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黎明

鼓元吉

首页 >> 帝国的黎明 >> 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铁骨 回到明朝当王爷 清末之帝国崛起 前方高能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绝代神主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帝国的黎明 鼓元吉 - 帝国的黎明全文阅读 - 帝国的黎明txt下载 - 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章145 谓我不愧君-1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蕤将赵行德的家书带到洛阳保义侯府之时,已是南海水师已经起锚扬帆数日之后。

李若雪从李蕤手中接过信囊,但觉手中一沉,她极力维持住脸色不变,匆匆向李蕤道了谢,便踮起脚尖快步走进的书房,颤抖的手将信囊拆开,只见一块赤褐色的石头躺在包裹里,白色的纸卡上正楷书写着“铁石,产自岭南昌化县”。除此外还有一封书信。

“郎心如铁石?”李若雪暗自蹙额,“还是磐石无转移?”

她信手拿起铁石,轻轻抚摸这上面的纹路。很久以前,赵行德远征芦眉时,每至一地都会搜寻当地稀罕之物,随着书信寄送回敦煌,此情此景,让她微微有些恍惚。这些日子来,赵行德的家信一封一封送到洛阳,李若雪还生着他的气,虽然因为广州之战而悬心,仍是置之不理,直到广州战后,南海船队就要远航,航路上的邮传十分不便,她才在矛盾之中给赵行德寄去一封家书,白纸一字皆无,只裹着剪下的一缕青丝。“到底是情丝缠绕?还是一刀两断?”到让赵行德好一番忐忑。因此,这次他回的书信也附上了一块手边的铁石,聊以回报,具体的话儿到是在书信里写清楚了。然而,李若雪却没有拆开信,非要猜测他的意思。

李若雪正低头思量间,婢女通传洛阳团练使夫人过府,陈夫人后脚便进了书房。

张采薇一见桌上拆开的驿囊,含笑问道:“又是广州来的么?”

“嗯。”李若雪点点头,素手将铁石和书信都裹起来,放在一旁。

“想必赵将军现在也后悔了吧?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张采薇拉着李若雪的手,柔声宽慰道,“夫妻没有隔夜的仇,待这次西征事了,赵将军必来负荆请罪,那时你就发落了他,别拖着,免得将来两人都时后悔。”李若雪有些惊讶地望着张采薇,张采薇神色微微一黯,低声道,“李四海和林净婉闹别扭这么些年,我看着两个人都是各自伤心。难得李四海写信让林净婉动身去康国。这边又让陈重派人一路保护,那边又让陈康照顾净婉。从前我倒不知李四海这么着紧他这夫人,往日的别扭,不过是争一口闲气罢了。”

她摇了摇头,似乎颇有些感慨。李四海将成为新的“诸王之王”,只要此事一宣扬出去,不知道会有多少明枪暗箭冲他而去。他不放心林净婉孑然一身的留在洛阳,所以先拜托陈重,再拜托陈康照看着家眷,一旦他在大食打下了根基,还要把林净婉接到身边保护,方才算是后顾无忧。这时候,林净婉也放下矜持,没有和李四海赌这口气,而是准备收拾动身。而夏国朝廷也乐见其成。林净婉是西南夷女,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夏国人,李四海越是珍贵她,甚至将来把诸王之王的地位传给林净婉所生的子嗣,白益国与夏国的盟约就越巩固。无论于公于私,陈重都会同意李四海的请求。不过,张采薇此来来却别有目的。

“我亲手手抄的《道德辩》?”李若雪惊讶地看着她,“姐姐怎么知道……”

“真的有吗?”张采薇握着李若雪的手,同情且怜爱地道,“好妹妹,对不住了。这抄本是替净婉借的,我可不想她去了大食那里,几年以后就变得和那些大食的女人一样了。她是诸王之王的王后,普通的版本显不出郑重,你亲手所录的抄本,她带在身边也就方便了。”

“净婉会对《道德辩》感兴趣吗?“李若雪疑惑道。

《道德辩》一书,乃赵行德重述周人“以德配天”之道,明“天道”与“人德”之辩,是“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周人所言以德配天,德乃人之伦理、纲常、制度。道为天,德为地,道为乾,德为坤。大道与天地同寿,而人德则可随朝代更替,甚至有五德始终之说。天道至大至简,如水之下流,火之生热,食能解饥,衣能解寒,非人力所能改变。而人德可应时而变,一朝一代,中原四夷,都可能有所不同。世人若只知人德而不知天道,以为人德如天道一般久居不可变,便有颠倒阴阳之虞,是为刻舟求剑之愚。这些经术论说,就是李若雪都不是太感兴趣。只是因为它是赵行德所著才抄录了一份放在家中。

