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首页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盛唐日月 寒门宰相 清末之帝国崛起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汉乡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绝代神主 晚唐浮生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全文阅读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txt下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6章 徐乾学:探花之路的仕途与学术巅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科场顺达

徐乾学是明清之际着名的学者和官员,他出生于明朝崇祯四年(1631年)十一月二日(阳历11月24日),出生地在今天的江苏昆山。徐乾学自幼天资聪颖,八岁时就能撰写文章,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他的家族背景也非常显赫,其舅父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着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对徐乾学及其弟弟们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顺治七年(1650年),徐乾学已经显示出卓越的文学才能,这一年他与当时的几位文坛巨擘如吴伟业、尤侗、朱彝尊等人共同在嘉兴组织了名为“十郡大社”的文学团体。这个社团不仅聚集了一批当时的文化精英,还促进了文学交流与创作的发展,对于当时的文化氛围有着积极的作用。

到了顺治十一年(1654年),徐乾学正式步入仕途,进入了太学深造,这是明清时期培养高级官员的重要机构。在太学中,他继续精进学业,并最终于康熙九年(1670年)参加了殿试。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级别,通过者将被授予进士出身,并有机会进入朝廷任职。徐乾学在这次殿试中表现出色,被御赐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即获得了“探花”这一荣誉,随后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开始了他在官场上的生涯。

徐乾学的两个弟弟同样成就非凡,顺治十六年(1659年)他的弟弟徐元文高中状元,而到了康熙十二年(1673年),另一个弟弟徐秉义也考取了探花。因为这三位兄弟的杰出表现,他们被誉为“昆山三徐”,成为了当时社会上广为人知的文化名人。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也离不开顾炎武的支持与教导。顾炎武不仅是他们的舅父,更是一位学问渊博、思想深邃的学者,他对三个外甥的教育投入了极大的心血,不仅经济上给予资助,还在学术上给予了指导。

二、仕宦着学

徐乾学在科举成功后,他的仕途也颇为顺利,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康熙十一年(1672年),徐乾学担任了顺天府乡试的副考官,与蔡启観共同主持考试。在这次考试中,徐乾学独具慧眼,从被放弃的试卷中发现了韩菼的才华,并最终推荐他为状元。这一举动不仅让韩菼脱颖而出,还影响了当时的文风,使得文章风格向着更加古朴而清新文雅的方向转变。然而,这次考试也并非毫无争议,因为副榜遗漏了汉军卷未取,导致徐乾学和蔡启観遭到给事中杨雍建的弹劾,结果两人被降一级调用。

康熙十四年(1675年),徐乾学通过捐赠的方式恢复了原来的官职,并且很快得到了晋升,成为了左春坊左赞善,还担任了日讲起居注官。然而,就在这一年,他的父母相继去世,按照当时的规定,他必须回家守孝,于是丁忧回到了老家。

在守孝期间,徐乾学并没有停止学术研究。康熙十五年(1676年),在别人的帮助下,他开始编纂了一部重要的关于丧礼的着作——《读礼通考》。这部着作共有120卷,其中广泛收集了各家学说,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剖析。尽管该书在徐乾学去世后两年才由他的儿子刊行,但它在中国丧礼文献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值得一提的是,《读礼通考》在编纂过程中使用了一些万斯同的资料,因此存在一定的抄袭嫌疑。

康熙十九年(1680年),徐乾学又参与了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他为纳兰性德搜集了大量唐代至明代学者解经的书籍,最终纂辑成了《通志堂九经解》,共1795卷,这对于后世了解古代儒家经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到了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徐乾学被任命为《明史》的总裁官,负责领导编纂这部重要的历史着作。这不仅体现了他在当时学术界的地位,也是对他学术能力的高度认可。

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徐乾学担任了翰林院侍讲,不久后又升任为侍讲学士。

三、翰林升迁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徐乾学的家庭再次受到了科举考试的影响。这一年,他的儿子徐树屏和侄子徐树声参加了顺天乡试,并且都考中了举人。然而,这次考试引起了康熙帝的关注,因为他发现许多中举的人来自江南和浙江地区,并且有一些应试者的文章出现了文理悖谬、文体不正的问题。为此,康熙帝下令重新审查考卷,并最终决定将原本的考官撤职严办。这一决定也波及到了徐家,徐树屏和徐树声也因此失去了举人的资格。

