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首页 >> 靖难攻略 >> 靖难攻略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铁骨 黑铁之堡 1949我来自未来 神话版三国 凡人歌 暴君闺女五岁半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 靖难攻略全文阅读 - 靖难攻略txt下载 - 靖难攻略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1章 西南欲乱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事情如陛下预料一般,苏松二府的许多大富户和乡绅都购入了大量的宝钞,据下面的兄弟们粗略计数,恐怕不下三十万贯……”

清晨,乾清宫内……

当熟悉的武官跪在地上与拔步床内穿着中衣准备入睡的朱元璋禀报时,朱元璋也用手中的一本奏疏在腿上拍打了两下。

“三十万贯……”朱元璋沉吟:“看来他们的生意做的不小,田地也没少买,居然要准备这么多宝钞来抵税。”

“是!”武官低头回禀:

“据所里的兄弟们清查,加上二府《鱼鳞图册》对照,苏松二府的田地有四成都为城中乡野的富户乡绅所据,另有一成土地归卫所,剩余五成田地才归百姓耕种。”

“二府内,依附于他们的佃户不下万人,身份难以查明。”

武官的话,道出了苏松二府的经济常态。

由于刚刚开国,大明的土地兼并情况还不算是特别严重,但如果放任不管,那富户们还是能在十几年内将大部分农民的土地给全部兼并的。

不过,朱元璋并不担心江南的土地兼并,比起江南,他更担心北方,这也是他为什么采用朱高煦“以钞抵税”建议的原因。

只是不等他有所反应,朱元璋却一句话将他的所有计划打乱:“中军都督府的宋晟不错,我有意让魏国公节制云南,授宋晟为总兵官协从。”

朱允炆接过抿了一口,稍微润了润嗓子后才道:

但实际上他们依旧掌控着地方的矿藏、军队和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经济命脉。

这样的局面下,六部和五军都督府想要改土归流并不是那么容易。

朱允炆拿起了那本关于水利的奏疏,李带班也顺势接下,作揖回礼后离开殿内。

这还只是贡生外出之后不到半个月的情况,可见地方水利如何糜烂。

当然,他们也并非是真的不想交钱,而是因为是真的没有钱。

“这么多人想要迁移去云南,户部那边所出钱粮恐不下百万,今岁支出恐怕……”

如今云南金银铜矿数量如此之多,等地方土官知道了它们的价值,恐怕是大明不动手,他们也要提前对大明动手。

只是他们这些小人物的想法,始终影响不了庙堂上的人。

正因如此,朱元璋确定了对云南采取“三江之外宜土不宜流,三江之内宜流不宜土”的方针。

面对这样的局面,朱允炆脑中思绪万千,可饶是他思绪万千,却还是快不过朱元璋。

在那牌桌上,不会玩牌的朱高煦总是输钱,每日多了百来文,少了也有五六十文。

不过对于朱元璋来说,不管这群衣冠禽兽再怎么转变立场和态度,他们终究阻碍不了自己……

“你明日差人去给我取几本他注解的兵书,我闲暇时看看。”

六部尚书与都察院、五寺、五军都督府及国公府各高官分别站在广场第一排。

“矿匠们勘察后,认为仅九华山便能出铜钱十余万贯,云南等处铜矿能出上百万贯……”

可是晋王朱棡私信傅友德的事情成了朱允炆的一根刺,他很难相信傅友德,并将云南交给他。

如今云南价值倍增,金银铜矿牵连‘以钞抵税’,每抵一年税,都能让地方上的乡绅富户少交六成的赋税,他们自然不愿意驳回旨意来让自己生气。

“陛下有口谕,迁移……”

