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气象

贪狼木

首页 >> 大唐气象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王牌进化 织明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军工科技 想当皇帝的领主 将军好凶猛 
大唐气象 贪狼木 - 大唐气象全文阅读 - 大唐气象txt下载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7章 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齐名的贤相宋璟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宋璟,河北邢州人,生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没落官僚出身,远祖宋弁曾做出北魏吏部尚书。

他自小天资聪颖又学习刻苦,年仅十七岁就进士及第,成为大唐官员。历任县尉、中书舍人、御史中丞等职。任内执法刚正,不畏权贵,受到武则天赏识,成为重点培养对象。

中宗时期,他已步入领导岗位,曾担任吏部侍郎、黄门侍郎等要职。因与权臣武三思不和,外调为州刺史。

睿宗李旦上任,他从洛州长史任上与姚崇一同回朝出任宰相,把朝政打理的井然有序。又因拒不攀附太平公主一党,再次外调为刺史。

此后辗转多地任职,直至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才又重新担任宰相。

多舛的仕途不仅没有消磨掉他的斗志,反倒历练了他的施政能力,让他见识了民间的苦乐悲欢。

与出身兵部、机变百出、断事如流的姚崇相比,宋璟长期就职于御史台,专司弹劾检举,又曾以一把手身份在多地主政,养成了守法持正、善于用人,按规矩、按程序办事的行为习惯。

像他这样的人,如果继续放到昏君当道、奸佞横行的年代,必然会成为打压排挤的对象,所幸他遇到了一心求治的唐玄宗。

执政早期的唐玄宗,除了带兵打仗无法与曾祖李世民相比,其他方面都不遑多让。继任四年多,他重用姚崇,抑制权贵,修明吏治,整肃军队,一扫中宗、睿宗以来的颓势,无论内政亦或外交,都呈现一派盎然景象。

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年过半百的宋璟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一展抱负!

【01】功劳都是领导的

开元五年(717年)正月,玄宗带领群臣巡幸东都洛阳。大唐设有长安、洛阳两座都城,为减轻民众负担,君臣会定期在东、西两都之间轮流居住、办公。

途经函谷关时,玄宗因道路险峻难行且没有整修利落,把河南尹及负责出行保障的知顿使抓了起来,想要撤掉他们。

宋璟劝玄宗:“陛下如果因为这点事怪罪二人,那么将来不管您走到哪里,地方官员因担心受到责罚,都会奴役民众修桥铺路。此风一开,恐怕天下百姓再也没有安逸之时了。”

玄宗稍一琢磨,感觉在理,当即就要释放他们。宋璟赶忙劝阻:“陛下您因臣的一句话就赦免他们,他们会把恩德记在臣的身上。请将他们交付朝堂审议,然后再正式下令赦免。”

宋璟这一做法,既反映了他的人品境界,也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

许多在官场混了很久的人就是参悟不透这一点,总认为领导采纳了自己意见,功劳就是自己的,从而到处显摆炫耀。殊不知你的意见再好,如果领导不听也只能沦为空谈。

过分拔高自己去与领导抢功,无异自毁前途!长此以往,领导还能信任你吗!

【02】推行公开奏事

贞观年间,政风质朴,朝政公开透明。

中书、门下以及三品以上官员,有事向皇帝奏报,朝廷都会安排谏官、史官随行旁听,以便及时匡正过失、记录言行;其他各部官员奏事,均在朝堂公开陈述;就连御史弹劾官员,也需头戴獬豸冠,当众宣读弹劾文书。

这样的做法,使得高官权贵无法单独与皇上密议,小官近臣也没机会私下里进献谗言。

高宗晚期,在武则天的支持下,宰相许敬宗、李义府主管朝政。两人品行不端,所想所做竟是些如何构陷他人的阴谋诡计。这些事情见不得光,自然不能在朝堂上公开禀明。于是,密报私议逐渐取代了公开奏事。

在两人影响带动下,百官纷纷仿效。奏事时,往往先请求把左右大臣屏退,前行到皇帝御座前秘密进言。谏官、御史远远站在下面,根本听不清他们商谈的是什么!

