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帝师

子洵

首页 >> 开元帝师 >> 开元帝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霸天武魂 一万年前争霸 民国之铁血少帅 混在洪武当咸鱼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至尊特工 暴君闺女五岁半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中华第四帝国 
开元帝师 子洵 - 开元帝师全文阅读 - 开元帝师txt下载 - 开元帝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7章 狄仁杰力劝女皇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娄师德再次拜相后,极力向女皇推荐幽州都督狄仁杰为宰相。六十八岁的狄仁杰第二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

神功元年十月,狄仁杰回到洛阳。

第二天,女皇在太初宫贞观殿召见了他。

狄仁杰头戴皂色软幞,腰系龟带,脚蹬六合靴,一身明艳艳的紫袍,如垂天紫云,带着文官的儒雅和武将的飒爽,英姿勃勃地跨进贞观殿。

风烛残年之际,才登上人生巅峰的狄仁杰,躬腰起身都有些艰难,显然已经老了。

女皇不由得笑道:“见到狄公躬腰,朕就觉得身痛。”

狄仁杰早期的官宦生涯,是在高宗天皇大帝时期。但他不受赏识,一直在底层为官。正是女皇的赏拔,才有了后半生的崛起。

君臣之间,早早就建立起了一份难得的默契。

他叉手道:“君臣之礼,不可僭越。老臣身躯虽老,但骸骨坚挺,依然是陛下可信任的臣子!”

女皇微微颔首,道:“朕为很多功臣赐过紫袍和龟带,只有在赐给狄公的紫袍上,亲笔题过金字。”

狄仁杰笑了,皂色软幞下,一缕花白的鬓发也跟着跳跃起来。

他拍了拍腰间,龟带上绣着“敷政木、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十二个娟秀飘逸又苍劲有力的金色行草。

契丹之乱时,女皇派去围剿的大军,被李尽忠和孙万荣击败。为了稳定局势,起用狄仁杰为魏州刺史,安抚河北百姓。

期间,他恪尽职守,招纳流亡,开展生产自救,很快就恢复了社会秩序。

前任刺史为了抵御契丹,尽趋百姓入城,修缮守城器具。狄仁杰到任后,却让百姓返田耕作,并派兵保护他们。

许多河北百姓在战争中,被迫成为寇援者。战后,躲藏在山泽野林里,不敢出来。狄仁杰上书朝廷,请求给予赦免。

赦之则出为良民,不赦则沦落为乱盗。

鉴于幽州遭受的破坏更严重,又调狄仁杰为幽州都督。

狄仁杰赴任后,继续安抚、赈济当地百姓,修缮军事设施,整顿生产和社会秩序,化解各民族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两州百姓争相立碑颂德。女皇听闻后,亲赐紫袍、龟带,题写了这十二个金字。

上官婉儿上前将狄仁杰扶起,给他搬了一张胡凳坐下。

他和女皇都是河东人氏,两人用乡音拉起了家常。

“契丹叛周,朕起复王孝杰为清边道行军总管,率兵讨击契丹。他亲自带领精锐之士为先锋,深入寇境,以少御众,不幸在东硖石谷坠崖而死,朕痛失了一员猛将!”

飞悬旌而西上,拥戎卒以启行,鸣鼓角于埊中,竦飞剑于天外。

从此以后,大周少了一员忠心护国的猛将,怎不叫人痛心?

狄仁杰戚然道:“王将军亟立边功,孤军深入,后援不至,所以致败。老臣也十分痛心!”

“吐蕃、突厥、契丹、奚等异族,都是大周多年的劲敌。朕希望,朝中多一些像狄公这样,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臣子,为大周守好安西四镇、河西、陇右、剑南、朔方、河东、河北等军事重镇!”

提到安西四镇,狄仁杰似乎想到了什么。

“昨天,老臣到鸾台就任,与诸位宰相讨论如何维修安西四镇的军备,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他们大多主张废除安西都护府,将四镇交由羁縻府州管理,以节省军资。”

女皇接过上官婉儿奉上的卯山仙茶,吃了一口。

“朕曾经为了节省军资,舍弃了安西四镇,当地百姓却长期遭受着锋镝之苦。收复四镇后,遣军常驻,虽然军资增加了,但朕已经整整五年,没有接到来自西域的战报了。”

“大臣们真正埋怨的,是朝廷征发百姓去戍守安西四镇。”

“臣子们只看到安西都护府给朝廷带来的负担,并没有深刻意识到,它的存在对抚慰西突厥各个部落,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起到了重要的战略意义。”

“陛下这是花钱买平安,而他们只着眼低处,并没有看到战略全局!”

“治理天下,犹如弈棋。朕要通览全局、运筹帷幄,抢坐棋局之主。对内,要有菩萨心肠;对外,要有雷霆手段。如此,才能棋高一着,赢得天下!”