武官将朱元璋的原话如实告诉两位绯袍武官,并选了其中一人前往东宫。

春和殿内,坐在屏风背后的朱允炆对绯袍武官示意退下,绯袍武官也不曾停留,只是作揖回礼后便转身离去。

近三百份水文整理文书中,合计开塘堰八十七处,河道十二处,陂渠堤岸四十八处。

看着眼前滑稽的场景,朱允炆略有吃惊,但坐在金台之上的朱元璋却眼神平淡。

不得不说,他那孙子对钱钞的脑筋还挺灵活,在这方面自己不如他。

眼下的大明其实还有很多名将,诸如吴高、顾成、瞿能、何福都是名将,但他们眼下都被四川、甘肃、辽东等地的边患和叛乱拖住,抽不出身子。

以往阻止百姓充军戍边,不过是担心百姓离去太多,自己家乡富户乡绅没了佃户罢了。

朱元璋坐在金台上,朱允炆则是站在金台前。

朱元璋微微颔首,见状朱允炆上前唱声:“二十七年九月初一,经……”

待朱允炆跟上朱元璋,此刻朱元璋已经坐上了车舆,朱允炆也跟着走了上去坐下。

“武定侯与长兴侯年纪大了,云南又多有瘴气,让他们去总不太好,至于曹国公……”

武官见状也作揖应下,而后见皇帝没了吩咐,这才退出了乾清宫,从太监手中接过灯笼走出乾清宫门,在这里见到了两名等候许久的绯袍武官。

“知道了,你退下吧……”

正因如此,朱元璋不太想让李景隆出镇云南,毕竟这次云南的改土归流需要很长时间,一不小心就会让李景隆陷入云南的这个泥潭里。

可是自云南金银矿山的消息传开后,这些庙堂之上衣冠楚楚的大臣却再无一人站出来反驳皇帝的旨意。

“皇爷爷万福,太孙千福……”

“爷爷,高煦那边已经禁足快半个月了,是否可以放他出来了……”

况且眼下徐辉祖忙着平定沿海倭患,恐怕也很难抽出身去。

要知道这些东西不是宝钞,而是真金白银。

原本他是想不通的,但这样的不解随着朱高煦那日的‘钱钞法’而被疏通。

这个“钱”不是指他们穷,而是指他们没有银子和铜钱。

“曹国公我另有安排,不能让他前往云南……”朱元璋缓缓开口,每吐出一个字都让朱允炆紧张万分。

内心犯愁的朱允炆只能朱批回应,建议将水利修建推到秋税上交以后。

此举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三江部分地区置府、州、县时土流兼治,府卫参设。

朱允炆见状跟了上去,百官也纷纷散场,前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将日前抵达南京的宋晟派给了徐辉祖,想来有宋晟协从,即便徐辉祖能力不足,也不至于遭遇惨败。

“你差人告诉太孙,迁移柳树湾高石坎的百姓前往云南,另外从江西、江北选七千户编入军籍,来年开春前往云南戍边。”

伴随着“平身”的唱礼与殿前豹韬卫手中的净鞭打响,九月的第一场早朝开始如期举行。

李带班没说完,朱允炆却拿起了户部的奏疏,皱眉看了一眼。

仅他从王瑄口中了解的云南局面,不过是真实局面的一角罢了。

孤家寡人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未免太枯燥了……

按照他那孙子的说法,宝钞贬值是因为宝钞发的太多,而朝廷又没有对宝钞定下什么相关的税收政策,导致宝钞只能放在百姓手里,越堆越多,最后面额与价值不相符。

只是不用这两人,留给朱元璋的便只有郭英、耿炳文、李景隆、徐辉祖等四人了。

“回陛下,眼下已经找到三座金银矿,六座银矿和十二座铜矿。”

“那小子……”武官愣了一下,但很快反应过来朱元璋在询问朱高煦的事情,因此连忙回应:

