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马王爷

东风暗刻

首页 >> 大唐马王爷 >> 大唐马王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想当皇帝的领主 权奸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妖孽王妃桃花多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混在洪武当咸鱼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抗战之烽火 至尊特工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大唐马王爷 东风暗刻 - 大唐马王爷全文阅读 - 大唐马王爷txt下载 - 大唐马王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59章 良相之材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高峻说,“无妨,是不是他儿子又能如何!但家大人险些使陌刀炉冶之法外传,又违制引着新罗使者到永宁坊去私会,本官简直一刻也不能容忍!他怎么能办这种事!!”

说到这里,尚书令气忿地、一拳狠击在自己的左掌上,像是不能自抑。

但他腰间的皮带“啪”地一声,水苍玉的皮带扣崩碎,皮带从腰间掉落于地。高峻两手掐腰,低头去看,说道:

“真他娘晦气!”

押送他去御史台监察院的禁卫们,谁也没有想到会出这种事,想来鹞国公是真生气了,此时高峻两手捂腰,对薛礼道,“让薛将军见笑了。”

薛礼一笑,劝道,“鹞国公官袍未除,也无绳索加身,恐怕太子殿下只是有言、请鹞国公去哪里交待些事情吧。”

高峻点头,看向薛礼腰间的缠莺剑。

薛礼道,“但鹞国公这么去,就不妥贴了,”

他除下缠莺剑当众递与高峻,说道,“本将这里倒有一条,只是比不上高大人的二品革带,有胜于无。”

高峻去接,忽然发觉薛礼在捏着的剑鞘内侧,还捻了一块叠得四四方方的纸,此时被剑鞘和薛礼的大手掩住,只有他们两人看到。

高峻不动声色,将缠莺剑接过来,在自己腰间系好,东西就在剑鞘与袍服间抵住,“那就多谢了”。

此剑原为皇帝赠江夏王的,因李弥于李道宗有救命之恩,李道宗又给了李弥,后来在邓州为樊莺所得。

带扣背面有金钩,可与剑鞘上的一排挂环相扣,腰粗、腰细可自如掌握。

薛礼道,“本将要去与太子奏请修缮玄武门之事,一会儿即可回来,但不知高大人有什么事要在下代传回府?”

高峻道,“家大人发威,事起突然,本官一点准备也没有,就不知这么一去监察院,须几日可回,永宁坊府中大概要乱成一团了!”

薛礼看他说得煞有介事,心中暗道,“逢着这样的大事,兄弟居然还能装,再看看樊莺抛珊瑚珠的表现,这样的两人搭配起来,任是谁也无忧了!”

高峻道,“小弟府中只有三夫人樊莺在,别人都在外边,薛将军若出宫时,可告知她稍安勿躁,兴许黔州、夏州有家信到。她也不必四下求告,心烦时可与二妹高尧作伴,多食些浓醋败火……”

时间已然不短,高峻对身边金甲禁卫们道,“兄弟们,我们走。”

薛礼眨着眼,一时没听清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一点有用的东西也没说啊。但心知一定要一字不落地带出去交待给樊莺。

他迈大步走向太极宫,不一会儿,殿外有人传呼,“左千牛大将军薛礼求见——”

……

太子李治绝对想不到,高审行会突然祭出这么一手来。

早朝时,高审行一入殿,李治就发现他眼袋下泛着一层灰暗,像是纵欲过度的样子。

一开始六部奏事,工部郎中李绅主抓盐业,高峻将其从郎州提任到现职之后,李绅尽于职守,今天提到了盐州、灵州、会州的盐产。

李绅说,这三州的盐,产于河套内的黄土碱地上,盐池位于河畔,成色不是不大好,而是真不好。

长安居住的都是什么人,凡能买得起盐的,谁也不用三州盐。

像盐州的“乌池”是官民合办的盐池,盐产八分入官,收入的绝大部分要归官府,老百姓只得五分之一。

但李绅看了,长安盐库中的储盐,几乎全都是这三州的盐了,这三州年年照例上缴劣盐,但在取用时谁都拣着好盐去用,只把差的剩下,库中几乎比比皆是。

这就造成一种局面:南方及沿海缴来的好盐,也有一定比例的库藏,但年年不够用,而差盐堆积如山。

户部的官员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如果另外加购好盐的话,又多增了开支,而且库存的差盐一点不会减少,会越来越挤占库位。

