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气象

贪狼木

首页 >> 大唐气象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寒门状元 妖孽王妃桃花多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从山贼开始 金牌帝婿 我岳父是李世民 抗战之烽火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大魏宫廷 
大唐气象 贪狼木 - 大唐气象全文阅读 - 大唐气象txt下载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章 李世民与魏徵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中国长达五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君臣关系是关乎王朝兴衰的大事。君臣关系健康,国家往往强盛;反之,就会走下坡路,甚至灭亡。

历史上有过许多这方面的案例,最为着名、流传最广的当属初唐时期李世民与魏徵这对君臣了。

唐太宗的继位方式虽说不太光彩,但任谁也无法否认,他是一位难得的优秀帝王。在他执政的前十年里,朝堂上基本没有党派之争,文臣武将既和谐团结,又敢于批判,使得大唐在乱世中迅速崛起,不仅外邦臣服,而且国内轻徭薄税,百姓幸福指数爆棚。

太宗为避免重蹈隋炀帝、以及东突厥颉利可汗的亡国覆辙,鼓励臣子谏言,指出为政过失。在他的倡导下,涌现出一大批以民生为重、敢讲真话的诤臣,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玄宗时期。而魏徵,无疑是其中佼佼者!

魏徵,字玄成,河北晋州人。早年投靠瓦岗军跟随李密,后又辅佐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归入李世民麾下。先后担任谏议大夫、尚书右丞、秘书监、侍中等要职。

他相貌平平,却极富胆识与韬略,善于扭转皇帝的错误想法。有时遇到太宗震怒,他也敢于直言进谏,且神色从容,坚持己见,太宗每每为之让步。

太宗得到一只鹞子,非常喜爱,时常放在胳膊上把玩。有次远远望见魏徵过来,急忙将鹞子揣于怀中。其实魏徵早看到了,为了避免太宗玩物丧志,他故意拉长奏事时间。等魏徵走后,鹞子早被捂死了。

还有一次,魏徵请假探家,回来时对太宗说:“他们都说陛下要去终南山,外面都已准备齐妥您又不去了,这是为什么?”太宗苦笑着说:“开始朕确实有此想法,但一想到你的态度,朕就不想再去了。”

魏徵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众多利国利民的好理念、好观点,对李世民的施政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贞观之治”的形成。死后获赠司空,谥号“文贞”,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01】劝阻封禅

封禅,是我国古代帝王前往泰山祭祀天地的重大礼仪活动。是古时君臣极为重视的国家级大型典礼,通常用于昭示太平盛世。太宗之前,有信史记载的封禅帝王仅有秦始皇、汉武帝和东汉光武帝三人。

贞观四年(630年),李靖、李世积击破突厥,大唐声震四方,盛世气象初显;贞观五年(631年),赵郡王李孝恭、利州都督武士彟先后奏请太宗封禅,均被太宗所拒。

贞观六年(632年)正月,文武百官再次奏请,太宗这次虽予以拒绝,但内心却很向往。在群臣的不断怂恿下,太宗准备批准,魏徵却坚持认为不妥。

太宗有些不高兴的问:“你不愿让朕封禅,是朕的功劳不够高?”

魏徵答:“您功高盖世。”

太宗问:“是朕的德行不够厚?”

魏徵答:“您德行深厚。”

太宗问:“是中国还未安定?”

魏徵答:“已然安定。”

太宗问:“是四夷还没服从?”

魏徵答:“服从了。”

太宗问:“是庄稼没有丰收?”

魏徵答:“丰收了。”

太宗问:“是符瑞还未降临?”

魏徵答“已经降临。”

太宗诧异的问:“那你为什么不同意?”

以太宗的威严,如果换一个人,在这一连串的逼问下恐怕早已吓得说不出话了。

魏徵却从容应答:“陛下虽已满足上述条件,但天下在隋末乱世后人口仍未恢复,仓廪仍不丰盈。您车驾东行,千军万马相随,仅保障这些人的吃穿用度,百姓就难以承受。”

“况且陛下封禅,远方国家君长都要陪同。如今中原腹地受战乱影响,从洛阳至泰山沿途人烟稀少,很多都方草莽丛生一片荒芜,这不是把他们引入纵深窥探我们虚实吗!”

