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西唐居士

首页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霸天武魂 驿路星辰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黑铁之堡 1949我来自未来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大清隐龙 中华第四帝国 唐人的餐桌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西唐居士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全文阅读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txt下载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74章 潘素(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张伯驹府邸的某个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斑驳地洒在精致的紫檀木桌上。桌上摆放着一幅未完成的画作,那是潘素昨夜熬夜创作的。张伯驹轻轻推开房门,看到潘素正专心致志地描绘着画面中的细节,她的笔触细腻而灵动,仿佛每一笔都蕴含着她内心深处的情感。

张伯驹静静地站在门口,目光落在潘素身上,眼中满是宠溺和欣赏。他知道,对于潘素来说,绘画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她表达自我、抒发情感的方式。看着她如此投入,张伯驹不忍心打扰,但又担心她太过劳累。

终于,张伯驹轻轻地咳嗽一声,引起了潘素的注意。她放下手中的画笔,转过头来,看到张伯驹时,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张伯驹走进房间,来到潘素身旁,轻声说道:“潘素,别太累了,休息一下吧。”

潘素微笑着摇摇头,说:“伯驹,你来了。这幅画我总觉得还差些什么,想再琢磨琢磨。”张伯驹点点头,他明白潘素对自己作品的要求很高,追求完美的态度也让他感到敬佩。他轻轻地抚摸着潘素的头发,安慰道:“你已经很努力了,不必强求。来,我陪你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潘素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放下手中的画笔,起身跟着张伯驹走出了房间。他们漫步在庭院里,感受着清晨的清新空气和明媚阳光。张伯驹不时地关心询问着潘素的身体状况,潘素则向他讲述着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感悟。

两人边走边聊,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张伯驹的细心关怀让潘素感到无比幸福,她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张伯驹都会默默地支持和陪伴着她。而张伯驹也从潘素那里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和爱意,这种相互理解和扶持的感情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张伯驹牵着潘素的手,在庭院中漫步。他们谈论着画中的意境,分享着彼此的见解。潘素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感到自己仿佛找到了一个真正的知己。

然而,在这个温馨的场景之外,张伯驹的家中却并不太平。三位妻子在各自的房间里议论纷纷,对潘素的到来感到不满和嫉妒。大夫人是个泼辣的女子,她站在窗前,看着张伯驹和潘素在庭院中散步,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神情。她狠狠地瞪了一眼潘素的背影,咬牙切齿地说道:“看看那女人,就知道狐媚。也不知道伯驹看上她哪点了?”

二夫人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她坐在桌前,手中摆弄着一串珍珠项链,心中若有所思。她皱起眉头,担忧地说:“伯驹对那女人如此上心,我们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

三夫人则是个冷漠的女子,她靠在床头,手中拿着一本书,头也不抬地说:“我们只需守好自己的本分,不必管那女人的事。”她的语气冷淡而坚定,似乎对潘素的存在并不在意。

这三位妻子各怀心事,她们都对张伯驹与潘素的关系感到不安。然而,面对这样的局面,她们也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等待时间去验证一切。

然而,尽管家中气氛紧张,张伯驹对潘素的爱却从未改变过。他深知潘素过去所受的苦难,因此更加珍惜与她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他为她请来了最优秀、最专业的老师,让她能够系统地学习绘画和文学知识。这些老师不仅教授技巧,更传授艺术理念和人生哲理,让潘素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成长。

每当潘素遇到难题或困惑时,张伯驹总是会耐心地倾听她的烦恼,并给予建议和支持。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经验为她排忧解难,帮助她克服困难。同时,他也会鼓励潘素不要害怕失败,要勇敢尝试新事物,相信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在张伯驹的关怀和激励下,潘素逐渐变得自信起来。她开始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和交流。张伯驹看着她一天天进步,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他们共同度过的日子里,彼此的感情愈发深厚,成为了对方生命中的重要支柱。

在那悠长的午后,阳光透过书房精致的雕花木窗,洒在错落有致的古籍与书画之上,每一道光线都似乎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韵味。张伯驹,这位温文尔雅、对艺术有着独到见解的大家,轻抚着衣襟上的褶皱,缓缓步入书房,他的眼神中满是对这片精神净土的温柔与敬畏。随后,他轻轻拉过潘素的手,两人并肩站立于那幅挂于墙中央的山水画前。

这幅山水画,是张伯驹年轻时游历四方,偶得于一幽谷隐士之手,画面中山峦叠嶂,云雾缭绕,溪流潺潺,一派超然物外的宁静致远。张伯驹的目光深情地落在画上,缓缓开口:“这幅画,是我年轻时的一个梦,它不仅是我对自然的向往,更是对心灵归宿的追求。潘素,你看这山水间,是否有种让人心旷神怡,忘却尘世烦恼的意境?”

