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丈夫

燕西风

首页 >> 明朝大丈夫 >> 明朝大丈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一万年前争霸 民国之铁血少帅 夺嫡 前方高能 敛财人生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至尊特工 暴君闺女五岁半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明朝大丈夫 燕西风 - 明朝大丈夫全文阅读 - 明朝大丈夫txt下载 - 明朝大丈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六百六十八章 河套地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六百六十八章 河套地区

第六百六十八章 河套地区

崇祯十一年九月,随着天气转冷,肆虐山东和河南两地近三个月的蝗灾逐渐开始销声匿迹。{}.{c}{c}

内阁签押房,李景翻看着下面送上来的奏报,长长出了口气。在当前的条件下,蝗灾实在不是靠人力能够解决的。

蝗灾过后,李景派人到山东和河南进行了一番详细地调查,调查的结果令人触目惊心,山东和河南两省大部分地区粮食绝收,数百万受灾地区的百姓要靠官府派发的赈灾粮度日。

好在李景早有准备,下面的官员大部分也是用心办事,赈灾之粮基本如数拨发,因此山东和河南两省虽然受了如此大的灾害,却并没有出现民乱,这令李景大大松了一口气。

另外,在调查灾区情况的同时,李景让陈大虎和吴甡认真调查江浙和两湖的粮食生长状况。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江浙和两湖今年虽不能说是大丰收,但是征收六百万石粮食是没有问题的,而有这六百万石粮食,至少可以顶到来年春耕。

放下奏报,又看了一会儿账簿,李景轻轻叹了口气,大明真是多灾多难啊,国家刚有点起色,两省就爆发蝗灾,一下子就把这两年积攒的家底全部吃光了。

将账簿合上,李景凝眉沉思起来。为什么大明一出现天灾,就如此捉襟见肘呢?土地该分的也分了,高产的红薯,马铃薯和玉米也在大明全面推广了,粮食的税率也提了上来,可国家依然严重受制于粮食问题。

“大帅,您喝茶?”苏衡端着茶杯进来说道。

李景指了指桌子,示意苏衡将茶杯放下。

见苏衡转身要走,李景招了招手道:“平之你先别忙着走,我问你个问题。”

苏衡忙道:“大帅请问。”

李景沉吟着把刚才心中的想法说了一遍,然后问道:“平之,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苏衡闻言叹息了一声道:“归根结底,就是大明的底子太薄,大帅执政的时候,国家一穷二白,还亏欠了大量的军饷。大帅用两年的时间把窟窿给堵上了,然后又平定了辽东,消灭了流寇,今年又抗住了这次蝗灾,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李景点点头道:“是啊,大明的底子实在太薄,我在平阳府时攒的那点家底,打辽东时全用光了。然后去年和今年天灾不断,刚分得土地的老百姓去年刚有点收成,攒的那点粮食自己吃都不够,自然是不肯卖的,所以很多地方我们根本收不到粮,只能靠两湖和江浙这两大粮仓。”

顿了顿,李景接道:“但是我们不能一直依靠两湖和江浙,要是两湖和江浙也遭灾了那我们怎么办?难道喝风?所以我们必须要开辟新的粮仓。”

“新的粮仓?在哪里开辟新的粮仓。”苏衡疑惑道。

李景道:“我暂时想到两个地方,第一个是河套地区。黄河百害,惟利一套。河套地区地势平坦,而且黄河水流平缓,既利于畜牧放养,又可耕作农物,实是天赐的粮仓。

第二个地方是辽东的辽河地区。辽河地区同样一马平川,而且水利资源充沛,只要迁一批人过去,要不了两年,亦可成为大明的粮仓。”

“辽东地区问题不大,这次山东和河南遭灾,正好迁一批灾民过去,只要有人过去,耕作的问题就可解决。

麻烦的是河套地区,河套地区被鞑靼人所占多年,鞑靼人的势力在河套地区已经根深蒂固,我们要想收回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苏衡忙道。

李景点点头道:“说的不错,要收回河套地区绝非易事,因为打败鞑靼人不难,难的是如何把他们彻底逐出河套地区,毕竟鞑靼人皆是骑兵,来去如风,打不过可以跑,掉回头来便可偷袭,咱们的军队不怕他们,可是老百姓却扛不住他们袭扰。如果鞑靼人不停袭扰,老百姓便无法进行生产。”

说着李景轻轻叹了口气:“唉,成祖皇帝雄才大略,一代人杰,但是当年将大宁卫(今内蒙古宁城以西,辖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地区。)让给朵颜三卫,又放弃东胜卫(明时为榆林县,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和准格尔旗东北一带。)却是大大失策,失去了大宁卫和东胜卫的策应,开平卫(今内蒙古正蓝旗及多伦县一带。)独木难支,最终无奈内迁,等于是拱手让出了河套地区。

而没有了河套地区为依托,蒙古人的骑兵便可长驱直入。唉!若是当年东胜卫在大明手中,何至于有后来的土木堡之变?”

