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首页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一万年前争霸 盛唐日月 狂妃很彪悍 混在洪武当咸鱼 民国之文豪崛起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大清隐龙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朕就是亡国之君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全文阅读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txt下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4章 桂萼:嘉靖朝的改革先锋与内阁风云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早年经历

桂萼,这位明朝中期的风云人物,其早年的经历充满了求学的执着、科举的成功与仕途的初步挫折,为他日后在政坛上的崛起奠定了性格与能力的基础。

出生在成化十四年(1478年)的桂萼,自幼便展现出了不凡的求知欲。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年仅九岁的他开始接受教育,师从胡居仁的弟子张正,这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儒家学问基础。胡居仁乃明代心学的重要代表,其学术思想强调“躬行实践”,这种注重实际、敢于质疑的精神无疑对桂萼日后的政治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进入青年时期,桂萼的学识与志向日益成熟。弘治七年(1494年),他在中峰僧舍潜心苦读,与兄长桂华相互切磋,兄弟二人以师友相待,展现了家族内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相互砥砺的风气。这段时间的学习,不仅加深了桂萼对儒家经典的领悟,也锻炼了他的思辨能力。

正德二年(1507年),桂萼不负众望,通过江西乡试,中举人的桂冠,这是他科举道路上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三年后,他得到推荐前往礼部,标志着其正式踏入官场的门槛。然而,桂萼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正德六年(1511年)虽然高中进士,却因病未能立即赴任,这一插曲似乎预示着他未来的官场生涯将伴随波折。

正德九年(1514年),桂萼担任丹徒知县,首次踏上实际政务岗位。他性格刚直,不畏权贵,这种刚强的性格让他在处理地方事务时屡次与上司发生冲突,显示了他不妥协、敢于直言的一面。这种性格特质在正德十年(1515年)秋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因遭人弹劾,朝廷欲将其调往青田,桂萼却拒绝赴任,这既是对其个人原则的坚持,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现状的不满与挑战。

正德十三年(1518年),桂萼再次因他人推荐而出任武康知县,但历史似乎重演,他又因顶撞上司而陷入困境,不久之后,因父母丧事离职归家,这一系列的遭遇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曲折,也折射出明代地方官僚体系内部的矛盾与冲突。

直到嘉靖元年(1522年),桂萼再次出仕,担任成安知县。这一时期,他不仅需要处理地方政务,更是在内心深处对官场的腐败与不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早期的挫折与反思,为他后来在嘉靖朝的大礼议事件中脱颖而出,以及推动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坚定的决心。

二、请正大礼

嘉靖二年,桂萼因在成安知县任上的表现升任南京刑部主事。此时,明世宗意图追尊自己的生父兴献王朱佑杬为帝,而朝中多数大臣则坚持遵循传统礼法,认为世宗应以孝宗(明武宗的父亲)为父考,以维护皇统的正统性。这一矛盾引发了朝堂的激烈辩论,桂萼正是在这关键时刻上书,提出了支持世宗立场的观点。

桂萼在奏疏中引用了宋朝范纯仁的例子,试图证明明世宗作为入继大统的天子,不必严格遵循过继为孝宗子嗣的传统,而应直接尊其生父为父考,生母为母后。他认为,世宗的继位是基于祖宗遗训和天子的正统性,而非简单的血缘承继,因此,尊兴献王为皇考合情合理。桂萼的论述直接击中了世宗的心声,得到了明世宗的高度重视,并决定将其奏疏与众臣讨论,此举开启了“大礼议”最为激烈的阶段。

面对桂萼的挑战,以汪俊为代表的大臣们迅速组织反击,联名上书,依据《仪礼》、前朝典故以及儒家伦理,反驳桂萼的观点。他们强调“兄终弟及”的原则适用于亲兄弟之间,明世宗作为武宗的堂弟,理应继续孝宗的宗庙祭祀,尊孝宗为皇考。此外,汪俊等人还引用宋、汉、魏等朝代的实例,说明即使是由旁支入继大统,也需遵守先帝为父的礼制,以维护皇室血统的纯洁性和正统性。他们的奏议得到众多官员的支持,人数远超桂萼一方。