这是个新问题,太子照例问大臣们的意思,还特意问到了鸿胪卿高审行。

但高审行仿佛猛然从别的思绪中抽身回来,愣怔地回道,“微臣没有想过,不如问一问尚书令。”

这个问题,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都是头一次听到,心里也没有成策。李士积也不说话,别人就更不说。

太子问尚书令的意思。

高峻道,“殿下,盐州、灵州、会州的盐既然不好,就不能再上缴长安了,可令三州之盐一部分自用,余者运抵丰州牧物大仓,以作北方五牧拌料之用。”

但三州的盐产量还是有一部分无处消化,尚书令提议,可在丰州以北的五牧分别开设盐市,对北方游牧部落开放。

游牧部落常年随着牧群的移动而迁徙,没有固定盐池,盐是急缺的,开了盐市,他们可以牲畜来换盐,盐价可以降低。

而由北方五牧来做这件事,边牧边市,各不耽误,还能增近与化外游牧部落的交往。

这样一来,便可增大了南方好盐收缴的比例。

太子道,“法是好法,不过北方三州的税赋也不便少吧?”

尚书令说,“殿下,这好办,这三州地处米谷产地,而且其米质较好,朝廷可令三州‘皆输米以代盐’,那么,长安便有好米吃了。”

连太子在内,众人皆称妙,于是又说到了米的事情。

关中说是沃野,那得分什么时候。如今天下承平,长安的人口激增,米也不大够用。此时东市的米价,一斤就比贞观初年贵了两到三文。

江南之米倒是不少,米质优良,但只能经大运河漕运至徐、陈一线,再转为陆路,同南阳、荆乡之米一道,经驮马翻越秦岭运抵长安。

但山道崎岖,劳民伤财,效率低下。

运河与黄河相通,人们不是没想过走漕运,但在汴州以西、洛阳再往上,峡谷壁立、水流湍急,粮船往往毁之六七,连船带米都损失了。

高审行一入朝,便憋着一股子暗劲。

只要高峻胆敢提到贬他去国子监的事情,那他便没什么好说的了,一棒子把这小子打回原形再说。

李士积的话说到了他的心里去了,崔颖以着各种的理由不回长安,郭孝恪才是真正的原因。此人身为封疆大吏、主政一方,品阶也节节直上,而自己一会儿不如一会儿。

别说心高气傲的崔颖,高审行要真到了国子监,连对自己曲意奉迎的戒日女典客——那可真是尤物——也不会再看自己一眼!

高峻杀入乙毗咄陆部时,正是大唐在东方与高丽开战的关键时候,谁都看出来高峻此举不大合乎时宜。

那时高审行在西州任长史,曾将写信到长安,让父亲高俭阻止他,甚至罢了高峻的现职也在所不惜。

但郭孝恪偏偏阳奉阴违,暗中支持高峻,这得多大的胆子!在举世的、无亲无故的人中,你还能找出一个肯这样行事的人吗?

而高峻官职上的飞跃,还真是与崔嫣到西州后有关。

如果李士积猜得不错,崔颖真是与姓郭的有这么一腿的话,郭孝恪这样支持高峻也就有的解释——崔嫣是崔颖的女儿。

如果崔嫣也是郭孝恪的女儿呢?

这丫头,何曾有一个片刻、视兴禄坊五老爷为父?

在西州、在黔州,崔嫣都曾当众与自己撕破过脸!瞧瞧她在殖业坊石桥上说的话,都将自己比喻成临老放狂、夜前绚烂的夕阳了!

而李士积、郭孝恪,这两人曾经追随早年的秦王在秦岭一带活动,难道李士积那时、就对郭孝恪和崔颖有过什么察觉?

崔颖的祖居可就是在秦岭啊。

高审行就这么思来想去,直着眼睛为自己的结论找各种注解,全然不觉朝堂上进行到哪一个议题了。

高审行自己行的不端,偏偏数次怀疑自己的夫人。这就应了一句话:人不信人,何来自信?疑这个疑那个,其实都是自己做下的!

李士积冷眼观察,越发相信了自己的判断,在黄峰岭别院,自己的那番话说到高审行的心窝子里去了。

高峻的身份必假无疑!

