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气象

贪狼木

首页 >> 大唐气象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秦功 王牌进化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霸天武魂 铁骨 清末之帝国崛起 1949我来自未来 暴君闺女五岁半 赤色黎明 废材逆天,佣兵狂妃 
大唐气象 贪狼木 - 大唐气象全文阅读 - 大唐气象txt下载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章 廓清南方九十六州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从武德元年(618年)至武德五年(622年),大唐一路高歌,先后剿灭薛仁杲、李轨、刘武周、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来自北方的多股势力,关陇、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川渝等地尽归大唐所有。

与之相伴,府兵制、租庸调税法、官职机构改革等新政策、新举措相继出台。朝廷革故鼎新,君臣齐心协力,人民安居乐业。新王朝一扫隋末颓势,宛若初升朝阳,呈现一派盎然之象。

而在南方的广袤土地上,民众仍然生活在匪患横行、军阀割据的刀光剑影中,惶惶不安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其中,南梁后裔萧铣借助出身优势,盘踞湖南、两广,自称梁帝。杜伏威、沈法兴、李子通在江、淮一带互相角逐厮杀。还有豫章(治江西南昌)林士弘、昆山(江苏苏州昆山)闻人遂安,以及活跃在黟、歙(安徽黄山黟县、歙县)间的汪华,也都割据一方、拥兵自重。

盘点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除去明朝自南向北驱走蒙元一统江山外,其他均是从北至南横扫天下,大唐自不例外。

在统一北方之战中,秦王李世民无疑功劳最大、贡献最多;而廓清南方,则是由一对李姓组合完成,他们就是皇室宗亲赵郡王李孝恭和一代战神卫国公李靖。

李孝恭,陇西成纪(甘肃天水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名列第二,仅次于长孙无忌。

李靖,字药师,陕西咸阳三原人,出自陇西李氏,初唐着名军事家。

【01 】 萧铣、林士弘角逐岭南

隋恭帝义宁元年(617年)十月,巴陵(湖南岳阳古称)校尉董景珍、雷世猛、郑文秀、许玄彻、万瓒、徐德基、郭华、张绣等人商议占据郡城叛隋,推荐董景珍为主。

董景珍说:“我出身寒微,恐怕没啥号召力。罗川(湖南岳阳汨罗)县令萧铣,是南梁帝王之后,为人宽和大度,不如让他来领导,打着恢复南梁的旗号获取大众支持。”众人也觉得是这个理,就派人奏告萧铣。

乱世之中,强者为王。凭空得到这些有刀有枪有队伍的武将支持,萧铣自然满口应允。

恰在此时,颍川(河南禹州)匪首沈柳生进犯罗川,萧铣鼓动民众说:“如今隋朝就要灭亡,天下已经大乱。巴陵(湖南岳阳)豪杰想拥我为主。听从他们意见号令江南,可以中兴我梁朝国祚,用这个名义征召柳生,他定会依从。”

众人都很高兴,表示愿意听他指挥。萧铣于是自称梁公,将服装、旗帜改成梁朝模样。沈柳生果然率众依附,萧铣任命他为车骑大将军。

起兵五天后,前来投靠的人就达数万之多。萧铣带领他们前往巴陵,董景珍安排徐德基率数百人出城迎接。

双方还未会面,沈柳生就与亲信嘀咕:“是我先尊奉的梁公,功勋当列首位。现在巴陵众将位高兵多,我要进城必列其下。不如先除掉徐基德,挟持梁公夺占郡城,那就没人再比我官高了。”

他们趁徐基德不备将其杀害,而后先斩后奏将此事报之萧铣。萧铣大惊失色地说:“我正要拨乱反正,你怎能自相残杀!我不当你们领导了。”说完,拔脚就走。柳生畏惧的跪在地上请罪,萧铣责备了一顿就赦免了他,与他共同进入城中。

董景珍哪肯罢休,找到萧铣说:“徐德基是建言起义的功臣,却被沈柳生无故擅杀。这样的人都不诛除,今后还如何施政一方!况且沈柳生是惯匪,凶残悖逆很难改变,与他共处一地,日久定会生乱。今天不办了他,恐怕后悔莫及。”缺乏主见的萧铣只得接受董景珍意见捕杀了沈柳生,沈柳生部众各自逃散。