然而,桂萼并未就此退缩。在收到汪俊等人的联名奏议后,明世宗虽然暂未公开表态,但实际上已倾向于桂萼的论点。桂萼趁势再上一书,直接批评汪俊等人违背人伦、忽视帝王骨肉亲情,认为真正的孝敬在于尊生父为考,而非仅仅在称号上做文章。桂萼的坚决立场和情感诉求,进一步赢得了明世宗的认同,最终促使世宗决定召桂萼、张璁等人进京,以更深入地探讨“大礼议”。

正当桂萼等人准备启程北上时,朝中内阁大臣为避免争端扩大,请求维持原有决议,即保留“本生”二字,以示兴献王为世宗的生父而非皇考。这一策略虽然暂时让世宗同意中止召见,但桂萼等人不甘失败,途中再次上书,坚决要求去除“本生”二字,指出这一称谓本质上是将世宗与孝宗绑定,违背了世宗对生父的孝心。桂萼的坚持和明世宗的内心倾向最终促使后者加快了决策进程,决定继续召见桂萼等人,使得“大礼议”进入了新的高潮。

三、履 遭 众 劾

嘉靖三年(1524年)的春夏之交,围绕桂萼与张璁被明世宗朱厚熜重用以及“大礼议”的持续发酵,朝堂之上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这场风暴不仅考验着新君与朝臣之间的关系,更触及了明朝礼法与皇权的深层矛盾。

自明世宗决定尊崇其生父兴献王为皇考后,以桂萼、张璁为代表的改革派与以汪俊、乔宇等人为首的保守派之间的对立逐渐白热化。四月初,给事中张嵩、曹怀、章侨、安磐等官员联名上书,请求罢免桂萼,并反对更改献帝的称号,此动议直指桂萼等人的政治立场,显示出朝中保守力量对改革派的强烈抵制。乔宇的上疏更是直截了当地批评明世宗的任命决定,认为这打破了常规,动摇人心,请求恢复汪俊等人的职务,停止对桂萼等人的征召,进一步加剧了朝堂的紧张气氛。

五月中旬,桂萼与张璁抵达北京,旋即提出七条改革意见,这些意见触及了朝中诸多敏感问题,引起了众多大臣的强烈不满,甚至有人提议将他们二人逮捕处决。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桂萼一度避不出门,张璁则稍后才敢上朝露面,显示了他们面临的巨大压力。紧接着,给事中张翀、郑本公以及众多官员连续上书,弹劾桂萼、张璁等人,指控他们破坏宗庙制度,挑拨皇室关系,诽谤正直官员,要求将他们外放以儆效尤。尽管如此,明世宗并未采纳这些弹劾建议,反而更加倚重桂萼与张璁,这无疑加大了双方的对立。

面对持续的攻击,桂萼与张璁在六月初再次 上 疏 为自己辩护,他们的态度坚决,力图澄清误解,表明改革立场。随后,两人被任命为翰林院学士,这一决定激起了以丰熙、杨维聪等人为代表的官员的强烈不满,他们以与桂萼等人同列官职为耻,纷纷请求辞官,但未被批准。与此同时,李学曾、吉棠等御史指责桂萼、张璁曲解儒学,迎合时弊,而刑部尚书赵鉴甚至提议严惩二人,这些行为反映出朝臣间的深刻裂痕。

在这一系列的政治较量中,杨慎等三十六名官员的集体上书尤为引人注目。他们明确表示与桂萼等人在学术观点和政治立场上存在根本分歧,请求明世宗将他们罢免,以免造成更大的政见不合。这一举动不仅加剧了朝堂的分裂,也迫使明世宗不得不采取强硬措施,对上书官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处罚。

随着事态的发展,胡侍、王时柯等监察御史继续上疏,批判桂萼等人提出的改革意见背离经典,挑战传统礼法,呼吁明世宗能够纳忠言、远佞臣,恢复朝纲,平息风波。这一系列的弹劾与辩驳,充分展示了明代中期政治生态的复杂与激烈,以及皇权与士大夫阶层在意识形态和权力分配上的深刻冲突。