“再说封禅路途遥远,您赏赐再多恐怕也难以做到人人满意,连年免税都未必能弥补百姓劳苦。您崇尚虚名却收获不到半分实利,那为什么一定要去呢!”太宗无言以对。恰好遇到河南、河北数州罹患水灾,封禅随即叫停。

太宗认真思考了魏徵的话,终其一生也没再提过封禅,而是把留名青史的机会,让给了后世子孙唐高宗、唐玄宗。

【02】推行善政良法

贞观二年(628年),交州(今越南境内)都督李寿因贪污被治罪撤职。太宗因瀛州(河北沧州河间)刺史卢祖尚文武兼备且官声较好,将他征召入朝,告诉他说:“交趾这地方地域广大,长期缺乏贤人治理,需要你这样人才前往镇抚。”

卢祖尚一开始很高兴,答应下来。谁知不久就反悔了,推说自己身体不好,不适应那里气候。太宗很不高兴,让杜如晦他谈话,告诫他:“匹夫尚且重视承诺,你怎能答应了朕又要反悔。”卢祖尚也不知抽了哪根筋,就是不同意。

太宗再次召见他亲自做工作,卢祖尚仍不同意。太宗怒斥他说:“我堂堂一国之君,如果连安排个人都安排不动,还怎么治理天下。”盛怒之下,直接在朝堂上处死了卢祖尚。

事情过后,太宗有些后悔,在与侍臣闲聊时问:“齐文宣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北齐文宣帝高洋以征伐着称于世,执政后期酗酒无度,滥杀无辜,是史上出名的暴君。

魏徵见太宗突然问及文宣帝,知道他心生悔意,便委婉的说:“文宣帝虽然狂悖,但在与人争论时,如果理屈也会顺从。他的青州长史魏恺出使南梁返回,被改任为光州长史,不肯赴任。文宣帝责骂魏恺,魏恺却振振有词的说‘臣在大州(古时以人口多少、地盘大小区分大、小州,青州辖地、户口均远超光州)当长史,奉命出使南梁,有功无过却被打发到小州任职,臣不服。’文宣帝琢磨了一会儿,觉得魏恺说得有理,便赦免了他。这是他的长处。”

太宗感叹道:“你说得对。卢祖尚虽然有失人臣节操,但罪不至死,朕做的有些过分了。这么看来,朕还不如文宣帝!”随即恢复了卢祖尚官爵。

还有一次,有个叫李好德的官员精神出了点问题,说了不少自己能当天子的疯话,太宗诏令有司调查。大理丞(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张蕴古审讯后如实奏报:“张好德精神不正常,按律不应治罪。”

御史权万纪弹劾张蕴古,说张蕴古曾在相州任职,那时张好德的哥哥张厚德是相州刺史,做过张蕴古领导,他这是有意徇私包庇,所奏情况与事实不符。

张蕴古曾因呈献《大宝箴》,分析朝政得失,得到太宗赏识,被太宗直接从基层提拔为大理丞。

听了权万纪汇报太宗不禁大怒,认为张蕴古有负他的期望,当即下令斩杀了张蕴古。

不久太宗心生悔意,颁下诏书强调说“从今以后,但凡死罪,即便立即执行,也需奏告三次方可行刑。”

权万纪与另外一名御史李仁发,均靠揭发检举他人得到太宗信任,满朝文武对两人恨之入骨。

魏徵看到太宗这纸诏书,趁机劝说太宗:“权万纪和李仁发是阴暗小人,专门把诬告他人当作公直,把进献谗言当成忠心。陛下您并非看不清这点,只是想利用他们来警示鞭策群臣罢了。他们却打着您的旗号胡作非为,由他们所弹劾的官员,大多并非真的有罪。陛下您纵然不能任用贤良改变风气,也不能重用奸邪自毁形象啊!”

太宗沉默良久,赏赐给魏徵五百匹绢以示嘉许。不久,权万纪、李仁发罪行暴露,被依法处置。

魏徵的话对太宗震动很大,被他处死的这两名大臣,均是朝中贤良,只因轻微过失就横遭惨死。特别是张蕴古,明明是阐述事实,太宗却轻信诬告,斩杀了这名忠直敢言的大法官,忘记了魏徵曾说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在魏徵劝说提示下,太宗痛定思痛,把“死刑需三次奏告”的诏旨写进律法,明确“凡判决死刑的,于执行前两日内,需两次奏告核准;执行前一天再经过三次奏告核准方可实行。行刑当天,宫中分管膳食的部门不得安排酒肉宴饮,内教坊、太常寺不得演奏乐器。门下省负责检查监督。同时,有依法当死,但情有可原的,应如实加以奏报。”

这一善法的实施,保全了许多无辜生命!

