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理振

首页 >>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权奸 霸天武魂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夺嫡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晚唐浮生 武道凌天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理振 -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全文阅读 -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txt下载 -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4章 安西故土与故人(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当郭衡真正踏上敦煌土地,看到那并不算高耸的城头上,猎猎作响的唐字篆书大旗,心中翻腾不已。

虽说从他幼年知世事以来,身边的长辈父兄,便不厌烦地一次次重复着,那向东越过万里之外,方才是自己的故乡。

那个曾经约大漠,绝草原,东极高丽,西抵波斯的帝国,方是自己的国邦。

可细细想来,自生长以来,其实他从来都没有见过,真正的大唐军队,没有踏上过真正的唐土。

汉文化本身,有极强的向心维持力,故而郭衡等人依旧还说汉言、行汉礼。这也不奇怪,在李业过去光复的陇右等州,也有大量当初唐廷退出西北后,被吐蕃征服,化为部落的汉民。

但这些人哪怕隔了多代,或多或少,也保留着相当汉地习俗。

相较之下,安西余部虽然自龟兹失陷后几十年,一直游荡在外,生存艰难,可并未接受过吐蕃统治,哪怕隔了几十年,一应风俗,与西北汉家,别无二样。

跟随郭衡一起来的,还有各族当中几十名代表,大都是当初郭昕都护府中文武官吏后人。

到了郭昕这一辈,没再自称为都护,而是以“安西都护府骑兵都尉”自居,其下数千民众,以百户为一屯,共计十一屯,每屯设有副尉,便是安西四镇仅存的军民了。

李业闻讯,亲自出城三十里相迎,命数百骑兵列队,旗帜伞盖,极为隆重的礼仪迎接,引得城中好事民众纷纷外出围观。

敦煌在西域是大城,尤其是张议潮、张淮深两代领导人,都给予了敦煌相对安宁清明的环境,几十年的时间里,也促使敦煌繁荣起来。

故而此时的敦煌城,仅是城内及郊外的编户人口,就有六千多户,约四万余口。加上沙州所属其他县、堡、关、镇,恐有约两万户以上。

李业对敦煌相当重视,严令各部不得扰民,大军主力不得入城,让敦煌丝毫不像是一座刚刚经历了残酷战争的城镇。

郭衡自幼在西域长大,还是第一次见到这般汉家礼节,可谓诚惶诚恐。

见李业带着数百骑兵,铠甲曜目,斧钺仪仗齐全,一时间都不知进退。

只看着一身凉王派头的李业主动下马,率先来迎,这才反应过来

“草,草民怎敢劳烦大王亲迎?”

郭衡激动之下,一揖到地,被李业亲手扶起,却见眼前,传闻中拥兵十万,受大唐朝廷钧命,西征讨逆的凉王殿下,却是年轻得过分,估计和自己差不多年岁,丝毫不似想象中那般虎背熊腰。

唯独身量颇高,比自己超出半个头来,一双剑眉下,凌冽的目光,不怒自威,渊渟岳峙,令人不敢轻易言语。

先是在他身上扫视打量一番,方才大笑道

“君便是汾阳郡王后人,武威郡王之孙?”

“祖宗之德,衡不肖子,焉敢自居。”

郭衡连忙谦让

当初最后一任安西大都护,郭昕,便是再造大唐的功臣,汾阳郡王郭子仪亲侄,而郭昕本人,后来在消息传回长安,朝廷得知安西尚在抵抗,也被隔着几千里,遥封为武威郡王。

李业却是直接握住对方手,拉着上了马车,还向郭衡引见了杨师厚、张淮深、王建等人,笑着道

“郭君且在沙州稍待,我已上书陛下,并告文华州郭氏,想必不久之后,便有回复,君祖孙三代,坚守西域,前赴后继,士气骨鲠,不让于汉之苏武、张骞!届时朝廷自有表彰,以示君三代之烈!”

可怜自幼就在西域跟着族人四处游荡的郭衡,哪里见过这般阵仗,面色涨红,都忘了推辞。

李业随即带着郭衡,上车校阅兵马

河西、效节,以及新重组后的归义军,六千步骑,分左右排开,队列齐整,兵械、甲胄耀眼,高呼

“大唐万胜!”

阳光下,战士手中陌刀的锋刃,与明光铠胸前的护心镜交相辉映。

高大的西域战马都披上了一层甲胄,人马具甲,宛如钢铁巨兽

郭衡一时有些眼热

想必当年安西都护府尚在时,自己祖父、父亲,为之赴汤蹈火、死不旋踵的,也是这样一支军队吧?

