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帝师

子洵

首页 >> 开元帝师 >> 开元帝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霸天武魂 驿路星辰 天下枭雄 科举,寒门状元 1949我来自未来 金牌帝婿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大清隐龙 中华第四帝国 
开元帝师 子洵 - 开元帝师全文阅读 - 开元帝师txt下载 - 开元帝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9章 一语妙解鹦鹉梦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神功元年,冬至,女皇享通天宫,赦天下,改元圣历。

从这个年号不难看出,女皇追求证成圣果的心,依然不灭。

凡人没有神通道力,不经历三明六通,旷劫寿命,如何证悟到声闻、缘觉、菩萨、阿罗汉四大圆满果位?

只有烦恼断尽,才能圆证佛果!哪怕她是威震四海的天册金轮大圣皇帝。

这一年初夏,菩提流支、义净法师等人历时四年,终于完成了八十卷《华严经》的翻译。

梵文经书由菩提流支、义净法师翻译后,交付弘景、圆测、神英、法宝、法藏等人,在佛授记寺润饰辞藻。

女皇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四句偈语:“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她为《华严经》御撰的序言中,大谈佛教赋予自己的使命:

“金仙降旨,《大云》之偈先彰。玉扆披祥,《宝雨》之文后及。加以积善余庆,俯集微躬。遂得地平天成,河清海晏。殊祯绝瑞,既日至而月书。贝牒灵文,亦时臻而岁洽。逾海越漠,献賝之礼备焉。架险航深,重译之辞罄矣。”

长安华严寺三祖法藏大师,开坛论讲《华严经》,女皇大为表彰,赐号贤首大师,加封为国师。

星龠亟回变,气化坐盈侵。人间一载,物换星移,多少故事落在尘埃里。

洛阳迎仙宫集仙殿内,女皇猝然从梦中惊醒。一缕皎洁的月光,落在枕边。

她觉得有点刺眼,轻轻翻了一个身,看到张氏兄弟一左一右,倚靠在榻前,睡得正香。

月光如水,照在两张俊美的脸庞上,她想伸手轻抚一下,又怕惊醒了他们。

那廓形分明的脸颊、圆润丰腴的两腮,或者只是一蹙额、一眨眼,都会让她想起李弘和李贤两位皇子。

他们走的时候,也是这等青春模样。

年岁渐长,女皇常常浅眠不安,整夜做梦,时常在半夜醒来。一旦醒来,就再也无法入眠了。

她静静地躺着,听着秋虫唧唧复唧唧,编织着漫漫长夜。

刚才在梦里,她看见了李弘和李贤。两人散发跣足,身着一袭净白素衣,衣袂翩翩地向她走来。

女皇颤巍巍地伸出手,刚想问:“弘儿、贤儿,你们还好吗?”李弘和李贤忽而变成了李哲和武轮,与她擦肩而过,头也不回地走了。

她撒腿就追,可是老迈之身,怎么也追不上年轻的孩子们。

李哲和武轮疾步向前,走着走着,化为两只洁白如雪的鹦鹉,振翅而起,呼啦啦地飞走了。

女皇失落地举着手,心里空荡荡的。

突然,鹦鹉的两翼像玉石一样碎裂了,它们挣扎着、扑腾着,一落千丈,从空中跌到地面,碎成了千片万片,惊得她蓦地清醒过来。

她静静地躺着,琢磨了一夜,依然不知道这个梦预示着什么。

第二天朝会后,特地留下了凤阁鸾台的宰相,向他们说了梦中之事。

魏王武承嗣和梁王武三思不知如何解梦,缄口无言,其他人也不敢吱声。

沉默中,狄仁杰起身行了个叉手礼。 “老臣今日斗胆,学学周公,来解一下这个有趣的梦!”

女皇道:“愿闻其详!”

狄仁杰潇然抖了一下衣袖。

“鹦鹉,武者,是陛下的姓氏;两翼,是您的两位皇子。此梦是说,鹦鹉断翼,陛下失势。若起用两位皇子,就能奋翅鼓翼,翱翔寰宇!”

“狄公的解词,甚是有趣!”女皇嘴里嘟囔着,小坐片时,默默地拄着鸠首盘龙手杖走了。

也许,她心中已经豁然开朗了。

武承嗣因为狄仁杰一心拥立李氏子弟,对他愤恨不已,数次向女皇进言,狄仁杰是李唐旧臣,并不可靠,建议除去他。

女皇明白,自己坐稳了天下,便是励精求治、大展经纶的时候,需要狄仁杰、魏元忠这样的能臣干吏。

他的要求被女皇无情地拒绝了。

听了狄仁杰的解梦,武承嗣心中很不是滋味,急忙拉上武三思,一路追到了迎仙宫集仙殿内。

他们一起跪在女皇面前,痛哭流涕。

武承嗣道:“姑姑,大周王朝是武氏的天下,您不可传位李氏子弟啊!我们武氏子弟,为了大周王朝的建立投袂荷戈,锲而不舍,这么多年结实累累,都要付诸东流了吗?”

