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黎明

鼓元吉

首页 >> 帝国的黎明 >> 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这个大明有妖魔 狂妃很彪悍 将军好凶猛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晚唐浮生 
帝国的黎明 鼓元吉 - 帝国的黎明全文阅读 - 帝国的黎明txt下载 - 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89章 57 醉舞纷绮席-3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289章 57 醉舞纷绮席-3

崔谦之告退之后,耶律大石眯着的眼睛才睁开,透出一丝凌厉之『色』,低声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耶律铁哥只道陛下在骂娘,也悻悻道:“没惊动猛虎,却引出来一条『乱』咬人的疯狗。苏州反贼残杀了我族人五千名,这笔帐不能这么算了。正好杀一批串通反贼的奴隶,给北征大军祭旗。”他顿了一顿,叹口气道:“耶律迪烈又上表请罪了,我安抚了他一番,命他仍旧留守沈州,戴罪立功。灭口的民夫一个也没逃走,没有走漏风声,也不算误了大事。”

耶律大石点点头道:“迪烈是个实在的人,办事一向稳妥。这番事变,也是无心之失。汴梁传来消息,赵柯召见我朝使者问了沈州之事。宋国的理学社正在大肆宣扬此事,甚至上书请命北伐,收复幽云,救汉儿于水火之中。”说到后来,耶律大石的口气中带着一丝嘲讽的意味,随即又转为凝重。他看着耶律铁哥道:“身为北院枢密,你要记着,无论何时都要集中全力对付一个敌国。”

“臣明白。”

“夏国在东京道和我们为难,来而不往非礼也,府库中尚余铠甲军械,送两千套给蔑尔勃部,西京道再拨给他们几万石冬粮。”

“臣遵旨。”耶律铁哥沉声答应,又问道,“那些疯狗怎么办?让他们这么猖狂下去?”

耶律大石眼神微凛,契丹族人数本来就不多,汉军一口气处斩了五千男丁,实在是触犯了他心中大忌的。他沉『吟』良久,神情变幻几次。“这条疯狗,朕自有收拾它的办法。先放一放。这件事情已经惊动夏国和宋国,就只能先息事宁人,”他叹了口气,低声道,“汉人若是联合起来,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明月的清辉从御帐穹顶的空洞里洒下来,星辰宛如宝石缀在深蓝『色』缎子一般的夜空里,一闪一闪地放『射』着光芒。臣僚告退后,耶律大石站起身来,在星空下来回走了几步,仰望着似乎无尽幽远的天空。每当这时,他才有些孤家寡人,遗世独立的感觉,仿佛自己的神魂和长生天融为了一体。除了下雨的时候,这皇帝御帐无论寒暑,穹顶几乎都是敞开的。疲乏和倦怠的神魂被这神秘的夜空清洗得空明而洁净,他就好像回到了祖先在草原上的生活,天作穹庐,地为毡毯,大群大群的马群和牛羊,在草原上无拘无束地游『荡』的生活。那才是契丹人。

徜徉了片刻,耶律大石又再度陷入沉思。宋夏此次不约而同地为辽东汉人出头,是个极端危险的征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赵行德收到陈东的回信,已是十二月了。和行德许久没有通书信,陈东的这封信函写得很长。没有真正的紧急之事,却用了最快的邮驿,也不知费了牙角行多少银钱。这么办事,倒是符合他豪爽的『性』子。李邕也不会计较这些。也托陈东的福,赵行德终于知晓了中原最新的情况。

皇帝赵柯登基已经有两年,初步掌握朝政后,开始展『露』锋芒。东南行营都部署王彦和河北行营都部署刘延庆互调职位。上谕为免士卒劳顿之苦,两名大帅只能带亲兵五十名赴任。几大将门虽然根深蒂固,但显然颇为所动。西京行营都部署曹迪,河东行营都部署杨忠嗣,河东路经略安抚使折可适,三位边庭柱石一起上表乞骸骨。官家下旨嘉勉并挽留其继续为国尽忠,还分别赐给三位老臣锦袍、玉带、旗帜等物。最后曹、折两位老将留任,杨忠嗣加为左卫大将军,解甲归田,其子杨彦卿继为河东行营都部署。河东军退出了河北,王彦应随即派兵接收了真定府。朝中隐隐有将宦官监军立为常制的议论,许多理学社士人拼命反对,甚至要太监不得出京的提议。对这些议论,官家皆未置可否。

轰动天下的蔡鋆遇刺一案,刺客胡可及杀人偿命,因罪大恶极被处以凌迟之刑,但终究没被污以谋反之罪。理学社士人等暗通了杭州府提辖官武松,将胡可及的遗骸收敛,葬在太湖之南,武康县令吴子龙亲手书写“大宋之义士胡可及之墓”。此事又被『奸』党揪住大做文章,武松因监守自盗获罪刺配广南,因此而受牵连的理学士人达数百家,连吴子龙在内,俱都流放琼州。当今天子并非一味压抑清流,不但亲自下旨喻示琼州知府,不可折辱摧残士人的风骨,朝廷还供应着必需的粮食布帛,只不许这些士人离开琼州而已。

