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首页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想当皇帝的领主 大秦:陛下别东巡了,公子杀疯了 狂妃很彪悍 清末之帝国崛起 混在洪武当咸鱼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灵剑尊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皇叔,不可以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全文阅读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txt下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2章 吴三桂:明末清初风云人物的跌宕人生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早年时期

吴三桂的早期生活和军事生涯始于辽东边陲,这里不仅是他家族的居住地,也是明末清初军事冲突的前线。吴家原本是徽州人,后来迁移到高邮,再由其祖父一代迁往山海关外的前屯卫中后所,从事马匹贸易。吴三桂出生于这样的背景下,约在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或万历四十年(1612年),具体出生年份存在争议。[1-2]

吴三桂的家族属于辽西的将门世家,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学习文史,还熟练掌握了骑射等军事技能。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曾奉旨调进北京,娶了祖大寿的妹妹为妻,这桩婚姻不仅巩固了吴家的地位,也让吴三桂与祖大寿之间建立了甥舅关系。祖大寿是辽西地区的望族,通过与祖家的联姻,吴家找到了强大的后盾,同时也增强了祖氏家族的影响力。

在家族的庇护和指导下,吴三桂的军旅生涯起步于不到二十岁时的武举考试,成功考取后,他开始跟随父亲和舅舅征战四方。在己巳之变期间,当崇祯帝传召袁崇焕与祖大寿时,祖大寿仅带了吴三桂一人随行,可见吴三桂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

崇祯三年(1630年)的五月,吴三桂随祖大寿和父亲吴襄参与了收复滦州、永平、遵化、迁安四城的战役,在遵永大捷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在同年七月被授予守备的职位。两年后的崇祯五年(1632年),在邮马山之战中,吴三桂再次表现出色,因此晋升为游击。同年五月,他被辽东巡抚方一藻任命为游击,负责辽东兴水堡的防御事务。

同年六月,山东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市)发生吴桥兵变,由孔有德等人领导。吴襄跟随副将祖大弼出征平叛,虽然孔有德最终逃脱并投奔后金,但吴襄因此恢复了总兵的职务。吴三桂在这次平叛中也立下战功,于崇祯六年(1633年)正月被加封为副总兵管事。四月,他被调任管理辽东骑兵左翼右营游击事务。同年十二月,由于在收复登州的战役中有功,吴三桂被加授都督佥事衔。

二、镇守辽东

在崇祯八年(1635年)至崇祯十六年(1643年)间,吴三桂在辽东地区的军事活动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意志。这一时期,他从游击晋升至总兵,逐渐成为辽东防务的核心力量。吴三桂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担任前锋右营副将,相当于副总兵的职位,而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十月,他正式被任命为总兵团练辽东宁远中左、中右、前屯、中后兵马事务的总兵,这是对他军事才能的极大认可。

崇祯十三年(1640年)五月,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明军出关救援被清军围困的锦州,吴三桂以其敢战的名声,被委以重任。在杏山附近的夹马山,吴三桂采用独特的治军方法,挑选出精锐骑兵并组织成小队,这种灵活机动的战术在遭遇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战斗激烈,双方互有伤亡,但吴三桂的勇猛和战术得到了高度评价。

次年,随着清军对锦州的包围日益紧逼,吴三桂在运送粮食支援锦州的行动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智慧。他利用春节的掩护,成功避开了清军的监视,完成了至关重要的补给任务。然而,清军的反应迅速,派出大军追击,但吴三桂的谨慎布防确保了粮食的安全送达,再次证明了他的军事才能。

崇祯十四年(1641年)四月,在松山东西石门的激战中,吴三桂率部冲锋在前,多次击败清军的进攻,甚至阵斩敌骑,被洪承畴上报为首功。然而,随着清军的不断施压,明军陷入困境。在七月,洪承畴率军救援锦州,但最终被皇太极的清军包围在松山。在八月突围过程中,吴三桂再次显示出其领导能力,尽管损失惨重,但他成功保全了大部分兵力,逃回宁远,成为唯一能保持建制的明军部队。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尽管关外的局势恶化,松山、锦州、杏山、塔山四城相继陷落,吴三桂依然坚守宁远,甚至在清军的第五次入塞劫掠(壬午之变)中,于王宝山以少数精兵和野营携炮战法成功击退了清军,彰显了他出色的战场指挥能力。

