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风云录

苏伯泥

首页 >> 百越风云录 >> 百越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从山贼开始 天价傻妃:娶一送一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凡人歌 暴君闺女五岁半 朕就是亡国之君 中华第四帝国 武道凌天 
百越风云录 苏伯泥 - 百越风云录全文阅读 - 百越风云录txt下载 - 百越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8章 宰相抄家抄出胡椒六十四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岳阳楼怀古之后,申式南一行走水路至武昌府。申式南一行在码头附近酒铺歇息时,听到坊间在谈一桩奇案。

说是奇案,奇就奇在受害人是大江下河帮归州帮的少帮主,受害人自己不急,反倒是一些本地抬米、背货的人为他鸣不平,自发请讼师要替少帮主打官司。

申式南隐约听到谈论中提到河清船运,便吩咐仔细打听案件情况。

武昌府有芷兰香粉的作坊,也有河清船运的分号,而江夏县是武昌府附郭,很快,各方信息汇总过来,申式南将案子梳理出了一个脉络。

受害人名叫陈朝彻,申式南一听,就知道这个名取自《庄子·大宗师》:“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六七年前,十七岁的陈朝彻只身来到武昌府求学。可他毕竟是归州帮少帮主,没多久,他爹就派了几个人,划了六条商船给他。

重庆府到武昌府这一带跑船的大江商帮,被当地人统称下河帮,大江就是长江。重庆府上游各个支系的商帮,则叫上河帮。

归州帮是下河帮的一个大帮,有商船上百艘。武昌府不是归州帮的地盘,外来商船不允许跑商,陈朝彻一个读书人,也不喜欢经商,便将三条船租给武昌府的本家族叔。

另外三条商船实在没办法,陈朝彻找到江夏船帮老大,谈了将船交给江夏帮代管,他每个月收点例钱。

正统十二年,河清船运到处连人带船收购,也找上了陈朝彻。可陈朝彻他爹给他穿的时候,就不许他卖船,除此之外,他爱怎么着都行。

河清船运也灵活,说不卖也行,弄个长期租赁,你仍然是船东。

陈朝彻觉得这个法子好,自己省心,例钱又多,就想将六条船收回。江夏帮那边好说,主要是已经占了他很多便宜,而且河清船运与江夏帮也有合作。

问题就出在他本家亲戚上。他那个族叔耍赖,说三条船本就是他自家的,没有要还给陈朝彻的意思。

陈朝彻回去找租契时,发现自己夹在书本里的租契不见了。再一回想,自己房间只有族叔的儿子进来过,说不定是被他偷走了租契。

可一切都没证据,陈朝彻只好作罢。但那些码头上靠扛米、扛木、背货的人不乐意了。为何?陈朝彻是船东的时候,一个月会去码头两次,给这些帮忙运货的人送些米面,冷天还会给些鞋袜。

那些人心里感激他,更主要的是觉得得到了尊重,陈朝彻是有秀才功名的读书人,却丝毫没有看不起他们这些干粗活的人,经常听他们讲故事。

自从三条船被人讹走之后,陈朝彻再也没有去过码头。那些人就拖着陈朝彻状告族叔霸占他家三条船。可只有人证,没有物证,官司打输了。

今年年初,听说江夏县换了个知县。那些人心思又活络起来,决定再次告状,要替陈朝彻讨回公道。陈朝彻本无意再打官司,可架不住众人的热情,也就任由他们闹去。

打听消息的人还说,陈朝彻为人仗义,曾经写信给他爹,帮着芷兰香粉走货到川渝之地。

“式南哥……”酸花拉了拉申式南的衣角,欲言又止。

申式南暗暗好笑,看着众人殷切的目光,问:“怎么,你们希望帮陈朝彻打赢官司?”

