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西唐居士

首页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想当皇帝的领主 驿路星辰 铁骨 妖孽王妃桃花多 狂妃很彪悍 混在洪武当咸鱼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凡人歌 赤色黎明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西唐居士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全文阅读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txt下载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9章 苏高三(中)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扬州城温柔的晨光中,林道源的书房不仅是知识的殿堂,也成了情感与灵感交织的温床。窗外,柳丝轻拂水面,偶有晨鸟掠过,留下一串清脆的鸣唱,与书房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相得益彰。林道源放下笔,轻轻吹散宣纸上的墨迹,眼中闪烁着对即将面世的诗句的期待与自豪。

“苏高三,这个名字,如同晨星般璀璨,照亮了我心中的文思。”他喃喃自语,心中已构想好将这首诗赠予苏高三时的场景,那份激动与忐忑交织的情绪,让这位平日里沉稳的文人也不免有些紧张。

另一边,苏高三正于净香园内晨练,她身着紧身武服,步伐轻盈,每一次挽弓搭箭都透露出一种力量与美的和谐。昨日比赛的胜利,对她而言,不仅仅是荣誉的加冕,更是对自我极限的一次超越。然而,让她未曾预料的是,这份荣耀会以诗的形式,在扬州城迅速传播开来,而这一切的源头,竟是那位素未谋面的林道源。

“林道源?这个名字听起来倒像是位儒雅的书生。”苏高三心中暗自思量,对这位能洞察她内心深处英气的诗人产生了好奇与敬意。她决定,在繁忙的训练之余,亲自拜访这位才子,以表感激之情。

几日后的一个午后,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苏高三身着淡雅长裙,踏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了林道源位于城东的宅邸前。府邸虽不大,却透着一股书香门第的雅致,门楣上挂着“墨香居”的匾额,更显主人的风骨。

苏高三轻叩门扉,不多时,一位书童开门迎客,见她气质非凡,连忙行礼:“请问姑娘有何贵干?”

“我乃苏高三,特来拜访林道源先生,有要事相商。”苏高三声音温婉,却自有一股不容忽视的坚定。

书童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恭敬道:“原来是苏女侠,我家先生早有耳闻,请随我来。”

穿过曲折的回廊,苏高三在仆人的引领下缓缓前行,来到一扇门前。仆人轻轻推开房门,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苏高三定睛望去,只见房内布置简洁而雅致,一张书桌摆在窗前,上面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和书籍。

林道源正低头整理着书案上的文稿,听到开门声,他抬起头来,一眼便看到了走进房间的苏高三。他不禁愣住了片刻,似乎有些惊讶,但很快便露出了笑容,起身迎接道:“苏姑娘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请坐。”

苏高三微微一笑,迈步进入书房,环顾四周。只见墙上挂着几幅书画,虽然不是什么大师之作,但每一幅都透着一种不凡的韵味。她心中暗暗赞叹,对林道源的品味颇为赞赏。

她走到书桌前,轻轻坐下,看着林道源说道:“林先生的大作,我已拜读,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今日特来,一是为道谢,二来也想与先生共同欣赏诗词,探讨一番。”

林道源听了,心中涌起一阵暖意。他微笑着说:“苏姑娘太客气了。能得到姑娘的赏识,实在是林某的荣幸。来,请品茶,让我们一边品茗,一边谈论诗词吧。”

说着,他拿起茶壶,为两人各斟了一杯茶。茶香袅袅,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苏高三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然后放下杯子,开始与林道源谈论起诗词来。他们从李白、杜甫谈到苏轼、辛弃疾,又从唐诗宋词谈到元曲明清小说。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苏高三与林道源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畅谈文学艺术,彼此的心灵也越发贴近。他们发现对方都是真正热爱诗词的人,对于文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两人对坐,茶香袅袅中,林道源首先开口:“苏姑娘箭术超群,英姿勃发,那日比赛,林某有幸目睹,实为震撼。故有此诗,以表敬意。”

苏高三轻抿一口茶,眼神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林先生妙笔生花,将小女子的微末技艺描绘得如此生动,令我既惊又喜。其实,我苏高三不过一介武夫,得先生如此赞誉,实感惭愧。”

林道源摇摇头,认真道:“苏姑娘此言差矣。武艺与文采,皆是才华之展现,无分高低贵贱。姑娘能以女子之身,在男儿群中脱颖而出,其勇气与坚韧,实属难得。林某所敬者,非止技艺,更在于姑娘之精神风貌。”

