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丈夫

燕西风

首页 >> 明朝大丈夫 >> 明朝大丈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一万年前争霸 这个大明有妖魔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清末之帝国崛起 天价傻妃:娶一送一 黑铁之堡 抗战之烽火 大清隐龙 凡人歌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明朝大丈夫 燕西风 - 明朝大丈夫全文阅读 - 明朝大丈夫txt下载 - 明朝大丈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六百八十章 喜讯连连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六百八十章 喜讯连连

临近年关,似乎上天也开始眷顾大明了,好消息一桩桩地送达李景的案头。

先是西北方面,曹文诏,洪承畴,卢象升三路出击,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整个河套地区,盘踞在河套一带的‘蒙’古诸部落或是被驱逐,或者投降。

听到这个消息,李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河套地区面积有多大?那可是方圆数千里,曹文诏等人出兵不到两个月,路上行军就用了近一个月,剩下的时间便是绕河套走一圈都未必够用,曹文诏他们是怎么办到的?

不过洪承畴和卢象升随后送来的表功奏折打消了李景的疑虑,二人同时上书给曹文诏请功,盖因曹文诏到了归化以后,将麾下两万骑兵分成四路,李定国,孙虎头,祖大寿,吴三桂各领一军,各部之间保持五十里的距离,从归化城向西,一路平推。

在明军的利炮火枪面前,‘蒙’古各部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到后来,‘蒙’古各部已组织不起部队正缨明军之锋。

由于明军是四部齐头并进,这样一来,靠近黄河沿岸人口多的一些‘蒙’古部落被内圈的明军击溃之后,向外逃跑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外圈明军的围剿。而且逃过了这一层还有下一层,等遇到最外围的明军的时候,‘蒙’古各部还留存下来的人口马匹已经不多,这时别说抵抗,跑都跑不赢明军。

或许是为了争功,李定国,孙虎头,祖大寿还有吴三桂这四个人,以每日二百里的速度,仅用时半个月,便从归化打到宁夏卫。进攻速度之快,连曹文诏自己都没有想到。

等曹文诏想通知四人稳扎稳打的时候,四人已从宁夏卫给他发来的战报,四部共歼敌四万余人,俘虏近二十万人,牛羊马匹逾百万。

黄河外圈的‘蒙’古势力被‘荡’平,河内的‘蒙’古人便无路可逃,看到洪承畴和卢象升的大军步步紧‘逼’,无奈选择了弃械投降。靠着曹文诏的骑兵之威,洪卢二人兵不血刃便收复了河内地区。至此,盘踞河套一带逾百年的鞑靼部落彻底被明军消灭。

虽然洪卢二人没立下多少军功,但是要说治理地方的能力两人却远非曹文诏可比,就在曹文诏头疼如何处置那二十万俘虏的时候,洪卢二人已经开始把河内地区划分成一块块耕作区域,然后派新兵押解俘虏进驻这些区域进行‘春’耕准备。

由于俘虏了大批‘蒙’古人以及牛马,耕作的压力大大减轻,原本洪卢二人准备在河内地区投放五万新兵用于耕种,现在只需三万基本就可以完成耕种任务。

这样一来,用于耕种黄河外围的新兵就是七万人,再加上俘虏,来年能在河套地区耕种的人口远远超过李景的预期。

听闻这个消息,李景大喜,直说崇祯十一年的收官之战打得好,并当众赐曹文诏“无双良将”名号,又赐洪承畴和卢象升“上马治军,下马安邦”名号。

河套之战出乎意料的顺利,吕宋方面的军事行动也开始顺利起来,孙猛来信说,在艰难地绕过大片的森林和丘陵地带之后,大军开始向吕宋岛以北推进,由于北部地势平坦,估计要不了几个月便可占据吕宋岛全境。

由于在吕宋以北发现大面积可供耕作的土地,孙猛在信中说,张理建议来年暂缓用兵,全力耕作这些土地,这样便不需大明本土向吕宋进行粮食补给,同时还可反馈给大明本土大量的粮食。

看到这个消息,李景深以为然,当众称赞张理深知其心,知道大明出兵吕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更令李景惊喜的是,孙传庭派舰队护送回十余船货物,虽说大部分是香料,胡椒,椰子等当地特产,但是还有一船装载的却是珠宝‘玉’石黄金白银等贵重物资。

原来,孙猛所部在往吕宋岛北部进军的时候,把沿途的小国或者是部落全部铲平,收缴了大量的钱财,而这些钱财恰好解了李景的燃眉之急。

另一个好消息是朝鲜方面岳托送回来的,岳托到达朝鲜以后,在朝鲜施行汉、满、朝鲜一体化待遇,很快收拢了大部分满人和朝鲜人的心。

另外,岳托秘密跟多尔衮等人进行沟通,由于多尔衮所部现在已是孤立无援,粮食棉衣等生活物资越来越匮乏,经过岳托多次劝说,多尔衮终于答应向大明投诚。不过岳托让多尔衮所部仍然打着大清的旗号,清剿不愿归属大明的朝鲜各部势力。