潘素闻言,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敬慕的光芒,她缓缓踱步至画前,目光细致入微地穿梭于每一笔一划之间。她的脸庞在柔和的光线下更显温婉,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仿佛已经随着画面中的山水,游走在那些未曾踏足的风景之中。“伯驹,你真是独具慧眼。这画中的山水,不仅有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融入了画家的情感与哲思。我仿佛能听到山间鸟鸣,感受到溪水轻拂石面的清凉,这种意境,的确让人心生向往。”

张伯驹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转过身,目光温柔地锁定在潘素身上,眼中满是欣赏与疼爱。“潘素,你的感知力如此敏锐,这正是成为艺术家的必备素质。我从未怀疑过你的天赋,你缺少的只是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和坚定的信念。记住,艺术之路虽长且艰,但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潘素感激地望向张伯驹,眼眶微湿,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谢谢你,伯驹。是你给了我重生的勇气,让我相信即使前路漫漫,也有你相伴左右。我会用我的画笔,记录下这世间的美好与哀愁,不负你的期望。”

然而,幸福的时光并未能完全掩盖家族内部的暗流涌动。张伯驹的家中,除了潘素,还有三位性格迥异的妻子,她们或温婉、或强势、或聪慧,却都对这位新来的女子怀有复杂的情感——嫉妒与不满如同野草般在心中蔓延。

家族聚会的夜晚,灯火辉煌,觥筹交错间,气氛看似和谐,实则暗藏锋芒。大夫人,一位风韵犹存、气场强大的女子,她故意将话题引向潘素,嘴角挂着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潘素啊,听闻你最近在书画上颇有造诣,不知可否让我们这些粗人开开眼,看看你的画技是否真能与府中画师相提并论?”

此言一出,众人皆静,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潘素。潘素并未表现出丝毫慌乱,她微微一笑,那笑容里既有谦逊也有自信:“大夫人谬赞了,潘素不过是一介后学末进,怎敢与府中名师相提并论。但既然大夫人有此雅兴,潘素便斗胆献丑,权当是给诸位夫人小姐解闷了。”

说着,潘素便命人取来笔墨纸砚,坐于一旁的小几前,凝神静气,开始在宣纸上勾勒起来。只见她笔触流畅,墨色浓淡相宜,不多时,一幅清雅脱俗的兰花图便跃然纸上。兰花以石为伴,姿态高洁,既展现了画家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又寓意着坚韧不拔、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大夫人见状,面色微变,她未曾料到潘素竟有如此才华,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悔意与钦佩。她轻轻鼓掌,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果然是好画,潘素妹妹不仅人美,画也美,真是让我等自愧不如啊。”

张伯驹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家庭内部的矛盾不易调和,但他更珍惜与潘素之间这份纯真的情感。他站起身来,走到潘素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目光中满是鼓励与疼爱:“潘素,你做得很好。记住,无论外界如何纷扰,只要你我心手相连,便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追求艺术的脚步。”

那一刻,潘素的心中充满了温暖与力量。她知道,只要有张伯驹在身边,无论前路多么坎坷,她都将勇敢地迈出步伐,用画笔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而这段经历,也将成为他们爱情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永远镌刻在岁月的长河中。

1941年的上海,夜幕低垂,仿佛一张巨大的黑绸覆盖着这座繁华与阴霾并存的都市。街道上霓虹闪烁,却也掩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与不安。张伯驹,这位风度翩翩却心怀忧虑的文人,踏着沉重的步伐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每一步都似乎承载着千斤重压。他的眼神时而望向远方,时而低垂,似乎在寻找一丝解脱,又或是害怕被什么突如其来的阴影所吞噬。