“你们让朕传位给武氏子弟,从来只有一句 ‘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还有更新鲜一点的理由吗?”女皇无力地斜靠在龙榻上,闭着眼睛道。

武承嗣膝行向前,一滴清泪从眼眶中滑落,是真是假,谁也不知。

“姑姑,您若看不上侄儿承嗣,还有弟弟三思;如果弟弟看不上,还有大哥攸宁、懿宗;如果他们也看不上,您派人去嵩山,把攸绪找回来继位。大周王朝的继承人,必须是武氏子弟啊!”

女皇失望地摇了摇头。

“朕也动过要把大周江山传给武氏子弟的念头,但你们几个人,只知道对朕极尽阿谀奉承,一不怀才,二不抱德,根本笼络不了天下人的心!”

武承嗣急忙向武三思使了一个眼神。

武三思眨眨眼,叉手道:“姑姑,念在我们兄弟二人为大周辛劳奔波的份上,请您先在朝廷中询问一下大臣们的想法,不要急于下令,立李氏子弟为太子!”

“这还用问吗?”女皇瞬间拉高了声音,“看看朝中,朕最信任的重臣,无论文官,还是武将,哪个支持立你们为大周太子的?可悲!可叹啊!朕业已年老,已经无力与他们斗争,更不能挥刀砍向自己的子孙!”

武承嗣道:“姑姑,大周江山是您的,立谁为太子,下一道敕旨就可以了,岂是大臣们能左右的?”

女皇哼笑了一声。

“这么多年的努力,朝中那些大臣,并不认同武氏是正统皇族。在他们心中,朕只是李唐皇族的息妇,是大唐王朝的第四代皇帝,而不是大周王朝的开国皇帝!”

“不!姑姑承周而继大统,天下归心。在百姓心里,您就是大周王朝的开国皇帝!”

一阵寒意袭来,女皇把织锦回纹团花被子拉到了胸口。

她眯着眼睛,疲惫地挥挥手。

“数年来,几度拜你们兄弟俩为相,但都没有让你们掌控朝廷中枢。你们应该清楚,朕对武氏子弟并不放心。太子之位,朕心里有数,不要再置喙储君之选了!”

武承嗣和武三思弭耳伏跪在地上,心里想说的话,竟然一句也说不出来了。

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见女皇酣然入梦,便将他们请出了迎仙宫。

两人抹着眼泪,伤心欲绝地走了。

张氏兄弟正要关闭宫门,忽然听见有人喊道:“张常侍、张少卿,且慢!”

回头一看,是御史中丞吉顼来了。兄弟俩急忙叉手回礼。

吉顼进士出身,能言善辩,敢于进谏。他的身材十分高大魁梧,加之走路喜欢高昂着头,经常被同僚戏称为“望柳骆驼”。

万岁通天二年,来俊臣下狱,被处以极刑。

当时,女皇认为他有功于国,所以始终犹豫不决,迟迟不肯批复。

一次,吉顼随女皇游览上林苑,她问起宫外有何大事。

吉顼趁机道:“天下臣民,皆对陛下不肯处死来俊臣感到疑惑。他张网穷织,诬构良善,赃贿如山,冤魂塞路,大周国贼,杀之何惜!”

女皇听了他的话,才痛下决心,处斩了来俊臣。

张氏兄弟对他颇有好感,三人渐渐成了莫逆之交。吉顼也在他们的帮助下,擢升为右肃政台御史中丞。

“吉兄,你有事要面圣吗?”张昌宗问道。

“有两桩案子,要向吾皇汇报一下。”

“真不巧,吾皇刚刚睡下了。”

“无妨!无妨!与弟弟们说句话就走!”吉顼微仰着头,斜睨着二张,似笑非笑道,“两位弟弟,不曾为大周建功立业,只因吾皇宠信,便有了如今的地位……”

张易之有些不悦。“吉兄,此话何意?”

吉顼肃然道:“天下人对你们兄弟俩侧目已久,可惜呀可惜,你们全然不知!等到繁华过尽,必有性命之忧,到了那个时候,当如何自全呢?”

张氏兄弟仿佛被无数只蜂虿蛰了一下,阵阵疼痛伴随着阵阵瘙痒,瞬间不知东南西北了。

他们入宫之时,正是武氏子弟和李氏子弟争夺太子之位的关键时刻。

女皇不愿意传位亲生皇子,也需要武氏子弟继续充当耳目,把控朝廷。

为了平衡这两股势力,她有意树立起朝廷中的第三股势力,把张氏兄弟提拔起来充当耳目,纵容他们扩张势力,游走于皇宫内外。

张易之愣愣瞌瞌地问道:“吉兄,你有何良策吗?”

看着惊慌失措的兄弟俩,吉顼的眉梢处浮起几许浅笑。

“武氏诸王不被大家认可,而皇嗣终年幽闭东宫,不过是个傀儡,看样子,吾皇也无心传位于他……”

张易之惶惶望了弟弟一眼。“六郎,吾皇刚才在集仙殿里的一番话,已经表明了她的立场。大周太子之位,是不可能落在武氏子弟身上的。”

张昌宗颔首,道:“吉兄,你继续说下去!”