四、排除异己

嘉靖三年至嘉靖五年间,随着大礼议的尘埃落定,桂萼与张璁作为明世宗的得力助手,其地位愈发稳固,同时也展开了排除异己、巩固自身权势的行动。

在大礼议胜利后,桂萼等人并未停下脚步,他们借着皇权的支撑,开始在朝中推进一系列人事调整。如桂萼推荐廖纪到吏部任职,这被视为强化改革派力量、控制朝政的关键举措。面对不断涌来的弹劾与批评,桂萼与张璁多次以请辞的方式回应,但每次明世宗均未批准,反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职位,如桂萼被提拔为詹事府詹事兼翰林学士,这无疑增强了他们在朝中的影响力。

在这一过程中,桂萼与张璁利用手中的权力,对反对派进行打击。如杨言的上疏直指桂萼等人是“小人窃位”,桂萼则以反击的姿态上疏,要求罢免那些他认为对皇帝不忠之人,如何渊,以此巩固自身阵营的同时,削弱对手的力量。在与费宏的斗争中,桂萼与张璁更是不遗余力,通过弹劾费宏,指责其受贿、滥用职权等行为,试图清除异己,确保自己在朝中的绝对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桂萼等人不仅在政治斗争中积极主动,还善于利用各种场合迎合明世宗,如在讨论世庙修筑及太后礼仪问题上,他们的意见总能与皇上的意愿不谋而合,这不仅加深了皇帝的信任,也使得他们在排除异己时更有底气。即便是面对南京户部给事中林士元对桂萼的弹劾,明世宗也选择不予理会,显示了对桂萼一派的偏袒。

此外,桂萼与张璁还懂得适时提出宽恕被流放官员的请求,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专横跋扈的形象,同时也在朝中树立了一种恩威并施的权威。而他们对编纂《大礼全书》的参与,更是将自己塑造为大礼议的理论奠基者,进一步巩固了在历史叙事中的地位。

五、颇受帝宠

嘉靖六年至嘉靖七年,桂萼凭借其在“大礼议”中的显着立场和对明世宗的支持,逐渐赢得了皇帝的高度信任与宠幸,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此期间,桂萼的仕途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路高升,不仅在政治地位上获得了显着提升,还在文化、军事、法制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影响力日益增强。

桂萼先是被升任为礼部右侍郎,并提督四夷馆,接着被任命为日讲官,直接参与皇帝的日常学习与决策过程,显示了皇帝对他的高度信赖。在此基础上,桂萼不断提出各类改革与管理建议,如提议国子监生放假探亲、请求重用王守仁等,均得到了明世宗的积极响应。他与张璁共同编纂的《大礼全书》也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并被更名为《明伦大典》,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理论上的权威。

值得注意的是,桂萼在朝中的地位上升也伴随着对反对声音的强力打压。面对南京给事中邹架等人对其不称职的弹劾,明世宗并未采纳,反而继续赋予桂萼更多的职责,如代理刑部事务,甚至在吏部左侍郎空缺时,明世宗直接指定桂萼接任,打破了常规的推举流程,显示了对桂萼的极度信任。他还获得了象征荣誉的银章,并被允许以密封上书的形式参与政事评论,这是对桂萼忠诚与贡献的高度认可。

在这一系列的晋升与赏赐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桂萼被加官为太子太保,甚至在《明伦大典》成书后,他又被赐予少傅兼太子太傅的荣誉,其子也被荫封为中书舍人,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荣耀,标志着桂萼在朝廷中的地位几乎达到了顶峰。

然而,桂萼的快速崛起也伴随着争议与反对,他的一些政策建议,如对修通惠河的反对和在军事策略上的不同意见,都反映出他在执行政策时的决断力与面对不同声音时的坚持。尽管如此,明世宗始终站在桂萼一边,为其排除障碍,确保其改革与管理措施得以推行。