由于后一条消息需要保密,朝廷里面知道多尔衮已经投诚的人并不多,随后便有人弹劾岳托,说岳托暗地里资助多尔衮,通敌卖国,要李景将岳托撤职拿办。

对此李景也是极其无奈,既不能替岳托辩解,又不能真的把岳托撤了,只能对这些弹劾的奏章置之不理。

就在李景苦思如何解决此事之时,朝鲜方面传来消息,岳托病了,而且病得很重。

得知这个消息李景大惊,急忙询问岳托生病原因,方知岳托得知有人弹劾他,而李景没有给他明确的答复,其时满人刚归顺大明不到两年,岳托担心满人受他牵连,因此心里不免忧急。岳托的身体状态原本就不是很好,这一年在朝鲜劳心劳力,身体更是每况愈下,此时心急之下,顿时病倒。

岳托是满人当中难得的人才,其见识才具便是汉人也没几个能及得上他,正因如此,李景才把朝鲜的重任‘交’给他。

听说岳托病倒,李景当即命太医院挑选最好的医生派往朝鲜,临走时再三‘交’代,一定要把岳托治好。

不过李景也知岳托此次得病主要是心忧所致,也就是心病,所谓心病须得心‘药’医,因此李景亲笔给岳托写了一封信,解释此前没有表态的原因,随后又找到朱由检,让朱由检赐予岳托一等忠诚伯的爵位,荫一子,想来岳托看过信以后,便可疑虑尽消,而封爵更是对他这一年的工作成绩的肯定。

虽然岳托生病令李景很是担忧了一阵,不过随后又有更大的喜讯传来:科学院的蒸汽机正式宣告研制成功。

相比前面几个好消息,这个消息更令李景振奋。

要知道蒸汽机的研究从崇祯四年,李景让徐光启组建科学院之时便开始立项,此后李景网罗到的人才基本上都参与了这个项目。

这么多人,‘花’费了无数钱财,历时整整七年才终于建功,怎能不令李景振奋。

虽然此时的蒸汽机只能进行最简单的往复运动,而且消耗的燃料与其产生的动力完全不成比例,但是蒸汽机出现以后便可彻底取代水力冲压机,军械制造再也不必受制于季节和气候。

要知道用水力冲压机生产军械全靠水力,冬季是完全无法开工的,‘春’季和秋季能开工的时间也不多,只有夏天雨季时期水量充足的时候才能全力开工。

正因为严重受到季节和天气的制约,因此军工厂的武器生产速度一直提不上去,大明近百万军队只有负责作战的主战部队才列装新式武器,新兵训练时只能用作战部队淘汰下来的武器。

另外,由于水力冲压机利用的是水的动力,落差越大,动力越足,因此军械制造厂必须建在水库的下方,这无疑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而要想消除安全隐患,必须修建排水泄洪工程,这方面的投入甚至比建一座军工厂还要高。

而蒸汽机取代水力冲压机以后,就没有这些弊病了,虽然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但是跟蒸汽机产生的效益相比,这点消耗根本算不了什么。

因为蒸汽机不光可以用来生产军工,还可以民用,李景可是知道蒸汽机出现以后最先应用于纺织业,原本的手工纺织逐渐被机器取代,就此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可以说蒸汽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李景虽然记不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具体时间,但是大明现在就发明出蒸汽机,至少可以领先西方国家一百年。

美中不足的是,李景只懂蒸汽机的最基本的原理,只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大概的思路,下面的人直到研制成功,也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

这就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明的蒸汽机技术是无法得到提高的。

不过李景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科学家来到大明,大批大明的科技人才掌握了物理和数学知识以后,蒸汽机技术便会得到提高。

在亲往科学院观看了蒸汽机试车以后,李景当即下令重赏所有参与蒸汽机研制的工作人员,除国家奖赏之外,李景个人又拿出十万两银子奖赏众人。

随后,李景令负责蒸汽机研制的人成立蒸汽机制造工厂,全力生产蒸汽机,然后用蒸汽机取代水力冲压机。

同时李景又让人研究如何把蒸汽机技术运用于纺织业。很显然,这又是一个难题,因为要想把蒸汽机技术运用于纺织业,首先要研制出新式的纺织机,要是用原来的手工纺织机,其收益远远抵不上蒸汽机消耗的燃料的价值。有道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况且有重赏蒸汽机研制者的例子在前,科学院的科研人员一个个动力十足,纷纷承诺,一定会研制出能利用蒸汽机动力的纺织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斗罗之金鳄 保护我方族长 辣妈攻略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娱乐帝国系统 猎艳谱群芳 黑铁之堡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陛下不可以!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倚天神雕 挑肥拣瘦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重回1982小渔村 踏星 官梯 一剑独尊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明末之力挽狂澜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白话三侠五义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立渊传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学名张好古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明朝大丈夫 燕西风 - 明朝大丈夫txt下载 - 明朝大丈夫最新章节 - 明朝大丈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