面对清军的不断劝降,吴三桂立场坚定,拒绝了所有的诱惑。在给祖大寿的信中,他表达了对明朝的忠诚和对清军的敌意,明确表示不会投降。即便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季奉命入关救援京师时,吴三桂依旧展现了他对明朝的忠诚,得到了崇祯帝的高度赞赏和信任,甚至被赐予 尚 方 宝 剑 ,彰显了其在明末军事舞台上的核心地位。

三、献关降清

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春天,明朝的命运悬于一线,而吴三桂则成为了这个摇摇欲坠王朝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随着大顺军逼近北京,崇祯帝急召吴三桂入京勤王,加封其为平西伯,命令他率领关外重兵火速入关。然而,当吴三桂的部队到达山海关,正准备继续西进时,噩耗传来——北京已经沦陷,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的崩溃迫使吴三桂重新评估局势,寻找新的政治依靠。

吴三桂发现自己处于两难境地,一边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另一边是虎视眈眈的清军。在李自成的招降之下,吴三桂一度考虑投降,但据说当得知其宠妾陈圆圆被大顺军将领掳走,加之家人亦被挟持,吴三桂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意识到,单凭自己的力量无法抵抗李自成,也无法抵御清军的压力。于是,吴三桂采取了一种复杂的策略,一方面与李自成进行表面上的议和,另一方面暗中向多尔衮的清军求援,提出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

四月十三日,当李自成率领六万大军逼近山海关时,吴三桂派遣山海关的士绅和儒生作为代表,向李自成表达投降之意,以此拖延时间,等待清军的到来。然而,李自成对吴三桂的真实意图并不完全了解,直到接近山海关时才意识到吴三桂的欺骗,但此时已错失了快速夺取山海关的最佳时机。

与此同时,多尔衮收到了吴三桂的第二次求援信,迅速集结军队,经过一夜强行军,于四月二十一日抵达距离山海关仅十五里的位置。此时,多尔衮利用吴三桂的危急状况,逼迫他放弃与清军联合攻打李自成的想法,而是彻底投降清朝。在一片石战役中,吴三桂与清军联合,最终击溃了李自成的军队。清军随后入关,攻占北京,多尔衮将年幼的顺治帝及其朝廷从盛京(今沈阳)迁至北京,正式定都于此。作为对吴三桂协助清军入关的回报,清廷册封他为平西王,成为清朝初年的重要藩王之一。

四、率兵南下

清军入关后,吴三桂作为降清的汉族将领,其地位和作用经历了显着的变化。起初,清政府对吴三桂持有戒备态度,尽管表面上给予优待,但在实际权力分配上却有所保留。然而,随着吴三桂在平定李自成余部和镇压各地反抗势力中展现出的效忠与军事才能,清廷逐渐增加了对他的信任与依赖。

顺治元年(1644年),南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试图拉拢吴三桂加入抗清行列,不仅封其为蓟国公,还计划运送大批物资犒劳吴三桂的军队。然而,吴三桂并未接受南明的拉拢,他以“清朝法令甚严,恐致嫌疑”为由,婉拒了南明的提议,显示出他已倾向于清廷。

吴三桂在清廷的支持下,先是出师山东,平定了李自成的残余势力,随后跟随英王阿济格西征,继续清剿李自成的部众。这些军事行动不仅稳固了清朝在北方的统治,也确立了吴三桂在清军中的重要地位。

顺治二年(1645年),在李自成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后,吴三桂被调回镇守锦州,这一安排明显透露出清廷对吴三桂的戒心。不过,吴三桂迅速调整策略,彻底放弃了先前可能存在的复明想法,转而表示对清朝的忠诚,将崇祯帝称为“故主”,并积极为部属争取封赏,进一步融入清廷体系。

