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马王爷

东风暗刻

首页 >> 大唐马王爷 >> 大唐马王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霸天武魂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妖孽王妃桃花多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科举,寒门状元 大清隐龙 神话版三国 至尊特工 暴君闺女五岁半 
大唐马王爷 东风暗刻 - 大唐马王爷全文阅读 - 大唐马王爷txt下载 - 大唐马王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95章 漫漫长夜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府中人也没人认为他瞎说,因为英国公的嘴上真的鼓有一只水泡,看来这股邪火上的不算小了。

一个毛头小子,一做了尚书令便拿一位国公的手下开刀,李士积只要一想起来,恨不得让人狠抽自己几个大耳刮子。

这是怎么了,堂堂的英国公做事一向十拿九稳,算无遗策,也曾被陛下十分的倚重啊。

难道一遇到高峻,脑筋竟变得这样不堪、昏招连连、让人弄得跟头把式!

……

太子在翠微宫,与皇帝在一起。

按着父亲的大政方针,李治一直在坚决地支持尚书令的主张。但这次的事连太子也有些意外,意外于高峻的行事坚决和果断。

但皇帝对近期的几件大事的处置依然很简单,对尚书令的建议都是很快地同意了,因而李治认为,事情还未到不能忍受的地步。

“父皇,尚书令此举,用意我倒清楚,削弱一下英国公在辽东的力量未偿不可。但儿臣担心此削彼涨,尚书令的这个举动,就比他在朝中安插多少名亲信还吓人啊。”太子笑着说道。

皇帝道,“尚书令嘛,一个‘令’字可不是乱加的,总是捻个蚂蚁、挠个痒痒如何立威?再说英国公也欠整!”

为打消太子的疑虑,皇帝吩咐在翠微宫赐宴,父子对酌、好好地聊一聊,“依朕看,高峻可不是一个行事莽撞的人,他的细心与谨慎远超一般人所见到的。”

李治问道,“父皇,怎么讲?”

皇帝饮了一盏,与儿子说起了上次问高峻的一件事:

在吐蕃的西南面,隔着大山,此时正有个幅原辽阔的戒日国,这国乃是孔雀帝国崩溃后重新统一起来的。

听说戒日王——曷利沙很会打仗,定都曲女城之后,曷利沙很有些向化大唐之意。

从贞观十五年起,曷利沙便遣人出使长安,带来过火珠、郁金香、菩提树等贡品,表示出要进一步强化唐、戒两国关系的意愿。

前些日子,大唐皇帝派右率府长史王玄策,率三十人的使团出使戒日国,并降玺书进行慰问。

皇帝上次在高峻、苏殷到翠微宫来时,曾经问过高峻对此事的意见,当时高峻以不了解此国为由,什么话都未讲。

太子道,“父皇,这就能看出高峻的谨慎?”

皇帝摇摇头道,“远远不止这些,因为在一天后,赵国公便到翠微宫来见朕了。”

长孙无忌是皇帝的舅子,因为皇后的原因,也因为他一直以来所建的功勋,长孙大人一直深受皇帝的倚重和信赖,说话也不隔心。

有时候长孙大人急了眼,当面揭皇帝短处的事也有过。

三言两语过后,长孙无忌便谈到了对联络戒日帝国的意见。

赵国公说,戒日国与大唐中间,隔了一个与长安交好的吐蕃,如今我们隔了吐蕃的崇山峻岭、再去结交更远的戒日国,总有牵制吐蕃的意思在里面。

将来交好了戒日国,有可能疏远了吐蕃,而戒日的力量我们一点也借不上啊。赵国公说,硬要借也可以,但须越过吐蕃才行。

但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长孙大人说,“远交近攻之法,用在强大的吐蕃身上,就有失陛下一向的平衡之道啊。”

皇帝对太子道,“朕在听了赵国公的一席话后,自认为与戒日国的交往方略是有些草率了!但朕也是个人,也想文治武功让世人认可,”

太子问,“那这与高峻有什么关系呢?”

皇帝笑道,以朕对赵国公的了解,他本不擅长此类问题的分析。但他偏偏在朕问过高峻之后、便跑过来说这番话,你不觉得有些怪吗?