十月十九日,萧铣筑坛祭天,称梁王,改元鸣凤。

十二月二十九日,方与(山东济宁鱼台县)匪首张善安攻陷庐江(安徽合肥庐江县),渡江投奔林士弘。林士弘怀疑他有贰心,让他在南塘(江西南昌南)扎营。张善安愤怒之下打败了林士弘,焚毁豫章(江西南昌)外城悻然离去。

林士弘被迫迁往南康(江西赣州南康区),萧铣派将领苏胡儿夺占豫章,林士弘再次退守余干(江西上饶余干县)。

武德元年(618年)四月,萧铣即帝位,设百官,朝廷制度、礼仪全部遵循梁朝旧例,加封董景珍等七人为王。

新政权自然有点儿冲劲,萧铣派宋王杨道生进占南郡(湖北荆州市荆州区故江陵城),将国都迁往梁朝故都江陵,修复祖先陵墓庙堂。任命文学家岑文本为中书侍郎,掌管朝廷文案,参与机密政务。派鲁王张绣经略岭南,初始遭到隋将张镇周、王仁寿顽强阻击,炀帝被弑凶讯传来,两人一并降于萧铣。

隋钦州(现广西钦州)刺史宁长真献出郁林(广西贵港)、始安(广西桂林)两地依附。

占据岭南的隋汉阳太守冯盎以苍梧(广西梧州)、高凉(广东江门恩平北)、珠崖(海南岛)、番禺(广州)等地归附林士弘。

萧铣、林士弘各自派人征召交趾(今越南河内市西北)太守丘和,遭到丘和拒绝。

萧铣派宁长真率军渡海进击,丘和正欲出降,僚属高士廉劝他:“宁长真虽然兵多,但孤军远征无法长久,我们城中兵力足以抵挡,为何要受制于人。”丘和随即让高士廉领军迎战,大败宁长真。得知炀帝已死,被迫降于萧铣。

始安(广西桂林)郡丞李袭志是隋朝高官李迁哲孙子,一心忠于隋室。隋朝末年,自行征募了三千人,先后击退萧铣、林士弘、曹武彻等割据势力侵犯。听闻炀帝被杀,率阖城军民吊祭三天。有人劝他仿效秦汉时期的赵陀割据岭南,被他拒绝。率军坚守了两年,终因内外断绝被萧铣擒获,萧铣任命他为工部尚书兼桂州总管。

有了南梁这块金字招牌,不到一年时间,萧铣势力范围就已东至九江、西抵三峡,南达交趾、北到汉川(湖北孝感汉川),相当于现在的湖南、广西、广东、海南四省,外加越南北部,湖北、江西、重庆部分地区,拥兵四十余万。

【02】 杜伏威、沈法兴、李子通三英争雄

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天下大乱,章丘人杜伏威、辅公祏被迫流亡江湖做了强盗,结为生死之交。

杜伏威当时年仅十六岁,每次作战都冲在最前,撤军则留下垫后,能力强、人品好又讲义气,得到匪众一致认可,当了首领。

下邳(江苏徐州睢宁)苗海潮也在当地聚众为匪,杜伏威让辅公柘找他,对他说:“我们都深受苛政之苦,各自举兵起义。因力量单薄,常常担心被隋军所获。如果合为一体,就可与隋军抗衡。你如自认能当领导,我愿听你的。要是感觉当不了,则应前来归我。否则不然,咱们就一决雌雄。”苗海潮被他气势所慑,率众归附。