说实话,在那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皇帝的话就是法,随便杀几个大臣根本算不上什么。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假如魏徵没有去做正面工作,而是任由太宗因岔滥杀,也就不会有这条善法的出台。

【03】君正臣直

贞观六年(632年)三月,太宗女儿长乐公主出嫁。长乐公主由长孙皇后所生,太宗对她宠爱异常。爱女出嫁,当老爸的自然要豪横一把。太宗当即安排有司,拿出高祖女儿永嘉长公主出嫁时一倍的彩礼赏赐女儿。

魏徵对这一做法很不认可,谏阻说:“当年汉明帝加封皇子,专门交代办事大臣,给自己孩子所定待遇千万不可超出先帝之子标准。而您给自己女儿的彩礼却是长公主的一倍,与汉明帝相比,您在尊重长辈上差距有些大吧!”

太宗觉得有理,就进入后宫将此事告诉了长孙皇后。皇后由衷感叹说:“妾以前总是听陛下说魏徵贤良,原本不知什么缘由,但从今天来看,他不愧是真正的社稷之臣!妾与陛下是结发夫妻,每次与您说话都须察言观色,生怕触犯到您。而他作为与您无亲无故的臣子,竟敢如此劝您,他的话陛下不可不听!”

事后,长孙皇后专门派人赏赐魏徵四百缗钱、四百匹绢,并捎话给他:“听说您为人忠直,今天一看果然如此,希望您能一直这样,不要有所改变。”

一次,太宗在丹霄殿设宴招待朝中高官。君臣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长孙无忌感慨的对太宗说:“当初,王珪、魏徵都曾辅佐李建成与您为敌,没想到今天竟能欢聚一堂。”

太宗说:“王珪、魏徵能够尽心办事,所以我才重用。然而魏徵每次进谏,一旦朕没有采纳,他就不再理睬我了,这是为什么?”

魏徵答:“臣认为您做得不对,所以才劝谏。陛下您不采纳,而臣还满口应承,那就是默认错事可以实施,所以臣才不敢理您!”

太宗说:“你完全可以先答应下来,然后再劝谏啊。”

魏徵答:“舜帝当年告诫群臣‘不要当面顺从,背后非议’。臣明明知道您错了,却还违心答应,不就违背圣人教诲了。”

太宗大笑:“人们都说你举止轻狂,我却看你更觉妩媚,正是因为你敢说实话啊!”

魏徵起立,正色拜谢说:“陛下您允许我们说话,臣才能畅所欲言;陛下若是不接受臣的意见,臣又怎敢屡次冒犯!”

以现在的视角来审视,初唐时期君臣关系之所以健康和谐,抛开太宗个人修为方面的因素不谈,君臣利益一致、目标一致,恐怕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作为从乱世中诞生的大唐,太宗君臣都曾经历过艰难困苦甚至生死考验,深知和平时代来之不易。让国家强盛起来、使子孙后代都能得享太平,是他们这代人的共同期盼。有了这种共识,君臣之间也就容易达成齐心协力的氛围。

随着大唐国力日益雄厚,繁华日子过得久了,也就不可避免的生出安逸享乐的心。而此时的魏徵还像贞观初年一样,奉劝太宗居安思危。太宗表面上虽仍很客气,但内心已不再如当初那般心悦诚服,君臣之间也就慢慢生出矛盾。

由此可见,太宗与魏徵的关系是不可复制的,对君臣双方的德行修为、胸怀度量等综合因素都有极高要求,但是我们可以借鉴他们以天下为重、以事业为重的情怀。

在君王与臣子的关系中,臣子是弱势群体,处于被动地位,君王的作用尤为重要。作为君王,如果总是把自己的利益、好恶放在第一位,又怎会爱听臣子的真话与实话,长此以往正直的人势必都会缄默远离,身边也只能剩下那些所谓高情商的“小人”,又怎会不身败名裂。而君王一死,那些依附于他的臣子们,通常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不论在哪个年代,也不论你处在什么位置、担任何种职务,只要符合良知,顺应民意,祛除私心,就一定会得享福报。

循正而行,自与吉会!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全球高武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 贞观大闲人 地狱公寓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武师的自我修养 九龙至尊 在生存游戏做锦鲤 精灵之黑暗崛起 林岚秦小雅 快穿这个反派太完美 抛夫弃子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诡异人间,只有死人会修仙! 逆天邪神 我有一个剑仙娘子 斗罗之我为千仞雪 普通人快穿指南 追妻失败后,傅总他想父凭子贵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明骑 剑道乾坤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回到明末当帝王 九龙夺嫡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我是王富贵 智械战争 霸天武魂 三国:开局曹操向我问卦 锦医卫 紫鸾记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带着农场混异界 明末之新帝国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万历烽火 
最近更新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 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 医冠权宦 左传游记 爱搞钱搞事三公子 哈哈哈,大明 汴京风云录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 爱情江山朕都要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奋斗在嘉靖年间 十国风华 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 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俄罗斯风云录 边荒枭龙 
大唐气象 贪狼木 - 大唐气象txt下载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 - 大唐气象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