武后继位初期,用严刑酷法治理臣下,大力倡导和鼓励告密。谏官、御史弹劾官员,根本用不着搜集罪证,仅凭风闻即可举报。所告属实,升官;不属实,也绝不追究。御史与群臣还可互相检举,搞的朝堂人人自危,谁也不敢轻易讲话,生怕被人抓住把柄。

宋璟一心恢复贞观年间的公开奏事制度,在经过近一年准备,并征得玄宗同意后,他给百官立下规矩:“从今天起,除非所奏事务涉及皇室隐私或是重大机密军情,其他政务均应在朝堂公开陈述,史官按贞观年间做法如实记录存档。”

政务公开与否,是政体是否先进、政治是否清明的重要象征。既然为国为民,既然至公无私,又有什么不能公开谈论的!少数几个人神神秘秘、鼓鼓捣捣的私下运作,无非是想避开公众视野,谋取个人私利。

【03】狠刹阿谀奉承之风

宋璟曾做过广州都督,在当地名声不错。他走后,当地一些官员和民众出于尊重为他立遗爱碑。这是当时百姓对官员施政行为的一种肯定,与清朝的万民伞、现代的表扬信相类似。

但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官员为了博取名声,引起朝廷关注,暗中唆使所属民众为自己立碑,好事变成了矫情!

宋璟对此很反感,他面见玄宗说:“臣在广州并没什么特殊功绩,只因臣现在位居宰辅,得到陛下信任,才给了这些人以谄谀拍马的机会。这种风气不好,请从臣开始,禁绝此风!”

玄宗叹服并采纳了他的意见,诏令一经颁布,各地都不敢再随意立碑,曾经风行一时的奸佞谄谀之徒彻底没了市场!

【04】用人用其所长

宋璟长于识人、善于用人,对朝中官员的优缺点了解的非常清楚,能够根据他们的禀赋特长,将其放到合适岗位上发挥作用。

他曾在一次中高级官员调整中提出意见,认为:“括州员外司马李邕、仪州司马郑勉,有才略、善文词,原则性稍弱,喜欢变通。如果提拔过快,容易使他们犯下过失;如果长期不用,又可惜了两人才华,建议任命为州刺史。”

“大理卿元行冲口碑很好,刚上任表现尚可,掌权后很不称职,建议外调为左散骑常侍,由李朝隐接替大理卿。”

“陆象先精通政务,为人宽和,缺点是容不下非议,建议用为河南尹。”

与当世能臣姚崇、张说相比,宋璟在能力上未必比他们强多少,甚至在军事谋略方面还略逊一筹。但是他的至公无私,却远优于二人。很多人讨厌宋璟,是嫌他铁面无私。可不管是谁,甚至是受他弹劾处理的官员,都对他敬畏有加,这大概就是人格的力量!

【05】按规矩来

宋璟为人处事极重规矩,对于与程序和规矩不相符的事,他必竭力反对。

隐士范知璿因才学受到推荐,宋璟读了他的《良宰论》,在上面批了一段话:“我认真拜读了这篇文章,感觉奉承话太多,有拍马屁的嫌疑。作为隐士应直指朝政过失,怎可一味迎合,取悦于人!如果真有本事,就去参加科举,不能通过其他途径进入仕途。”

开元七年(719年)四月,玄宗的岳父王仁皎病故,其子王守一请求将坟头修成五丈二尺高,得到了玄宗批准。

坟头修的多高,在过去是有严格标准的,超出了就是逾制,要遭到弹劾。唐时一品官的坟头高一丈九尺,五丈二显然超出太多。

命令下到宰相府,宋璟、苏颋就此事与玄宗展开争论,宋璟直言不讳的说:“您因皇后父亲的原因,想把他的坟修的高些,这对您来说不是难事!臣等之所以冒着不尊重您的风险再三劝谏,只是为了成就皇后美德,不让世人因此讥讽她。况且您今天违背制度、坏了规矩,后代子孙都会效仿,口子一开再难刹住,怎么可以不慎重!”玄宗想想也是,收回成命,重重奖励了两人。

玄宗因岐山县令王仁琛是他做藩王时的老部下,没有走正常程序,直接授予其五品官职。

宋璟委婉劝说玄宗:“提拔老部下是您的私情,但我唐在升任官职上有制度,要看他的资历如何。王仁琛因为您的原因,已经排在前面了,如果再破格晋升,对其他官员来讲太不公平。况且他是王皇后的族人,更要防止舆情非议。请您将对他的任命交付吏部研究,假如没有过失,再按资历优先录用。”

玄宗的大哥宋王李成器(此时已改名李宪),请求将候选官薛嗣先提前弄个小官做。玄宗批给了中书、门下,让他们拿意见。

宋璟知道玄宗对大哥历来敬重,担心他碍不过情面坏了规矩。专门奏告玄宗:“薛嗣先曾两次参与选任,虽不在必须留任使用的范围里,但因他与宋王有亲,理应授予官职。”

“中宗年间,皇帝时常私下授官,被称为斜封官。自从您上位,这事便已禁绝。赏一人、任命一官,必须看他的功劳与才能,并经过中书、门下办理。”