抵达李祖莱那栋隐藏在繁华背后的宅邸时,张伯驹的心已提到了嗓子眼。门扉轻启,一股阴冷的气息迎面扑来,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不测。屋内,李祖莱正悠然自得地品茶,那笑容背后隐藏的阴鸷,如同毒蛇吐信,令人不寒而栗。

“张兄,别来无恙?”李祖莱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胁。他站起身,缓缓踱步至张伯驹面前,那双细长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人心。“你我虽为旧识,但今日相见,却别有一番滋味。”

张伯驹强作镇定,拱手回礼:“托福,托福。只是不知李兄深夜相邀,究竟有何要事?”他的声音虽稳,但微颤的手还是泄露了内心的紧张。

李祖莱轻笑一声,突然话锋一转:“张兄,你我皆是这乱世中的浮萍,但你的才华与地位,却如璀璨星辰,让人既羡又妒。我李祖莱虽非英雄,却也渴望有朝一日能与你并肩。”言罢,他脸色骤变,挥手示意,几个身形魁梧的大汉瞬间将张伯驹围得水泄不通。

“李兄,你这是何意?”张伯驹心中一凛,但仍试图保持冷静。

“张兄,今夜就让李某略尽地主之谊,请你在此小住一晚。”李祖莱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随即转身离去,留下张伯驹一人,被无情地拖入那个阴暗潮湿的地下室。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潘素,正被一股强烈的不安所笼罩。她坐在昏黄的灯光下,手中紧握着那封匿名信,每一个字都像是锋利的刀刃,切割着她的心。“张伯驹在上海”,这简单的几个字,却如同惊雷,在她的世界里炸响。

“他一定遇到了麻烦。”潘素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她深知,此刻的她必须坚强,为了那个她深爱的男人,她必须挺身而出。

经过一番周密的准备,潘素带着家中的积蓄和一颗坚定的心,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征途。到达这座陌生而又复杂的城市后,她如同一只孤勇的凤凰,穿梭于市井之间,用尽一切手段寻找张伯驹的下落。

终于,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她从一名看似不起眼的乞丐口中得知了张伯驹被绑架的消息。那一刻,她的心如刀绞,但理智告诉她,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

“二十根金条,否则他就别想活着回来。”李祖莱的手下在阴暗的室内对潘素提出了苛刻的条件。他们的脸上挂着冷酷的笑容,仿佛已经将潘素视为囊中之物。

潘素强忍住内心的恐惧与愤怒,她的声音虽轻,却异常坚定:“好,我答应你。但你必须确保他的安全,一根汗毛都不能少。”

接下来的几天里,潘素几乎跑遍了整个上海滩,变卖了所有能变卖的财物,甚至不惜牺牲那些对她意义非凡的珠宝和字画。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她带着沉甸甸的二十根金条,站在了李祖莱的宅邸前。

“钱带来了。”潘素的声音在风雨中显得格外清晰而有力。

李祖莱的手下接过金条,逐一验证无误后,终于让张伯驹出现在了潘素的视线中。那一刻,两人四目相对,无需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

“走!”张伯驹挣扎着挣脱束缚,拉着潘素就往门外冲去。然而,李祖莱的手下岂会轻易放他们离开?一场激烈的追逐战随即展开。

“你先走!”张伯驹在奔跑中突然停下脚步,回头对潘素吼道。他的眼中满是不舍与决绝。

“不!我要和你一起!”潘素坚定地摇头,泪水与雨水交织在一起,模糊了她的视线。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看守的疏忽为他们赢得了宝贵的逃脱机会。张伯驹趁势发力,带着潘素冲进了一条狭窄的小巷。他们背靠背站立,警惕地听着外面的动静,彼此的心跳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响。

终于,脚步声逐渐远去,消失在巷尾的拐角处。张伯驹和潘素紧绷的神经这才稍稍放松,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也有对彼此深情不渝的感激。他们紧紧相拥,仿佛要用这份温暖驱散周遭所有的寒冷与黑暗。