“大帅准备在东胜卫重新设置卫所么?”苏衡问道。

李景摇摇头笑道:“我们现在已经占据了归化城,有了归化城就没必要继续在东胜卫设置卫所了。我要在原来灵州宁夏卫建一座城,不过不是用来防御。

平之,防是防不住的,必须主动进攻才行。在宁夏卫建一座城,就可以和归化城东西呼应,向西可以进攻漠西地区,向北可以进攻漠北地区。如此一来,宁夏卫和归化城就成为大明进攻漠西和漠北的前进基地。

当然,宁夏城建好以后,我们要先依托归化城和宁夏城将蒙古人打得不敢靠近河套地区,让百姓安心生产耕作,等我们攒足了本钱,就扫平漠北和漠西。”

苏衡迟疑了一下说道:“大帅,现在国库可拿不出钱来,今年恐怕是无法建城了。”

“哈哈哈,平之,你比我还敢想,现在宁夏卫还在蒙古人的手中,我们怎么建城?我们第一步要先占领宁夏卫,然后才能建城。”李景笑道。

笑了一会儿,李景接道:“很多事咱们可以想到前面,但是不要想一口吃个胖子,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步要一步一步走。”

说着李景站起身来,在屋里踱了几步,然后说道:“现在陕西的局势已定,洪承畴的部队也休整的差不多了,我看可以让洪承畴率领部队向灵州方向进发,做出进攻的架势,吸引蒙古人的注意。

然后调曹文诏,曹变蛟和马科的骑兵部队发动袭击,只要击溃蒙古各部的主力部队,洪承畴的步兵便可宁夏方向推进。恩……洪承畴的部队只有三万余人,兵力有些单薄,得把卢象升的部队也调过去。”

沉吟了一会儿,李景接道:“只是卢象升从河南调走,河南布政使用谁好呢?”

见李景询问,苏衡摇摇头,这种人事安排他怎么插嘴?

想了一会儿,李景轻轻摇了摇头:“先不去管了,平之,你去把高奇请来。”

“是!”苏衡忙道。

苏衡走后,李景找出一本官员的资料名册认真看了起来。

李景手里的这本名册里面记录的人都是李景认为可用的,这些人做事的能力是有的,而且大多品格清正,为人刚正不阿。但是这些人大多是万历末年和天启年间以及崇祯年间的进士,这些人是科举出身,思想比较守旧,对李景推行的很多政策并不理解。

在这些人没看到新政的好处以前,起用他们无疑会给李景造成很大的麻烦,可是如果弃之不用却又浪费了人才,因此李景思之再三,最后给这些人在吏部安排个虚职,把他们挂了起来。等这些人看到大明推行新政产生的变化,想法改变了以后再起用。

这两年大明看起来并无多少变化,国家既无存粮,国库也是空虚依旧。但是明白人都知道国家之所有仓储空虚,国无余钱,实因这两年大明的天灾实在太多。

虽然去年陕西的旱情比之往年有所减轻,但是河南和山西又发生了干旱,河南甚至还出现了蝗灾,可是由于李景大兴水利,极大地缓解了旱情,而且李景在陕西、山西和河南等地推广的高产粮食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今年的年景更不如去年,西北干旱依旧不说,河南和山东两省更爆发大规模蝗灾,蝗虫过境,真是赤地千里,寸草不留。

若是往年大明出现这样的天灾必然是饿殍遍野,无数灾民举旗造反,可是李景竭尽所能筹措钱粮,赈济灾民,两省竟然没出一起乱子。

连续两年发生大灾居然没有老百姓造反,这对大明来说简直就是奇迹。同时可以想见,这种情况下国家不可能还有余粮。

另外,大明的国库虽然空虚,但是大明银行储备了近两千万两白银,这些钱都在大明银行的地下金库存放,由于储备银跟发行的纸钞挂钩,为了让老百姓放心,因此大明银行储备银的数目在大明并不是什么秘密。

而知道底细的人还知道景记钱庄的地下金库也储备了两千多万两白银,朝廷在最困难的时候还曾从景记钱庄拆借了数百万两白银。有这么多储备银,大明的底蕴比之前朝不知富足了多少。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些储备银是从哪里来的,李景进京先是查抄贪官,一下子就弄来一千多万两白银,由于当时纸钞尚未在全国推行,很多地方必须支付白银,这笔银子用去了大半,剩下五百万两银子被李景用作开办银行推行纸钞的储备银,随后查抄福王等皇亲贵族又弄了一笔银子,再加上慢慢积累,最终攒下近两千万两白银。

!^!一更。-- by:07|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御女天下 诡秘之主 剑来 倚天神雕 我的总裁老妈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穿越1942有空间 猎艳谱群芳 重生之武道复苏 退下,让朕来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官梯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特种兵重生七零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抗战之血肉丛林 花都太子 凡人的骄傲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梦回西晋娶女帝 带着战神回明末 赵匡胤演义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大齐之君上传奇 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三国第一公侯 大唐小医师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三国之现代魂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明朝大丈夫 燕西风 - 明朝大丈夫txt下载 - 明朝大丈夫最新章节 - 明朝大丈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