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风云录

苏伯泥

首页 >> 百越风云录 >> 百越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驿路星辰 将军好凶猛 民国之文豪崛起 金牌帝婿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暴君闺女五岁半 朕就是亡国之君 武道凌天 
百越风云录 苏伯泥 - 百越风云录全文阅读 - 百越风云录txt下载 - 百越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6章 非是灭佛 损之而益罢了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其实,你自己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申式南笑道。

言婴摇头,表示不解。

“你看,你说的是收服,不是收复。”申式南道:“要收复孟养司,我们擒住思任法之后,便是最佳时机。”

言婴点头道:“没错,思氏父子兵败如山倒,只要我们乘胜追击,孟养司唾手可得。”

“可是,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进入孟养司,我们得到的只是土地,得不到民心。”申式南道。

言婴若有所悟,重复了一下:“民心……”

“说说看,你想到了什么?”申式南鼓励道。

言婴下意识地左右转头看了看。

“放心,这草荒林深的地方,没有锦衣卫。”申式南笑道。

言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靖远伯以文臣总督军务,又以军功封爵,在我大明开国七十年后,仍有这份荣耀,世所罕见。不过,听闻靖远伯曾杀俘、屠城,激得麓川军民同仇敌忾,殊死抵抗,致使明军损失惨重。孟养军民视明军如仇寇,如此,短期内,宣化军确实不宜进驻孟养。”

“对了,正是如此。”申式南笑道:“所以,我们只要把云南各宣司发展起来,让孟养军民看到周边各司百姓安居乐业,物阜民丰,他们就不会再对我们有抵触,我们才可能成就宣化大业。”

言婴恍然,随即赞道:“大人这手润物细无声的策略,委实神乎其神。”

“言佥事,你这爱送高帽的毛病能不能改改?你好歹也是号称江南第一才子的人。”苏苏在一旁骂道。

言婴也有了实职,与苏苏同时任宣化军指挥佥事。

“实话实说而已。难道你不觉得吗?如果换你是巡抚,恐怕早跟憨包一样,第一天就冲到孟养司。然后,某人墓志铭最后一句便是:卒于正统十年秋,享年二十岁。”言婴犀利反驳。

“行。算你恨。”苏苏知道自己在口才上,是赢不了言婴的。

谈笑间,大军进入一个小镇,镇外扎营后,有镇里的百姓送来高粑粑,说是请巡抚大人和副使大人品尝,以便让百姓都沾沾几位大人的福气,将来子孙也好高中高升,有高门高户。

所谓的高粑粑,其实就是一种米糕制作的点心,百姓盖新房上梁时,放到高梁上祈福用的。当然,主要还是分给帮忙盖房的人和邻居吃的。

申式南小时候爱吃,谢清溪当初在船上也做过。回袖也爱吃,边吃边问:“这品相和口味不一样,应该是三户人家做的。”

酸花边吃边给她竖起大拇指:“厉害!这都能看出来。确实是三户人家今日上梁。”

酸花会说本地话,跟送来糕点的老乡聊了几句。

“马上要过年了,这个镇子也不算大,怎么会有三家人同时盖新房?”回袖问。

“说是附近的寺庙拆了,官府低价将拆下来的木料和砖瓦卖给百姓。趁着没到农忙,就赶紧把房子盖起来。”酸花道。

回袖听了,若有所思:“这么说,寺庙拆了,还有功于百姓?”

酸花道:“那还用说!庙里的和尚不事生产,又占有大量田产,好多人为了有口饭吃,都出家当和尚去了。干活的人少,粮食不够吃,最终还是害了百姓。历朝历代,只见百姓饿死了,你何时见过寺庙里有和尚饿死的?”

“这次盖新房的三户人家,其中一家是还俗的。你看看镇里,半个镇子的人都在吃高粑粑。”酸花指着不远处的镇子道。

其实,当地人建房,不是茅草屋,就是木板房,一个地方,只有寺庙是最好的建筑,本身就很有问题。明人来了之后,有能力的人家,都学着汉人盖砖瓦房,这才流行起上梁和高粑粑祈福。

回袖向来不问世事,她时不时抢着管一些申式南府上的事,只是为了好玩。前一久她在上界行走,结交了一些朋友。有消息称,申式南在凡间清理僧道,拆除寺庙,让西方佛门很不高兴。

申式南无心上界之事,只要不牵扯到他,上界闹再大,他也不关心。

上次他被佛门暗算,生死一线,还没来得及报复,望潮居士已经替他出头,让佛门栽了好几个大跟头,申式南就暂时搁置,不再与佛门计较。

回袖将上界的消息告知他后,他顿时回想起,弘忍法师有许多不寻常的地方。佛门向来极少动刀兵,何以那二百多僧人能受弘忍的蛊惑?