朱允炆说出了云南金银铜矿的难题,那就是地方上的土官数量。

至于李景隆和徐辉祖,前者倒是有节制云南和沐春的能力,早年也随冯胜、蓝玉等人平定辽东,北伐决战捕鱼儿海,也出镇过甘肃这等西北重镇。

只要让宝钞流通于朝廷与民间,那宝钞的价值就会开始回升,直到人口增长到宝钞价值平稳,那它就会成为一种新的货币。

他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傅友德,而是在思虑过后选择了他不太看好的徐辉祖。

朱允炆深知水利对农事的重要性,但户部这本奏疏他却是怎么也批不下去,只因上述这些东西需要花费钱粮近三百万贯。

此前朱元璋外派的国子监贡生已经陆续抵达地方,并与当地水工一同勘察水文,绘制图纸。

朱元璋脑中不由想起了之前朱高煦在时对他的态度,心里倒也多挂念起了他几分。

“注解兵书?”朱元璋倒是没想到朱高煦坚持了那么久,所以不免有几分好奇。

一时间,他脑中闪过了无数种治理云南的办法,并在之后很短的时间里进行筛选。

把云南的曲靖、大理等六府设流官,在楚雄、姚安、广南三府以流官任知府,土官为辅,在寻甸、元江、永宁、乌蒙等十三府以土官为主,流官为辅。

他还未登临大位时,便知道这群文官不是什么好鸟。

朱允炆松了一口气,脸上却忧虑道:

瞧着他离开,朱允炆不自觉起身看向了身后的那份《削藩论》,轻声呢喃:“朱高煦……”

武官的话让朱元璋手上的动作一顿,显然这数目远超他的预想。

郭英和耿炳文倒是好说,他们二人早年随傅友德平定云南,对云南不算陌生。

可以说,只要傅友德前往云南,那整个云南除了沐春麾下兵马是个变数,其余兵马都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傅家军”,云南将铁板一块的威慑云南土司。

等他真的高人一等的时候,却又想找一个能与他平起平坐谈话的知心人。

金银铜矿虽好,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他这一看,朱允炆心里便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等到沐英坐镇云南时,大明已经开始以强羁縻的方式让西南土司向朝廷缴纳赋税,接受监管。

想到这里,朱元璋看向了殿内的一角落。

如今他倒是在院里打牌看书,但怎么顺利开采云南金银矿却成了朝廷的难题。

正因如此,傅友德才是这次任务的最佳人选。

只可惜细细看去,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恐怕早就结党一片,欺君罔上了。

一字时后,他缓缓放下爱了手中的茶,平静询问:“柳树湾那边,还有多少百姓生活?”

待“万岁”的唱礼声在奉天殿前广场响起,朱元璋与朱允炆也身着常服登上了奉天殿。

如果以“银钱”抵税,那南方商品经济发达,百姓手中有闲钱,自然民心大悦。

在他做出这样决策的时候,他的眼里没有一丝犹豫。

这图纸与文书一同送回吏部,整理之后交给工部清点计算,最后汇总交到户部手上。

不过即便如此,此时西南土司依旧处于强盛期,哪怕傅友德和沐英已经在云南深垦多年,但眼下云南的土司数量依旧高达五百八十七家。

洪武年间国库在郁新的治理下很好,但到了后期却也开始依赖宝钞发行才能完成地方基建。

“爷爷”

伴随散朝声响起,百官纷纷唱礼,朱元璋也起身离场。

要说到以钞抵税,其根源还是得说到矿山上,毕竟宝钞的利润没了,那就只能指望矿山了。

听朱允炆这么说,旁边的李带班也说出自己了解的情况:“殿下,按照陛下的口谕,如果加上江南犯事之人,这次迁移的数量恐有上万户,近五六万口。”

“只是这些地方只有部分直属朝廷,其余大部分地方都被土知府、土知州等土官占据,若是要改土归流,恐怕会引起地方动荡,因此孙儿特意来询问爷爷应该如何操办。”

二人先后下了车舆,并见到了早早侯在殿门的朱济熺三人。

爷孙二人在车舆内,朱允炆作揖道:“近日六部与都督府都有意增设云南三司官位数量,想来是因为永昌、丽江等府金银矿的事情。”

朱元璋瞥了一眼朱允炆,他知道朱允炆心里有办法,但他不能说出来。

朱允炆将昨夜的朱元璋下发的口谕以布告百官的方式说出,其中内容顿时引起了许多官员的注意。

只可惜,他的宝钞并没有取得他预期的成果,反而在不断的被百姓抵制。

当着广场之上数百官员的面,朱允炆看了一眼朱元璋,眼神示意自己要将昨日的奏疏内容布告百官。

但北方商品经济疲软,百姓手中没闲钱,宁可缴粮或者去白干活,也不想交钱。

朱高煦的话,给朱元璋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而眼下宝钞价值不断回升的局面,更是让他眼前豁然开朗。

“杨柳井等地百姓已经迁移,眼下只有高石坎那边还有大约两千余军户。”武官低头回答,朱元璋闻言也颔首回应,并在下一秒吩咐道:

想到这里,朱元璋嘴角略微上翘,不由询问道:“那小子这十天来都在干嘛?”