众人齐齐点头。钱樟落道:“任由小人欺负良善之辈,可不是你的风格。”

“得。夫人都这么说了,我岂能推脱!”申式南道:“不过,事情过去多年,常规法子奈何不了小人。想要赢这场官司,得出其不意,需要你们的配合。”

傍晚,徐椒椒夫妻俩持申式南拜帖约见江夏知县,知县得知从三品大员申式南在轻粉楼武昌分号约见自己,一边命人备礼,一边急忙更衣。赵加印和酸花二人则约见那些码头背货人。

第二天一早,江夏县全城缉捕潜逃至武昌府的反贼,由十二名背货人扮演的反贼很快被捉拿归案。知县当众审讯,反贼招认乘坐自家船只逃至武昌府。

随后,衙役押送反贼来到码头正在装货的三条船上指认现场。那三条船正是陈朝彻族叔讹走的。

缉拿反贼之事,闹得沸沸扬扬,陈朝彻族叔自然也听说了。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反贼同伙,说这三条船从自己侄儿手中租赁下来的,并让人回家拿出了当初的租契。

有了租契和供词,以及其他证词,陈朝彻轻松拿回了三条船。那些扮作反贼的扛米、背货人撕下伪装,齐声欢呼。百姓纷纷传言,新任知县断案如神。

而此时,申式南一行已经乘船沿江而下,打算在九江府弃船登岸,去往南昌府滕王阁。新帝给的三个月探亲假,申式南不可能长时间呆在永嘉县和杭州府,游山玩水正好把时间消磨掉。

陪外公外婆过完中秋后,一行人又到钱塘县看望了钱樟落的亲戚。九月底,申式南和钱樟落一行自杭州出发,北上进京。

去年十月,在于谦的统领下,京师保卫战取得胜利,瓦剌退出塞外。

今年中秋节当天,太上皇朱祁镇被迎回京师,与文武百官见了一面之后,便被软禁于南宫。

回到京师的申式南,每天勤勤恳恳到翰林院点卯。

对于这位挂从三品文武散官衔的特殊人物,翰林院多数人是鄙夷的。只因翰林院之人都没去过云南,均认为云南诸司和交趾,根本就连小动干戈也不值得。

他们与侍讲刘球一样,坚定遵从太祖朱元璋训示的“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因此,申式南在翰林院很不讨喜,更时不时嘲笑申式南自不量力、异想天开,居然想要在云南诸司修筑“二十四尺道”。

“平原直道才修二十四尺,山道只修六尺。”每当这个时候,申式南轻轻笑着,不咸不淡地重复这句话。

他没有多做解释,这些人没去过缅甸司,不知道缅甸司也有辽阔的平原。同僚的嘲笑无可厚非,因为秦始皇在云南修的也不过只是五尺道。

没几个人知道,申式南敢夸下这个海口,是因为他已经从叶知秋那里总结了经验,又搜罗了一些有花炮手艺的人到山河书院,秘密研制了可开山裂石的火药。

因此,申式南打算先蛰伏一段时间,再想办法继续回到云南诸司任职。他相信,只要在云南诸司修成驰道,将来就可以在云南全境,以及湖广、川渝、贵州和两广等地,修筑驰道。

为了防止上坡时,牛马拉重车乏力失控,申式南每隔一段路就设置码头湾,类似于船只停泊码头一样,重车可以在码头湾的平地处歇息,等气力恢复了再继续爬坡。

同时,上坡路段两边都有卡槽,并备有粗木和防止车子滑坡的石块。

翰林院这些人和朝中其他官员一样,修路修河堤等等,习惯了千百年来征发徭役,所有的补贴被克扣贪墨,服徭役的人只能自己带干粮。

付徭役吃不好睡不好,可能还带病,不停地有人死去,哪有力气和信心干活?

申式南在云南诸司只是放出风声,就有不少百姓争着抢着要修路。

谁都知道,申大人修路,那是为了家里的山货能卖出去,让大明中州各地汉人的好东西能源源不断地运过来。

最主要的是,给申大人干活,不但有工钱拿,还管饭,能吃饱,时不时还能吃上肉,睡的地方干净,蚊虫少,还有汤药和郎中随时备着,死不了人。

人心都是肉长的。很多时候,不是老百姓不能明辨是非,而是上上下下当官的有意蒙蔽——不蒙蔽百姓,又怎能从百姓嘴里抠出钱粮,以保证自己一家活得像个人样。

说白了,都是穷给闹的。大多数人当官,不就是为了活得有个人样吗?