这一番话让苏高三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不禁轻笑出声,说道:“先生所言,犹如醍醐灌顶,令我豁然开朗。原来,真正的才华与美丽并非局限于形式,而是源于内心的光芒。今日与先生一谈,胜过读十年书啊!”两人继续畅谈,话题从诗词歌赋延伸到武学之道,又深入探讨了人生哲理。

每一个话题都引发了他们深刻的共鸣,仿佛找到了知音。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流逝,直到夕阳西下,余晖洒落在书房内,两人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临行前,林道源赠给苏高三一本自己亲手抄录的诗集,言道:“愿此书陪伴姑娘左右,日后若有感悟,不妨随时来信交流。”苏高三郑重地接过诗集,眼中闪烁着感激与期待之情:“定当珍藏,他日必定以诗相和。”

于是,在扬州城的余晖中,两位不同领域的佼佼者,因诗结缘,成就了一段佳话。从此,林道源与苏高三之间的交往,不仅仅是文人墨客与武林高手之间的简单交流,更成为了扬州城里一段被传为佳话的佳缘。

苏高三回到净香园,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喜悦。她翻开林道源赠予的诗集,细细品读,每一首诗都仿佛是对她心灵的一次触动,让她在武艺之外,也找到了精神的慰藉。她开始尝试着将自己的武学心得融入诗词之中,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回报林道源的知遇之恩。

不久之后,一封满载着苏高三心意的书信,被一名神秘使者悄悄地送到了林道源居住的墨香居。这封信的信封上没有任何署名,但却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仿佛是来自远方的思念。

当林道源打开信封时,他发现里面装着一张精美的信纸,上面用清秀的字迹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他仔细地阅读起来,很快就被信中的内容所吸引。原来,这封信是苏高三写给林道源的。在信中,她以“箭影留痕”为题,写下了一首描绘箭术之美与人生哲理的诗篇。诗中写道:

箭影如流星划过天际,

留下痕迹于岁月长河。

箭尖闪烁着智慧光芒,

穿透虚空探索无尽奥秘。

一箭射出,如同人生轨迹,

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

箭影留痕,见证成长历程,

坚持不懈,追求卓越成就。

这首诗既展现了苏高三对箭术的热爱和执着,又蕴含了她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林道源读完后,不禁为之惊叹。他没想到苏高三不仅武艺高强,还能写出如此优美的诗篇,更重要的是,她对武学的理解和感悟让他深感敬佩。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道源与苏高三的书信往来越来越频繁。他们开始互相交流自己的诗词作品,并分享各自的武学心得。渐渐地,他们发现彼此有着许多共同的兴趣爱好,尤其是对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想的探讨,让他们的关系变得越发亲密。

在这个过程中,林道源逐渐了解到苏高三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她虽然外表坚强,但内心却充满了柔情和细腻。而苏高三也透过林道源的信件,感受到了他的真诚和善良。就这样,他们的心灵在字里行间渐渐靠近,彼此之间的情感也在悄然生长。

扬州城的百姓们,对于这段文武双全的佳话更是津津乐道。他们不仅传颂着苏高三的箭术与美貌,更对林道源与苏高三之间深厚的情谊赞不绝口。茶馆酒楼中,常常能听到关于两人的故事被反复讲述,每一次讲述都充满了羡慕与祝福。

某个午后,阳光明媚,微风拂面。苏高三身着淡雅的衣裙,带着侍女来到了林道源的府邸前。她轻轻敲门,不一会儿,门房便出来迎接。

“请问姑娘有何事?”门房恭敬地问道。

“我是苏高三,特地前来拜访林公子。”苏高三微笑着说道。

门房一听是苏高三亲自来访,顿时惊讶不已,连忙通报给林道源。林道源得知苏高三来访,心中也是激动不已,他连忙整理衣冠,亲自出门迎接。

两人见面后,相互行礼问好。林道源请苏高三进入书房,亲自为她泡茶。茶香袅袅,两人相对而坐,开始畅谈起来。

“苏姑娘,你的箭术和才华真是让我佩服不已。”林道源率先开口道。

“林公子过奖了,我只是尽力而为。”苏高三谦虚地回答道,“倒是你的诗篇,真是让我感动不已。你的赞美之情,让我倍感荣幸。”

“苏姑娘的才华和美貌,本身就是值得赞美的。”林道源诚恳地说道,“我只是用文字表达出了我心中的感受而已。”

