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黎明

鼓元吉

首页 >> 帝国的黎明 >> 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霸天武魂 驿路星辰 狂妃很彪悍 清末之帝国崛起 1949我来自未来 民国之文豪崛起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大清隐龙 中华第四帝国 
帝国的黎明 鼓元吉 - 帝国的黎明全文阅读 - 帝国的黎明txt下载 - 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章119 旷然散我愁-5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陈东一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牙角行的经营是放手给各地大掌柜。他不允许牙角行过分利用权势的荫庇,也不反对各地大掌柜和各种势力虚以逶迤,杭州牙角行加入清流商贾的集团,他即使知道也就是叹一口气罢了。

“杭州官府清廉,”赵行德疑问道,“市面应该十分繁荣才是,可是.....”

“做生意行走四方的,不是看官府,只要是风险少,钱好赚的地方就行。反正见庙烧香遇佛磕头都习惯了。闷声发财最好,别吃大亏就行。最近州学又加了税,让商会出钱捐助,修城造炮防海寇,咱们牙角行也出了一笔。总的来说,正好两相抵消。所以,外人不会觉得杭州的市面和其它地方有什么不同。”

“这些我倒是不知,还是你洞若观火啊。”

“大哥和陈相公自是不用,”赵波摇头叹道,“像我只能这样,要是苗头不对的话,反应慢了,那不是要血本无归了吗?像杭州那样,虽然不收孝敬钱,但人家的手段也十分厉害。去年有行商犯了规矩,被官府抄家杀了几个,被吓跑的行商不在少数。”赵波心有余悸地摸了摸胸襟,那个竹叶的清流徽记让他放心,摇头道,“杭州市面虽然一般,但官府清廉,治理得井井有条,不但百姓叫好,外地的书生也有好多过来游学。一天到晚都议论说吴大人治世比陈相公强太多了,陈相公放逐吴大人是嫉贤妒能,我呸,他***。”这句粗话让赵行德记起了当初在汴梁相遇时赵波的样子。

“陈相公治理广州何尝不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单单开拓南海的功绩,就足以流芳百世。”赵行德喝了口清茶,道,“治大宋有两三百多个州,从鄂州到广州少说也有两千路,行在发一道谕令,三四天后才到,具体如何操办,丞相也不能亲眼见到,更不可能事必躬亲。所以,治理国家和治理州府的难度不可以道理计。吴子龙还手下有许多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才,集中在杭州一地施展开来,确实是无人能当,但只要局面铺大了就会捉襟见肘,这摊子越大,就越可能犯了用人失察的毛病。”

“正是这个理,”赵波轻拍额头,笑道,“还是兄长看得透彻,这下子我就明白了。”

“那扬州呢?”赵行德微笑道,“你觉得扬州怎么样?”

“扬州?”赵波一愣,犹豫了一瞬,坦言道,“不瞒兄长,辽兵虽然退走了,但大家不是傻子,淮南路这个形势,将来辽兵若再南下的话,扬州肯定又是刀兵之地。所以,扬州的世家大族多都迁徙到江南,只有些旁支亲戚管事之类的留在江北看守着祖产。那几个台面上的官人,郑学政、谭知州、金主簿等人,原先在扬州不过是二三流的人物,没有别人抢,才能让他们占着了高枝。所以他们言行谨慎,常例也不敢定得太多,扬州城也一直修不起来。”

“唉——气数。”赵波叹了口气,“本地人都是这样,外地人又如何敢来?”

赵行德合上账本,转头看着码头施粥的人群,想的却是另一些事。

抵达扬州以来,地方官一直是恭恭敬敬,毫无大州牧守的傲气和矜持,有些巴结的意味,又有些战战兢兢。他愿以为这几人是推举出身,不熟悉官场故事,性格也是如此,所以也不以为意。现在想来,他们恐怕还有更多的期待。世家大族的南迁,这些人冒风险留在江北,就是希望能填补原有的空间。大宋是极端讲究身份的,和楚州陆云孙、杭州吴子龙相比,这些人更希望能站住脚跟,也更愿意和有实力的盟友合作。

“扬州是江淮漕运要津,天下承平以后,必然会再度复兴。”赵行德看着赵波,沉吟道,“牙角行有没有兴趣先下点本钱?”“好啊!”赵波笑道:“兄长肯定看得比我等长远。听说扬州新筑的炮垒,都得到了兄长的指点,就算辽寇再来,也得崩掉他几颗牙齿。”他也是豪气,指着码头上的粥棚道:“乐善好施,咱们也不能落于人后,我这就下去布置,先开一间粥棚赈济灾民,店铺落脚之前,先把牙角行名声打出去。”

“不错。”赵行德点头赞许。

“兄长得闲时,也给我们牙角行捧捧场。”赵波又笑道:“别的不用,让吴国长公主殿下常来挑些喜欢的东西就成。我们牙角行全部奉送,货品若有任何问题,我赵波给殿下磕头赔罪。”他一边说,一边双腿微曲,做了个要下跪的样子。

