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气象

贪狼木

首页 >> 大唐气象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一万年前争霸 铁骨 妖孽王妃桃花多 狂妃很彪悍 清末之帝国崛起 1949我来自未来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我岳父是李世民 朕就是亡国之君 
大唐气象 贪狼木 - 大唐气象全文阅读 - 大唐气象txt下载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2章 猛将王君?遇伏身亡,唐吐边境狼烟四起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王君?(?音读”绰“),生年不详,瓜州常乐人(今甘肃酒泉瓜州县)。少时加入军旅,长期镇守大唐西疆。因骁勇善战、精通骑射,与河西、陇右节度大使郭运知并称“王、郭”,为敌虏所惧。

郭知运也是瓜州人,与王君?同乡,是王君?的直接领导。除了作战勇猛,他还颇有雅兴,在当地搜集了一批散失的西域曲谱进献玄宗,最出名的当属《凉州曲》。

玄宗是文艺发烧友,知道这批曲谱的弥足珍贵,专门交代教坊乐工将其译成大唐音乐,并配上新的歌词。许多着名诗人争相为之填词,其中尤以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及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臣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最为有名,《凉州曲》也因此得以风行天下。

开元九年(721年)十月,郭知运病故,副大使王君?顺利转正,接替郭知运做了河西、陇右节度使,并兼任凉州都督。

河西、陇右的管辖范围涵盖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地,防御对象主要针对吐蕃。

吐蕃王朝是与大唐纠葛时间最长的政权,两国之间时战时和、亦敌亦友。在大唐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先后灭国无数,却始终无法彻底征服吐蕃。名义上吐蕃向大唐称臣纳贡,实际上每每趁着大唐内部生乱,蚕食侵吞大唐领土。

从玄宗继位至开元十四年(726年)间,大唐对吐蕃采取总体防御、局部反击的策略,在边境上相继爆发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冲突。

开元二年(714年),名将薛讷在大来谷一役中完胜吐蕃,斩获数万人;开元五年(717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在九曲大胜吐蕃,缴获大量牛马;开元十年(722年),疏勒副使张思礼率四千精锐,远赴小勃律击败吐蕃,斩杀万余人。

三次冲突,大唐均占较大优势,吐蕃多次遣使讲和,但强悍的他们显然并不服气,在求和公文中以平等国自居,且言辞傲慢无礼。好面子的玄宗很恼火,一直想再狠狠教训他们一下,直到打服为止。

开元十三年(725年)十一月,玄宗参加完封禅大典返回朝廷,就此事与众位宰相商议。张说持反对意见,认为近十多年来唐吐战火连绵,西境各州疲惫不堪,表面上胜多败少,实际上所失远远大于所得。既然吐蕃有求和想法,不如准许他们臣服,使边境百姓得以安宁。

玄宗对张说的意见未置可否,只下诏把王君?从前方叫来,说是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再定。

张说退出,叹惜着对源乾曜说:“君?有勇无谋,看问题只顾眼前,经常想挑动战争来换取功名利禄。如果两国议和,他又到哪里立功。你看吧,我的意见皇上肯定不会采纳。”

等到王君?入朝,果然竭力恳请玄宗进击吐蕃。

开元十四年(726年)冬,吐蕃大将悉诺逻进犯大斗谷(今甘肃张掖民乐县东南扁都口),在甘州境内(今张掖西北)掳掠一番扬长而去。

王君?没有选择与之正面交锋,而是率兵在他们身后尾随。恰逢天降大雪,吐蕃军中冻死冻伤不少,从积石山(甘肃永靖县西南)向西归国。

王君?分出一部兵力,提前绕路进入吐蕃境内,沿吐蕃撤军方向一路纵火焚烧沿途野草。吐蕃走到大非川(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休整,因野草全被焚毁,马匹饿死大半。