坊间传闻,少林十三棍僧曾救过秦王李世民,此事真假申式南不知。就算是真的,佛门动的也只是棍,而非刀剑这样的凶器。

莫非有什么人针对他布了一个局?即便如此,申式南也不后悔借刀杀了那些僧人。那些死活不愿意还俗,又不通经典的僧人,只不过是好吃懒做,贪图信徒供奉的香火钱,不想服徭役,不想干活的蛀虫而已。

这样的蛀虫,比社会底层的混混、泼皮、无赖还无药可救。通过六爷,申式南好歹挽救过不少混混泼皮。

拆除寺院,解散僧众,官府是给了田产补贴的,足够他们还俗后能生活下去。既然他们不自救,又何必怜悯他们?

申式南之所以急匆匆赶去老挝司,处理僧道也是其中一个原因。老挝司的僧众不比缅甸司和大古剌司少,僧人不事耕种,全靠其他人供养,导致老挝百姓日益穷困。

百姓越是没有出头之路,越是信西方极乐世界那套。大多数寺庙吸百姓的血比官府还狠,僧人日子过得比官吏还逍遥,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百姓的盘剥之上。

“哇哦,这些寺庙全都建得雄伟壮观,佛身全都镀金,那些和尚尼姑一个个白白胖胖,还有布鞋穿。反观百姓这边,茅草屋,烂板房,光脚板,我终于理解老申为什么元宵一过,就急吼吼地往老挝赶了。”骑在马上的苏苏,说话还是一如既往地让人不那么舒服。

回袖从剥开一个柚子,抛了一半给言婴:“博士娃娃,你说这柚子,真的是从中州传到老挝、缅甸这边的?我怎么有点不信,明明这边的更好吃啊!”

“叫我博士就博士,为何要带个娃娃?”言婴不满。

“谁让你叫言婴的,婴儿不就是娃娃吗?”回袖满不在乎。

苏苏偷笑。他讲理讲不过言婴,但回袖又是言婴的克星。

“我大明国子学册外第一博士的名头岂是白叫的?”言婴识趣地不在纠缠那个问题:“当然是真的!《诗·小雅》有诗曰‘小东大东,杼柚其空’,汉时民间有无名氏作诗,‘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闻君好我甘,窃独自雕饰。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说明中原各地早在商周时候就有人在吃了。”

“而且,据我考证,这边的柚子,是福建商人从海上贩卖丝茶和瓷器时,带到了占城、暹罗、针路这些地方,然后传到各地的。你想想,只要搁在阴凉的地方,柚子放两个月还可以吃,出海的人多带一些柚子再正常不过。”言婴一副老学究的样子侃侃而谈。

“唔,有道理。”回袖点点头:“那你说,那些穷人,自己都吃不饱,穿不好,为何但凡有点好的,都是先贡到寺庙里?难道他们不知道,那些东西,最后是被和尚吃掉用掉吗?”

再走一个时辰,就能到达南掌,因此,大家都骑马凑一起聊天。回袖的马上,驮着各种各样好吃的。

众人听了她的问题,一个个面面相觑。回袖刚刚还在谈论柚子,一转眼又跳到苏苏之前的感慨上,也不知她小脑瓜里想的是什么。

关键是,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众人一阵默默。

“我想起一个故事。”言婴突然开口,缓缓道:“当年紫禁城那场大火,交趾和暹罗进贡的大象全被活活烧死。以大象的力气,挣脱绳子,撞开围栏逃走是轻而易举的事。可结果却是,全被活活烧死。”

众人不懂他为什么突然讲这么一个故事,但好奇之下,全都静静听着。

“大象为何不跑?”见言婴没继续讲,苏苏忍不住问。

“大象从小就被拴在大树上训练,它也试着挣脱绳子,可那时力气小,挣不脱。久而久之,它就以为自己再也挣不脱。”言婴接着慢慢道:“所以,大象长大后,哪怕你用根草绳都能拴住它。”

“我知道了。”罗喜财道:“佛家天天跟穷人讲,今生今世是苦海,你们这辈子安心吃苦就好,其他就不要想了,争取下辈子超脱,早登极乐世界。所以,他们跟那些烧死的大象一样,认命了,再穷再苦又能苦到哪去呢?佛说你想超脱,想早点去到极乐世界,就要把你好的东西都给我,我带你们走,给你们开门。”

“好像……还真是这个理。”回袖连连点头,但很快又道:“不对啊,当初咱们在八百大甸打架,放了鞭炮和蜜蜂,那些大象一个个逃得比马还快。”