到了顺治四年(1647年),清政府再次调动吴三桂,这次与八旗将领李国翰共同镇守汉中,目标是剿灭西北地区的抗清义军余部。吴三桂在这一阶段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手段,不仅残酷镇压农民军残部,还对起兵抗清的朱明后裔毫不留情,这不仅显示了他对清朝的绝对忠诚,也使清廷对他的信任达到了顶峰。

顺治八年(1651年),吴三桂与李国翰一同率军入川,对抗张献忠义军的余部,经过数年奋战,成功平定了重庆、成都等重要城市。顺治十四年(1657年),吴三桂以平西大将军的身份,开始了对南明永历政权的最后攻势,这一次南征云贵,标志着吴三桂在清廷中的地位达到了巅峰,他不仅被赋予了极高的军政权力,还直接参与了终结南明残余势力的关键战役,为清朝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五、镇守云贵

吴三桂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攻下云南后,不仅巩固了清朝对西南边陲的控制,还被委以重任,开藩设府,总管云南军民事务,成为一方诸侯。顺治十八年(1661年),他出师缅甸,成功俘虏了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将其押解至昆明并处死,此举彻底终结了南明政权,为清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吴三桂的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使他成为了清朝在西南地区无可争议的统治者,同时也为他赢得了清廷的进一步信任和重用。

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因擒杀永历帝的功勋,被晋封为亲王,并被赋予兼辖贵州的权力,其子吴应熊也得以与皇室联姻,地位显赫。吴三桂在云贵地区开藩设府,权力达到了顶峰,但这也埋下了他与清廷矛盾的种子。

随着吴三桂权力的膨胀,他开始谋求在云贵地区类似明朝沐英“世镇云南”的地位,希望成为真正的土皇帝。然而,清朝中央政府对此警惕有加,深知放任吴三桂坐大将威胁到中央集权。因此,清廷开始了一系列限制吴三桂权力的措施。

康熙二年(1663年),清廷首先收回了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信,这标志着吴三桂在军事上的自主权受到了削弱。随后,清廷进一步限制了吴三桂在人事任免方面的权力,规定所有官员的任命和调动必须由吏、兵二部掌控,而非由吴三桂个人决定。此外,清廷还控制了财政大权,户部不再允许吴三桂随意支配财政资源。

到了康熙六年(1667年),当吴三桂上书辞去总管云贵两省事务时,清廷顺势而为,下令云贵两省的督抚必须直接听命于中央,进一步削弱了吴三桂对地方的控制。同时,清廷剥夺了吴三桂在司法领域的特权,规定其藩下的逃人案件一律由地方政府审理,不得由吴三桂的幕僚干预。

面对清廷的步步紧逼,吴三桂采取了激进的对策,他故意挑起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冲突,制造事端,借此扩大军队规模,增加军费开支,以此作为对清廷限制其权力的报复。

六、起兵叛乱

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决定撤藩,这一举措触动了吴三桂的根本利益。吴三桂深知,撤藩意味着失去他在云南的庞大权力和财富,于是他采取了一个看似顺从的策略,主动上书请求撤藩,实则是试探朝廷的底线,期待得到挽留。然而,康熙皇帝看穿了吴三桂的计谋,果断同意撤藩,派遣专使赴滇,加速撤藩进程。

吴三桂随即于同年十一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宣布起兵,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打出“兴明讨虏”的旗帜,正式与清朝决裂。吴三桂的叛乱得到了其他藩王和各地党羽的响应,包括尚可喜、耿精忠以及四川的郑蛟麟、谭弘、吴之茂,广西的罗森、孙延龄,陕西的王辅臣,河南的蔡禄等,一时间,叛军声势浩大,几乎席卷半个中国。