“我们得离开这里,越快越好。”张伯驹低声道,目光中闪烁着坚定。他知道,虽然暂时摆脱了追捕,但李祖莱的势力不容小觑,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潘素点头应允,两人手牵手,借着夜色的掩护,小心翼翼地在上海错综复杂的巷弄间穿梭。每经过一个转角,每跨过一个门槛,都像是跨越了一道生死线。他们的心跳与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无言的乐章,诉说着对生命的坚持与对爱情的执着。

经过一番曲折,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处偏僻却相对安全的居所。这是一间简陋的小屋,却足以让他们暂时躲避风头,安下心来。张伯驹点燃了一支蜡烛,昏黄的光线映照在他疲惫却坚毅的脸庞上,他轻轻抚摸着潘素的手背,眼中满是柔情。

“素儿,你受苦了。”他低语道,声音中满是心疼与自责。

潘素摇了摇头,温柔地笑道:“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再苦再累都值得。”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仿佛能穿透一切困难与险阻。

两人相拥而坐,回忆起过往的点点滴滴,从相识到相知,再到如今共历生死,每一刻都显得那么珍贵。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也许还会遇到更多的风雨和挑战,但只要彼此相依,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张伯驹与潘素的爱情如同一束穿透阴霾的阳光,温暖而明亮。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与坚持,也让人们相信,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总有一份真挚的情感能够超越一切艰难险阻,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在东北那片辽阔而遥远的土地上,隐藏着一个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小镇,它仿佛是世间的一片净土,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镇子不大,却四季分明,尤其是秋日,金黄的麦田如海洋般波澜壮阔,晨曦初现时,薄雾轻绕,给这宁静的画面添上了一抹神秘与梦幻。

张伯驹与潘素的晚年,便是在这样一幅画卷中缓缓展开。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雕花木窗的缝隙,轻轻拂过张伯驹那布满皱纹却依旧坚毅的脸庞时,他便缓缓睁开了眼。那双历经沧桑的眼睛,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温和。他轻轻起身,动作虽缓,却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身穿那件旧旧的蓝色长衫,每一件褶皱都仿佛承载着过往的记忆,他轻声走到潘素床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素儿,天亮了,起来迎接新的一天吧。”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像是春日里和煦的风,拂过潘素的心田。潘素微微蜷缩在棉被中,听到张伯驹的声音,缓缓睁开了眼睛,那双眸子依旧明亮如初,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她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羞涩与幸福,轻声道:“嗯,你先去,我随后就来。”

张伯驹点了点头,转身离开房间,他的背影在晨光中拉长,显得格外孤独而又坚韧。他拿起放在门边的那把陪伴了他多年的锄头,那是他晚年生活的见证,也是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热爱的象征。他踏着轻快的步伐,走向那片金黄的麦田,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坚定有力。

而潘素,则在房间内忙碌起来。她穿着简单的灰色棉布裙,一头乌黑的秀发简单地挽成一个发髻,虽然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份温婉与素雅却从未改变。她灵巧地在厨房中穿梭,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与窗外的鸟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温馨的生活交响乐。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早餐便摆上了桌,简单却充满家的味道。

吃过早饭后,张伯驹扛起锄头,再次踏入那片他深爱的麦田。站在田埂上,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望着那片随风起伏的麦浪,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他想起年轻时的自己,与潘素一同游历四方,收藏古玩的日子。那时的他们,虽然生活艰辛,但心中却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如今,虽然岁月已逝,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却如同昨日般清晰。

与此同时,潘素在家中忙碌着家务,她的身影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穿梭。偶尔,她会停下手中的活计,走到窗边,望向那片金黄的麦田和其中那个熟悉的身影。每当看到张伯驹佝偻却坚定的背影时,她的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只要他们彼此相伴,就没有什么能够打败他们。

午后,阳光斜斜地洒在窗前,给整个房间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张伯驹从田里回来,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走进房间,看到潘素正坐在窗边,手中拿着一本书,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显得格外柔和。他走过去,坐在她身旁,拿起一本书,翻到了一页折角的地方,那是他们年轻时共同收藏的《平复帖》的拓本。

“素儿,你看这里,”张伯驹的声音带着几分怀旧与感慨,“我记得这是我们年轻时一起收藏的《平复帖》的拓本。那时候,我们为了它,跑遍了整个京城。”说着,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段青涩的岁月。

