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梦醒

哈什纳达尔

首页 >> 清梦醒 >> 清梦醒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铁骨 回到明朝当王爷 清末之帝国崛起 前方高能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凡人歌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清梦醒 哈什纳达尔 - 清梦醒全文阅读 - 清梦醒txt下载 - 清梦醒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69章 最受洋人欢迎的黛青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因为科技展而产生与黛青的高度合作意向的国家,当然不只罗斯帝国一个。

而其中合作优势最大的也不罗斯帝国,而是意志帝国。

意志帝国是一个新兴的帝国。

新到什么程度呢?

意志帝国正式成立于光元1871年1月18日,七个月之后,孟古觉罗·载湉出生了。

也就是说,意志帝国居然只比光统帝大半岁而已。光统帝作为一个皇帝是年轻的,意志帝国作为一个帝国,面对当时大部分存在上百年甚至数百年之久的帝国来说,也确实是太年轻了。

不过,虽然正式成立帝国的时间很短,但是意志帝国的王室——火红索伦王朝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其十一世纪,其始祖布尔夏德一世受封为火红索伦伯爵。后来,火红索伦家族与几乎囊括了整个西西洲各国的光明狼联合帝国建立了良好宗藩和姻亲关系,成为光明狼联邦帝国重要的贵族世系。经过连续几代人的努力,家族中不仅涌现出路斯大公、路斯国王,这样的世俗贵族,而且连续多次当选为着名的意志骑士团的总团长。开始了火红索伦家族真正的王朝时代。

也就是说,意志帝国出现的时间虽然短,但是作为意志帝国主体的路斯王国的历史却很长,而作为路斯王国的核心的火红索伦王朝,更是有着近千年的悠久历史。

所以,这就导致意志帝国呈现出非常强烈的“多元性”。这首先就表现在帝国既年轻,又年老。帝国在社会文化层面,有各种古老的传统、风俗、礼仪。但是在科技创造方面,这个国家又不断的爆出各种新发明的火花,令人目不暇接。

甚至帝国在建制方面,也是多元的,首先帝国是联邦制的,由大大小小十几个“邦”组成,每个邦的情况都不一样。另外,帝国的最核心的权力也是多元的——帝国的最高权力同时属于世袭的路斯君主——帝国皇帝(具体则表现为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以及由公众选的多党制帝国议会。

因为之前先知楼在意志帝国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所以导致黛青与意志帝国产生了一定的深入了解。所以,两国的交流也就比起与其他国家更为方便一些。

事实上,此次黛青科技展的成果中,本来就有很多来自意志帝国的科技元素。而在科技展取得巨大成功之后,这种合作更是扩展到了各个方面。

继意志帝国之后,花旗国同样获得了大量的合作机会。

花旗国在此次科技展中,可以说出动了最高规格的代表团,甚至连伯玺天德本人及其配偶和两个儿女都出席了活动。至于随团而行的科技企业的高管,更是规模庞大。

与其他很多西洲列强不同,花旗国始终有相当多的人坚信,黛青是一个大有希望的国家。虽然之前一些底层工人由于职业竞争的原因,对黛青侨工有严重的歧视和排斥态度。但是这并不影响花旗国的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对于黛青的热爱。

之所以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黛青的留学幼童的表现确实太出色了。而奕譓访问花旗国之后,更是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将留学幼童美善的一面向整个传播开来。尤其是那些“考试题”,所有的留学幼童都被调动起来,纷纷离开校园和寄居家庭,参与到花旗国的社会活动当中。从而迅速翻转了之前黛青侨工给花旗国人造成的不好的印象。

花旗国人是相当注重现实利益的,而且他们对于创新发明的兴趣,也远超其他所有的列强。所以,借着这次科技展的活动,他们大力开展了与黛青的各种合作。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工人培训的业务。

在此之前,黛青侨工都是随便抓个人送上船就算侨工了。这些人不会说吉利语,很多甚至连黛青官话都不会说,几乎所有人都不认识文字。不管是花旗的还是黛青的都不认识。而且,素质和能力不足的情况,各种在西洲人看来属于野蛮陋习的现象倒是不少。这种低素质人群当然很难适应花旗的主流社会。

而此次花旗国多个企业联合行动,在黛青开办了几所面向底层体力劳动者的工人学校。这些学校同时教授黛青文字和花旗国文化。当然,这些学校并不是以推广文化为主要目的,只是在给学员一些最基础的文化之后,才能传授他们工业操作的技能。比如,至少他们要看得懂图纸,听得懂一些基本的工作术语吧。