朝廷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一举扭转了再胡可及案清议上的被动局面。不但蔡太师上表谢恩,天下俱称今上乃是有为之君,就连大部分被流放的士人,也道陛下是少有的宽厚明君。唯独赵行德读到此节时,内心感到一阵淡淡地烦闷。

早先的元祐党人和理学社股肱人物,位居显要的也越来越多。秦桧加集贤殿大学士,执掌秋闱。李若冰得太学祭酒黄坚的举荐,从前又是受『奸』党的陷害,被调回京任鸿胪寺少卿。因为安思古和胡可及两案,理学社内部有了些争议和不快,再论清浊的呼声越来越高。

此番理学社上下齐心指责辽国滥杀无辜,力主朝廷要为辽东汉人伸冤,不可坐视幽燕久沦异域。倒是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理学社分裂的危机。而发起此事的赵行德,则被理学社各派视为可以接受的人物。他隐居得越久,名声也越大。已经有些后进士子,慕名相约去辽东寻访名士。

在书信的末尾,陈东才淡淡地提及,他因胡可及一案的牵连,被外放出京,任广州知府,兼提举广州市舶司使,管着组织移民出海开疆拓土等事宜。今上已经下旨,征发流民、裁撤厢军,各州县收押犯人、赘婿、小偷、私娼,欠债不能归还者、妖言『惑』众者、以及假冒僧道者等伤风败俗、作『奸』犯科之人。一律先集中送到广南、琼州等地牢城营,再在广州市舶司使监管下分批移民屯垦于海外沃土。陈东预计过不了多久,中原州县地方将为之一净,而且有不少海商在打这批流人和拓海生意的算盘。

“这移民拓海垦殖的事情,落在陈少阳手里,倒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赵行德颇为欣慰地想到,看到那些移民的来源时,不由得皱起眉头,叹了口气,随手将信纸叠好收起。此时的天气苦寒,就这么一小会儿的功夫,刚刚磨好砚墨又凝成了冰,不得不再度磨匀,才能回信。想到陈东看到信时,人已经在广州了,故友两三人天各一方,不觉有些怅然。

陈东在信里没有提及的是,官家在东宫时的心腹太监钱珪出任广州市舶司市舶太监,兼广州水师监军。钱珪在移民拓海垦殖之事上,也有极大的权力。陈东被外放广州的事,整个大宋朝野上下,议论如『潮』。有的说陛下对陈东有意栽培,这历任州县之后,回京就要拜相。也有的说陈少阳因上书为胡可及辨冤而触怒陛下,失了圣上眷顾,此番外放广南吉凶难料。因丞相赵质夫的举荐,邓素权礼部侍郎,在会试贡举方面举足轻重,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有的理学社出身的官员奉邓素为首领,而另一些理学社人则攻讦邓素不辨清浊,与朝中昏庸的旧臣合流。

对这些传言,陈东和邓素都未做任何辩解。只是在陈东出京那日,邓素亲送出了南熏门外十里,二人在十里亭赋诗饮酒为别。

这一天格外的寒冷,几乎是滴水成冰的天气,外加上昨夜又是一宿的大雪。城外数百里尽成为雪国,行人踪迹稀少,飞鸟近乎绝迹。但南熏门外十里亭的气氛却是极其热闹,官绅士商几千人将十里亭实实地围了个水泄不通,十里亭外几百步远的雪地都停满了送行的车马。

莫说陈东是简在帝心的重臣,又是理学社之首,隐然是天下清流的领袖,就是广州知府兼市舶司使,权知拓海屯垦这个差事,对陈东来说是被贬外放,对别人来说可是天大的肥差。海外的香料、象牙、犀角、佳木等宝货早已行销大宋各地,这日进斗金的买卖,众多富商巨贾早就跃跃欲试。朝廷推出了这个拓海的方略,又有大批不要钱的劳力可用,那简直就是白送了。只要广州市舶司使金口一开,立刻便财源广进,他手指缝稍稍松上一松,流下来的就是金山银海。所以这一天送行,汴梁的富商都是悉数到场。全汴梁的清流名士和豪商荟萃于十里亭前,倒是真是不同凡响的热闹。

陈东身着黑『色』儒袍,外罩着一件白熊皮的大氅,脸上挂着笑容,口中答着话,不时朝相熟的朋友拱手作别。送行的人围得水泄不通,陈东揖让进退之间,眉宇间却隐含一丝沉郁之气。陈夫人早已在车中等候,自从嫁入御史府后,她便深居简出,少有抛头『露』面。

这边厢正热闹着,远处又逶迤走来三人。两名官差押解着一个虎背熊腰,相貌奇伟的大汉。那前头的官差见十里亭里已经挤满了人,回头对那戴着枷锁的点头哈腰道:“武爷,这亭里有大贵人在吃酒,便在外边歇息一脚如何?”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林岚秦小雅 拯救美强惨男二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镇妖博物馆 保护我方族长 赵氏嫡女 御女天下 倚天神雕 斗罗之金鳄 女公务员的日记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军工科技 乙木修仙录 都市极乐后后宫 陛下不可以! 重生日本高校生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大明世祖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大明正统 红楼志 我的公公叫康熙 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 流氓帝师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秦始皇荡平六国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穿越大明朱雄英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穿越梁山成霸业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帝国的黎明 鼓元吉 - 帝国的黎明txt下载 - 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 - 帝国的黎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