自己要活得有人样,百姓就只能做牛做马。如此周而复始,所有人都被拖入这个循环,大家一起穷,一起苦,穷苦面貌千百年未变。

缅甸司和八百大甸司能改变穷苦面貌,就是因为有了申式南这个变数在。而申式南能成为变数,首功归于他自己有钱,不需要贪墨克扣,有时候还能为官府垫付银钱。

可是,仅仅是因为申式南有钱吗?历史上,有钱的人,有钱的官员少过吗?

赵高、石崇(当过太守、刺史、大司农和征虏将军)、梁冀(东汉外戚,当过河南尹、大将军,私家林苑制同王家,方圆近千里,奴婢数千)、蔡京、陈自强(北宋右丞相)、元载(任宰相十五年,抄家时光胡椒就抄出六十四吨),这些人,哪个不比申式南官大钱多?

由于是散官,申式南无需上朝。明面上,申式南老老实实点卯,时不时将翰林院文史馆当浴盆一泡就是一整天。

通过翻阅送到翰林院文史馆的起居注,申式南发现了很多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翰林院这帮人简直不是人,很多重大事件和朝廷决策,要么干脆没记录,要么按喜好和私欲肆无忌惮删改。

以土木之变明军将士数量为例,公开的主流说法有两种,一种是太上皇朱祁镇当时带兵二十余万,另一个说法是五十万。说三十万、四十万的人也有。

关于阵亡,一个说法是五十万人全军覆没,另一个说法是五十万阵亡过半,还有一个说法是阵亡七万人,又还有一个说法是伤亡三十万人。

各种说法与申式南的明察暗访大相径庭。扈从之一的吏部郎中李贤死里逃生,他的说法是“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

(注:李贤后来官至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追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成为朱祁镇复辟后的托孤重臣,着有《天顺日录》等。)

瓦剌那边的眼线传回来的消息是,也先之外另一个首领伯颜帖木儿自述己方战功时,说的是数万人。

李贤和曾出使瓦剌的杨善等多人证实,朱祁镇是仓促间出发的,当时京营的很多兵马根本来不及调动随驾。京营各卫兵马总数二十多万,京师保卫战时有十万将士守城,说明朱祁镇可能带走了十多万兵马。

而李贤说的二十余万人,其中近半的人是沿途征发运粮的徭役,以及皇帝出行的大量随侍人员。

那王振是怎么死的?逃回来的那些人说,王振死于乱军之中。但杨善和朱祁镇都说王振是自刎而死。

这些都不算什么。重要的是,申式南已经查访得知,宣德之后,大明各卫所的兵卒基本上变成了主将军垦屯田的免费劳动力,由于抄起受压榨,兵卒大量逃离。

一个卫所在册五千多人,实际上可能不到三千人,有的甚至只有两千来人。拱卫京畿的京营略好一些,但基本也都是吃着二到三成的空饷。

这么一算下来,朱祁镇带在身边能作战的兵马,根本就是不到十万人。而这些都是面上的,不带兵的人是不知兵马有多少的。

但申式南有办法查问,有的是申式南乔装打扮后,用锦衣卫腰牌私下撞见问出来的,有的干脆是花裴二人直接绑来,暗中询问出来的。

从领兵知情者的信息综合起来判断,朱祁镇当时就带了五军营、神机营和三千营选出的五万骑兵。

那翰林院这些人为何不敢如实记录呢?因为他们也从吃空饷、走私武备、倒卖军粮、侵占良田上得了好处。不趁机多说点阵亡人数,如何能平账?