杜伏威随即自称将军,转掠于淮南。隋将宋颢前来征讨,杜伏威伪装不敌将其诱入芦苇丛,从上风放火将隋军全部烧死。

海陵(江苏泰州海陵区)匪首赵破陈轻视杜伏威兵少,强行征召他见面。杜伏威让辅公祏率军在外,亲自带十余人携酒肉拜会,在座位上直接杀掉赵破陈,合并了他的部众。

东海郡(山东枣庄峄县)李子通,力大骁勇,因生活所迫无法生存,投靠长白山(位山东滨州市邹平区内)匪首左才相,当了个小头目。

这里人人凶残,只有李子通宽和仁厚,无家可归的人大多依附于他。没多久,就有了万余部众,引起左才相猜忌。李子通率众告辞,渡过淮河与杜伏威合军。

杜伏威遴选骁勇士卒收为义子,一共收了三十多人。其中,济阴(山东荷泽曹县西北)人王雄诞和临济(山东章丘西北)人阚棱是其中翘楚。

李子通后来与杜伏威闹翻,袭击杜伏威,杜伏威受伤跌落马下,王雄诞背起他躲入芦苇丛逃出生天。

隋将来整奉诏征讨,先后击败杜伏威、李子通。王雄诞拼死力战,救出杜伏威;李子通则率众逃往海陵(江苏泰州市海陵区),自称将军。

武康人(浙江湖州德清县)沈法兴,是当地名门望族,时任吴兴郡(浙江湖州)太守,奉命于东阳(浙江金华东阳)剿匪。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江苏扬州)被弑。沈法兴以讨逆为名进军乌程(浙江湖州),接连攻陷馀杭(浙江杭州余杭区)、毗陵(江苏常州)、丹扬(江苏南京),占据江表(泛指长江以南地区)十余郡,自称江南道大总管。

八月,东都隋帝诏命杜伏威为东道大总管,封楚王。沈法兴也自称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设置百官。

武德二年(619年)八月,沈法兴自感羽翼已丰,便自称梁王,建都毗陵(江苏常州),改元延康,当起了皇帝。但他性格残忍,崇尚严刑峻法,将士动辄被杀,没多久就上下离心。

当时杜伏威占有历阳(安徽马鞍山和县),陈棱盘踞江都(江苏扬州),李子通位于海陵(江苏泰州市海陵区),都有夺占江南的想法,沈法兴在与他们对战中屡屡败北。

李子通包围江都攻打陈棱,陈棱分遣人质向沈法兴、杜伏威求援。

沈法兴让儿子沈纶率军与杜伏威共同前往救援,杜伏威屯驻清流(安徽滁州),沈纶屯驻扬子(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南),两军相距数十里。

李子通采用幕僚毛文深之计,招募江南人冒充沈纶部众,趁夜偷袭杜伏威,被激怒的杜伏威发兵攻打沈纶。双方互相猜疑防范,谁也不敢先行出兵救援。

李子通借机集中精锐首先攻陷江都(江苏扬州),又乘胜击败沈纶,杜伏威只得撤军离去。

打了胜仗的李子通随即在江都称帝,建国号吴,改元明政。

正当沈法兴和李子通忙着当皇帝时,杜伏威却选择了向大唐请降。

八月十二日,李渊任命杜伏威为淮南安抚大使、和州(治历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总管。

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大唐征剿王世充,无瑕顾及南方。为安抚江淮势力,李渊再次颁诏,令杜伏威总管江淮以南诸军事、扬州刺史、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淮南道安抚使,进封吴王,赐姓李。同时,任命他的生死兄弟辅公祏为行台左仆射、加封舒国公。极尽恩宠之意!

十二月二十一日,李子通渡江攻打沈法兴,夺占京口(江苏镇江)。沈法兴派将领蒋元超迎战,在庱亭(江苏镇江丹阳)被李子通击败,蒋元超战死。沈法兴弃守毗陵(江苏常州),奔逃吴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

丹扬、毗陵等郡全部归于李子通,李子通任命府掾李百药为内史侍郎、国子祭酒。

杜伏威既然归附了大唐,由割据一方的盗匪转变为总管一方的统帅,那么无论李子通也好、沈法兴也罢,就都成了与朝廷作对的叛逆,自然应当清剿干净。

见到李子通猖狂如此,杜伏威派辅公祏出兵教训李子通,让阚陵、王雄诞两个义子给他做副手。

辅公祏从历阳(安徽马鞍山和县)渡江攻陷建邺(江苏南京),进军溧水(江苏南京溧水区),李子通率军出战。

辅公祏挑选千余精锐,手执长刀做前锋;又安排千余人紧随其后,并交代说:“前锋中有胆敢退后的,格杀勿论”;并亲率大军跟在最后。

李子通摆成方阵迎击,两军相接,前方长刀队知道后退必死,人人殊死搏杀。辅公祏张开左右两翼对李子通形成三面包夹之势,李子通不敌向后退却。辅公祏乘胜追击,却反被李子通打败。撤军退入营寨,坚守不出。

