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明扶贫

飞獴在天

首页 >> 去大明扶贫 >> 去大明扶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铁骨 科举,寒门状元 1949我来自未来 神话版三国 至尊特工 暴君闺女五岁半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去大明扶贫 飞獴在天 - 去大明扶贫全文阅读 - 去大明扶贫txt下载 - 去大明扶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19章 试着走进对方的世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419章 试着走进对方的世界

在辽王遐想的时候,老朱也吓了一跳,怎么自己想的,这臭屁儿子怎么都知道?难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等解缙扶着刘三吾退出的时候,辽王也起身准备离开,老朱又将他留下。

只听老朱继续问道:“朕这次亲自殿试,专门录取了北方省份五十名士子,你以为如何?”

辽王淡淡地说了句:“陛下英明”,便起身打算离开。

他现在对开科取士真是一点也不感冒,辽东有辽东的人才培养方式。

老朱问道:“你好像对朕不耐烦?就这么不想陪朕再说说话?”

辽王只好又退回来,一脸便秘地答道:“沈阳城还有一大摊子事儿等着我哩。”

老朱就问:“你手下不是有人么?”

一听老朱提到人事,辽王脾气又上来了,没好气地答道:“我好不容易培养个黄湜,被你撬走了,培养个方孝孺,又被你撬走了。蹇义和曹楚材从长春调回沈阳城不久,不熟悉情况。好多事情我不操心谁操心?”

老朱又问道:“朕看你王府那几个官员,比朕的六部官员强多了,把辽东治理比直隶还要好。你再陪朕说说话,朕打算给你辽东十个进士名额。”

听老朱要给好处,辽王又本能地坐了下来,只是继续摆出一副苦瓜脸,大吐苦水:

“陛下,不是我不耐烦,好多事情真的要找曹楚材和蹇义商量。鹤城卫好不容易打出来了石油,因为铁柱的事情,快中断了一年。”

“易信已经把整条六、七千里黑龙江都探索完了,不能说有几个部落头人送了几个破玛瑙石头、几张貂皮,就说这是你大明的吧?总得派官设治吧?”

“否则的话,那里的部落头人明年再送蒙古人一些土特产,那不又成了蒙古人的地盘了吗?”

“大能要南征,辽东官兵连年征战,人老师疲。我准备将一半士兵复员,再招一批新兵。”

“去年冬天太冷,盛宣远在唐朝当年的黑水都督府旧地,河里的冰快有六尺厚了,春天那里发生了凌汛,冲垮了营房,冻死冻伤不少人,现在要善后。”

“张玉经营的海东都司,也是极寒之地,要提前准备好过冬物资……”

对于辽王的诉苦,老朱只是半信半疑。儿子越是不想和他亲近,他越想和他亲近。

他寻思半天,果断打断了辽王的诉苦,说道:

“不要说了,这些事都可以先放一放。前几年,太子说你想在每年科考中给辽东几个名额。朕当时觉得你是胡闹。经过这次科考案,朕现在改变想法了。”

“朕准备今后科考南北士子分开考试,分设南北榜,各取士子五十名,形成定制。此外,辽东虽未建省,远超内地,所以朕专门给你辽东十个名额,以示优待。你看怎么样?”

辽王答道:

“你总算办了件管长远的事情。从立国之初,就该南北分榜了。自靖康之变以来,北方千万汉人百姓脱离华夏已近三百年,不喜欢读书,文章自然比不上南方。”

“但是,长此以往,北方士子没了进阶之路,不出十年,你视北方士子如草芥,士子恐怕也要视你如寇仇。恐怕到时候不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是‘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真不知到时候又会有几个黄巢、张元出现,与大明为敌?”

辽王所说的黄巢、张元这两个典故,老朱虽说是个文盲,也是从宋濂、刘三吾等大儒那里听说过的。特别是张元落第,既是科举考试之弊,也是大宋之痛。

张元不仅是宋朝时期最杰出的谋略大师,也是很有才气的诗人才子。

他曾在《咏雪》一诗中写出“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这样的千古名句,文采自然极佳,豪气意境更是远甚于黄巢在《不第后赋菊》中的“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即使后来的伟人读了这《咏雪》后也肃然起敬,化为己用,写出《念奴娇》中的名句:“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可惜的是,这样的一个大才子空有一腔热血和谋略,却在殿试之中屡试不第,报国无门,备受羞辱后,只好改换门庭,投靠了西夏,竟然像开挂了一样,打得宋军丧师失地,颜面扫地。

