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首页 >> 蜀汉之庄稼汉 >> 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铁骨 天下枭雄 特工之回到清朝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朕就是亡国之君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中华第四帝国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 蜀汉之庄稼汉全文阅读 - 蜀汉之庄稼汉txt下载 - 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02章 鱼与熊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山长,诸葛,诸葛长史求见。”

今日轮值的参谋进来汇报,嗑巴了一下。

冯大司马瞄了一眼年青参谋,点了点头:

“请他进来。”

“喏。”

很快,带着太原士吏殷殷期望的诸葛长史,在年青参谋的带领下,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

人刚迈过门槛,诸葛乔就迫不及待地说道:

“阿弟,果真如汝所料,那些豪强世家,莫不愿意出钱出粮,都想着要把那五万,劳,呃,战俘留在太原呢。”

“哦?看来阿兄已经将事情办妥了,先坐下来细说一番?”

诸葛乔依言入座,正待开口,但见冯大司马瞟了一眼一直站着不动的年青参谋,微微一皱眉头:

“愣着做什么?不会上茶?要我把位置让给你,再给你奉茶?”

“啊?”诸葛瞻一愣,下意识看了一眼诸葛乔,同时连忙转身前去倒茶。

诸葛乔咳了一下,看着诸葛瞻的背影,欲言又止。

冯大司马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诸葛乔的神情,只是催促道:

“阿兄快与我说说昨日赴宴之事。”

诸葛乔的心思被拉了回来,想起昨日宴席,精神又是一振,连忙细说了一番。

最后诸葛长史又忍不住佩服地多说了一句:

“阿弟料事,可真是无一不中,真不愧是深谋远虑,咳……”

冯大司马看了一眼诸葛阿兄。

啧!

阿兄,其实最后半句你可以不说的。

随着冯大司马成为大汉的重臣第一人,特别上党一役后,已经很久没有人敢在冯大司马面前提什么深谋远虑什么鬼王之类的话。

最多也就是背后说说。

反正冯某人也听不见,也就当作不知道了。

如果眼前这位阿兄不是丞相之子,说不得就要让他回想起被心狠手辣小文和支配的恐惧。

“山长,长史,请用茶。”

诸葛瞻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冯大司马没有看他一眼,只是挥了挥手,然后对诸葛乔继续说道:

“那些人的胃口,一向是个没底洞。”

看起来,他根本不意外这个结果,“这样也好,他们能这般主动把事情揽下来,倒是省了我不少功夫。”

事实上,这些战俘,冯大司马本就有意留在太原,

大军驻于太原,对于太原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对于地方豪强仍具有影响力的太原,给这么些好处,才能让他们更好的干活。

诸葛乔也是松了一口气:

“不错,有了这五万劳力,后面的事情就好做多了。”

拿了好处,还不想出力的人很多。

但从冯鬼王手里拿了好处,还敢不出力的人,在大汉境内,应该没人有这个胆子。

“这么一来,经此一役,阿兄的政绩评课,怕是要评最上等了,在此先恭喜阿兄。”

诸葛乔连忙摆手,苦笑道:

“阿弟你莫取笑我。此非我之能,不过是借了你之力罢了。”

只要能砸出五万劳力,就算一条狗,地方上这些乡贤也会拼了老命,给地方主官捧出一个最优的政绩评课。

“阿兄莫要妄自菲薄,就算是人脉,那也是一种能力。”

“况且这五万劳力,若是换了别人来,就算是再有能力,我还不一定给。”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让我放心,也就是阿兄这等君子,我才会网开一面。”

冯大司马有些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然后又看了一眼侍立在一旁的诸葛瞻。

最后才拿起茶杯轻抿一口,继续说道:

“他们胃口这般大,五万人居然能一口就吃了下去,这底子还是厚啊!若是换成河东,说不定就被吃撑了。”

“不过这样也好,吃下这五万人,不但能让他们直接闭嘴,甚至还能让他们再吐出一些东西来。”

河东作为战乱之后人口最多的郡,同时又是中原腹心之地,更是世家最为林立的地方。

现在实力居然比不过太原,可想而知受到的打击之沉重。

很显然,在河东世家惨遭冯某人蹂躏之后,此人的魔爪,又准备伸向了太原豪强。

实诚君子诸葛长史,听到冯某人这么一说,饶他是冯鬼王异父异母的亲兄弟,都忍不住地在心里打了个突:

“阿弟,你这是,别有打算?”

冯大司马点了点头,失笑道:

“想要帮阿兄做政绩,何用我下这么大的本钱?那可五万劳力呢!”