六、入阁辅政

嘉靖八年,桂萼的仕途达到了顶峰,他被任命为武英殿大学士,正式进入内阁,成为明世宗身边的重臣。在进入内阁之初,桂萼承担了诸多重任,包括参与殿试读卷、监修《大明会典》以及进呈《舆地指掌图》等,这些工作不仅彰显了他在学术和行政上的才能,也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然而,随着权力的增长,桂萼的行事风格和政治决策开始引起一些朝臣的不满和担忧。孙应奎的上疏直接批评桂萼等人,尤其是指出桂萼“作威作福,私纳财贿,阻拦压抑气节之士,结党营私”,这一指控直指桂萼的道德与政治操守,使明世宗不得不对桂萼有所警觉,要求其改正错误。

面对朝中日益增多的非议和皇上的警告,桂萼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两次上书称病求退,试图以退为进,缓解舆论压力。同时,礼科给事中王准弹劾桂萼私荐亲信李梦鹤之事,进一步将桂萼推向风口浪尖。尽管吏部调查后为李梦鹤辩解,但此事已深深触动了明世宗对桂萼的信任,进而引发了一系列针对桂萼及其同党的调查。

陆粲的上疏更是将矛头直指桂萼与张璁,列举了两人种种不法行为,如受赂举荐、结党营私等,这些指控在朝中引发了轩然大波。明世宗最终不堪舆论压力,决定揭露张璁、桂萼的罪状,并令桂萼以尚书身份退休,张璁也被免职。然而,这一决定很快因霍韬的上疏和明世宗对案件的重新审视而出现转机,最终李梦鹤等人被单独定罪,桂萼得以免于重罚,被改任为南京工部尚书。

这一系列事件,充分体现了明代政治中权力斗争的复杂性。桂萼虽然在明世宗的支持下一度风光无限,但也因权力的膨胀和行事方式的争议,陷入了巨大的政治危机。即便如此,桂萼的政治生命并未因此终结,其后仍有国子监学生钱潮等人上书请求其还朝,显示了他在部分人士中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声望。然而,明世宗对这些请求的愤怒反应,也透露出皇权对于臣子干预政治决策的警惕和反感,桂萼的复出之路也因此变得扑朔迷离。

七、晚年生涯

嘉靖九年至十年间,桂萼的晚年生涯充满了病痛与皇恩的双重色彩。尽管身患重疾,桂萼仍多次因明世宗的眷顾而重返政坛,显示了其在皇帝心目中的特殊地位。

在嘉靖九年,桂萼因健康状况不佳,数度请求退休,但明世宗不仅屡次慰留,还派太常寺卿魏璄探视,赐予药物与食物,表达深切关怀。这不仅反映了明世宗对桂萼个人能力与贡献的认可,也体现了君臣之间超越寻常的亲密关系。即便是在病中,桂萼依然尽心尽力,进献《三才日历志》,得到明世宗的高度赞赏,再次证明了他作为重臣的价值。

然而,身体状况的恶化最终迫使桂萼再次请求告老还乡,明世宗在万般不舍中批准了他的请求,并给予了丰厚的赏赐,包括银两、衣物及金钱,以示对这位长期辅佐自己的老臣的尊重与感激。桂萼的离世,对明世宗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不仅特赠桂萼以太傅的高位,赐予“文襄”的美谥,还安排了隆重的祭祀和葬礼,并对桂萼的后人给予了官职,以示对逝者的缅怀与对其家庭的照顾。

结语

桂萼的一生,是勇于担当与探索的一生。他不仅是嘉靖朝政治斗争中的关键角色,更是一位致力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家。虽然他的许多改革措施未能彻底实施,但其思想和实践为后来的张居正等人的改革奠定了基础。桂萼的故事,是对明代中期复杂政治生态的深刻反映,也是对一个时代改革精神的生动诠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黑铁之堡 乙木修仙录 汴京春深 重生之武道复苏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陛下不可以!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夫君天天酸溜溜 霸天武魂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快穿:娇软炮灰秒变万人迷狂撩 特种兵重生七零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超维术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穿越大明朱雄英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明朝皇帝往事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txt下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