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黎明

鼓元吉

首页 >> 帝国的黎明 >> 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想当皇帝的领主 天下枭雄 狂妃很彪悍 清末之帝国崛起 混在洪武当咸鱼 民国之文豪崛起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绝代神主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武道凌天 
帝国的黎明 鼓元吉 - 帝国的黎明全文阅读 - 帝国的黎明txt下载 - 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章129 罗衣舞春风-1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洛阳强推授田制,总的来说,还算是顺利。

府衙县衙里,各种文牍簿册堆积如山,赎买田产、编制户籍、授田簿册,文官书吏们忙得不亦乐乎。宋国征收赋税的簿册上不但有田产数字,还对田产划分了等级,如今洛阳府也按照簿册,对田产一一定价赎买。洛阳附近州县的田产总计三百八十余万亩,视膏腴瘠薄不同,一亩田值钱两百文至两贯钱不等。这法子看似公允,可急坏了不少富户地主,盖因为从前大家为了逃避田赋,不但藏了数量极大的隐田,还和官府胥吏勾结,刻意将良田登记为荒田、薄田。而朝廷按田赋簿册赎买的话,富户地主吃亏就大了。

这几个月以来,地主富户奔走于官衙,多如过江之鲫,大部分都按着老套路,私下托请州府县衙的老吏,偷偷改动田赋簿册,更改登记田产的数量和等级。而夏国自从入主洛阳以后,为了稳定局势,对宋国官吏以安抚留用为主,并未大加裁汰,官吏们最初还战战兢兢,后来发觉平安无事,胆子也就大了起来。富户托请更改簿册,胥吏们趁机上下其手,大发一笔横财。

然而,洛阳府冷眼旁观三个月之后,府令袁兴宗突然从关西调来税吏三百余人。

干练的关西税吏开始逐个清查,洛阳官吏则惶惶不可终日。州县田赋历年都有账簿,这一清查,田赋簿册顿时漏洞百出。贪墨在关西是重罪,祸及子孙。洛阳府严查之下,州县官吏自尽五人,下狱询问四百六十七人,定罪二百七十二人,革职一百五十八人,仅仅三十六人官复原职。

袁兴宗将州县衙门彻底“清洗”了一遍,洛阳士绅中也风声鹤唳,深恐这把火烧到自己身上,有人甚至准备逃亡到汴梁。袁兴宗又上书丞相府,力主重新丈量田亩,按照实际田产的面积和等级发给赎金。因为赎田涉及银钱数目庞大,丞相府发行了赎田券,核定年息为四厘。地主既可以要求现银给付低价,也可以直接领取赎田券,将来旱涝保收的吃年息。消息出来后,洛阳些动摇的局面立刻安定。丞相府很快同意了重新丈量田亩的计划。

关东弥漫着的怨气、恐惧的气氛,一夕之间全部烟消云散。

重新丈量田亩后,洛阳一带赎田总数由三百余万增至五百余万亩,世家富户欢欣鼓舞。

官场空出来许多位置。除了少部分被关西的税吏取代外,大部分还是由关东人担任。袁兴宗周围也聚集了一批关东出身的幕僚和文吏。前面的教训竖立了律法威严,新上来的官吏就要谨小慎微得多。这次大换血以后,关东官场陈腐习气被一扫而空。袁兴宗下狱治罪的数百官吏,顿时被大部分士绅忘在脑后,取而代之的是对关西朝廷和洛阳府令袁兴宗的歌功颂德之声。有人猜测,以安抚关东之功,又和驻军洛阳的太子交情不浅,袁兴宗甚至很可能成为下一任夏国丞相。

洛阳府后衙,几名青衫书吏坐在堂中,关注地望着上首。堂中危襟正坐着的一名文官,正是近来炙手可热的洛阳府令袁兴宗。然而,他却丝毫没有春风得意的样子,反而满脸凝重之色,一卷奏折平放在桌面上。几位幕僚脸上都是紧张,洛阳府对授田提出了其它一些想法,一个月前上书丞相府,不知结果究竟如何?只看府令大人这神情,显然有些不妙。

“府令大人,丞相的意思如何?”

“授田制不可动摇,”袁兴宗沉默良久,叹道:“变动田制,以后不可再提起。”

他一手将书案上的公函合拢。这份公函实际上是一封密信,对袁兴宗这个得力臂助,丞相柳毅的语气罕见的严厉。丞相府得到洛阳府变动授田制的建议后,算是十分机敏地秘而不宣了。但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护国府和大将军府还是听到了风声,护国府以动摇国本为由,不但强烈反对。许多校尉都要求丞相罢免洛阳府令,好在柳毅将压力一力承担了下来。然而,这种事可一不可再,田制就是护国府的逆鳞,如果洛阳府再次触动的话,乱了军心,就算皇帝陈宣出面,也未必保得住袁兴宗。