王君?与秦州都督张景顺追击,踏着坚冰渡过青海湖,悉诺逻主力早已远去,只剩下拖拉辎重的后勤人员。王君?指挥军队发起进攻,缴获牛羊万余头(只),凯旋班师。

玄宗大为喜悦,升任王君?左羽林大将军,还颁赐王君?的父亲王寿一个少府监的头衔。

受到此战激励,玄宗对于边境战事更为上心。

说实话,这仗打的有些取巧,且未对吐蕃实力造成任何影响,反让吐蕃将领怀恨在心。

开元十五年(727年)九月,吐蕃趁着秋高马肥之际,在大将悉诺逻、莽布支率领下卷土重来。

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由悉诺逻指挥,直取瓜州(今甘肃酒泉市辖县);一路在莽布支的带领下,进攻常乐(古县名,今瓜州东南)。

为什么这样做呢?

王君?的家乡在常乐,他父亲王寿住在瓜州。这次进军,明显就是冲着王君?来的。

重镇瓜州很快陷落,悉诺逻生擒了刺史田元献及王君?的父亲王寿,打发城中僧侣前往凉州(甘肃武威)报信,并给王君?捎去一句话:“将军不是一向自诩忠勇吗,何不放马前来,决一死战。”挑衅意味十足!

王君?登上城楼,遥望西方泪流不止,竟然不敢出兵迎战。

瓜州失守,小小常乐县却在县令贾师顺的带领下据城死战,顶住了兵力占优的吐蕃。悉诺逻率军赶来与莽布支合兵一处,接连猛攻十多天,常乐县仍自岿然不动。

悉诺逻派人劝降,遭贾师顺拒绝。无奈之下,吐蕃军队一把火烧了瓜州城,怏怏而去。

贾师顺一战成名,因功升任沙州刺史。至于王君?,不仅丢了老爸,还丢了大脸。由于国土未失,倒也没受什么指责。

王君?早年寒微时,曾因工作需要,在归附大唐、散居甘凉之间的回纥、契苾、思结、浑四个部落间游走斡旋,遭到他们的轻视与嘲讽。等到王君?事业有成,摇身做了河西节度使,便开始挟私报复,一味盘剥苛求他们。

四个部落深以为耻,秘密派人到朝廷告发。王君?听说了,通过驿站系统抢先一步奏告玄宗:“四部不听指挥,有叛乱意向!”

玄宗让宦官前来查问,一方面,宦官也是朝廷官员,立场上更倾向王君?;另一方面,王君?既然诬告四部,必然会花钱买通宦官。一来二去,也就彻底坐实了四部造反的罪名。

玄宗一纸诏令,把四大部落酋长全部流放到偏远的岭南。回纥酋长承宗连羞带恨,加上水土不服,竟一病不起客死他乡。

消息传回,承宗的侄子护输痛哭不止,咬牙发誓要替叔父报仇雪恨。随即暗中纠集党羽,时刻关注王君?动向。

开元十五年(727年)闰九月,吐蕃赞普(国王)派一队使者绕路拜访后突厥,王君?亲率数十名精锐前往肃州(今甘肃酒泉)拦截。护输收到线人报告,立即带领部众于沿途设伏等候。

王君?顺利完成阻击任务,兴高采烈的打道回府。路经甘州(今甘肃张掖)以南巩笔驿时,突然伏兵四起,回纥骑兵呐喊着冲杀而至。猝不及防下,唐军旗手中箭,军旗落入回纥手中。

判官宋贞被杀,护输剜出他的心脏,痛骂着说:“我让你再出馊主意。”

王君?临危不乱,与数十部众结成防御队形,拼力死战。从上午一直打到黄昏,终因寡不敌众,左右将士纷纷战死。护输纵马向前,瞪视着浑身是血,已经失去战斗能力的王君?,狠狠一刀将他砍落马下。

