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崇祯

星辰晚

首页 >> 在下崇祯 >> 在下崇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官居一品 铁骨 科举,寒门状元 至尊特工 我的公公叫康熙 暴君闺女五岁半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在下崇祯 星辰晚 - 在下崇祯全文阅读 - 在下崇祯txt下载 - 在下崇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65章 完结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由检登基二十五年,这才真正的触碰士绅阶层的根本利益。

二十五年了,朱由检做了充分的准备,军队已经基本全部掌握,朝堂上也提拔了大量的亲信,另外还准备了大批候补官员。

要是那些人以集体辞官做威胁,朱由检也不怕,到时候可以及时的补上。

大明朝什么缺,唯独不缺想做官的人。

同时,军队驻扎在各个要地。

老将爪哇伯贺虎臣,担任南京守备勋臣,掌南京京营。

永城伯侯拱极,这是老永城伯侯世禄之子,侯世禄去世之后,他的儿子侯拱极承袭爵位,成为第二代永城伯,他率军驻守徐州。

旧港侯杜弘域,这是老旧港侯杜文焕的儿子,他也是承袭其父爵位,领兵驻守南昌。

江户伯黑明道,率军驻守杭州。

平东伯曹变蛟,率军驻守武昌。

平北伯孙应元,领兵驻守广州。

南方重要的城池,基本上都派人驻守,就算是哪发生民乱,也可以迅速弹压。

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朱由检做的最重要的准备,就是他培养了一位合格的继承人,那就是太子朱慈烺。

明朝的皇帝登基之时,大部分都很年轻,甚至有的可以说是年幼。

这就面临一种情况,皇帝年轻,可他面对的大臣,无一不是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老官僚,他怎么可能斗得过那些人精呢。

所以,明朝皇帝的一般选择就是,前期示弱,在非必要的问题上,做出让步,慢慢的积累力量,培植亲信。

等到时间长了,有经验了,朝堂上也有亲信了,才能够做出一些事情来。

可往往到了这种时候,做出一些成绩来了,但人却没了。

人亡政息。

太子朱慈烺,崇祯二年生人,如今也二十多岁了,是朱由检手把手教出来的,由方正化担任其伴读太监,负责其安全。算是顺利的成长起来了。

就算是朱由检自己出了什么意外,由太子继位,二十多岁的人了,就算是登基之初没有根基,做出一些让步,但也不至于被下面那些臣子随意摆布。

提起大明朝的继承人,就不得不说好圣孙朱瞻基了。

朱瞻基这个好圣孙,真的好吗?

答案是当然好了。

朱瞻基面对的是在洪熙年间已经崛起的文官集团了,他在位期间,没少弃地,交趾都司就是他在位时期放弃的。

宣宗在武功当面确实是有瑕疵,但是他在文治方面,确实是当的起好圣孙三个字的。

因为他推出了司礼监,以内廷制衡外廷。

司礼监虽然是由宦官负责,被文人所不齿,但是,它却是大明王朝政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试想一下,若是没有司礼监,那大明朝,可就又众正盈朝了。

大明朝的官员,南直隶、浙江、江西,这三个地方出身的人最多。

这三个地方,也是大明朝最富庶的地方。

我当你大明朝的官可以,但是,你让我收我自己家乡的税,那就不太好了。

所以朱由检在用人上也格外注意,户部尚书路振飞,直隶人,税务司尚书马士英,贵州人,分管户部的大学士范景文,直隶人。

就连新任命的江苏布政使,也是之前在江苏任职过的耿章光。

整个江南地区的主要官员,基本上没有江南本地人了。

得先确保财政这一块不会祸起萧墙,才能安心推行改革。

没有内部人掣肘,那对付外部人还不好办吗。

又是抓人,又是打人,又是夺官职,又是革功名,又是子孙三代不许科举,一套组合拳在江南砸下去,再加上洪承畴、左良玉、骆养性、王德化等人的强势镇压,改革还真就推行下去了。