“至于想要堵住太原这些人的嘴,就更不需要如此费力,他们在我这里还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还是那句话,太原的这些豪强,没有经过河东那种清洗。

再加上见机极快,王师一到,就立马麻溜跪下,导致朝廷也没有什么好机会对他们下手。

但这并不代表冯大司马就会放任他们不管。

冯大司马的师门祖师爷曾总结过,地主阶级具有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限制了他们的决策和行为。

比如说,严重依赖土地。

依赖土地,就意味着他们会想方设法兼并土地,同时还会把人口固定在土地上。

长此以往,这些人的手里,不但掌握着大量的土地,也控制着大量的人口。

想要把人口和土地从他们手里夺过来,比割他们的肉还让他们觉得难受。

但很不幸,冯某人想要他们的地,也想要他们的人。

“这笔钱粮他们没有办法全部拿出来兑现,十有八九是准备向储备局借钱周转。”

太原这些幸存下来的大族,基本都是正处于从旧式豪强转变的过程中。

要说到土地,他们手里很多。

要说到粮食,他们也能拿出不少。

但论起金银铜铁这些代表“现金流”的东西,兴汉会能甩他们十八条街。

就算是最初级最原始的工业联合作坊工场矿场,那也比他们这些小农经济强上很多倍。

换成以前,粮食也是硬得不能再硬的硬通货。

奈何某只土鳖怀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从非法穿越之始,就开始大力发展第一产业。

这些年来,大汉粮食的产量是一年比一年高。

虽说正逢战乱,连年征战,粮食价格肯定不会让种地的吃亏。

但真要说还想以前那样想要囤粮卖高价的人,在尝到大汉帝国主义的专制铁拳之后,很快就会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

所以粮食是换不了那么多劳力的。

而且朝廷发卖劳力,除了要充实国库,还要给前方的将士发放赏赐。

大头兵们在前线拼死拼活,可不是单单为了那几粒粮食。

粮食才几个钱?

就算你赏我一屋子的粮食,我也没办法拉回家啊!

赏个百八十张票子,我直接就能揣怀里了。

不给钱也行,分田地大伙也能接受,毕竟那是可以给子孙传下去的家业。

提刀去跟贼子拼命,可不就是图这个?

所以问题又绕了回来:

乡贤们想要吃下这批劳力,要么有足够的现金流,要么拿地来换。

太原这些地主阶级,因为阶级局限性,肯定是不可能主动把田地让出去分给大头兵。

偏偏他们手里又没有足够的现金流。

之所以还敢有这么大的胃口,正是因为太原豪族的代表王氏和郭氏,在大汉联合储备局有席位。

虽然话语权不大,但却有权利从联合储备局以低息借到一笔钱。

但问题在于,就算再低息,那也得有足够的抵押。

最最重要的是,这笔钱,大部分是由兴汉会和皇家内府提供的。

大汉联合储备局里,掌握着最大话语权的前三位分别是兴汉会、皇家内府、朝廷府库。

排名分先后——将来如何不好说,但现在就是这么个排名。

朝廷府库在里面之所以只排第三,因为它从来就不出钱。

不但不出钱,而且还要代表朝廷来收铸币税。

甚至还要借用大汉联合储备局的网点整合各州县赋税。

当然,它也不是只吃不吐:

给联合储备局发行的票子背书。

大汉联合储备局印的票子,能这么快就风靡各地,有一部分功劳就是有大汉朝廷背书。

“并州一地,田地最肥美者,莫过于太原。雁门诸多工场矿场,粮食来源大部正是仰仗于此。”

冯大司马缓缓地说道,“虽说不惧他们断了雁门的粮食,但粮食操他人之手,终不是让人放心。”

即便是最初级的工业基地的雏形,也有着大量的非农业人员。

在交通运输远不如后世方便的时代,粮食供应基地尤为重要。

特别是这些非农业人员,天然比小农阶级更具纪律性和组织性。

就拿这次运输物资出塞来说,平城那边的效率,就是要比太原要高,而且高得不是一点半点。

一旦平城的粮食供应不到位而导致无产者暴走,就算是雁门一郡之地,破坏力恐怕也要比黄巾起义要大得多。

毕竟除了纪律性和组织性,雁门塞北边还有工坊工场乃至矿场冶铁场……

就算冯某人再怎么深谋远虑,但他现在所处的阶级,天然就具有软弱性。

但为了高额利润,冯某人认为这种破坏力可防可控。

南乡生产的张氏麻绳,结实耐用,有口皆碑,最初就是冯某人让人搞出来的。

卖得老好了!

光是军中采购就是一大笔买卖。

正是知道破坏力惊人,所以冯某人从一开始在南乡搞试点的时候,曾亲自向丞相提出,让旁边的成固县作粮食供应基地。

就算是在南中,兴汉会也花了大力气,修了大量的梯田。

这项工作,直到现在都没有停止。

而雁门工场基地的粮食供应基地,正是太原。

再说了,种粮是个苦力活,又不能赚大钱,还是让我来好了。

而你们,我亲爱的朋友,带着劳力去开工场赚大钱,岂不美哉?