大宋朝为此后来来改革了科学制度,规定凡是通过会试考试的,在殿试之后一律录用。

大明的殿试制度也是承袭了这一做法,搞了一个等额录取制度。

老朱见儿子接了话茬,显得很兴奋,继续说道:

“你说的朕都知道,以前宋濂和刘三吾都给朕讲过,科举选举的不一定都是国家人才。”

“宋人都骂张元是汉奸,这又有什么用呢?你看看张元那些手下败将,范仲淹、欧阳修、夏竦、韩琦,哪个不是进士出身,哪个不是写得一手好文章?到边疆历练几天,就相互吹捧‘知兵’。要是朕,绝对不会用这些误国之臣的。”

“朕立国以来,为何始终坚持军功封侯?就是担心这些书生空谈误国。齐泰多次想领兵征安南,朕始终没有答应。”

“不过朕更担心,如果让南方士子垄断考场,恐怕会结党营私,把持朝政,为害更大。”

辽王又说道:“这个自然,自古以来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只恐怕朝内已经出现浙党、赣党、闽党、楚党。反正你有的是手段,他们搞阴谋,你搞阳谋,狠狠地打他们的屁股就是了。”

辽王从来没有和老朱讨论朝堂党争之类的问题,但是今天却好像相互走进了对方的思想世界,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越走越近。

在听到老朱果然要开创南北榜,并且要特批辽东十个指标时,辽王心里对老朱还是高看一眼的。

科考之弊端不仅仅是八股取士的局限性,不能真正发现人才,往往还会伴随斩不断、理不断乱的党争。

同一年高中的,要建个同年群;同一个省的、府的、县的,要建一个乡党群;同一个姓的,要建一个家族群;同一个主考官选拔的,要建一个师生群。

即使没有其他共同点,那也没有关系,干脆成立一个君子党,党同伐异,不加入本党的都是小人,大家党同伐异,唾沫星子淹死他,以笔为刀砍死你、。

大明立国不久,南方籍的官员就敢明目张胆地在科考中大小通吃,可见气焰之嚣张,吃相之难看。

这和北宋立国初期,以寇准为代表的北方士子千方百计打击南方读书人是一个德行。

谁说读书人读的是圣人之言?四书五经只是他们争权夺利的一个道具罢了。风声雨声读书声,遮不住其中的阴谋诡计、刀光剑影。

如果老朱此时不以雷霆手段予以遏制,恐怕东林党争会提前两百年。

即使没有宦官专权,控制朝政后的文官集团内部也要斗个鸡毛鸭血。后来江西才子控制大明朝政后内斗少吗?湖湘文人大帅们掌控晚清军权后内斗少吗?

所以伟人说,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辽王觉得南北分榜真正的意义不是预防科举腐败,而是尽可能地遏制地域间的党争,增强落后地区对中央政府的向心力,避免国家分裂。

就像后世高考,西部地区高中生连普通话都说不好,你不在政策上照顾照顾,怎么让他们和内地从小搞双语教学的考生们比?西部地区的年轻人都上不了大学,只能从事底层摆地摊、卖烧烤的低端职业,又怎么会认同中央的权威?

辽王最初建议太子每年给辽东几个进士指标,其实也是这样一种考虑,借鉴后世高考移民指挥棒的作用,推动内地士绅向关外移民,从而起到平衡边疆的作用。

后世学生不是羡慕边疆地区的高考分数线低吗?那好,要么让你当官的爹妈申请援助边疆,要么让你做生意的爹妈到边疆投资买房。这样你的户口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落到边疆地区,享受边疆高考福利。

你那个分数明明在内地连个211都上不了,这时候却能考上清北。边疆也因此多了一批人才和资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西部之间的差距。

这是个双赢。否则,只会让东西部差距越来越大,离心力也越来越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春满香夏 武师的自我修养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黑铁之堡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猎妖高校 特种兵在都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回1982小渔村 夫君天天酸溜溜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护花野蛮人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我不叫谢石头 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戏说嬴政 宋终:一拳镇关西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 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情牵盛世恋歌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去大明扶贫 飞獴在天 - 去大明扶贫txt下载 - 去大明扶贫最新章节 - 去大明扶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