畿、都畿两道采访使由御史中丞兼领,其余采访使从优秀刺史中挑选任命。采访使一般不予更换,除改变原有制度等重大事项需奏告朝廷批准,其余事务允许其视情处置,先行后报。

从上述两项改革可以看出,玄宗的心有多大!

客观的看,实施层级管理,有利于发挥各级的主观能动性。但以当时的通联条件,这种做法对节度使、采访使个人品行要求太高,一旦选人不慎或是管控松懈,就会在地方形成独立势力,为中唐时期的藩镇割据,埋下了隐患。

第三,官员选任渠道过宽,推行论资排辈,靠实干晋身的动力不足,优秀官员很难脱颖而出。想做大唐官员,除了参加科举高中进士,还可通过门荫、荐举、军功,甚至请托等多种方式获取。

科举在唐初实施,女皇武则天时予以规范,但在官员中所占比例不大。

开元十七年(729年),国子祭酒杨玚曾在一次奏疏中指出:“每年进士及第的官员不足百人,而从九品以外胥吏转正的却有两千多人,进士连他们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听任这种风气蔓延,恐怕没人再肯精研学术,礼义廉耻将日渐倾颓。”玄宗虽然褒奖了他,却并未采取解决措施。

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宰相裴光庭兼任吏部尚书。裴光庭前文有过介绍,他父亲裴行俭也曾做过吏部尚书,提出的张榜公示制度,成为大唐永制。

裴光庭接手吏部前,朝廷选任官员通常以能力才干为主,兼看资历年限,特别优秀的可以不论年资越级提升。这就导致一些才能平庸的官员很长时间得不到使用,甚至有人二十多年还呆在同一位置混吃等死。

当然这种情况也带来许多问题,毕竟能力才干不太好衡量。朝中有人,不行也行;朝中无人,行也不行!

裴行俭为解决这一弊端,采取了一种不得已的方式,即论资排辈!能力才干不好评判,资历年限可都是写在纸面的。有了晋升名额,不管能干与否,谁任职时间长谁上,严禁越级提拔使用。

政令下达后,许多长久得不到提升的官员兴奋的手舞足蹈,连连称赞这纸诏令是“圣书”,而那些凭借真本事吃饭的才俊之士,无不埋怨叹惜。

宋璟为之竭力争取也未能成功,此后官员大都不再追求名声政绩,只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苦熬资历,整体质量一年不如一年。类似姚崇、宋璟、张说这样能力出众之人,再难攀上宰相高位。

裴光庭因此倍受非议,在他死后,太常博士孙琬认为他用人只讲年资,使勤奋的人失去了上进通路,奏请玄宗将他谥号为“克”。

第四,重用苛细官员,只知盘剥苛求,导致中央与地方矛盾不断加深。在宇文融前,唐朝宰相都是以文学见长的传统士大夫。武则天在位时,宰相更换虽然频繁也没脱离这一宗旨。

宇文融这样的经济能臣上位,让玄宗尝到了甜头,开始有意识的挑选类似人才。

前宰相杨政道之子杨崇礼,担任太府卿二十余年,为人精明细致,把大唐国库管理的井然有序,库内钱财、货物堆积如山。每年仅驳回各部门的超预算开支,就多达数百万缗,是玄宗极为放心的大管家。

开元二十一年(732年),九十高龄的杨崇礼以户部尚书身份退休。玄宗得知他三个儿子杨慎馀、杨慎矜、杨慎名都以清廉、勤奋着称,便任命杨慎矜为监察御史兼太府出纳,杨慎名为含嘉仓出给(国家粮仓,位河南洛阳)。两人在本职岗位干的都很出色,深受玄宗欣赏。

杨慎矜上奏提议,全国各州缴纳布匹,如有污渍穿孔的,一律按布匹市价折换成绢,重新补交。自此征调日益频繁,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在不断扯皮中累积。苛察比起不作为,其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五,宰相队伍不团结,互相拆台,朋党之风渐起。开元初年的两任宰相姚崇、宋璟,因能力超强资格又老,与他们搭档的宰相对两人言听计从。

到了张说,虽略逊于姚、宋,且因封禅一事,与源乾曜意见不和,但总体上也还可以,至少无须劳烦玄宗出面。

之后的宰相,能力与资历相当,就开始产生了纷争,甚至经常闹到玄宗面前。

李元纮与杜暹不团结,被玄宗集体罢免。萧嵩推荐了韩休,韩休却多次在玄宗面前与萧嵩争论,当面指责萧嵩过失。

萧嵩说不过韩休,向玄宗申请退休。玄宗也不好偏向谁,只得再次把两人同时罢免,提拔京兆尹裴耀卿、前中书侍郎张九龄为相。

谁知没过多久,裴耀卿与张九龄又因禁止私自造钱一事有了分歧,这让玄宗对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产生了成见,认为他们个个自诩清高,书生之见不足以成事。

吏部侍郎李林甫出自宗室,门荫入仕,生性狡猾柔顺,做事干净利落。他利用自己身份,刻意拉拢玄宗身旁宦官和得宠的武惠妃,由此进入玄宗视野,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跻身相位,开启了他长达十九年的宰相生涯!

李元纮、杜暹、萧嵩、韩休、裴耀卿、张九龄以及病故的裴光庭,虽然任期不长,也各有缺点,至少在人品上没什么大问题,玄宗施政有任何过失,也能及时劝谏。

到了李林甫,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领会玄宗意图,只要是玄宗想办的事,不用玄宗提醒就办的明明白白;玄宗不愿做的事,他会想方设法替玄宗寻找理由,不让玄宗有任何道德上的负担。

把这么一个大奸若忠的人放在身边,玄宗对朝政的把控愈发放任自流。

第六,宦官势力坐大。这点前面讲过,玄宗个人能力超强,加上杨思勖、高力士这些第一代高级宦官素质较高,对朝廷尚不至于造成多大危害。但宦官这类畸形群体,因其生理特殊导致心理变态,且由于他们长期近距离接触皇帝,一旦坐大很难控制。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只等何时爆发了!

从历史上看,所有危机无不产生于强盛时期。就像人到中年一样,貌似健康的肌体,早已种下了病根。

防微杜渐,对个人是这样,对一个政体、一个国家更应如此!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剑来 武师的自我修养 黑铁之堡 都市花语 超凡大航海 肥水不流外人田 挑肥拣瘦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霸天武魂 夫君天天酸溜溜 美女别撩,哥不玩闪婚 特种兵重生七零 重生过去震八方 超级神医赘婿 都市皇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大唐气象 贪狼木 - 大唐气象txt下载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 - 大唐气象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