只不过,这对“父子”经事的底蕴与能量,真是天壤之别,高审行魂不守舍,而高峻依然思路清晰,一眨眼又提出了第二件大事的主张。

尚书令说,贞观二十三年,他有意在洛阳以西的黄河峡道上开凿纤道,每隔一里至二里远,于峡壁上的河道曲折处建造绞缆驿,以畜力、绞车、粗缆,代替纤夫人力。

还要再开挖渭水入河口,在那里建立总驿。

等这一切都建好之后,装运江南之米大船,便可取道大运河和黄河下游,直入洛阳。

然后再借助于绞缆驿层层上溯,穿三峡口、过潼关进入渭河,在渭河总驿分装小船,沿着渭河、漕渠直入长安。

那么,江南及荆州良米到长安只须装、卸两次,好过匹马、驮骡翻山越岭运来的那两袋米了。

人工、草料要省多少?

连太子在内,所有的人禁不住又在心底里暗呼一声“好”。

今天早朝时间长过往日,便是议了盐、粮两件大事在先。

高峻不知樊莺到底回没回来,因而借题发挥,迁延时间。若是耗到退朝、能回府一趟更好。

不过,在承天门大街上,高审行和李士积结伴从后边赶上来,高峻从高审行惶惑不安的神色中猜到,昨夜一定有什么大事影响到他了。

离不了李士积!

真正让高峻心不守舍的,是樊莺。高审行和李士积两人一起现身,那么樊莺一定去了城外。

以高峻对樊莺的了解,如果有大事,她一定会追到承天门来,因而才匆匆地吩咐了护卫两句,让她回来后去找薛礼。

以高峻对薛礼的了解,他只要见到樊莺一定会入殿,那时自己对樊莺的担心才可放下。但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什么消息都没有。

英国公李士积赞道,“真是个好规划!鹞国公胸怀山岳、才能有如此的见解,行事又不徇私,真是良相之材!”

赵国公问道,“不徇私一说,不知英国公从何说起呢?”

英国公说,“这就有个来处,细情下官就不便说了,国公可问一问鸿胪卿高大人。昨晚,下官与高大人小酌,才知道这件事。”

太子李治正沉浸在运粮入京的宏伟筹划当中,冷不防的,李士积又提到了“不徇私”。他也有些惊讶,问高审行道,“高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高审行恍若未闻,直着眼睛还在发愣。

这很失礼。

高峻暗哼一声,心说,李士积已经等不及了。

也罢,从早朝入殿到现在,时间已经不短了,樊莺还没有消息。李士积这样有恃无恐,师妹八成真有了什么闪失,她怎么、怎么可能是李士积的对手!

尚书令心内一痛,痛恨自己想的太不周全,昨晚饭桌上只是那么一句话,就致使樊莺犯险,估计师妹早已凶多吉少了!

那自己还有什么坛坛罐罐不敢打破的!

他朗声代回道,“殿下,容微臣代禀,前几日,骠国使者入京,提出要见陌刀,鸿胪正卿高审行违制接洽,险令陌刀炉冶之法失泄。又逾制引新罗使者私入永宁坊!微臣提议,罢去其鸿胪正卿之职,去国子监出任太学博士!”

众人皆惊,高审行也从沉思中一下子惊醒。

他面目狰狞,双眼冒火,厉声奏请道,“殿下!微臣有大事要奏……”

……

薛礼进殿奏道,“太子殿下,末将专为太极宫、大明宫修缮玄武门一事而来,但在殿外却见到了鹞国公,不知他有何事?”

太子道,“修门之事我们可以放一放,但鸿胪卿忽然说,鹞国公不是他的儿子!不知薛将军怎么看?”

对于高审行提出来的这件事,李治认为,这是他突闻降职之后的失态之举——你这么害老子,老子不认你!

但他又发现,仿佛又不全是这个原因。满朝的大员们此时还都没有缓过神来,一个个都如高审行方才一样走神。

高峻同薛礼的关系极不一般,他想听一听薛礼的看法。

薛礼道,“殿下,末将也感到有些新鲜,无论鹞国公是不是鸿胪卿之子,这不该由鹞国公一个晚辈来负责的——他怎么负责?”

太子不住地首肯,“薛将军所言真是有道理,老子如果都说不清楚儿子是谁的,又怎好问儿子。好,接下来我们便说说玄武门的事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赵氏嫡女 御女天下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福艳之都市后宫 都市偷心龙爪手 我的总裁老妈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渔港春夜 猎艳谱群芳 退下,让朕来 混沌神王 重生之神级明星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花都太子 特种兵重生七零 超维术士 夫君天天酸溜溜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抗日之铁血战魂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锦衣黑明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戒指传奇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 星落门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从质子到千古一帝 
大唐马王爷 东风暗刻 - 大唐马王爷txt下载 - 大唐马王爷最新章节 - 大唐马王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