“吾皇年事已高,大业须有托付!天下人始终未忘记李唐恩德,何不劝她迎回庐陵王,以顺民心。将来,庐陵王继位,你们不但可以免祸,还能长保富贵!”

张氏兄弟沉默了。

身陷政治斗争的泥淖中,无论哪只脚提起来,都是污泥浊水。

如何洗净双足,整冠纳履爬上岸来,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大事。

如果参与劝立庐陵王为太子,为自己捞点政治功劳,起码能保得一条薄命吧!

张易之感激地一叉手。“吉兄言之有理!回宫后,我们便劝说吾皇迎庐陵王回京!”

“好!我们得空再聚!”吉顼叉手还礼,退身离开了。

朝廷中,除了狄仁杰、吉顼,还有娄师德、魏元忠、王方庆、王及善、姚崇、杜景俭等人,都在挂念着武周的未来,挂念着李唐王朝的复辟与延续,纷纷上表,请求迎复庐陵王。

这些能在大周继嗣问题上说得上话的大臣,大多已到垂暮之年,大家的斗志都不复存在,化作了怜悯、同情和期望,缓缓地写在奏书里。

他们愿意静静地等待女皇,做出最后的抉择。

召还庐陵王的呼声越来越高,给她强大的压迫感。

一次,张氏兄弟像往常一样,随口说道:“陛下,大家都期盼着庐陵王归来,您何时派人去迎接他?”

女皇大发雷霆,命人狠狠地杖责了他们。

复又后悔,抱着二张痛哭,怜爱地抚摸着他们的伤口,好像每一记笞杖,都落在了她的心头。

圣历元年三月二十八日,一匹赤红色骅骝,风旋电掣般地跑入则天门。

女皇正在奉宸府内,与张氏兄弟一边说说笑笑,一边打着双陆。

改元圣历之后,她的身体每况愈下,晚上失眠多梦,白天昏昏欲睡。张氏兄弟经常设宴,陪她掷樗蒲、走双陆、打打叶子牌,或者说一些时新的笑话。

女皇经常笑着笑着,就哭了。

大臣们都觉得,这几年,女皇威严虽在,但没有了往日咄咄逼人的锋芒。几十年来,敢作敢为的锐气和霸气,渐渐被岁月收敛,变得平和、慈祥起来。

与朝中上下的关系,也融洽了不少。

子随骰行,眼见就要冲关得双陆了,女皇听见飞驰的马蹄声,紧张地扔了手上的五木,步履蹒跚走到大殿门口。

职方员外郎徐彦伯从马上跳下,叉手道:“陛下,庐陵王和妃子韦氏、以及诸位皇子、皇女已经抵达神都洛阳。臣将他们安置于伊阙关内的龙门驿站,等候圣命召见!”

女皇站在风中,眼里饱含着热泪。“徐卿辛苦了!宣庐陵王入宫觐见!”

迎复庐陵王,张氏兄弟也不得而知。

他们相视一笑,这样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是!”徐彦伯颔命,又风尘仆仆地策马而去。

女皇思虑了很久,朝中各位大臣,不管是皇嗣武轮派系,还是庐陵王李哲派系,甚至有太平公主派系的。这些人派系不同,心向不同,寻根究源,都是反对她立武氏子弟为太子的。

所以,无论把皇位传给魏王武承嗣、梁王武三思、建昌郡王武攸宁、河内郡王武懿宗、还是安平郡王武攸绪,或者其他武氏子弟,他们都不能坐稳大周江山。

原因只有四个字,人心不服!

大周的皇位,只能传给人心所向的亲生皇子。

权衡利弊之后,女皇终于痛下决心,要把大周江山归还给李氏子孙。

她派遣高延福公公到瑕丘召见职方员外郎徐彦伯,托言庐陵王李哲染病,命他秘密赶赴房陵,召庐陵王和妃子、诸子,回京疗疾。

徐彦伯少以文章知名,文辞雅美。

当时的河北道安抚大使薛元超推荐他进京对策,名居榜首,授宗正卿、弘文馆学士,也曾任过齐州刺史。

圣历元年三月初,徐彦伯带领十位寺人来到房陵行宫,宣读女皇敕令:“大周皇子在此,令官人探望。州县刺史长史,务必清点出入人员,不要让闲杂人等出入。”

州县官员不敢怠慢,出入房陵行宫的寺人都要登记搜身。

徐彦伯暗中让一名寺人假扮庐陵王,留在房陵。

李哲穿上寺人衣服出宫,顺利将他迎回洛阳。所过州县,无人知晓其中的秘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魔艳武林后宫传 春满香夏 武师的自我修养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黑铁之堡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肥水不流外人田 陛下不可以! 猎妖高校 特种兵在都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回1982小渔村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重生过去震八方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覆汉 
最近更新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穿越大明做女皇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宋终:一拳镇关西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 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情牵盛世恋歌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重生大明1635 
开元帝师 子洵 - 开元帝师txt下载 - 开元帝师最新章节 - 开元帝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