潘素抬起头,看着张伯驹手中的书,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她接过书来,仔细地翻看着,每一个字、每一幅画都让她想起了那些美好的时光。她轻声道:“是啊,我还记得那时候我们为了这张拓本付出了多少努力。那时候的我们真是年轻啊。”

两人沉浸在回忆中无法自拔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他们相视一眼后站起身来走到门口打开门一看只见一个陌生人站在门口手中拿着一份文件。那人自我介绍说是故宫博物院的代表特地来感谢张伯驹捐赠的文物。

“您是张伯驹老先生吗?”那人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敬意与激动。张伯驹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道:“哦是你啊请进吧。”那人走进房间后将一份精美的文件递给了张伯驹道:“这是故宫博物院为您颁发的捐赠证书请您收好。”

张伯驹接过证书仔细地看了看然后递给了潘素道:“素儿你看这是我们的荣誉啊。”潘素接过证书仔细地看了看那精致的封面和烫金的字体让她感到无比自豪。她眼中泛起了泪光道:“是啊这都是我们一生的心血啊。”

故宫博物院的代表见状,心中也涌起一股敬意。他深知,眼前这对老夫妇不仅捐赠了无数珍贵的文物,更是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他轻轻地说:“张老先生,您和夫人真是我们国家的瑰宝。您捐赠的这些文物,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会竭尽全力,让这些文物得到最好的保护和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

张伯驹闻言,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包含了太多的情感——有欣慰,有自豪,也有对未来的期许。他轻轻拍了拍故宫代表的手背,温和地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老了,很多东西已经带不走了,但这些东西是我们民族的记忆,是历史的见证。我们希望它们能被更多的人看到,被更多的人珍惜。”

潘素在一旁也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但那是幸福的泪光。她轻声补充道:“我们这一辈子,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但最让我们感到满足的,就是能够为这片土地,为这份文化,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故宫代表听了,深深地鞠了一躬,表达了自己最诚挚的感谢。随后,他又说了几句感谢和祝福的话,便起身告辞。张伯驹和潘素站在门口,目送着他的背影渐渐远去,直到消失在小镇的尽头。

回到房间,两人坐在床边,手紧紧相握,仿佛要抓住这份难得的平静与安宁。张伯驹深情地看着潘素,说:“素儿,你看,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些文物,将会继续讲述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

潘素微笑着点头,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她轻声回应:“是啊,伯驹。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信念,有传承,我们的生命就永远不会结束。”

日子就这样在平静与幸福中悄然流逝。张伯驹的身体虽然日渐衰弱,但他的精神却越来越坚定。他时常会在潘素的陪伴下,坐在窗边,望着那片金黄的麦田,回忆着过去,也憧憬着未来。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但他更清楚,自己留下的不仅仅是那些珍贵的文物,更是一份对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午后,张伯驹安详地闭上了眼睛,他的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仿佛是在告诉这个世界,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潘素紧紧握着他的手,泪水无声地滑落,但她知道,伯驹并没有离开,他的精神,他的爱,将会永远陪伴着她,陪伴着这片土地,陪伴着这个民族。

在张伯驹离世后,潘素独自一人继续生活在这个小镇上。她时常会走到那片麦田边,仿佛还能看到伯驹在那里劳作的身影。她按照伯驹的遗愿,将他生前所有的珍贵古玩都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这些文物中,每一件都承载着他们的记忆与情感,每一件都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1992年,潘素也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一生,是与张伯驹相互扶持、相互理解、相互成就的一生。他们的故事,被后人传颂为一段佳话,一段关于爱情、关于文化、关于传承的佳话。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爱如长河,文脉永传。”这不仅是对他们一生的总结,更是对他们精神的永恒纪念。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保护我方族长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魔艳武林后宫传 春满香夏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黑铁之堡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肥水不流外人田 陛下不可以! 猎妖高校 特种兵在都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回1982小渔村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一剑独尊 逍遥四公子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篡清 武炼巅峰 藏国 南明谍影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覆汉 父可敌国 
最近更新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穿越梁山成霸业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古今名人记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史记白话文版 明朝皇帝往事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西唐居士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txt下载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最新章节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