退一步来说,为了可防可控,天生具有软弱性的冯某人,在把粮食供应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件事上,是不容置疑的。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哪天不会冒出个善于观察的聪明人,发现了这种破坏力,然后设法加以利用。

然后在某一天,有人又发明了张氏麻绳的另一种用法:

把坊主场主矿主等等吊死在路边的树上。

……

所以想要兴汉会出这笔钱,那就要满足冯某人这个意愿。

而朝廷,也有借机整治地方,推进新政的需求。

至于皇家,皇权下乡是孜孜不倦的追求。

其他的,都不过是顺带。

让太原的乡贤们卖力干活是顺便,帮诸葛乔刷政绩也是顺便。

太原乡贤们想要从储备局里借出这么一笔钱,太原王郭两家代表,就要想办法拿出足够的诚意。

对于冯某人来说,当然也有不为外人道的秘密目的:

不能直接改造太原地主阶级的肉体和精神,那就改变他们的阶级。

从不思进取,目光短浅的局限性变成和自己一样的天生具有软弱性,那也是一种进步。

祖师爷也说了,朋友要搞得多多的,敌人要搞得少少的。

五万劳力,就是冯某人下的饵,已经算是下了不小的本钱。

听了冯阿弟的谋算,正人君子诸葛长史神情极为复杂。

他本以为,大战当前,阿弟应该是劳心劳力,费尽心思,想着如何打通太行山陉道,收复河北。

没想到他在战事毫无进展的时候,居然还有心思要整治太原?

还是说……

诸葛长史心底突地有一个念头一闪而过:

“阿弟,莫不成这一次东征,其实,”

说着,他看了一下门口,确定没人,屋内唯一站着的,又是自己的亲兄弟,这才把身子尽量地侧向冯大司马,同时压低了声音:

“其实是意在太原?亦或者说是并州?”

世人对诸葛乔的评价是“乔才不及兄”。

但比起诸葛瞻太过年幼,诸葛乔早年可是有机会受到诸葛亮亲自教导的。

且他先是被丞相安排在汉中转运各处,后又被下放到南中,甚至丞相去世都没有能及时赶回来。

南中是什么样的地方且不说,汉中在冯某人献毒计之前,也不什么好地方。

汉中一役,看似先帝得胜,夺得了汉中,实则曹操也没有亏多少——曹操早就把汉中百姓强行迁走了。

那个时候的汉中,除了驻军,百姓都难得一见,可见其荒芜程度。

诸葛乔能在汉中和南中呆这么些年,又都是在基层接触实务,是真在吃苦。

就算是能力再怎么不出众,但当政经验在同辈人当中,是少有人能之与相比的。

更何况他只是比不过诸葛恪,又不是和普通人相比。

所以这么多年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他能想到这一点,并不突兀。

此话一出,就连站着旁听的诸葛瞻,亦是猛地瞪大了眼,有些不可思议的看向冯大司马。

“阿兄你这……想得有点少了吧?”

冯大司马看起来似乎有些是哭笑不得,

“我又不是宇文述,陛下也不是杨……咳,我是说,就算是我意在并州,难道还需要如此兴师动众,率大军驻于太原?”

“宇文述是谁?”

诸葛乔一时没转过弯来,下意识问了一句。

心里又觉得哪里不对。

看着自家兄长实在过于实诚,诸葛瞻终于忍不住开口提醒了一句:

“山长的意思是,阿兄想得太少?”

诸葛乔这才猛地反应过来:

“阿弟,你难道真的是意在并州?”

“我意在河北啊,并州次之,”冯大司马理所当然地回答道,“不然我为什么要选择太原来驻扎大军?”

“还有,阿兄,你回去后,告诉那些人,就说此事我应下了,然后你与他们早些把契书定下来,把此事做成定局。”

冯大司马轻轻地敲了敲桌面,仿佛在说一件平常的事:

“如此一来,他们日后敢反悔,我自会教他们做人。”

诸葛长史看着冯大司马,嘴里喃喃地说道:

“阿弟,果真是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名号啊……”

够了啊阿兄!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要不是看在叫你一声阿兄的身上,信不信老夫我现在就让你看看什么叫心狠手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武师的自我修养 春满香夏 福艳之都市后宫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黑铁之堡 逍遥四公子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挑肥拣瘦 重生之神级明星 超维术士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超级神医赘婿 特种兵在都市 大宋女刑司 抗战之血肉丛林 无敌天命 田野花香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帝国大闲人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大明:开局三千龙骑,震惊老朱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万历烽火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大夏镇远侯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沉默的战神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大明英宗朱祁镇 极品五世子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重生美好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红颜劫:乱世情殇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 蜀汉之庄稼汉txt下载 - 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 - 蜀汉之庄稼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