王雄诞说:“李子通营寨未设壁垒,又陶醉于初战即胜的情绪中,我们趁其不备前往进击,一定可以打败他。”辅公祏觉得有些冒险,没有答应。王雄诞带着自己数百亲兵趁夜潜伏至李子通营前顺风纵火,李子通大败,数千人做了俘虏。

没过多久,李子通军中粮尽,只得弃守江都(江苏扬州),退保京口(江苏镇江),杜伏威迁驻丹扬(江苏南京)。

在杜伏威持续压逼下,李子通继续向东退往太湖,在吴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大败沈法兴,沈法兴走投无路,只得撤往会稽(浙江绍兴),沿途溺水而死。

李子通侵吞了沈法兴地盘,迁都余杭(浙江杭州余杭区),声威复振。江淮一带,也由三方角逐变成了双雄争锋!

武德四年(621年)十一月初一,杜伏威义子王雄诞奉命进讨李子通。

李子通亲率精兵驻守在从丹扬至杭州的必经之路—独松岭(浙江杭州余杭西北)上。

王雄诞让将领陈当带千余人登上高处,沿山谷张挂旗帜,夜间将燃烧的火炬绑在树上,远远望去,满山满谷都是星星点点的亮光。李子通以为大军来袭,恐惧之下焚毁营寨想要退入杭州坚持。王雄诞尾随于后穷追不舍,在杭州城下击败李子通。

十一月初七,穷困交迫的李子通出城请降。杜伏威将李子通押送长安受审,李渊释放了他。

匪首汪华盘踞黟、歙(安徽黄山黟县、歙县)称王,王雄诞剿灭李子通后回师攻打,汪华于新安洞(安徽黄山市歙县东南)迎战。

王雄诞提前埋伏精锐于山谷中,亲率数千老弱发起进攻,战不数合佯装不敌,败退营中固守。汪华猛攻,却始终无法攻克。打到日暮汪华撤军返回,新安洞已被王雄诞提前设置的伏兵所占,只得窘迫请降。

王雄诞又乘胜劝降了昆山匪首闻人遂安,于是淮南、江东尽归杜伏威所有。

王雄诞因功被大唐任命为歙州总管,赐爵宜春郡公。

武德五年(622年)七月,李世民荡平刘黑闼,挥师进入山东,接连攻陷徐圆朗十余城,声威震动淮、泗。时刻关注唐军动向的杜伏威当即申请入朝。

七月初八,杜伏威到达长安。

实力决定地位,贡献决定礼遇。面对这个扫荡江东、主动归附的割据首领,李渊大为高兴,让他升坐御塌亲切接见,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兼行台尚书令,官位超越了齐王李元吉。

【03】 剿灭萧铣

武德二年(619年)八月,占据江陵(湖北荆州市荆州区故江陵城)自称梁帝的萧铣,派宋王杨道生进犯大唐峡州(治夷陵县,今湖北宜昌西北),被峡州刺史许绍所败。又派大将陈普环率水师乘舟进入三峡,意图夺取巴、蜀。

许绍让儿子许智仁、参军李弘节在西陵(湖北宜昌西北)迎战,大败梁军,生擒陈普环。

两次受挫、见识到唐军厉害的萧铣消停下来,派兵戍守安蜀(湖北宜昌西北西陵峡口南岸)、荆门(湖北宜都市西北长江边),转入防御。

当初,李渊让李靖到夔州(治重庆奉节)谋划夺取萧铣的策略,李靖抵达峡州被萧铣军队所阻,久无进展。本就与李靖有旧怨的李渊以此为由,密令许绍斩了李靖。许绍怜惜李靖才能,上奏为李靖说情,这才得以幸免。

萧铣为人气量狭窄,猜忌心重,管治能力一般。眼见那些开国大将个个恃功自傲、擅杀妄为,心存不满又毫无办法的他竟然宣称罢兵务农,以此剥夺众将兵权。

梁国二号人物、大司马董景珍的弟弟在军中为将,对这项政策深感不满,意图作乱,因事情泄露被杀。董景珍正镇守长沙,萧铣下诏赦免他连坐之罪,让他返回江陵(湖南荆州)。董景珍恐惧之下,献出长沙归顺了大唐。