皇帝分析,其实高峻在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时,便有上述的想法。

但他当时不说出来,那一定是担心:他与吐蕃首领松赞的结拜一事,会令朕不大信服他所持的观点。

同时,高峻又不想隐瞒他在这件事上的态度。

于是便拐个弯子、求赵国公跑过来陈述了。

皇帝道,“朕从这一件事情上,一是看到了高峻的慎重,二是看出此人在大事上没有私心,三嘛……此人的目光远非李士积可比。”

“而尚书令釜底抽薪、换掉辽州都督李志恩之举,在朕看来只是与上次掀英国公一个跟头很是类似了!”

他说,“你要知道,朝堂上有好多的事,是不便由皇帝或太子直接提出来的,比如换下李志恩,以什么理由?但一个尚书令,如果没有这点作派,又怎么能使政令畅通无阻呢?他也就不配再坐到尚书令的位子上了。”

李治道,“儿臣这才意识到,父皇为什么许久不任尚书令的原因了。能够做到高峻这样的,在大唐历任宰相中也很少见。”

父子俩你一杯、我一盏,又说到了尚书令的问题。

“唐因隋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称之为宰相,但后来,以朕曾为尚书令,臣下避而不敢居,于是以左仆射为尚书省长官,其实,”

皇帝说,“这只是个托辞罢了,真正的原因是尚书令品位太高,权势过于的重啊,朕无合适人选,绝不轻易授人。”

李治在琢磨皇帝这句话的意思。

“自周以来,‘辅弼天子’一直是历朝设置宰相的一条不刊之法。一个好宰相乃是天子的膀臂。但相权坐大、炙手可热的权势又触犯了‘仆大妨主’的天条。”

太子道,“是呀,远的不说,前隋的尚书令杨素,便导演了的皇位易主的事情。若非他居位弄事,前隋也不会这么快亡掉。”

“你读过后汉书,后汉尚书令的权力几出皇帝之右,当时的三公、列卿车马行于道路,遇到尚书令车驾均须回车避让,不得卫士传呼不敢过去。尚书令权重如此,朝政又岂能不出大事!”

太子道,“隋代尚书令统领六部事务,权兼议政、执政双重角色,在三省宰相中地位独尊,被称为‘真宰相’,而如此重职,也真是不能轻易予人。”

高祖起兵攻占长安,扶立隋帝杨侑时,曾自任尚书令。

次年,高祖被晋为唐王,又以长子建成出任尚书令。

立国后,建成被册立为皇太子,便由秦王继任尚书令。

这样,父子三人相继垄断了尚书令职位,始终不肯将此职授于异姓大臣。

这种做法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唐初尚书令的地位得到了强化。其实,这是一种假象,皇族亲任尚书令的背后,隐含着削夺尚书省权力的意图。

太子李治联系此后尚书令虚置多年的事实,不难明白这中间的奥妙。

而表面上所说的,因避讳皇帝曾亲任其职、而不委任尚书令的说法也是靠不住的。

自古子避父讳、臣避君讳。

高祖既已做过尚书令,贞观皇帝身为儿子就该依礼避让、不再出任。事实上皇帝在秦王时便继任了父亲曾担任过的尚书令,岂不有悖礼制?

贞观朝,几乎是在尚书令被虚废的同时,左右仆射也失去了昔日想当然的宰相资格,仆射必须加衔、方可行使宰相职权。

比如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及平章事”、“知政事”、“参知机务”之衔,这样才算作是宰相了。

皇帝道,“尚书省在三省之中独领风骚,不可不抑!因而自高祖以来,一向是将枢密事宜悉委于中书省,而八座之官仅仅是按着议定的章程、去执行而已。”

八座之官,指的是尚书省左、右仆射,及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尚书。

“正如父皇所言,我们一直在抑制尚书令之权,又许久不设此职了。那么高峻的出任,是否意味着父皇已彻底看准了此人呢?”

贞观皇帝又饮了一杯酒,寻思着这句话该怎么说。

向来是君强则须宰相弱,而君弱则须宰相强,两者都强则势成水火,都弱则万事不举、朝纲不振。

太子仁孝有余、而决断不足,这才是他立意要重新委任尚书令的原因。

但皇帝怎么能当着太子的面说出来呢?

“嗯,朕几乎已经看好了!此人每次行事,都甚合朕意……朕相信,一个人要刻意地去装,不可能事事装的好,但高峻自出道以来的所行,事无大小,朕至今竟然都是满意的!”