杀死了大唐节度使,显然不能再回部落居住了,护输让人载着王君?尸体投奔吐蕃。凉州唐军闻讯赶到,护输把尸体扔掉急驰逃离。

玄宗痛惜之下,追赠王君?为特进、荆州大都督,赐灵车送其尸体返回长安,隆重安葬于京城以东。丧事由朝廷操办,令前宰相张说撰写悼念文章,玄宗亲自书写于碑石。

说实话,对王君?这个人我不太喜欢。不可否认,他作战勇猛,能征善战,是员难得的猛将。但他私心过重、动机不纯,不是站在国家层面统筹边防事务,当战则战、当和则和。而是一味挑动边境事端,企图因战求进。

战争的最高境界一定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把别人的尸体做为功成名就的台阶,实在有些不地道!

王君?战死,引发河、陇一带唐军震恐。

玄宗把朔方节度使萧嵩调整为河西节度使,让左金吾卫大将军李袆出任朔方节度使。

萧嵩推荐刑部员外郎裴宽为军府判官,让他与王君?的判官牛仙客执掌军政,人心这才逐渐安定下来。

牛仙客原为鹑觚县(今陕西长武)小吏,因踏实肯干,受到县令傅文静器重。傅文静升任陇右营田使,召他做了佐吏,因功升至洮州司马。王君?主政河西,他凭借才干与勤勉,成为河西军府判官,是王君?的得力心腹。

萧嵩又引荐建康军使张守珪出任瓜州刺史,张守珪曾跟随北庭都护郭虔瓘戍守西域,多次击败后突厥,是位优秀的边防将领。

到任后,他统率瓜州残余部众修缮被焚毁的故城,刚把板筑建起,吐蕃骑兵赶来,唐军相顾失色,毫无斗志。

张守珪镇定自若的安抚大家,让人在城楼上设置酒席,旁若无人的饮酒取乐。吐蕃来到城下,怀疑有诈撤军离开。张守珪出城追击,吐蕃仓皇而逃。

在张守珪的指挥下,瓜州很快修复。张守珪召集流散民众,让他们各操旧业。朝廷嘉许他的功劳,把瓜州升格为都督府,任命张守珪为都督。

牛仙客后来在李林甫的力荐下官居宰辅,张守珪则一直在边疆效力,移镇幽州时于军中收了个叫安禄山的义子。

萧嵩很快稳住了形势,随即把眼光瞄向吐蕃。他了解到悉诺逻自从攻克瓜州,在国内威望日隆,便设下反间计,派人到吐蕃散布谣言,声称悉诺逻与大唐勾联,有背叛意向。吐蕃赞普信以为真,下令处死了悉诺逻,吐蕃军中士气为之低迷。

十二月,为防止吐蕃扰边,玄宗诏令陇右道出兵五万六千人,河西道出兵四万人,又从关中、朔方分别征调一万兵力,集结于会州(甘肃靖远东北)防秋。

大唐防秋体制自此开始,这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转变,标志着大唐在西北边境的态势,开始由防守反击转为主动进攻。

开元十六年(728年)正月,安西副大都护赵颐贞在曲子城(甘肃环县东南)击败吐蕃。

七月,吐蕃大将悉末朗进犯瓜州,被张守珪击退。

七月十一日,河西节度使萧嵩、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在渴波谷(青海共和县西北)大败吐蕃。张忠亮乘胜追击,攻陷吐蕃大莫门城(青海共和县东南),烧毁了修建在黄河上的骆驼桥。

