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黎明

鼓元吉

首页 >> 帝国的黎明 >> 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想当皇帝的领主 驿路星辰 闯红楼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狂妃很彪悍 混在洪武当咸鱼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至尊特工 
帝国的黎明 鼓元吉 - 帝国的黎明全文阅读 - 帝国的黎明txt下载 - 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章121 水树绿如发-2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南海柴亭县,县学之内的书房里。一个读书人放下了《君子国》,掩卷叹道:“。是故,古之君子立法,小人从之。倘若一国之人尽为君子,则行君子之自治,礼义律法,不过是君子之约定而已。所谓贤者使人自治者也。世易时移,旧有礼法之外,君子又约定礼法。以择善固执,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礼法何也,从天理而制人欲。正名义,明权责,制纷争。”

另一人则抚掌笑道:“妙哉,妙哉!当浮一大白!”

这两位以书下酒的对酌之人,一位叫仇鸿,一位叫瞿师孟,两人都是此地的流官。仇鸿是柴亭县学学正,渠师孟则是主簿。遥想人人皆为君子的太平年代,两人均流露出神往之色,各自举起酒杯,“叮”地碰了一下,再仰头一饮而尽。甘蔗酿的甜酒,比江南的米酒更烈一些。甘蔗酒价廉却不合中原的口味,正是南海流官中最流行的货色。

柴亭县所在双龙峡又称象牙海峡,乃连接南海与西南海的要津。此处地扼要津,土地肥沃,港口适合船只停留避风,所以南海市舶司便移民来这里,开荒种植,自给有余,又将粮食、蔬菜、蔗糖等卖给过往商船,没几年就欣欣向荣起来。在各屯垦地方,流官们刻意保持着读书和清议的习惯,他们以为,唯独这样才能同当地蛮夷头领和豪民区别开来。流民则对流官们抱着一种尊敬且畏惧的心态。即使在汴梁沦陷,辽军席卷中原的时候,南海屯垦地也没发生大的混乱。

“不知什么时候,我大宋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之国啊。”

“听说赵大人不久将率船队经过我们这儿,若能有当面向他请教的机会,幸甚,幸甚!”

略带醉意的声音随着海风飘起。以县衙为中心,周围是一片屯垦百姓的房子,更外面是一块块平坦的水田。浅浅的水渠纵横交错,将田地划分成一个个格子。宋人屯垦的地方是一片冲积平原,水源是来自附近的河流。在屯垦之初,移民们先伐木造屋,再放火烧掉藤蔓和野草,官府组织百姓筑坝引水,用大水漫灌的办法,将一块块蛮荒的土地彻底泡软后,庄稼人便熟练地播下了第一茬种子。

此时夕阳已经落山,大部分茅屋都飘出缕缕炊烟。普通宋人的房屋,哪怕屋顶覆盖茅草,墙壁夯土也必十分厚实,屋内面高大宽敞,不少人还加筑了小院,院落内外开垦出菜地,样式俨然中原一般无二。这和二十几里外的蕃部村落的吊脚屋完全不同。蕃部的房屋盖得十分简陋,有的用几片棕榈叶搭个棚子,或者干脆在树上搭个窝棚,遇到大风雨立刻就被掀翻,唯有距离更远的三佛齐大城中,极少数的婆罗门贵族或富商巨贾才住得起土石堆砌的广厦华屋。

“和叔,明天又播种吗?”觥筹交错中,声音带着几分惊讶。

这地方已经没有春播、夏播或者秋播的感觉,一年到头,大概气候在江南的仲春与盛夏之间,早先第一批移民根本无法靠传统的农时来计算播种和收获的时间,只能在流官的催促下,不断地播下种子,然后满怀欣喜地看这一片片庄稼在湿热的气候下刷刷刷往上串。不过,杂草也令人发指地冒出来,让农夫们每天要花大量时间来锄草。这里的蝗虫是生番爱吃的美食。在最初困难的时期,宋人很快学会了吃各种蛇虫鼠蚁,而且把各种食虫的经验保存了下来。在无数人大吃特吃下,蝗虫像中原那样成灾是不可能了。

“那没问题。”董和端起粗瓷碗喝了口茶水,“这地方,若没有番鬼和台风,那可就赛过天堂啦。”他咂了咂嘴,眯缝着眼睛,仿佛在回味家乡茶叶的味道。不过说实话,逃难到这边来以前。董和一辈子都没喝过茶,地里粮食大部分都交了租子,一家五口连肚子都吃不饱,吃糠咽菜,哪有余钱买茶吃。后来,因为老娘害急病,家里连治病和办丧事,债台高筑,董和也被关进牢里。恰好碰上朝廷要移民填海,他一家四口就悉数被送上了到这边的牢船。现在董和起想起来,还真是祸兮福之所倚啊。

“那是,董大哥可是老把式了,庄稼农活儿上,还要大哥多多带带兄弟们。”