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自立为“周王”,其子吴应麒攻陷岳州,岳州之战爆发,叛军势头强劲,一度占据了湖南、贵州等大片领土。然而,清廷并未被叛军的气势吓倒,迅速调兵遣将,展开了大规模的镇压行动。

到了康熙十五年(1676年),叛军的形势开始逆转。清军在岳乐的率领下,占领了萍乡,围攻长沙,而王辅臣、耿精忠先后向清廷投降,大大削弱了吴三桂的力量。次年,尚之信也归顺清廷,吴三桂的势力遭受重创。

为了鼓舞士气,吴三桂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初一,在衡州举行祭天登极之礼,正式称帝,国号“周”,年号昭武。他册立妻子张氏为皇后,孙子吴世璠为皇太孙,设立六部,封赏群臣。然而,称帝仪式当天,天象异常,风雨大作,似乎预示着不祥。

六月,吴三桂派遣大将马宝率军南下,攻击永兴,连战连捷,重创清军,一度控制了永兴周边地区,对清军造成了重大打击。然而,吴三桂的皇后张氏在六月中旬病逝,这对吴三桂的精神造成了沉重打击。七月,吴三桂亲自部署对广东、广西的进攻,一度取得进展,尤其是在广西,除了梧州外,大部分地区都被吴军控制。

七、势穷病死

康熙十七年(1678年),对于吴三桂而言,是充满挑战与悲剧的一年。随着清廷的反攻日益猛烈,吴三桂所面临的军事压力与日俱增。八月,正值酷暑,吴三桂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他先是患上“中风噎嗝”的疾病,紧接着又出现了“下痢”的症状。尽管太医们竭尽全力,但吴三桂的病情并未见好转,反而日益加重。

意识到自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吴三桂开始安排后事。他授意身边的心腹大臣,紧急迎请皇孙吴世璠从云南赶来衡州,意图让吴世璠继承皇位,延续“周”国的血脉。然而,吴三桂的病情发展迅速,八月十八日深夜,他就在衡州的都城中病逝,仅仅在位五个月。

吴三桂的去世,对于反清阵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二十二日,吴三桂的侄子、女婿以及心腹将领马宝、胡国柱、夏国相等人齐聚衡州,经过一番讨论,他们推举吴国贵暂时总理军务,并派遣胡国柱返回云南,护送吴世璠前来衡州奔丧并继承大统。

然而,留守云南的郭壮图,出于保护自己势力的考量,极力阻止吴世璠离开云南前往衡州。郭壮图的女儿嫁给了吴世璠,他担心一旦吴世璠离开云南,自己的地位和家族利益会受到影响。因此,郭壮图坚持吴世璠应当留在云南,而不是前往衡州。

九月,吴国贵召集诸将召开会议,讨论未来的战略方向。吴国贵本人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度和胆识,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但诸将考虑到各自在云南的家庭和财产安全,对吴国贵的提议并未给予充分支持,致使会议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直到十一月,胡国柱等人终于用棉布包裹着吴三桂的遗体,秘密地从宝庆进入贵州,大将军马宝则留守衡州。吴世璠在胡国柱等人的护送下,最终到达贵阳,并在那里继位为帝,继续领导着对抗清廷的斗争。然而,吴三桂的去世和吴世璠的即位,并未能改变“三藩之乱”的最终走向,清廷的反攻势头越来越强,吴世璠的政权最终也在清军的重重围攻下走向了覆灭。

八、结语

吴三桂的一生,是权力与背叛的交织,是个人野心与国家命运的碰撞。他对明清两朝的影响深远,至今仍是中国历史研究中的热点话题。无论是作为明朝的忠臣、清初的藩王,还是反清复明的领袖,吴三桂都是一个复杂多面的历史人物,值得后世不断探讨和评价。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人族镇守使 辣妈攻略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我的总裁老妈 武师的自我修养 汴京春深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官梯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斗破:从迎娶美杜莎开始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我成了仁宗之子 兵器狂潮 藏国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苏联1941 扶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明朝皇帝往事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txt下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