江南一阵血雨腥风,可一个时代的落幕往往是由鲜血铺垫的,一家哭总好过一路哭。

崇祯二十六年的腊月,两江总督洪承畴的奏疏终于到了京师,历时一年的江南风波,终于稳定了下来,税制改革得以推行。

对于一些人犯,朱由检本着人文关怀,想着这个人出身江南水乡,那里气候宜人,想来是对于四季没有那么明确的感触,所以,朱由检大手一挥,这些人就不必下狱了,全部戴罪立功,流放到奴儿干都司。

此外,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指挥同知吴孟明,夺职,东厂提督太监王德化,夺职。

骆养性不是什么好人,王德化也不是什么好人,这个吴孟明也不算是好人,夺了他们的官职,也算是对天下有一个交代。

李若琏接任锦衣卫指挥使,王承恩接管东厂。

洪承畴和孙之獬这两个人,则没有动,还是让他们两个看着江南。

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江南倒也显得平静。

不过,也仅仅是表面上的风平浪静,下面还是暗流涌动。

松江府的银行,被人恶意取款,差点关门,所幸从苏州府及时调来了钱款。

士林中依旧是编排朱由检的黑料。

甚至,还有人跑到朝鲜,去找朝鲜国王李淏,鼓动他出兵驱逐在朝鲜的明军。

理由也很简单,朝鲜只能有一个太阳。

现在大明在朝鲜有总督,有总兵,再加上殿下您,那就是三日同辉了。

世上哪有这样的事?

而朝鲜国王李淏则表示,我当大明的狗,挺好的。

还把来劝谏他的人绑起来,交给了大明的朝鲜总督处理。

朝鲜国王李淏,他当然也想驱逐大明在朝鲜的势力了,但是,他做不到。

既然做不到,那还不如乖乖的听话呢。

为此,锦衣卫在大明和朝鲜抓了不少人。

翌年,也就是崇祯二十八年,清威伯马世龙传来捷报,大军已经收复撒马底宣慰司。

南洋舰队提督郑芝龙也已经率军收复锡兰,并在印度东海岸收复了大量故土,并设立了卫所。

此时大明的战船,已经是蒸汽推动了。

朱由检指示,继续收复故土。

崇祯三十一年,平西侯吴三桂率军收复西域,朝廷大军驻守控制适宜生存的绿洲以及部分重要节点,西域各国贵族或死或逃,其余部落归降大明,吴三桂因功晋世侯。

同年,西王就藩伊犁,大明在西域设立西域总督、总兵、镇守太监。

崇祯三十三年,朱由检下旨石见侯曹文诏担任阅兵总指挥,在应天府举行盛大的阅兵,以再次震慑江南。

崇祯三十四年,印度大捷,莫卧尔王朝君主奥朗则布御驾亲征,被我军大败,奥朗则布身死,大量城镇望风而降,半个印度纳入大明版图。

清威伯马世龙,平北伯孙应元,积功晋世侯。

印王以及其他五位郡王就藩印度。

同年,出云侯祖大寿过世,其子祖泽溥承袭出云伯爵位。

崇祯三十五年,总兵李定国在波斯大败阿拉伯联军,阿拉伯各国上表称臣,归附大明,接受大明册封。

大明设立波斯都司,永明王朱由榔就藩波斯。

阿拉伯离欧洲可就隔着一个地中海了。

西洋各国坐不住了,联合起来准备反抗大明,组成了同盟国。

大明便将臣服自己的阿拉伯各国组织起来,大明不亲自下场,而是让他们下场,将他们组成了协约国。

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不断产生摩擦,但始终未发生大规模战斗。

同盟国是不愿意在协约国上浪费精力,他得保留实力对付大明。

协约国则是不甘心当大明的傀儡,也想着保存实力,以待东山再起。

崇祯三十七年,阿拉伯各国与西洋各国联合,准备驱逐阿拉伯半岛上的明军,双方大战一年,波斯总兵李定国凭借其高超才能,以少胜多,大败敌军但大明在阿拉伯半岛的实力也严重受损。