两人相谈甚欢,仿佛找到了知己一般。苏高三向林道源展示了自己的画作和诗词作品,林道源看后赞不绝口。他对苏高三的才华表示由衷的敬佩,同时也对她的美貌表示赞赏。

“苏姑娘的画作真是栩栩如生,仿佛能让人置身于画中一般。”林道源赞叹道。

“林公子过奖了。”苏高三谦虚地回答道,“我只是喜欢画画而已,希望能够通过画笔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两人还一起品茶论诗、赏花作画。他们在书房中挥毫泼墨,相互切磋技艺;在花园中赏花观景,畅谈人生理想。每一次交流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也让他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了。他们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只沉浸在彼此的交流中。直到夜幕降临,苏高三才依依不舍地告别林道源,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从此以后,苏高三和林道源成为了知己好友。他们经常一起品茶论诗、赏花作画,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无论是在书房中切磋技艺还是在花园中赏花观景,他们都能够找到彼此心灵的契合点。他们的友谊如同一坛美酒,越陈越香。

每当回想起与林道源相处的时光,苏高三的心中都充满了无尽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她深知,在这广袤的世界上,能邂逅一个真正懂自己、全力支持自己的人,实属不易。正因如此,她格外珍视这段来之不易的友谊,并将其视作人生最为珍贵的财富之一。

与此同时,林道源对苏高三的情谊也是有增无减。他明白,苏高三不只是个才情出众的女子,更是个心地善良、待人诚恳的挚友。他们间的深厚友情,让他深深领略到生活的美妙和温馨,更激励着他坚定不移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和信念。

可是,由于林道源家族的强烈反对,尽管两人彼此倾心,但终究未能结成连理。对此,苏高三并无半句怨言。她清楚地知道,或许是彼此的缘分未深,注定无法成为夫妻。但她坚信,属于她的有缘人定会在不久的将来降临身旁。

午后的阳光温暖而柔和,如轻纱般洒落在庭院内,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沈文轩的到来,让原本静谧的氛围多了一丝灵动和深沉。他的出现像是一阵清风,吹开了苏高三心中的涟漪。

苏高三放下手中的古籍,抬起头来,目光温柔地迎向沈文轩。她的眼神清澈如水,带着淡淡的笑意,仿佛能洞悉一切。她的淡定与从容,就像江南水乡里静静流淌的河水,深邃而清澈。\"沈公子能抽出时间前来拜访,真是我的荣幸。还请允许我亲自为您泡一壶上等的龙井茶,以示敬意。\"苏高三轻声说道,声音婉转悠扬,如同天籁之音。她站起身来,动作轻盈优雅,仿佛每一步都踏着古老的韵律。她走进内室,很快就捧着一套精美的茶具出来了。茶具上绘制着淡雅的山水图案,与庭院内的景色相映成趣。

沈文轩见状,连忙起身欲接过茶具,却被苏高三以温婉的笑容婉拒:“沈公子请坐,这等小事,交由侍女即可。”言罢,她轻启朱唇,指挥侍女烧水、温杯,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透露出她不凡的生活品味与修养。

待茶香四溢,两人再次落座。沈文轩轻啜一口茶,赞叹道:“好茶!茶香清冽,回味无穷,恰如苏小姐之才华,令人沉醉。”

苏高三微微一笑,目光中闪烁着谦逊与喜悦:“沈公子谬赞了。茶之优劣,在于品;人之才华,则需时间与经历来磨砺。我不过是偶有所得,不足挂齿。”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诗词书画。沈文轩从袖中取出那卷画纸,缓缓展开,是一幅未完成的山水画稿,远山近水,云雾缭绕,虽未着色,却已初见神韵。“这是我近日所作,正愁无法点睛之处,不知苏小姐可有高见?”他边说边将画纸推向苏高三,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苏高三接过画纸,细细端详,眉宇间透露出认真的神情。她轻声说道:“沈公子此画,已得山水之精髓,唯余一抹色彩,便能活灵活现。若依我之见,不妨在此处山巅添一抹夕阳红,既可映照山水之美,又能增添几分暖意与希望。”她边说边用指尖轻轻点在画纸上的某个位置,仿佛那里真的有一轮夕阳正缓缓升起。

沈文轩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点头称是:“苏小姐所言极是,我怎未想到这一点?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愈发投机。沈文轩不仅展示了自己的画作,还向苏高三请教了关于诗词创作的技巧与心得。他谈及自己对于“意境”的追求,如何在画中营造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空间。而苏高三则以她的诗词为例,讲述了如何通过文字描绘出内心的情感与对世界的感悟。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让沈文轩深受触动。

“苏小姐的诗词,字字珠玑,句句含情。读之,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共鸣。”沈文轩由衷地赞叹道。