武德三年(620年)十二月,萧铣派齐王张绣攻打长沙。董景珍对张绣说:“飞鸟尽、良弓藏的典故难道你不知道,为什么还来打我。”张绣置之不理,挥军包围长沙。董景珍正欲突围逃走,被麾下所杀。

萧铣任命张绣为尚书令,不过几天又被萧铣所杀。自此,功臣大将都起了背离念头,兵势日渐衰微,在与大唐的较量中屡处下风。

武德四年(621年)正月,李靖拿着起草好的“夺取萧铣十大策略”,去找夔州(治重庆奉节)总管、赵郡王李孝恭,请他代为奏报。李孝恭看后深表赞同,立即转奏朝廷。

二月初三,李渊让李孝恭制造舟舰,熟悉水战,进讨萧铣。因李孝恭之前没打过仗,特地委派李靖为行军总管,辅佐李孝恭。

李靖劝说李孝恭征召巴、蜀酋长子弟,根据他们才能授予职务,并安置身旁。对外以示恩德,实则当作人质,用以确保后方稳定。

九月份,诏令兵分四路合围江陵,会攻萧铣,其中:

李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李靖为行军长史,节制十二总管,率巴、蜀军队从夔州(重庆奉节)顺江东下。

庐江王李瑗为荆郢道行军元帅,出襄州(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向南进攻。

黔州(重庆彭水)刺史田世康经辰州道(湖南怀化),向北进击。

黄州(湖北黄冈)总管周法明自夏口道(武汉汉阳)向西发展。

当月,长江水涨,风高浪急。众将请示李孝恭待水面下降再行进发,李靖说:“兵贵神速!如今萧铣还不知道我军集结,我们乘着水涨发兵,突然抵达江陵,定可将其擒获。”李孝恭采纳了李靖意见,兵发夔州(重庆奉节)。

十月初三,唐军两千余艘战舰沿长江浩荡东下。萧铣君臣认为江水大涨,沿途竟毫无设防。唐军顺利攻陷荆门、宜都(现均位于湖北宜昌宜都),进至夷陵(湖北宜昌东南,长江北岸)。

萧铣大将文士弘率数万精兵屯驻于此,李孝恭挥师猛攻,两战皆胜,缴获战舰三百余艘,梁军溺亡、被杀万余人。

萧铣江州(江西九江)总管盖彦举被唐军声威所慑,以所辖五州来降。

萧铣罢兵务家后江陵城仅有数千士卒,听闻唐军到来,文士弘又大败,慌忙调兵来援。但这些军队都远在岭外,加之道路险阻,仓促间难以聚集,只得动员城内全部兵力出战。

李孝恭准备进攻,李靖说:“这些都是临时拼凑的军队,缺乏相应准备,定然无法长久。不如暂且停泊南岸稍缓一天,他们必会分兵布防,待其兵力分散再行攻击,一定可以轻松取胜。如果急于进攻,他们拼力死战,恐怕对我不利。”

李孝恭没有采纳,留下李靖照看大营,亲率精锐出击,果被梁军所败,退回南岸。梁军士卒争抢唐军物资,人人负重、乱作一团。

留守的李靖见此情形发兵猛攻,梁军大败。李靖乘胜直逼江陵,攻破外城,又攻陷水城,缴获大量舟舰。

李靖劝李孝恭将这些舟舰散布在江水中,众将都说:“这是我们缴获的战利品,应当好好利用,为何平白扔给敌方?”

李靖答:“萧铣领土广阔,南抵岭南,东至洞庭。我孤军深入,如果江陵打不下来,援军又云集而至,我则面临内外受敌的局面。到那时,即便拥有这些舟舰,又能派上什么用场!我们现在把这些船散布江面,让它们顺江而下,前来支援的敌军看到,必会认为江陵已被攻克,不敢贸然前来。等他们查明情况,至少也要一个月左右,江陵早就被我夺占了。”

果然,赶来救援的梁军看到江面上横七竖八的战船迟疑不进。

唐军围攻江陵,内外阻绝的萧铣找来中书侍郎岑文本商议,岑文本劝他投降。萧铣无奈的对群臣说:“天不佑我梁国,不能再抵抗下去了。如果非要玉石俱焚,就会使百姓罹难,不能因我一人而陷百姓于涂炭!”