据此,申式南终于确信,并梳理出脉络。

正统十四年五月,朱祁镇基本查清浙江、福建矿场叛乱真相,所有涉案御史和地方官员,全是内阁文臣派出去的。

六月初八,南京皇宫谨身殿起火。随后,湖广、贵州再再次爆发苗乱。麓川班师兵马平叛,四川和广西兵马驰援。

六月廿一,朱祁镇发罪己诏,诏书同时警告文武百官,再有犯错将严惩不贷。

同时,调驸马都尉、西宁侯宋瑛总督大同,广宁伯刘安掌管中军都督府,建平伯高远掌前军都督府。

平乡伯陈怀、驸马都尉井源领兵三万,名义是协防大同;都督王贵和吴克勤领兵一万五,同样,名义是协防宣府。

明眼人已经看出,昔日那个小皇帝要亲政了,开始安插亲信,整顿军备。

七月初二,朱祁镇派监察御史、太监等人去宣府、大同等地慰问发钱,一个边军士卒发一两银子。

明眼人再次看出,朱祁镇明着是慰问发钱,实则是清点边军人数。

七月十一日,大同、宣府和辽东及甘肃等地,齐齐传来瓦剌寇边急报。

朱祁镇除了锦衣卫,还掌管东厂,自有消息来源,知道瓦剌寇边消息是假讯。

七月十五日,边关急报,大同总督西宁侯和武进伯阵亡。

亲信被杀,朱祁镇再也坐不住。七月十六日,朱祁镇亲率五万骑兵匆匆出发巡边,连粮草输送的十几万人都没来得及带上。

七月二十三日,朱祁镇大军刚过居庸关,众臣一再央求驻跸。

这时,朱祁镇已经明白,大明朝中百官与边将已是沆瀣一气。请求驻跸,目的正是为了拖延时间,让前方有时间准备,好应付皇上的亲自查察。

七月二十四日,兵部尚书邝埜和户部尚书王佐先行出发,被罚跪地一夜。

这个信息表明,申式南之前的推测有误,邝埜和王佐不能完全排除嫌疑。

除沐家镇守的云南之外,全国卫所兵不足半,四至六成的军饷被贪墨,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要说半点不知情,鬼都不信。

八月初一,朱祁镇终抵宣府,从镇守大同的监军、四朝元老太监郭敬处得知,自己派来的大同总督西宁侯和武进伯,正是被镇朔将军、宣府总兵官杨洪所杀。

宣府兵变已经是掌上钉钉之事。但为大局着想,朱祁镇忍了。没有处罚,只是命他随驾西行。

为了安抚杨洪,朱祁镇返回宣府时,先是命他在殿前领兵,后来更改敕命,还是让杨洪镇守宣府。

申式南猜测,朱祁镇让杨洪殿前领兵,已有杀他之意。可能是考虑到杨洪镇守宣府多年,瓦剌军甚是惧怕他的名头,多事之秋,急需用人,这才放他一马。

正统十四年十一月,瓦剌退兵后,杨洪因功进封为昌平侯。

土木之变后,成国公朱勇,忠顺侯吴克忠和都督吴克勤被杨洪用王命旗牌骗去杀了,三人部下作鸟兽散。朱勇是朱棣麾下大将朱能之子,吴氏两兄弟是前朝蒙元降臣吴允诚之子,都是朱祁镇的亲信。

可翰林院记载的却是,成国公朱勇和吴氏兄弟死于阵前。

据锦衣卫旗官聂忠猜测,杨洪之子、都指挥佥事杨俊,曾用兵部调令调动独石口等地骑兵,夜袭圣上军营,致使朱祁镇仅剩的一万兵马溃散四逃。

聂忠的原话是:“起营之时,忽南坡,有明盔明甲,人马来迎。疑是勇士,哨马不为设备,遂至败军陷驾。”

聂忠说的是,南坡有敌军突袭。可问题是,土木堡在北,而南边是京师方向。据此,聂忠所言,可信度极高。

土木之变后,辽东都指挥佥事范广陆续擢升都督佥事、左副总兵、总兵官、都督同知等。

(注:“夺门之变”后,范广因谋立外藩被处死。而杨洪则急流勇退,景泰二年便请求致仕,九月病逝。)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斗罗之金鳄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春满香夏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天下枭雄 军工科技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黑铁之堡 逍遥四公子 挑肥拣瘦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桃花沟 超级神医赘婿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特种兵在都市 大宋女刑司 无敌天命 田野花香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武炼巅峰 藏国 穿越红楼之大道无谋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锦医卫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远东1628 这个大明太凶猛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带着战神回明末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大明狗腿子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御赐监察使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沉默的战神 大唐镇国公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百越风云录 苏伯泥 - 百越风云录txt下载 - 百越风云录最新章节 - 百越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