这些学校都是速成班,半年左右就可以出徒了。只要一出徒,就会到花旗国在黛青开办的工厂去上班,至于待遇方面,相对于大多数黛青体力劳动者简直是太高了。

在当时,一个勤奋而成功的农民,一年只能收入十两至二十银子,而一个码头上的苦力,一年最多只能赚到四五十两银子。

而一旦进入花旗国人开办的工厂,收入则是一年五百两纹银。

而且,还是按月定期发放,非常稳定。

可惜,要求也很高。

身强体健不说,还要有一定的文化才能。而且必须能够同时掌握得了基本的黛青和花旗两国的工业环境语言才行。这一下子,就把很多人给卡在外面了。

而能够入选的,当然也是普通底层人中的天花板了。

本来,这些人也是有潜力向上发展的,只不过黛青原本的大农业环境,很难为他们提供机会。而现在,他们得到了这个机会。

花旗国投入大量资金在黛青开设工厂,当然不可能做赔钱生意,事实上,虽然他们给予黛青工人的待遇很好,但实际上也只是花旗国本土工人待遇的一半而已。

不过,考虑到各种原因,这个消息是被低调处理的,大部分花旗国本土的人并不知道内情。

按照海狮伯玺天德的指示,花旗国只是名义上放了一笔贷款。开办工厂什么的,都是由那些黛青留学幼童充当顾问,再由那些旅居侨面出头作为代理人出面。

总之,真正的花旗国人,几乎是不露面的。

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国内的工人注意不到这些远在大洋彼岸的“花旗国企业”,否则,这些人会以“资金外移”和“分割就业机会”为由通过他们的组织和代理人,给当局施加压力的。

而既然要把事情做圆,花旗国一国的金融家和企业家当然不能吃独食,否则就很容易穿帮。在花旗国金融家的带动下,西洲列强的企业也纷纷被拉下了水。于是,这些在黛青开办的新企业,不仅都是多国共同出资,而且往往套了好几层的壳。内部资金构成,极其复杂。

既然反正套了很多壳,当然也就不妨再套一层黛青本土的,毕竟对于黛青人来说,直接跟洋鬼子打交道,还是非常的不适应的。如果包装成黛青本土的企业,那就讨好得多了,不仅工人会更听话,而且生产的商品也会更容易打入市场。

这个好主意是谁想到的呢?

还真不是海狮先生,而是海狮家最受欢迎的黛青人——孟古觉罗·载泽。

载泽作为整个活动的总接待官,这段时间是非常受瞩目的。而且,虽然他现在跟照桂的女儿定了亲事,但是完全可以以工作需要的理由,和众多外国大小美女周旋。

尤其是弗朗西斯·海狮。

弗朗西斯这次来黛青,虽然说也是为了更多的了解黛青文化,但是在她看来,黛青最有魅力的文化,就是载泽了。

然后,按照双方的合作协议,弗朗西斯以志愿者的身份成为载泽的“首席翻译”,两人干脆在一起办公。

这倒确实是增进了双方的了解。

而正因为此,载泽可以有机会向海狮先生系统全面的介绍黛青是如何的值得开发,并且就如何开发提出了很多建议。

而海狮,几乎是全部采纳了这些建议。

海狮可能根本没有想到,由于自己的这一举动,使黛青帝国的一仩超级首富崛起了。

因为获得了海狮的支持,载泽推动了黛青与各国,尤其是西洲列强的合作。而掌握了大量洋人资源的情况下,载泽的利益也随之如潮水滚滚而来。

当然,载泽并没有独占这些利益的意思,他也深知,自己不仅年轻,而且资历和根基都极有限。虽然自己有洋人支持,但是洋人之所以会支持自己,绝不仅仅看中了自己的才华。

更多的还是看中自己皇族的身份。

所以,载泽极力的搞好与其他宗亲,尤其是四位皇室亲王的关系。

尤其是奕譓,经历了花旗国一行之后,对这个族侄的印象极好,认为他是皇族之中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几乎是拿载泽当亲侄子一样看待。这次科技展,让载泽出任总接待官,也是出于对他的栽培。

而载泽,也很懂得如何利用好自己的这些机会和资源。他深知,洋人的钱可以赚,但是要讲规矩,皇室是自己的根本,只能维护不能收割。这些是载泽的根基,绝对不是庄稼。

只有黛青本国人才是载泽的菜地。

但是,普通百姓没钱有脾气,也是不能随便动的。唯一可以动的,就是只有黛青本国的那些商人。

无论是胡雪岩那种穿上官衣的商人,还是盛宣怀那种拿起算盘的官员,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只要他们想在黛青这片土地上同时既要做官又要经商,那就少不得要和泽公爷搭上关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剑来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福艳之都市后宫 都市偷心龙爪手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武师的自我修养 逍遥人生 艳海风波 都市花语 山村情事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霸天武魂 夫君天天酸溜溜 重生过去震八方 都市皇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大明风流 蝉动 霸天武魂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扶明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宋终:一拳镇关西 古今名人记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史记白话文版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清梦醒 哈什纳达尔 - 清梦醒txt下载 - 清梦醒最新章节 - 清梦醒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