十月二十一日,萧铣祭告太庙,下令出降。率群臣着素服到达唐军营寨,说道:“该死的只有我萧铣一人,百姓无罪,希望不要侵犯。”

唐军开入城中,李孝恭在岑文本和李靖的劝说下严格约束部伍,做到了秋毫无犯。南方州县望风请降,萧铣的交州刺史丘和、长史高士廉、司马杜之松,在救援途中听闻萧铣兵败,降于大唐。

数天之内,十余万援军相继放下武器降唐。

萧铣被押往长安问斩。

对于割据势力首领,李渊态度素来明确。凡主动前来归附的,比如李密、郭子和、杜伏威,只要听话,那就高官厚禄豢养起来。如若力战被俘,不管你是明君还是庸主,一律处死!

十一月,朝廷任命李靖为岭南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

李靖率军翻越五岭,遣使分路招抚岭南各州,所到之处纷纷归附,接连收复九十六州,获得人口六十余万。

【04】辅公祏反唐

就在南方大体平定、海内即将一统之际,武德六年(623年)七月初九,杜伏威的盟兄弟、淮南道行台仆射辅公祏反了!

辅公祏与杜伏威这些年来生死与共,关系非常亲近。因辅公祏年长,杜伏威一直拿他当哥哥看待,军中也尊称辅公祏为伯父,威信与杜伏威相近。

所谓一山难容二虎,时间一长杜伏威就有了戒心。安排阚陵、王雄诞两个义子分别担任左、右将军,削弱辅公祏兵权。辅公祏察觉后闷闷不乐,跟着故交左游仙学起了修道、避谷,以示避让。

杜伏威入朝时,留下辅公祏驻守丹扬(治江宁,今江苏南京),让王雄诞做他副手,并暗中交代王雄诞说:“我到长安,你一定要留心辅公祏,防止他横生变故。”

杜伏威一走,左游仙力劝辅公祏造反。因兵权由王雄诞掌握,辅公祏不敢擅动。诈称接到杜伏威亲笔信,怀疑王雄诞有贰心。

王雄诞虽勇武过人但心机单纯,竟然信以为真,赌气称病不再管理军中事务。辅公祏趁机将兵权握于己手,让西门君仪将谋乱一事告之王雄诞。

王雄诞这才醒悟,对西门君仪说:“如今天下初定,吴王(杜伏威)又在长安,大唐兵威所向无敌,为何要自取灭族!我无非一死,绝不从命。你跟着造反,不过多活几天。大丈夫怎能因爱惜性命,将自己陷于不义之中!”

辅公祏知道无法让他屈服,派人勒死了他。

王雄诞善于安抚士卒,士卒甘愿替他效死。又治军严整,每次破城秋毫无犯。他的死讯传出,江南军民为之流泪叹惜。

辅公祏对外谎称杜伏威受到大唐拘禁,无法返回江南,来信令他起兵。随即在丹扬称帝,国号宋,让左游仙当了兵部尚书、东南道大使、越州总管,与啸聚洪州(江西南昌)的张善安相互勾连。

七月二十二日,诏令襄州道行台仆射、赵郡王李孝恭率水师进军江州(江西九江);岭南道大使李靖率交、广、泉、桂四州兵力赶赴宣州(安徽宣城市宣州区),进剿辅公祏。

同时,诏令怀州(河南沁阳)总管黄君汉前往谯(安徽亳州蒙城县)、亳(安徽亳州);齐州(山东济南)总管李世积出兵淮、泗(江苏徐州、宿迁一带),分别从西、北两个战役方向策应主力行动。