-------------------------------------

高昌回鹘那边,自从仆固可汗的几千人马,被杨师厚砍瓜切菜打得大溃,只带着几百人逃出升天以后,高昌回鹘便不敢再兴兵报复,而且收缩守势。

仆固可汗也是被打怕了,生怕凉军乘胜追击杀过来,一口气攻克西州、高昌。

李业倒也没有马上找他算账的意思,但却借着接收安西遗民的机会,让杨师厚和王建,各率三千兵马,大摇大摆横穿回鹘人控制的西州,把数千安西遗民接了过来,整个过程,回鹘人不敢有半点脾气。

按照李业的设想,安西遗民尚存这种大事,上报长安后,肯定要引起轩然大波。

届时,郭衡这种,祖孙三代,忠于职守,孤身坚守异域的典型,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要被大书特书的政治正确,尤其是当今天子还是个特别沉迷儒家士大夫那套,又有雄心壮志的,说不得还会因此,觉得自己又如何“天命所归”了。

郭衡本人,大概率就要得个郡王之类高级头衔,然后调回长安供着。

而李业,却是盯上了剩下的这几千安西遗民。

这些人能在西域各势力夹缝中,周旋生存下来,其间人才不少,那几百武装,也算精锐。

更为关键在于,他们对于西域地理人情,尤为熟悉,或许是自己以后想治理西域,可以依仗所在。

说干就干,很快李业就以河西经略、陇右节度的身份,开始着手重建安西都护府。

当然,安西大都护,在唐代是仅次于三公,与宰相同级的大员,李业不能私自任命。

但过去几十年里,虽然安西与中原断绝联系,了无音讯,但朝廷其实一直没有废除安西都护府的建制。

李业干脆便以敬翔遥领都护长史,杨师厚兼任都护司马,把这几千人直接交给杨师厚管理,成为新的安西军。

可怜的郭衡等人,隔绝数十年,还不知道此时的中原,早已陷入四分五裂,军阀割据。还以为李业便是朝廷宗室大将,受命西征,如此安排,必然也是有朝廷授意,殊不知人家这是在兼并自己。

他们只觉得,隔了几十年,朝廷既然能派兵西征,收复故土,想必此时早已是国泰民安,再复贞观、开元盛世了。

李业也不想戳破对方幻想,反而做出一派忠臣孝子模样,一口一个朝廷、陛下的,仿佛自己是全然奉命行事的大唐王师。

郭衡也只是从李业姓氏和爵位上推测,对方应该便是如唐初河间王李孝恭那种,天子的堂兄弟之类,便是再三诚惶诚恐。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宰相孔纬、韦昭度、张濬等人,纷纷带头出列,恭拜称贺

天子看着殿中跟着出列恭贺的众臣,心中也是一番激动自得

一开始,李业的奏章递到尚书省时,韦昭度等人还觉得荒谬

只以为是李业这厮,又开始搞什么幺蛾子。先帝驾崩以后,朝廷君臣早已看出来,这家伙当初其实就是借着朝廷名号,西进开拓势力,只是觉得对方这样,总比跑来关中找长安麻烦好,便不管不顾。

但随着李业的势力愈加庞大,眼看渐有成天下第一藩镇之势,新君继位以后的朝廷便有些坐不住了。

只是这家伙叠的buff实在太厚,既有被皇室认可了的宗室身份,比李克用那个扎实多了,又是两番勤王保驾的功勋,海内闻名。

而且一向恭敬姿态,使得长安找不到半点能拿捏的地方。

想削藩,又打不过人家,想来文的,又没有可下手的地方,何况你天子能有今天这点权力,也是多亏人家凉王当初卖的三千匹马,养了骑兵,扯了大旗。

于是乎,天子再三询问之下,韦昭度等人,也只好硬着头皮出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以东面朝廷和藩镇的战事为借口,调凉藩兵马东进,和李克用等人打,从而达到削弱的目的。

如果李业不接旨,再以此为借口削减对方陇右节度的头衔,把秦州等地收回来。

可长安这边还没下旨意呢,李业这里已经得了风声。

立马就开启了对河西、西域的战事,这下子长安也不好说什么了。

总不能说人家去收复故土是错的吧,当初先帝也允诺过李业,让对方率军夺回陇右故土啊。

只不过谁都没想到,李业是来真的。

故而,他们本以为李业只是编出个“安西遗民”的故事来,堵长安的嘴。

没想到,等敦煌那边,真的派了人带着几个遗民过来,还携有当年留下的文书。

一下子就轰动了整个长安,乃至关中

“平时安西万里疆”,这是昔日唐人的骄傲

当年大书法家,名臣虞世南,在长安西北开远门曾立碑曰“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也就是说从长安城门到安西都护府疆域,共有九千九百里。