狄仁杰听了,默默颔首。

女皇虽是女儿身,手段却不输男儿。

放眼天下,据天元之位,运动四方。擒纵之间,棋境变幻莫测。

赢势者明,高踞顶端俯瞰;营事者鄙,屈伏一隅束手。

狄仁杰道:“契丹初胜周军后,向辽东大举进攻,辽东都督的高德武挺身而出,以数百之兵挡两万之寇,挫败了契丹进据辽东的企图。”

“高氏一族习战斗,好寇钞,生性凶猛。先帝灭了高句丽,设立安东都护府统辖,但那里山高路远,朝廷总是鞭长莫及。”

“陛下有没有考虑过,复立高氏为高句丽王,使大周无东顾之忧?”

“仪凤元年,先帝曾授予高藏辽东都督,封朝鲜王,镇本藩为主。他却悄悄联合靺鞨,企图复兴高句丽。朕对高德武信不过,复立为王,恐又壮大,将来称霸一方!”

狄仁杰微微垂视,专心听着她的回话。

全局在胸的女皇,眼界的确比臣子们更高、更广、更远。

“陛下圣明!有安西都护府在,吐蕃、突厥才不能全力犯边;有安东都护府在,契丹始终不能东据辽东,而是流窜在大周与东突厥之间,部族离散,难以坐大。”

贞观殿的大门洞开着。

女皇的目光跃过佛光寺的重檐屋顶,看见通天宫高耸的金色莲花攒尖顶,一颗巨大的黄金火珠在灼人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佛光万丈,照见人世五蕴。

“洛阳连日霖雨,难得今日风暖日丽,朕带你去看看新修葺的通天宫和九州鼎!”

上官婉儿扶起女皇,三人一边说着,一边往通天宫走去。

通天宫广场上,伫立着十二尊黑铜生肖神。

“这是生肖神中的举父,对应申猴之位。”女皇指着一尊形同猕猴的铜像,“朕出生于武德七年,甲申猴年,一生不安分守己,如同这猕猴一样,爬着爬着,就成了史上第一位女皇。”

狄仁杰低下了头。

“陛下承天命立大周,对外调兵遣将,护佑边陲,降则抚之,叛则讨之;对内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百姓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大周四海升平,千古盛世再现。吾皇功德,不输任何男帝!”

“大周户籍数量,由永徽时期的三百八十万户,增长到现在的六百多万户。大周含嘉仓,两百九十个粮仓,每个粮仓都存粮满盈。前半生,朕大行杀戮,后半生要力挽狂澜!”

通天宫莲花攒尖顶的金灿灿的反光,投射在她充满希冀的眼眸里。

这些年,她广立寺院、开凿石窟,大造佛像,弥勒菩萨可曾洗去她的累累罪业,谁也不得而知。

“天下人议论最多的是您的治世业绩,而不是一个女人,如何成为大周帝王的。”狄仁杰小心翼翼地答道。

“这几年,朕如此拼命,不过是想用这些业绩,让天下人忘了,朕当年犯下的种种罪业!”

“君王掌控万道,难免流血牺牲。菩萨皇帝梁武帝,一生慈悲仁政,不行杀戮,最后引狼入室,身死国灭。天下长治久安,即是陛下的大功大业!”

“朕所求的,是俯仰无愧天地。功过褒贬,自有春秋评判!”

两人从龙尾道拾步走入通天宫。

年岁与日俱增的女皇,步履开始变得蹒跚。跨过通天宫的门限时,抬腿都觉得有点吃力。

金碧辉煌的大殿中,立着一座巨木高台,陈列着九只巨大的青铜九州鼎,四周树起汉白玉井栏,将它们全部包揽在其中。

每只大鼎高约一丈多,四足方耳,鼎身或圆或方,镌刻着各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

一缕金色的阳光,从藻井上投下来。九州鼎透出青铜器刚出炉时那温和的吉金色。

这是武氏家族得天下的象征,也是大周王朝的镇国之宝。

狄仁杰走上高台,在冀州鼎前立定,仔细观看起来。

冀州鼎是九州鼎中最高大的一尊,高一丈八尺,能容纳一千八百石。

深圆曲腹,四足,双耳高耸,方形唇口外折,沿下饰一道夔龙纹,鼎身铭刻着霍山、扬纡、漳川等纹饰。

造型古朴典雅,器形沉雄厚实,彰显了天圆地方、冀为中州的王者风范。

有一句话,本想隐忍不发的,微顿之间,还是说了出来。

“夏初,大禹铸九鼎,以镇九州。陛下定鼎河洛,九州政局稳定,大周气度为万国景仰。是时候,该确立储君之位了!”