他没有说的是,趁着自己身体尚健,对尚书令高峻的考察自然可以接着进行下去。

大事须及早,这也是他急着委任尚书令、而退身至翠微宫的原因。

如果不幸、在接下来高峻被他发现品行不端,那么,哪怕是坐镇在翠微宫中一年、两年都不问朝政,皇帝相信也没有谁、能够有本事翻出他的手掌心。

万一自己看错了人,总有时间来纠正。

万幸自己没有看错人,不是也更有充裕的时间、让年轻的尚书令进一步成熟起来?并且让太子成就古往今来、君臣同心同德的一段佳话。

那么,盛世有凭!

太子说,“那儿臣便按着父皇先前所说,与尚书令绝不相疑。”

皇帝道,“至少你直到眼下,也仍该这么做!”

父子两个已许久不曾这样推心置腹地长谈过了,而且今晚皇帝的酒量相当的不错,他自己已喝进去了两坛。

“尚书令前日刚刚做了一件事,你可知是什么?”

李治不知皇帝说的是哪一件,高峻这些日子做的事情可真多了去了。他摇头,期待皇帝别卖关子、直接说下去。

皇帝平静地说道,“他将自己的七夫人休掉了。”

“哦?!”李治果然不知,“是以的什么理由?他的七夫人儿臣是知道、也见过的,很娇俏的一个人,也很是伶俐,而且与尚书令的九夫人正是亲姐妹,什么原因呢?”

“呵呵,东阳来过翠微宫,向朕说,尚书令的这位七夫人参与了东市斗犬、还无偿圈占了子午谷山南的一百七十亩地!”

李治一时没有说话,这种事在大臣家眷之中都有,高峻是不是对自己的如夫人太狠了?

不过,尚书令这么做总是好事,父皇所讲的“开六部之风”,也真有了着脚之处了。

还有一个令他暗自舒了口气的、不能与皇帝明说的原因,就是武媚娘没有按着“出放诏”出宫的事情。

直到现在,李治也不能确定,那次下雨时皇帝口谕、令武媚娘可以宿在太子别宫的用意,到底是指的雨日那一时、还是长期有效。

他总是觉得,皇帝那次的雨中口旨,是雨天的情势所然、是短期的。

可他又不敢打听、也不愿相信,而且他同这位女子的关系已不可逆转了。

而促成武媚娘留下来的,恰恰是高峻的这位七夫人背着尚书令做的!

现在七夫人已经离开长安了,那知情的人就几乎没有了。

除了那个“武婿娘”。

四名偷偷远赴夏州的、不中用的太子东宫内侍,几乎就坏了太子的大事,他们四个人连一个劈柴的宫人都摁不住,还真不如不去了。

不知不觉间,漫漫长夜即将过去。

皇帝兴致盎然,本来还想与太子聊一聊高峻奏请将邓州分州一事。

这件事被高峻说的煞有介事,又是宽乡窄乡,又是北边好了、南边少了,但皇帝猜出尚书令在奏章中的核心意思只有一个——均田制受到的困扰。

高峻很聪明,没有直接提出这个问题,但皇帝也不傻、不会不知道与岭南山岭、水文、林木相近的,绝非首推邓州,黔州、郎州、辰州等地比比皆是。

皇帝离着邓州也不远,只须派个人过秦岭、到邓州打听一下也就清楚了,那里最大的问题乃是程刺史圈地。

但圈地这个事绝非程刺史一人在做,朝中大有渐演成风的趋势,王公、大臣、公主都有。

皇帝一时没有想好怎么处置、从何处入手,高峻恰在上任后提出来了。

且此事的处理很有借鉴之处,叫作“收蛋赶鸡”之法。你圈好了地方下了蛋,我只须吏部一纸公文让你腾腾地方!哼哼!

而且高峻的奏章还让他记起了忽略许久儿子——顺阳王李泰,他的处境并不好,居然也与这个程刺史有关。

但皇帝不认为、李泰的事也是高峻上呈奏章的原因,因为他从未听说过这两个人有过什么来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诡秘之主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魔艳武林后宫传 福艳之都市后宫 武师的自我修养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汴京春深 超凡大航海 陛下不可以! 特种兵在都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回1982小渔村 特种兵重生七零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逍遥四公子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我的公公叫康熙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我不叫谢石头 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 穿越大明朱雄英 班超传奇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大唐马王爷 东风暗刻 - 大唐马王爷txt下载 - 大唐马王爷最新章节 - 大唐马王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