“你就装模作样吧,”赵行德笑着骂道:“你小子,算计到我头上来了。”

二人又说了些闲话,赵波告辞离去,赵行德回到后舱,向赵环转述了这个请求。

赵环含笑答应了,她早知夫家中人丁不旺,这一系两代单传下来的,几乎没有近亲,对这个远方亲戚也有些好奇。听说赵波准备再开一间粥棚,赵环心生好感,想若有机会,能帮他一把也是好的。

这些日子,扬州的达官显贵,富商巨贾几乎走马灯一样前来拜访,他们临来临走时都要布施行善,码头上的粥棚一间挨着一间,扬州附近的饥民都得了好处,连外地的乞丐也在往这边赶。扬州官府也有心,在粥棚旁支起了馒头摊子,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招募工徒修造中心炮垒。

趁着请教筑城法式的机会,郑学政、谭知州多次登船造访。赵行德也有意接纳,除了公务之外,谈及朝廷择法自守,商贾许多择君子法自守的。赵行德提议扬州商会不妨参照楚州和杭州的做法,以君子法为蓝本,制定一个清流商会的章程公之于众,只要是愿意遵守这个章程的,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可以入会。他肯出这个头,郑彬和谭自在都大喜过望。

商会不仅仅要财雄势大而已,真正有实力的商会,既要地方官府的支持,又要有名望的一方清流领袖来力挺,抵挡各方面对“奸商”的口诛笔伐,如杭州有吴子龙,楚州有陆云孙,还有大量廪生的支持。这些地方的商会,自然是清流商会中执牛耳者,各地商会的规矩章程如果有不同或者纠纷,往往以这些商会的章程和裁决为主,否则的话,就会被廪生斥之为“奸商”。

扬州本地望族中原来也有清流名士,但自从辽兵入寇后,这些“名士”纷纷迁居江南。赵行德参与扬州章程的制定,无疑是一种明确姿态。他以清流领袖和无敌名将的双重身份,大大地提高人们对烽火扬州的信心。朝廷户部比铁公鸡还一毛不拔,富商和廪生们控制着州学,增加赋税比登天还难。扬州官府为了筹集重建地方的钱粮,赵行德为了将经略南海,都需要刺激人们的信心。

郑彬、谭自在等人一开始只是希望借赵行德的名望和支持打开一个局面,然而,这一来二去地讨论之中,他们越发意识到“君子法”和“清流法”看起来相似,但究其实质,完全是南辕北辙的东西。这二人食髓知味,开始细心和赵行德讨论起如何将“君子之道”化用在商会的章程之中,吸引更多的商贾,更多百姓到江北安家落户。

官府将和商会共同建立一个证信堂。无论商行还是百姓,可以自行订约立契,一文钱将约定的契约保存在证信堂里,无论这些契约多么古怪,只要不违反当时朝廷的法令,任何契约的相关人都可以请求扬州官府执行他们。证信堂立下了许多规矩,多方限制管事欺瞒东家的行径。许多管事不但掌握东家的生意,自己也经营着买卖。商会规矩是宁枉勿纵的,只要有任何细微的可能损害东家的利益,东家都有权收取管事从自己生意中因此获得的利益。如果管事自己欠的债,债主也不能变卖东家的房产货物。这样一来,江南富商就能放心在扬州置办产业,通过各种契约控制管事,而不必担心被他们借机营私。

淮南一向是盐商富集之地,扬州商会为了筹集买船出海的银钱,几乎挖空了心思。

证信堂成立后,商会南海船队订立了一个模范契约,商会作为船主与入股的百姓,成为了管事和东家的关系。船主如果再遇到风雨、海盗袭击的时候,抛弃掉共同的货物,保留船主自己的货物,那么船主就要补偿入股者的损失。因为南海贸易具有极大的风险,而为了鼓励人们入股,商会还成立了一个交易所,人们可以根据南海贸易的情况和各种消息,第一时间在交易所将手里的股份卖掉。即使船队全部沉没,只要在这之前脱手,还是能保住本钱。相应的,船队满载而归的话,手握股份的人最后就能大赚特赚。

为了刺激富商巨贾们的赌性,每条船的利润都有五成算在南海商队的总收入里面,剩下五成单独开裂,相应的,除了南海船队的股券之外,每条船也有单独开列的股券。证信堂里的文书详细列明了货物的种类,贸易的方式,甚至有船老大和掌柜的个人介绍。如果看好某一条船的话,就可以单独买这条船的股份,收益说不定就会远远超过买普通南海股券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黑铁之堡 乙木修仙录 逍遥人生 汴京春深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陛下不可以!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夫君天天酸溜溜 霸天武魂 快穿:娇软炮灰秒变万人迷狂撩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覆汉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明朝皇帝往事 
帝国的黎明 鼓元吉 - 帝国的黎明txt下载 - 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 - 帝国的黎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