征战印度的南洋舰队接到消息后,派出一支分舰队携带物资和士兵支援波斯都司,李定国再次在波斯都司站稳脚跟。

李定国积功封威远伯。

郑芝龙积功封平海伯。

可郑芝龙年事已高,封爵之后不久便病逝于征战印度的途中,其子郑森袭爵。

崇祯四十年,印度大部纳入大明版图,莫卧尔王朝残余势力退入德干高原南部。

朝鲜、琉球内附,朝鲜王、琉球王以郡王爵位享受亲王待遇,世袭罔替,于京师赐府邸一座,责其家族来京居住。

大明境内实行改土归流,不少土司反叛,但也未掀起太多波浪。

崇祯四十二年,驸马都尉李来亨率军剿灭莫卧尔王朝残余势力,至此,印度全境收复,纳入大明版图。

印度划分为东印、西印、南印、北印、中印五个都司,分别以山东、山西、河南、直隶、安徽五个省内的府州县名称设立卫所。

印度五都司分别设立巡抚、总兵,五都司上设立总督、镇守总兵官、镇守太监。

李来亨积功封定南伯。

朱由检的两个孙子,也就是太子朱慈烺的两个儿子,就藩于印度。

同时迁大明本土、东瀛、朝鲜、交趾百姓共计一百万人至印度,全部编入卫所。

经过二十多年的消化,东瀛、交趾已经完全融入大明,因为敢露头的,都被物理超度了,如今这些地方已经彻底成为了大明的一部分。

这两个地方的士兵,也是除大明本土士兵之外最受重用的士兵,用于对外作战。

崇祯四十三年,内阁左次辅孙传庭过世,朱由检下旨黔国公沐天波入阁,担任内阁左次辅。

朝堂上下一片反对之声,但均被朱由检压了下去。

自此,勋贵入阁担任内阁左次辅,已成定制。

崇祯四十四年,新城侯王国兴、新乐侯刘文炳过世,二人皆是外戚封爵,自嘉靖朝之后,外戚爵位便不能世袭。

因其二人于国有功,朱由检特下旨准其子孙世袭新城伯、新乐伯爵位。

崇祯四十五年,朱由检退居西苑,太子朱慈烺监国。

朱慈烺五岁被封为太子,已经当了四十年的太子了。

朱慈烺心中明白,天家无情,遇事还是去西苑向朱由检请教。

朱由检则大手一挥,你是监国,你自己看着办吧。

话虽如此,可朱慈烺每做出一项决断,还是派人去西苑向朱由检通禀。

朱由检明白朱慈烺的心思,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但也没有再多管什么。

退居西苑之后,朱由检闲来无事总是喜欢看地图,如今大明收复的地方太多了。

这么多土地,不可能完全有效的控制,对此,朱由检的态度是,离大明近的地方,逐步消化、实控,就像东瀛和中南半岛。

远的地方,分封,建立卫所,羁縻统治或是殖民统治,就像殷洲和商洲。

至于以后怎么样,那就不是他朱由检操心的了。

太子朱慈烺监国之后,延续朱由检的策略,朝廷已经实控了东瀛、南洋、中南半岛,那么接下来就要消化印度。

与此同时,大明的舰队在非洲海岸建立了大量的卫所,并在非洲与西洋人产生了摩擦。

崇祯四十七年,奴儿干都司的官兵发现罗刹人的踪迹,因其私自踏入大明领土,而被歼灭。

奴儿干都司官兵向北探查,发现罗刹人营地,旋灭之。

崇祯四十八年,朝廷大肆荫封文武官员的子孙为卫所世袭军官,不过,这些卫所都是海外的卫所,目的是为了增加大明在当地的统治,也有点先秦时期封君的意思。

此后,也是不断的荫封文武官员的子孙为海外卫所的世袭军官。

崇祯五十年,李定国兵发尼罗河,建立尼罗河左卫、右卫两个实控卫所。西洋各国再次组织联军进攻,李定国大败之。

李定国积功封威远侯,子孙世袭。

崇祯五十一年,朱由检命人绘制大明疆域图,包括奴儿干都司、蒙古、西域、朝鲜、东瀛、琉球、中南半岛、南洋、澳洲、殷洲、商洲、印度、波斯、海外卫所以及其他的海外羁縻统治区域和臣服势力,并发行天下。