“那是在战场上。你见过两军对阵,还把大象拴死在战场上的吗?你不会是刚吃完一头大象,变傻了吧?”苏苏说话,半点不留情面。

“你才傻!”回袖抬手就朝前面扔了一块柚子皮。

“好好好。你不傻。但你后边有个憨包。”苏苏闪身躲开,喊道。

“你后边才有个憨包。”回袖立刻回骂。

众人笑得前俯后仰,有人直喊肚子疼。言婴的马走在回袖后面,苏苏那是骂言婴。但回袖的马头,正对着苏苏的马屁股。

“对了,老申,坊间有传言,历史上下令灭佛的四位皇帝,全都壮年暴薨,说是因果报应。你不怕吗?”众人笑过之后,苏苏问了一个不吉利,却不无担忧的问题。

问题多少有些不吉利,众人想来想去,只有苏苏与申式南的关系,才敢提这个话头,让申式南知晓民间消息。

不怪苏苏也担忧,这个传言有一部分是事实,让人不得不信。

历史上,下令灭佛的四人,分别是: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鲜卑人,四十四岁时,死于崇佛的宦官之手;

北周武帝宇文邕,鲜卑人,三十六岁暴病,薨;

唐武宗李炎,三十三岁时,猝薨;

后周世宗柴荣,因胸口恶疮突发,三十八岁时薨。

“你觉得我会怕吗?”申式南根本不在意,笑道:“首先,这是一个将荒谬归纳在一起,然后逆向举证的手法,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下令灭佛的皇帝暴薨,没下令灭佛的皇帝,难道就没有暴薨的吗?”

“其次,那四人都是皇帝,可我不是啊。”申式南道:“我遵从的,是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的遗命。”

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是太祖朱元璋的谥号。

苏苏和言婴知道,太祖高皇帝在洪武年间,的确多次下令清理僧道。

申式南抬头看天,又望了望四野,昂然道:“最重要的是,四帝均是经天纬地的圣明君主,我申某区区一四品官,倘能与四帝齐名,何其幸哉!”申式南道。

“也对!魏太武帝拓跋焘善用骑兵,亲率大军灭胡夏、北燕、北凉,伐柔然,征山胡,降鄯善,逐吐谷浑,取刘宋虎牢、滑台等重镇要地,最终统一中国北方。好汉一条!”言婴附和道。

“周武帝宇文邕,三十四岁统一北周。唐武宗李炎,任用李德裕为相,征调六镇,奇袭回鹘,汰简冗官,置备边库,开创会昌中兴。”苏苏不甘示弱:“周世宗柴荣器貌英奇,善骑射,通书史黄老,整军练卒,招抚流亡,轻徭薄赋,为政清肃,盗不犯境。”

“端的是个个有为!”言婴击掌赞道:“唐武宗时,四千六百余所佛寺有的皇宫还大,坐拥膏腴上田数千万顷,二十六万余僧尼不事生产,又免徭役田赋,使田荒民饥。此等景象,若不治理,国将不国。”

“正是如此!”申式南道:“不过,‘灭佛’之说欠妥。云南诸司僧民失衡,寺院遍地。岂不闻少则得,多则惑?我此番治理,非是灭佛,仅是损之而益,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此乃大道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众人纷纷点头。

老挝司很快到了。众人前面已经有经验,老挝司的各项事务处理起来驾轻就熟。申式南架空了同知、副使、佥事等一帮毫无建树的流官,给他们送上一坛又一坛打酒,让他们整天醉生梦死。

那些流官也还是有一些作为的,起码老挝司的归化,比申式南到过的几个司都要好。老挝司遣使朝贡也是最积极的,这让申式南对刀氏印象极好。

没错,老挝司宣慰使也是刀氏一族。老挝司境内有老族、傣族、掸族,还有从云南迁徙来的苗人和瑶人等,虽然是不同的族群,但其实都是同宗同源,说一样的话,过一样的习俗。

永乐二年,土官刀线歹被封为宣慰使,之后刀线达继任。刀线达继位时年龄尚小,内有几大势力夺权之忧,外有安南侵袭之患。直到八年前刀线达掌权,情况才稍有好转。

有刀泽咏在,加上申式南一贯的豪礼相送,大家倒也其乐融融,刀线达对申式南和言婴推行的治理策略,基本上也都是支持配合。

傻瓜才会拒绝配合!申式南提出的陆路和水路商队,提前给宣慰司内大小头目分红,人人笑得合不拢嘴。

最重要的是,申式南返回缅甸司之前,将宣化军留下了一千四百兵马,铁鹰卫则全部留在老挝,使得安南不敢轻举妄动。

兵指安南,这才是申式南抛妻离子,不辞辛劳,千里迢迢来老挝司的目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春满香夏 福艳之都市后宫 天下枭雄 军工科技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逍遥四公子 霸天武魂 肥水不流外人田 挑肥拣瘦 重生之神级明星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特种兵在都市 大宋女刑司 无敌天命 田野花香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风流 超级修真弃少 霸天武魂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远东1628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带着战神回明末 大明狗腿子 大夏镇远侯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我家有个电饭锅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穿越之铁血捕快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大明英宗朱祁镇 时空乱叙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百越风云录 苏伯泥 - 百越风云录txt下载 - 百越风云录最新章节 - 百越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