“可是,府令大人?”幕僚冯国才犹有不甘,似乎还想争取一下。

“还真以为我朝是武夫当国,军士粗鲁不文么?”通判潘少微心中暗道,“护国府的厉害,你们这关东人是绝对想象不到的。”他是从关西衙署中一点点历练出来的,从一开始,他就不看好这一次上书。四面烽烟再起,校尉们大都在各地领兵,在敦煌护国府议事的人数由两百人减少到了不到一百人。然而,人数的减少反而更容易统一意见,护国府对各种事件的处置和反应也比平常要迅速了很多,特别变动授田制这种“危及国本”的事情。而这些“关东人”却偏偏建议变动授田制。

他们认为一户六十亩授田,太过死板,农户有的勤恳耕种,有的却懒惰愚钝,与其一视同仁,不如根据经营田产的情况,逐年增减每户授田的数目。粮食收获多的,授田可由六十亩增加九十亩,一百二十亩,甚至两百亩、三百亩。粮食收获少的,朝廷将逐年收回授田。不善稼穑的农夫将逐渐被排挤出去,洛阳工商大兴,正好需要大量招募工徒。此外,关东民间的旧俗,壮丁们可以组成播种、耕地、施肥、收割的队伍,在农忙时帮却劳力不足的户主干农活儿。

粮食的产出肯定会大大增加,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朝廷的国库。不过,农户的数量将会减少,授田又不不均匀。那些复杂而又困难的事务,还是要靠州县,里正、乡役来做。每个地方,都由官府统一收取三成的田赋,并转交给各地军府,再由军府分配给军士。这样一来,地方上大部分权柄就转到了文官手中,军府虽然省事,可对地方和荫户的控制力也大大下降了。校尉们都是军士推举出来的,一个个如精似鬼一样,焉能看不出来?

潘少微不为人察觉地撇了撇嘴,将目光移向窗外。

“袁大人,”书吏黄敬之低声道:“我们可以再度上书相府......”

“住口。”袁兴宗打断了他的话。他神色萧然,叹道:“我们行得端,坐得正,问心无愧便好。变动田制的事情,非同小可。本官从前是太过轻忽了,今后也不可再提。”他看了看书房中几名属吏,都是可以信任的人,摆了摆手,让他们退下。柳丞相虽然保住了袁兴宗,但护国府校尉却不肯善罢甘休,他们怀疑洛阳府有人被收买,以至与关东士绅沆瀣一气。因此,在袁兴宗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十数名察奸曹的官吏已经在来洛阳的路上了。

幕僚们退下去后,袁兴宗无力地靠在椅背上。他清廉自守,自不怕别人来查,望着窗外的树影婆娑,有些疲惫地想到:“关东人多地狭,授田六十亩,不过惠及这一代人而已。要治理关东,死守授田制终究是不行的。百姓繁衍生息,人口滋长,就要提高粮食的产出才能养活。还要大兴工商才有事做。一户六十亩不变,局面终究维系不下去。除非,......,像宋国那样往海上拓展垦殖去,可是,波涛险恶,这条路当真这么走得通吗?”

............

昨天有经验的水手望见乌云密布,便大呼天象不对,言之凿凿称一场大风雨即将到来。

暴风雨中航行,哪怕是在近海也是极端危险的,赵行德只得下令船队靠岸,寻了一处海边的港湾避风。明明是正午时分,天空却是漆黑一片,天空像漏了一般,大雨瓢泼而下,即使在港湾内也是海浪汹涌。闪电如火蛇般划破长空,伴之以霹雳般的雷声。此时此刻,全体水师将士,连同赵行德本人都无比庆幸昨天的英明决断。

港湾中,八十余艘海船不断颠簸起伏,仿佛随时可能颠覆的纸船。

海风劲吹,拍天浊浪一个接着一个,拍击着船身乱晃。船身不断剧烈摇晃,锚链一次次绷得笔直,底舱的水手听见了令人牙酸的吱吱嘎嘎的声音。如果不是回头浪很大,肯定有船只被风浪卷走。各个舱中,没固定好的整个柜子倒了,各种瓶瓶罐罐满地乱滚。外面风浪声忽大忽小,或如鬼哭狼嚎一般尖利,或如攻城锤“砰砰”地撞击船身。

除了极少数在甲板上望风的人,大部分水手用绳索绑在木板床上。

有人面色苍白,有人不断呕吐,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不断地祈求神佛保佑。自从南海水师出海以来,还从没遇到过这么大的风浪。这凛然天威让每个人都生出了莫可抗御的无力感。赵行德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吐得一塌糊涂,他现在更后悔没有让军队上岸扎营。这船万一沉了,水手们不知有几个能在风浪里逃出生天。虽然泥石流同样十分危险,但呆在岸上毕竟会好受一些,泥石流也不一定会发生不是?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赵氏嫡女 剑来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黑铁之堡 武师的自我修养 逍遥人生 重生之武道复苏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无限群芳谱 抗战之血肉丛林 重生过去震八方 特种兵重生七零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超级神医赘婿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明朝皇帝往事 
帝国的黎明 鼓元吉 - 帝国的黎明txt下载 - 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 - 帝国的黎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