尽管遭遇了这样的挫折,但徐乾学的职业生涯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同年年底,他被提拔为詹事府詹事,这是一个重要的职位,通常由有经验的官员担任,负责辅佐太子等皇室成员的学习和政务。

到了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徐乾学的仕途进一步攀升。这一年,康熙帝在保和殿举行了一次针对翰林和詹事的考核,徐乾学在这次考核中被评为一等,并与其他几位官员如韩菼、孙岳颁、归允肃等一起获得了皇帝的褒奖和赏赐。随后,徐乾学被提升为内阁学士,并在南书房值班,这意味着他已经成为皇帝身边的近臣。此外,他还被委任为《大清会典》和《一统志》的副总裁,负责这两部重要文献的编纂工作。为了培养新进的官员,徐乾学还为庶吉士编写了一部名为《教习堂条约》的书籍,该书后来被收录进了《学海类编》中。同年,由徐乾学主持解释的《古文渊鉴》完成,全书共六十四卷,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了详尽的整理和注释。

在经济政策方面,徐乾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年,户部郎中色楞额提议禁止使用明代的旧钱币,户部尚书官科尔坤和余国柱等人支持这一提议。然而,徐乾学上奏反对,他认为新旧钱币应该并行流通,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骚扰。最终,康熙帝采纳了徐乾学的意见,这一决策显示了徐乾学在财政事务上的见解和影响力。

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徐乾学被任命为礼部侍郎,并担任经筵讲官。次年,他升任左都御史,并兼任《一统志》编纂局总裁。在这个时期,徐乾学与明珠、佛伦、余国柱等人产生了矛盾。为了反击明珠,徐乾学利用自己的门生郭琇弹劾明珠,最终导致明珠和余国柱被罢免。然而,这种政治斗争也让徐乾学受到了一些负面评价,例如李光地就批评徐乾学“谲诡奸诈”。

同年,徐乾学被提拔为刑部尚书。在这个职位上,他致力于整顿法纪,加强司法公正,包括弹劾和罢免了甘肃和山东的两位总兵。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徐乾学担任会试主考官,这是科举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负责选拔出优秀的人才进入官场。

四、乞归被劾

康熙二十七年,一场震惊朝野的贪污案将徐乾学卷入漩涡中心。湖广巡抚张汧因贪腐被查,供词中牵连出徐乾学等重臣,指其收受贿赂。然而,得益于康熙帝的庇护,此案最终未深入追究,但徐乾学的声誉已受损。不久后,许三礼上疏弹劾,质疑其无实绩何以着佳作,建议逐出史馆。面对舆论压力,徐乾学主动上书请求归乡,康熙帝允准,并特许其携带书局归家,继续编纂《大清一统志》及《资治通鉴后编》,身边汇聚了阎若璩、顾祖禹等一众学者,成就了一段文化佳话。

然而,平静未久,康熙三十年,徐乾学因旧案被重新翻出,他曾致信山东巡抚钱钰,试图包庇朱敦厚之事曝光,两人均遭革职。同年,江南江西总督傅拉塔(或傅腊塔)更是列出徐乾学及其弟徐元文“招摇纳贿,争利害民”等十五项罪名,加剧了徐家的困境。徐元文因此事惊悸过度,呕血而亡,家族更是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从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间,徐家接连遭遇二十多起指控,风雨飘摇。

尽管晚年饱受争议,徐乾学在学术上的贡献却不容忽视。他逝后,康熙帝念其才学,特命大学士推举文章学问出众者,徐乾学虽已不在人世,但其遗着《一统志》仍被举荐给康熙帝,并获恢复生前官职之殊荣,足见其在清朝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结语

徐乾学的一生,是科举之路的辉煌与仕途起伏的交织,是学术成就的璀璨与家族风波的困扰并存。他以其卓越的才学、深厚的学术功底以及庞大的藏书规模,在清朝的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他的人生充满了争议与波折,但无法否认的是,他是一位值得尊敬与铭记的历史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光,永远照耀着后人前行的道路。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辣妈攻略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渔港春夜 武师的自我修养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肥水不流外人田 特种兵在都市 猎妖高校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美女别撩,哥不玩闪婚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护花野蛮人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绍宋 国公凶猛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覆汉 
最近更新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 水源王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穿越大明做女皇 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 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 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情牵盛世恋歌 秦朝历险记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txt下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