苏高三轻笑,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诗词,不过是我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罢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和故事,只要用心去感受,用情去书写,便能创作出触动人心的作品。”

随着夕阳西下,庭院内的光线逐渐变得柔和而温暖。沈文轩与苏高三的交谈也渐入佳境,他们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只愿沉浸在这份难得的相知与共鸣之中。最终,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地平线上时,沈文轩才依依不舍地起身告别:“苏小姐,今日一聚,实乃我人生之大幸。愿我们未来还能有更多交流的机会。”

苏高三点头微笑,目送沈文轩离开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她知道,自己与沈文轩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超越友谊的深厚情感。这份情感,将伴随着他们各自的成长与探索,成为他们人生旅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沈文轩的身影几乎成了苏高三庭院中的常客。每当晨光初破晓或夕阳温柔地洒在青石板路上时,总能见他手执画笔,心怀虔诚,步入这方静谧的天地。而苏高三,对于沈文轩的到访,也从最初的惊讶渐渐转变为期待与喜悦。两人之间的情谊,如同春日里悄然绽放的花朵,无声却绚烂。

一日清晨,微风不燥,阳光正好,沈文轩带着精心准备的画具,再次踏入了苏高三的庭院。他手里提着一只古朴的木质画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画笔、颜料以及他特制的画纸,每一步都显得格外庄重。

“苏小姐,今日阳光正好,我想为你画一幅肖像画,以作纪念,不知你意下如何?”沈文轩站在庭院门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与期待。

苏高三闻言,正欲修剪花枝的手微微一顿,随后转过身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感动。她轻笑道:“沈公子真是有心,只是我这等凡尘俗子,怎敢劳烦你如此大费周章?”

沈文轩连忙上前几步,目光坚定而温柔:“苏小姐此言差矣。在我心中,你的才华与美貌如同江南最精致的刺绣,是世间难得的珍宝。我若能将其画下,不仅是对你的敬仰,更是对我艺术追求的一种升华。”

苏高三望着沈文轩诚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轻轻点头,道:“既然沈公子如此盛情,那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于是,两人一同布置起画画的场景。沈文轩精心挑选了一个光线柔和、背景雅致的位置,让苏高三坐于石凳之上。苏高三则换上了自己最喜爱的淡雅衣裙,发髻轻挽,只插了一支素雅的玉簪,整个人显得清新脱俗,仿佛从画中走出的仙子。

随着一切准备就绪,沈文轩缓缓展开画纸,拿起画笔,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的创作。他时而凝视苏高三,捕捉她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时而低头作画,笔触间流露出对美的极致追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的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也为这幅画增添了几分神圣与庄严。

苏高三则安静地坐着,目光时而望向远方,时而落在沈文轩忙碌的身影上。她的脸上始终挂着恬静的微笑,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安静下来。偶尔,她会与沈文轩交谈几句,分享自己对诗词歌赋的见解,或是询问他画画的心得体会。两人的对话轻松愉快,充满了默契与理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画中的苏高三逐渐显现出她的神韵与风采。沈文轩的画笔仿佛有魔力一般,将她的每一个细节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她的眼眸深邃而明亮,仿佛能洞察人心;她的唇角微扬,透露出一种淡然与从容;她的身姿挺拔而优雅,宛如一株亭亭玉立的荷花。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沈文轩停下了手中的画笔。他退后几步,仔细端详着自己的作品,眼中闪烁着满意与自豪的光芒。画中的苏高三仿佛活了过来,她正静静地望着这个世界,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

“苏小姐,请过来看看这幅画。”沈文轩转身对苏高三说道。

苏高三闻言,缓缓起身,走到画前。当她看到画中的自己时,不禁被深深地震撼了。画中的她比现实中的自己更加美丽动人,仿佛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的力量。她的眼中闪过一抹惊喜与感动,随即化为一抹温柔的笑容。

“沈公子真是妙手丹青啊!这幅画让我看到了自己从未发现的一面。”苏高三由衷地赞叹道。

沈文轩谦虚地笑道:“这都是苏小姐的功劳。是你的气质和才华给了我灵感和动力。没有你的存在,这幅画也就失去了它的灵魂。”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间的默契与情谊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这幅肖像画不仅成为了沈文轩的代表作之一,更见证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与相互的欣赏。在江南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他们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经典。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黑铁之堡 逍遥人生 超凡大航海 肥水不流外人田 挑肥拣瘦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霸天武魂 夫君天天酸溜溜 特种兵重生七零 重生过去震八方 都市皇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明朝皇帝往事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西唐居士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txt下载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最新章节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