八月二十八日,吐蕃进犯祁连城(今甘肃民乐县南)。萧嵩派左金吾将军杜宾客率四千强弩兵迎击,两军激战一天,吐蕃大败,主将遭唐军生擒,余众遁入山中,哭声响彻山谷。

十一月,萧嵩因功升任兵部尚书,享受宰相待遇。

十二月,玄宗鉴于边军长期戍守,难有归期,不符合人情,下诏实行战备值守制度。将边军分为五番,每年派一番回家休整,值满五年给予“勋官五转”的优厚奖励。

唐制,立有军功可授予勋官,勋官相当于现在的军衔,只享受待遇,没有实权。

“转”是用来衡量军功大小的单位,勋官最高“十二转”,可授予正二品上柱国;“五转”可授予从五品骑都尉,相当于大校副师。

开元十七年(729年)三月,瓜州都督张守珪、沙州刺史贾师顺大破吐蕃大同军。

三月二十四日,朔方节度使李祎率军深入吐蕃境内,攻陷防御要地石堡城(今青海湟源县西南),在吐蕃纵深楔入了一根钉子,切断了吐蕃犯唐的重要通道,拓地千余里。

玄宗大喜过望,将石堡城改为振武军。

自王君?战死,唐吐连兵两年有余,吐蕃赞普心生恐惧,先于开元十八年(730年)五月,遣使在边境讲和,又于九月份向玄宗请求和亲。

忠王李亨的属官皇甫惟明借入朝奏事之机,从容与玄宗聊起和亲好处。玄宗说:“我不是不知道和平珍贵,但他们赞普在给我的信中毫无礼数,不教训怎么行!”

皇甫惟明答:“您刚继位时,吐蕃赞普还是个小孩子,如何懂得写信!这一定是吐蕃边将所为,意在激怒陛下,挑动边防战事而已!”

“边疆有乱,边将们才可以趁乱盗取官物、虚报军功,只对他们个人有利,于国却没半点好处。战事一起,每天都要耗费千金,河北、陇右从此困顿。”

“陛下不如派使者以探望金城公主为名,借机与赞普当面缔结和约,让他们俯首称臣永除边患,这难道不是统御夷狄的长远大计吗!”

玄宗清楚皇甫惟明说的在理,加上这两年虽然打的吐蕃节节败退,却也消耗了大量精力与财力,实在不愿与吐蕃继续纠缠,随即指派皇甫惟明与宦官张元方共同出使吐蕃。

金城公主李奴奴是中宗李显的养女,于景龙四年(710年)嫁给了年仅六岁的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史书中没有金城公主的生辰记载,但可以推算那时的她最多不会超过十四岁。

赤德祖赞生于武周长安四年(704年),是吐蕃历史上继松赞干布后又一位较为英明的赞普。开元十八年(730年),二十六岁的赤德祖赞正值青壮,而金城公主也不过三十多岁。

皇甫惟明、张元方抵达吐蕃国都逻些城(今拉萨),赞普大喜,拿出贞观以来大唐所下敕书出示给皇甫惟明。

十月,赞普派大臣论名悉猎,跟随皇甫惟明前往长安朝贡并致国书,称:“外甥世世代代迎娶公主,情谊上有如一家。其间张玄表等人出兵侵犯,使得边境交恶不断。外甥深知尊卑秩序,怎敢失礼!只因双方边将结有私怨,得罪了舅舅。我多次派使者入朝解释,也均为边境将领所阻。今天,承蒙您派下使者远道而来,看望公主,解除误会,外甥喜不自胜。假若能重修旧好,我虽死无憾!”

信中说的很明白,边境祸乱肇始于双方边将的互相挑衅。至于外甥与舅舅的关系,这是从文城公主论起的。赤德祖赞是文城公主的甥辈,按辈份应称大唐帝王为舅。

由此开始,双方恢复和平,吐蕃重新向大唐称臣纳贡。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二月,玄宗采纳金城公主意见,与吐蕃以赤岭(青海湟源西日月山)为界,建立互市场所,各自相安。

这一波由王君?引发的边境之乱,以大唐全面获胜、彻底掌控西域暂时告终,但两国之间的战争仍将随着形势的发展继续下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剑来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被绝嗣首长巧取豪夺,她一胎三宝 武师的自我修养 逍遥人生 混沌神王 超凡大航海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重生之神级明星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踏星 超维术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古今名人记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明朝皇帝往事 
大唐气象 贪狼木 - 大唐气象txt下载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 - 大唐气象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