说到立储,女皇的神色赫然黯了下来。

目光从冀州鼎上,移到了通天宫穹庐状的藻井上,那纵横交错的榫卯、斗拱上,五彩缤纷的浮雕、彩画,如伞如盖,将她轻轻笼盖其中。

如何传位太子,成了她最沉重的心疾。

大周立国七年,武轮一直位居东宫,但他是李氏皇子,身上流的是李唐皇族的血脉。

如果传位于他,就应了武承嗣所说的,千辛万苦建立的大周王朝,兜兜转转,又回归到李氏子孙的手里了。

而魏王武承嗣、梁王武三思、河内郡王武懿宗等几位侄子,都没有经国之才,难以担此大任,女皇实在不放心,将大周王朝托付给他们。

唯一欣赏的安平郡王武攸绪,在她称帝之后,就上书辞去了鸿胪少卿、千牛卫将军等官职,隐居嵩山之南,冬居茅椒,夏居石室,一如山林之士。

所赐的服饰器玩,皆置之不用,尘埃凝积。女皇不知道他是真的恬淡寡欲,还是激流勇退。

派去监视的寺人回来报告说,武攸绪不与显贵交往,常常化名跑到集市上卖卦为生。女皇这才相信,他是真的避世守道去了。

不管传位哪一边,势必会引起朝廷的动荡。

日后,武氏子弟登基,一定会痛下杀手,清除李氏一族。她的皇子、公主、皇孙等等,都会死在武氏子弟的手里。

同样,李氏子弟登基,也不会放过篡夺他们江山的武氏子弟。

李氏和武氏之选,就像陈列在通天宫内的九州鼎一样沉重,压得她难以呼吸。

“朕已经风烛残年,立大周、享明堂、置七宝、封神岳、作大乐、铸九鼎,一生能折腾的,都折腾了一遍。朕也多次想过要传位太子,但自古以来,没有女人为帝的先例,狄公你说,朕该传位李氏之子,还是武氏之侄?”

狄仁杰思索了片时,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叉手礼。

“太宗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之子孙。高宗天皇大帝把几位皇子托付陛下,如果您要移位他族,老臣觉得,这是违背天意的!”

女皇面露几许尴尬。“狄公,现在的天下,不是大唐李氏的天下,而是大周武氏的天下!”

“不管是哪个王朝,立储都是国之大事!”

“但朕只想把它当作家事来处理!”

“王者四海为家,陛下的家事,就是朝廷的国事!正如《臣轨》所言, ‘君臣股肱,乃为一体。臣下尽忠君主为本分,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老臣身为大周宰相,对立储大事怎能不闻不问呢?”

女皇没有说话。

既然提到了立储一事,狄仁杰决不放过这个机会。他一定要规劝女皇立李氏皇子为太子。

“母子与姑侄,终究是亲疏有别的。陛下立子,千秋万年之后,配食宗庙,承继无穷;立侄,老臣可从来没有听说过,侄子为天子,而把姑母供奉于宗庙的。”

女皇微微转头,若有所思地看着他。

是啊,狄仁杰又一次提醒了他,历朝历代,哪有侄子做天子,为姑母立庙的?

当年,李昭德也曾说过,立武氏子弟为太子,总有一天,她的神主会从武氏太庙中消失的。

如此简单的道理,她何尝不懂?

无奈的是,亲生皇子,易姓武氏,入主东宫,改变不了他身上流着的李唐血脉,也改变不了他是李唐皇子的事实。

不得不说,武轮身为皇嗣,在朝廷中有极大的隐性影响力。

一旦确定传位武轮,那些李唐的遗老孤臣,都会拼死拥戴他。女皇不甘心,凝聚她一生心血的大周王朝,唯她一代而亡!

想起这些,便觉得百爪挠心,胸口焦灼烦闷,透不过气来。

她失落地走到窗牖边,深深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朕知道,天下人心尽思唐,狄公的心里,也很怀念李唐故朝吧?”

狄仁杰走到女皇身后,静静地站了一会儿。

“如果您忧虑皇嗣殿下拥趸者众,怕他登高一呼,众山响应,大可不必。陛下莫要忘记,您还有一位庐陵王,远离洛阳十四载,在朝中毫无泰山可依。若将他召回,必定感恩戴德,忠心于您!”

武氏子弟与武轮展开了多年的夺嫡大战,使他的身心受尽了凌辱。

武轮一旦登基,势必会报复武氏子弟。而李哲远离朝廷,清清白白,与武氏子弟并没有那么多的恩怨情仇。

狄仁杰说得对,把李哲召回洛阳,是保证李武两族共存共荣的最佳选择!

极目远眺,太初宫上,天朗气清,一只落单天涯的孤鸿,在湛湛蓝天中孤独地展翅翱翔。

女皇眼底的万般无奈,似乎化作了一线希望。

“春晖满朔方,归雁发衡阳。望月惊弦影,排云结阵行。往还倦南北,朝夕苦风霜。寄语能鸣侣,相随入帝乡。”

“臣记得,这是天官侍郎李峤的诗句。”

“没错!这是李峤的诗。今日读来,感喟万千。朕的庐陵王在房陵茕茕无依十四载,也该雁归洛阳了!”

狄仁杰的眸光微动了一下,谁也没有看出,他的眼眶已经湿润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诡秘之主 剑来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魔艳武林后宫传 我的总裁老妈 军工科技 黑铁之堡 猎妖高校 盲人按摩师 苏倩 男欢女爱 超凡大航海 重生日本高校生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无限群芳谱 逍遥四公子 超维术士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非凡人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最近更新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情牵盛世恋歌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大明狗腿子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开元帝师 子洵 - 开元帝师txt下载 - 开元帝师最新章节 - 开元帝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