李孝恭集结众将,令人取水代酒起誓。不知为何,杯中水竟然成了红色,众将大惊,李孝恭却举止自若的说:“这不过是辅公祏即将授首的征兆。”说完一饮而尽,众人心悦诚服。

九月十四日,辅公祏将领徐绍宗、陈政通分犯海州(江苏连云港)、寿阳(安徽淮南市寿县)。

十一月,黄州(治南安县,今湖北武汉新州区)总管周法明率军进攻辅公祏,在夏口(汉水入长江处)遭张善安阻拒。初十,周法明在战舰上饮酒,被张善安派刺客所杀。

十二月初二,安抚使李大亮设计擒获了张善安,押送长安问斩。

武德七年(624年)正月十一日,李孝恭进至枞阳(安徽铜陵市枞阳县),击败了辅公祏。

二月,辅公祏围攻猷州(安徽宣城泾县),刺史左难当据城固守。安抚使李大亮率军击败辅公祏,李孝恭夺占鹊头镇(安徽铜陵北)。

三月十六日,李孝恭进至芜湖(安徽地级市),攻陷梁山等三镇。安抚使任瓌攻克扬子城(江苏扬州邗江县),广陵(江苏扬州西北)守将龙龛献城出降。

唐军对丹扬形成了围夹之势。

三月二十八日,李孝恭攻陷丹扬。

当初,辅公祏派将领冯慧亮、陈当世率三万水师屯驻博望山(安徽马鞍山当涂县西南);陈正通、徐绍宗率三万步骑兵屯驻青林山(安徽马鞍山当涂县东南)。又在梁山上连接铁锁截断江面,沿江修筑了十余里的月城、堡垒,用以阻挡唐军。

李孝恭和李靖带领水师进至舒州(安徽安庆潜山县);北路军李世积渡过淮水,攻陷寿阳(安徽淮南寿县),屯驻峡石山(安徽寿县西北)。

冯慧亮等依托地利坚守不出,李孝恭召集众将商议,大家都说:“冯慧亮坐拥强兵,且占据水陆险要,强攻不易。不如直捣其丹扬老巢,丹扬一旦被克,冯慧亮等自然投降。”

李孝恭正要答应,李靖却说:“辅公祏精兵虽然云集在这里,但他自己亲自率领的也有不少。如今我们连博望山周围寨堡都无法攻克,丹扬城坚墙厚,哪是可以轻易攻下的。届时,前有坚城阻挡,后有冯慧亮包抄,我们腹背受敌,这是十分危险的!冯慧亮、陈正通都是百战之将,并非不欲出战,只是因为有辅公祏的交代不敢妄动,想要疲惫我军罢了。我们前往进攻引诱,必可一举击破!”

李孝基对于李靖的话一直深信不疑,立即排除众议,让老弱士卒进攻敌营,留下精兵严阵以待。

前往攻寨的老弱士卒稍一接阵立即后撤,敌军一拥而出,向前追击了数里,被提前设伏的唐军精锐打得大败。

李孝恭、李靖乘胜追杀,转战百余里,博望山、青林山接连落入唐军之手。冯慧亮、陈正通等逃回丹扬,士卒被杀伤、溺亡万余人。

李靖先行抵近丹扬,辅公祏惊惧之下扔掉数万守军弃城东走,想与驻守会稽的左游仙会合。李世积领军追逐,辅公祏逃至句容(江苏镇江句容),身边跟随的不过五百人。

当晚,一行人留宿常州,将领吴骚想擒获辅公祏献给大唐。辅公祏发觉后抛弃妻子,带数十心腹斩开城门逃走。在武康(浙江湖州德清县)遭到流民攻击,西门君仪战死,辅公祏被擒,送往丹扬斩首。

江南之地全部平定!

三月二十九日,诏令李孝恭为东南道行台右仆射,李靖为兵部尚书。

李渊这回彻底打消了对李靖的不满,赞赏着说:“李靖,你可真是萧铣、辅公祏的克星!”

把两个能力强的人放在一起,有时未必是好事,容易互不服气!而李孝恭和李靖却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一个言听计从、一个韬略百出,配合的天衣无缝,这才得以屡破强敌、廓清南方!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倚天神雕 剑来 福艳之都市后宫 武师的自我修养 黑铁之堡 逍遥人生 都市花语 超凡大航海 肥水不流外人田 挑肥拣瘦 特种兵在都市 霸天武魂 美女别撩,哥不玩闪婚 特种兵重生七零 重生过去震八方 超级神医赘婿 逍遥四公子 
经典收藏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南明谍影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崛起美洲1620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秦始皇荡平六国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大唐气象 贪狼木 - 大唐气象txt下载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 - 大唐气象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