王双红着脸,端起酒碗,周围的人一起轰然道:“我也敬董大哥。”“董大哥可要多带带兄弟们。”一年收成不好就要饿肚子的。都是种庄稼的,董和虽然只早到了四五年,但在水土气候方面,却能给这些新到的不错的指点。特别是人离乡贱,这边的流官虽然还算清廉能干,但官府总有管不着的地方。众人都是背井离乡,没了亲族依靠,更要相互结交朋友,以免势单力孤被别人欺侮。

“哪里,哪里,众位兄弟太看得起周某了。”董和在密州家乡哪儿受过这般抬举,别人来敬酒,他都来者不拒地干了,此时脑袋已经昏昏沉沉,舌头打结道,“这这,这儿,地里插,插插根棍子,种——树,都成,长得快,虫子又少,哪,哪儿算什么本事啊。”

“董大哥,你可别说,一样的风调雨顺,一样的水土。龙珠岛的东家用黑番奴种地,不管甘蔗还是谷子,可都比咱差得太远了。”王双得意洋洋道。距离屯垦地不远大约二十多里,有一片龙珠岛用黑番奴开垦的大田,那儿的庄稼可比宋人种的差太远了。

“是啊,刚看到黑番奴时吓我一大跳。”另一人讪笑道,“结果却是中看不中用的假把式。”

“在这种好地方都能种成这孬样,黑番奴要是在咱北边当佃户,一年下来就要饿死了。”

众人哈哈大笑,这时,董和已经趴在酒桌上呼呼大睡了。这日子,过得舒服啊。一下船就被告知按户领一百亩地契,开垦以后,每年都还可以继续向官府要荒地开垦,开多少都算自己的。他这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这些有一把子力气的庄稼汉子来说,还有比这更好的梦吗?董和嘴角流出一缕晶光,他咂了咂嘴,又把它吸了回去。这美梦,做久一点也好。明天就要播种了......

在宋人村落的城寨的对面,一座起伏的海岛与大陆隔海相望。这岛便是宋人口中的龙珠岛,因为象牙海峡两边的陆地如双条南北交汇的大龙,而龙珠岛就像是双龙戏珠的那颗珠子。龙珠岛东西长八十余里,南北宽四十余里。因为岛屿不大,地方又崎岖,所以岛上并没有蕃落,宋人也没有选择这荒岛上建立屯垦地。过往船只大多数在南北两边陆地上上的城市补给食物和淡水,只是偶尔在龙珠岛停靠。

然而,这两年多来,宋人口中那位神秘的龙珠岛东主,已经在该岛南北两端各修筑了一座城寨,顺便开垦了一些平坦的土地。隔着狭窄的海水,城寨中的灯火隐约可见。海风阵阵吹过,两座城寨如两头蹲伏在黑暗之中的巨兽,它们时而睁开闪闪发光的眸子,一座盯着北边的辽阔肥沃的陆地,一面盯着南边清浅狭窄的海水。这岛屿却恰好扼在象牙海峡的最狭窄处,海水最窄的地方只有五里,夏**械司铸造的重炮,已经能够完全封锁住这片细如肠谷一般的海峡。

按柱国府的律令,完成地形测量的详细图册,有基本的城寨和开垦,常年保持居住人口,再加上每年一文钱的税赋,这座岛屿便是属于夏国人李邕的领地了。当夏国与大食诸侯陷入恶战后,一位行军司司马在茫茫海图上中发现了这个岛,并且欣喜若狂地发现了它扼住西南海与南海海路的重要性。李邕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龙珠岛极有可能脱离属地的地位,成为夏国第一块严格意义的海外领土。

朝廷以二十万贯的价格买下了控扼象牙海峡的南寨,命名为龙门寨。因为距离遥远,龙门寨主要仍由李邕的“团练”守卫,但同时也听命于大将军府。作为酬谢,张善夫向李邕承诺了为他争取开国侯爵位。行军司出面向护国府要来了一笔寨兵的军饷,两门射程为六里的重炮在镇南堡的军械司铁场铸造完成后,立即装上了商船,从云屯港运送到龙门寨,一队炮手随船而来,炮手们几乎一天也不耽搁地将重炮装入了龙门寨的炮位。火器司随后又对南北二寨的炮位射界做了诸多修改,并且加筑赵行德式的角垒。

这一切完成之后,龙珠岛的管事,护国府临时任命的团练营校尉刘知远才算松了一口气。虽然龙珠岛在别人眼中只是一个鸡肋,但为了掩人耳目,刘知远也安排黑番奴在岛上开垦了一些荒地,并且还派人接好北面半岛和南面大岛上的番落,请他们允许龙珠岛用黑番奴在平原上开垦皇帝种甘蔗和水稻。当然,黑番奴种庄稼的本事远不能与宋国农夫相比,本来也只是掩人耳目而已。每年龙珠岛还要从北面屯垦地买进一批粮食,从商船队那儿买各种物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春满香夏 福艳之都市后宫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乙木修仙录 逍遥人生 重生之武道复苏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陛下不可以!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霸天武魂 快穿:娇软炮灰秒变万人迷狂撩 特种兵重生七零 超维术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藏国 剑道乾坤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唐砖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穿越大明朱雄英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明朝皇帝往事 
帝国的黎明 鼓元吉 - 帝国的黎明txt下载 - 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 - 帝国的黎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