张采薇叹道:“就算现在不感兴趣,等她到了大食那边,也会感兴趣了。”

“现成的抄本是有,不过没有装成册子。”李若雪从书架上取出了一叠字纸,张采薇接过来一看,只见字体婉约清秀,全是卫夫人簪花小楷,不禁笑道:“有这样的字就够了。”她将抄本抱在胸前,郑重道,“本来君子不夺人所爱,不过净婉这一去万里,不值何时才能相见。我们送给她的礼物,这《道德辩》抄本,再加上一本解苏先生的《天命论》就是最好了。”

“解苏先生的《天命论》?”李若雪越发疑惑了。

解苏先生韩敞乃是夏国河中人氏,他与关中吕二先生有东西两宗师之称。在夏国,越往西走,韩敞的声望越高。而在关东,他的名声比关西低得多。《天命论》也只是在旧党攻讦王安石“天命不足畏”之语时偶尔引述而已。除了像赵行德、李若雪这样饱读文章之人,关东百姓几乎不知解苏之名,反而蜀中的苏大先生在关东是妇孺皆知。李若雪也曾与林净婉有过接触,感觉她心思简单、爱好歌舞,对《天命论》、《道德辩》这类经书恐怕听都没听说过。

“妹妹生在关东,宋国的儒门声势远胜唐朝,”张采薇解释道,“一向将‘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当作理所当然,所以对解苏先生和《天命论》并不太了解,也情有可原的。可是,对河中人来说,若没有解苏先生解释天命,百姓只怕早就被各大教门之争弄得人心大乱,河中也会不得安稳。我出生之时,这《天命论》早已深入人心,河中百姓都奉为正道。但我听父亲说过,在数十年前,河中人心纷乱,就连书香门第也出了不少虔信神佛之人,各教信徒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冲突相杀,人人惶恐不安。地方官和军士杀得了作乱的,却不能控制得了人心。直到解苏先生重述了天命之说,儒门这才重新端正了河中的人心,今日才能以一敌多,与宗教裁判所的各大教门相抗。”

“原来如此。”李若雪看着张采薇心有余悸的神色,心中有些明白了。

朝廷和军士管得住人,却管不住人心。子不语怪力乱神,然而,偏偏这个时代,是一个属于鬼神的时代。尤其是夏国地广人稀的西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漆黑的夜里,几乎每个地方都流传着各种各样的鬼神传说,孩童都是在各种各样鬼神的故事中长大的。人心中有鬼神,敬畏、羡慕、迷信,这无疑给祆教、道教、大食教、芦眉教、佛门等诸多教门在夏国西境传播培植了肥沃的土壤。宗教裁判所偶尔会禁止一些邪魔外道,其本身不但不可能约束各大教门的传播,甚至还会推波助澜。人心皈依各大教门,各教门的影响力的增加,就等于朝廷影响力的下降,夏国朝廷却是绝不希望看到这样的趋势演变下去。正因为如此,夏国以军士当国,在扶植儒门道统上却是不遗余力,当解苏先生刘敞的重述天命之说一出,朝廷立刻出资大量印刷,甚至在解苏先生身前,学士府便将天命论编入了官学的经书当中。

当时各大教门皆言中国之人本无信仰,人心是一张白纸,尽可方便传教。而解苏先生的《天命论》则与之针锋相对,直言我中国之人非但早有天命信仰,而且从古至今从未断绝。论语所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中的天命,便是确认天命信仰之存在,“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便是儒者以“天命”之说驱逐怪力乱神之说了。只不过我中国人的天命信仰较西夷教门更加纯粹,一不称呼其名,二不立偶像,三不传其事。谓冥冥之中,自有天命。老子所谓,大道无名,大道无形。是故圣贤只说“天命”,而不称任何神名,流俗者更以“老天爷”俗语称之,虽然这个“老天爷”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子,有什么本事皆无可考,然而我们心中所怀之虔诚敬畏实不下于任何教门。所以,我中国人之纯粹信仰,实实在在只有一个“天命”,所谓满天神佛,中国人见庙就烧香者所拜之偶像者,其在天命信仰种的地位只与西夷教门中各种天使、先知相仿,远远不能与“天命”所代表的那个唯一至高的存在相提并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剑来 辣妈攻略 福艳之都市后宫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黑铁之堡 逍遥人生 混沌神王 汴京春深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无限群芳谱 抗战之血肉丛林 特种兵重生七零 超级神医赘婿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大明风流 蝉动 霸天武魂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扶明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黑魔法三国传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秦始皇荡平六国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古今名人记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明朝皇帝往事 
帝国的黎明 鼓元吉 - 帝国的黎明txt下载 - 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 - 帝国的黎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