倘若后世之君守不住这么大的疆域,有此图在,那就是自古以来,可在恢复实力后再徐徐图之。

崇祯五十三年,朱由检离开西苑前往昌平,祭拜皇陵。

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朱由检一一祭拜。

最后,朱由检走到他自己的陵寝前,回首再望向刚刚祭拜过的十二陵,那里承载着大明朝二百余年的历史。

忽的,下雨了。

随行的侍卫立刻撑起了伞,“陛下,下雨了,您还是……”

侍卫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因为朱由检朝着他摆了摆手。

好雨知时节,风风雨雨三百年,大明朝还是那个大明朝。

朱由检从侍卫手中接过雨伞,向着自己的陵寝走去,回望种种,这里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

本欲持伞向前,不料身子一个踉跄,身后的侍卫立刻上前。

“陛下!”

“无妨。”朱由检的声音浑厚而有力。

只是,朱由检心中明白,自己是真的老了。

他缓步走进墓道中,漫长的墓道好似时间长河,两侧墓壁上竟能看到明朝的历史。

从洪武元年紫金山太祖祭告天地,到天启七年熹宗拉着信王朱由检的手,朱由检看过的史书仿佛活了一般。

朱由检望向病榻上的天启皇帝,耳畔依稀可听得那句,“吾弟当为尧舜。”

就在朱由检恍惚之际,病榻上的天启皇帝不知又坐在了龙椅之上,一个孩童满心欢喜的走了过来。

孩童指着龙椅,一脸的天真烂漫,“皇兄,这个位置我可以坐吗?”

一旁的内侍、大臣心中无不惊骇,甚至脑海中已经补出了一幅兄弟相残的画面。

可天启皇帝却站起身来,脸上看不出一丝异样,眼神中反而是充满宠溺,“当然。”

“皇兄坐得,五弟你自然也坐得。”

“五弟,坐上去试试。”

这话,天启皇帝并不是对孩童说的,而是欣慰看着年迈的朱由检。

见朱由检恍惚发愣,天启皇帝依旧是那副宠溺的样子,“五弟,你我兄弟还见外吗,快来呀。”

“臣弟遵旨。”

朱由检迈步向前,走到龙椅旁,一切是如此的熟悉,却又是如此的陌生,只有天启皇帝那宠溺的话语依旧萦绕在耳畔。“五弟,坐下试试。”

“那就听皇兄的。”朱由检如寻常兄弟那般答了一句。

庄周梦蝶,蝶化庄生。

哪里有什么龙椅呀,朱由检只觉得眼前一黑,身子一个踉跄,却是天启皇帝扶住了他。

“五弟,你还是那般急躁。”

“走吧,跟皇兄回家,太祖还等着你这个最小的孩子吃饭呢。”

朱由检已经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但他知道,跟着最亲近的皇兄走,准没错,就像儿时那样。

只是,越走越感身体无力,“皇兄,还没到吗,我都快走不动了。”

天启皇帝摸了摸朱由检的头,眼神中依旧满是宠溺,“快到了,五弟要是累了,就躺下休息一会吧。”

“好呀。”

天启皇帝怕地上凉,脱下自己的衣服铺在了地上,任由朱由检躺了下去。

“皇兄,还是躺着舒服。”朱由检枕在了天启皇帝的腿上。

天启皇帝看着朱由检,笑了,朱由检看着天启皇帝,也笑了。

“陛下!”随行的侍卫看着堆靡在地上的朱由检惊呼一声,飞奔过去。

“陛下!”

“陛下!”

“快传太医!”

“传太医!”

崇祯五十三年,崇祯帝驾崩,年七十。

全书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天下枭雄 春满香夏 武师的自我修养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猎妖高校 特种兵在都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回1982小渔村 斗破:从迎娶美杜莎开始 夫君天天酸溜溜 护花野蛮人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跃马大明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流氓帝师 扶明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秦始皇荡平六国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我不叫谢石头 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 穿越大明朱雄英 班超传奇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秦朝历险记 
在下崇祯 星辰晚 - 在下崇祯txt下载 - 在下崇祯最新章节 - 在下崇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