这其实是低估了,因为事实上这个数字鼎盛时,是一万两千里。

而唐人当初有多骄傲,安史之乱,丢失西北后,就有多遗憾。

没有了万里安西,丝绸之路流通大减,国家财政紧缩,中外交流断绝。

没有了万里安西,吐蕃和回鹘人的铁蹄,直接逼到了凤翔城外,昔日的关中腹心之地,居然变成了边防要塞。

不知何时开始,对西北的控制程度,也就成了衡量国家是否中兴的一块重要试金石。

毕竟当初是从这里跌倒,自然理应从这里爬起来

于是乎,对于满朝君臣而言,这种情绪便也从开始的疑虑,变成了某种惊喜,乃至于莫名其妙的自豪。

这说明什么?

新君继位,果然是中兴大唐,再造乾坤的转折点啊!

否则,以前都没消息的西域,怎么会突然冒出来一个安西遗民呢?

这作用,简直比什么祥瑞天象,都能鼓舞人

至于有没有考虑到,这事实上是人家凉王西进带来的成果,都这按照以前朝廷的尿性,连灵州的门都踏不出去,真就有什么安西遗民,能有机会碰到?

肯定是有聪明人的,不会开口罢了

于是乎,欣喜万分的年轻天子,当即降旨,召郭衡以及几个安西都护府将校直系后人先入京觐见,后面再把几千安西遗民全部接回来。

等郭衡在李业送行下,刚出敦煌城,长安这边的册封更是沿途不绝,圣旨一封接着一封。

最开始是平陵侯,这是当初西汉苏武之父,苏建的爵位,以表彰郭衡三代效命之忠烈。

又追封原武威郡王郭昕为甘王,郭衡之父郭勤为彭城郡王。

追谥武贞、武忠

然后郭衡从敦煌到关中,这二十多日路程里,每隔两三日,接连而来的圣旨便会抵达。

等郭衡到了关中,已然变成了彭城郡王、检校兵部尚书、左威卫大将军。

还没见到天子的面,就已然位极人臣

当然啦,这些其实都是长安出于政治宣传目的,给的虚名而已,其实没一个有实权的。

检校兵部,只是职称,十六卫府军更是早百年前就成了空架子,只是表明一个态度而已。

但对于郭衡而言,却是受宠若惊,一路上感激涕零,只觉得自己祖孙三代受的风霜刀剑都值了。

可等激动的兴头稍稍过去,天子也逐渐反应了过来

召见韦昭度,提出了心中疑问

“如今安西遗民都得以回归朝廷,那凉王岂不是已经快打下了安西?”

韦昭度心道陛下终于明白过来了

只是颔首道

“不能说已经打下了,但恐怕也不久了。”

天子顿时心中沉闷

“如此一来,凉藩岂不是独大于西北,再无所制?”

“韦相公可有良策?”

韦昭度稍稍沉吟,也是把自己这些天的想法托盘而出

“陛下何不成全郭衡一个美名。”

“如何说?”

天子好奇

韦昭度笑着道

“郭衡入京,必然会请命继续为朝廷效力,陛下何不顺水推舟。”

“干脆就以其祖孙三代效命王事的佳话,授其为安西大都护,然后......再委派几个神策军中将校充为佐官。”

“如此,凉王便没有理由,再插手安西之事了。”

天子闻言先是颔首,但还是有些迟疑

“这般,真能牵制住凉藩?”

韦昭度只得叹气道

“陛下,为今之计,关键还是在于关东,削平中原、河北、河东诸藩,凉藩孤悬塞外,是手足之病,而关东,才是腹心之患啊!”

天子稍稍思忖,也只得叹气颔首

“如此,便让郭衡三日后大朝参见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斗罗之金鳄 诡秘之主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武师的自我修养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春满香夏 福艳之都市后宫 天下枭雄 军工科技 猎艳谱群芳 黑铁之堡 逍遥四公子 肥水不流外人田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超级神医赘婿 超凡大航海 特种兵在都市 田野花香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抗日之铁血战魂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带着战神回明末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大明狗腿子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御赐监察使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沉默的战神 大唐镇国公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理振 -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txt下载 -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最新章节 -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