“薛嗣先的事,容臣等再商量一下,然后交付吏部研究。请您不要直接任命。”玄宗听从了他的意见。

宋璟不仅敢于犯上劝谏,对自己亲人同样不徇私情。

有个叫宋元超的候选官在吏部自称是宋璟叔父,希望得到优先任用。

宋璟听说了,给吏部发去一纸函文:“宋元超是我远房堂叔,居住在洛阳,我与他来往不多。我既不敢隐瞒他是长辈这个事实,也不愿因私情坏了规矩。如果他没说破这一层,还可依程序办理。现在既已如此,请将他外调降职使用。”

【06】劝谏也要讲艺术

宋璟能得到玄宗信任,除了讲原则,还与他善于劝谏,而不是一味说教有关。

开元八年(720年)五月初一,发生了日食。日食与月食,在古时都是重大灾难的预兆。

玄宗在继位后的第一次日食前表现的多少有些紧张,不仅脱掉龙袍换上素服,停止音乐减免膳食,坐在宫中静等灾变。还多次颁布诏令,让中书、门下官员视察囚犯,赈济贫困,督导农耕。

宋璟看到这种情形,上奏安慰玄宗:“陛下您能体恤民众,这是苍生福分。日食时修养德行,月食时修明刑法。所谓修德,无非是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不听谗言而已。君子最怕说了不做,倘若至诚在心,上天自会体谅,何须屡下制书。”

【07】遭嫉被免

宋璟在姚崇打下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规范秩序。

大唐经过两任贤相治理,朝政更为清明。内政的强大,也让边疆各部族纷纷臣服。吐蕃、后突厥也相继与大唐签订了和平盟约。

但宋璟过于刚直的作风,让他得罪了不少权贵。特别是废止旧币、推行新币的做法,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开元六年(716年),朝廷下令废止旧币,颁行新币。原因是旧币多为粗制滥造,且份量不足。要求各地回收旧币,统一交到朝廷,由少府熔铸成不低于二铢四分(17.94克)的新币予以流通。

命令下达后,引发京城骚动,市场交易一度停滞。

宋璟、苏颋奏请拨钱两万缗,分置于南、北市场,用平价购买百姓无法售出、对官府有用的物品;准许长安、洛阳两京官员预借俸禄,以便新币流通。同时通知长安周边府县,拿出十万石米出售,用以回收旧币。

各地对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似乎并不怎么上心,官员热情不高、随意应付,特别是富庶繁华的江、淮一带,旧币仍旧泛滥。宋璟安排监察御史萧隐之前往江、淮,督导旧币回收。

宋璟嫉恶如仇,非常反感有了罪仍在不断申诉的人,但凡遇到这类人,他会把他们拘押到御史台。什么时候承诺不再乱告状了,再予以释放,由此惹来骂声一片。

从开元七年(720年)年底至翌年正月,长安多日未见雨雪,闹起了旱灾。旱灾是人间遇有重大冤情的征兆,有些对宋璟心怀不满的人开始利用这个做文章。

一天,玄宗出巡。街市上有个唱戏的伶人,打扮成旱魃模样,来到玄宗面前。

玄宗问:“你因何而来?”

旱魃答:“宋公把三百多名身怀冤情的人关押起来,旱魃不得不出啊!”

玄宗心有所感,默然无语,对宋璟有了看法。

恰在此时,宋璟派往江淮督导旧币回收的萧隐之出事了,因其方法过于简单粗暴,搞得民怨沸腾,遭到多地官员民众联名举报,被免官问责,事情也牵连到了宋璟。

开元八年(720年)正月二十八日,玄宗下诏,免去宋璟、苏颋的宰相职务。授予宋璟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苏颋出任礼部尚书。

京兆尹源乾曜、并州长史张嘉贞接替了他们,成为开元年间第三任宰辅!

源乾曜曾与姚崇搭过几天班子,为人谨慎;张嘉贞出自兵部,施政严肃。两人都知道宋、苏免相的原因所在,上任后谁也不再去触碰推行新币这事,两年多的努力付之东流,旧币泛滥如故。

不论姚崇还是宋璟,都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做出了应有贡献。姚崇善于把混乱无序的政务用最短时间处理妥当,宋璟适合在治世中立起规矩、维护秩序,让大唐的官僚体系在既定程序下各安其所、有序运行。

玄宗从两名贤相身上学习领悟到了许多为政之道,治国理政变得愈发成熟!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林岚秦小雅 拯救美强惨男二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镇妖博物馆 保护我方族长 赵氏嫡女 斗罗之金鳄 御女天下 倚天神雕 女公务员的日记 诡秘之主 人族镇守使 雪中悍刀行 剑来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都市极乐后后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我成了仁宗之子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兵器狂潮 大明日不落 明骑 红楼志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秦始皇荡平六国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穿越梁山成霸业 史记白话文版 
大唐气象 贪狼木 - 大唐气象txt下载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 - 大唐气象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