“若是高煦那小子,恐怕只会在殿里坐着,等朕来了才会起身吧……”

朱允炆的话让朱元璋侧目,只是下一秒他便反问道:“你想让他为你看山点矿?”

“是”朱允炆作揖应下,心里有几分高兴的同时,脑中也不免浮现朱高煦的身影。

仅云南一地日后出产的金银铜矿,其价值便接近二百万贯,这样的价值让朱元璋呼吸沉重。

说是兄弟几人,但实际上只有沐春一人能镇得住场子。

面对这样的价值,朱元璋就不能按照原来的办法治理云南了。

几个时辰后,伴随着晨钟作响,六部五寺的官员开始赶赴庙堂上朝。

朱批之后,他拿起一本空白奏疏将朱元璋的原话写下,并定下了开春便要迁移这些百姓前往云南戍边的时间。

“其地金银,若是有足够的人力,每岁可向应天府输送金三万两,银六十余万两。”

面对这样的局面,便是朱元璋也不由在心底叹了一口气,最后才眼神复杂的看向朱允炆。

这看上去,像是他身为皇帝的权力达到巅峰,百官不敢忤逆。

以前还有马皇后、朱标、朱雄英陪他,可眼下他身边却都是‘懂规矩’的规矩人了。

以当下云南的局面,其实派傅友德节制云南,与沐春一起改土归流是最好的,毕竟傅家五子有三子都在云南任军职,其余卫所将领也都是傅友德旧部。

“二殿下这段时间在院中练习书法,偶尔也会注解兵书。”

这样的做法致使云南土司被碎片化,但同时由于元朝管控不严,云南土司也在通过贸易而不断变强,最后发展成为了元朝难以节制的程度。

在他自己看来,自己确实没有打牌的运气,但在林五六等人来看,自家殿下那就是故意输钱给他们补贴家用的,心里对于朱高煦被禁足的遭遇也愈发不平了。

只是一句话,朱允炆心里便难受了起来。

他话说三分,朱元璋也不介意,帮他把话补满:“杨文做的不错,让曹国公坐镇杭州,杨文节制前军吧。”

大明在云南兵力强盛不假,但那五百八十七家土司也正值巅峰,倘若聚兵,也能聚起二三十万夷兵与沐春对抗。

当今之世,南北方经济侧重不同,所遭遇的问题也不同。

“看样子,云南的金银铜矿比我想的还要多,不然爷爷不会在已经迁移六千户百姓戍边云南的情况下,加戍近万户两江百姓。”

土官,其实就是接受了朝廷册封的地方土司。

“云南的矿山寻的如何,都尽数找出没?”

瞧着他离去的模糊背影,隔着屏风处理奏疏的朱允炆放下了手中的毛笔,一旁的李带班也小心翼翼走上前来,手里还端着一杯药茶。

人就是这样,旁边人都平起平坐的时候,他想要高人一等。

朱高煦在献上云南金银矿图时没有想那么多,是因为他不了解眼下云南的情况。

“此外,江南一京三省犯事者,俱充军,流配云南。”

不得不说,在有朱元璋压制的情况下,朱允炆处理奏疏还算合规合矩,没有放飞自我。

云南行省建立后,元朝又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等机构,授各族首领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招讨使、长官等官职,对当地民族进行管理。

当初元朝攻下云南之时,为了有效控制云南各地,就在各少数民族地区设万户府、千户府和百户所,任命当地民族上层人物为万户,千户和百户以管理当地。

“铛…铛…铛……”

在这样的威胁下,六部和五军都督府想要增设官位,进一步改土归流并不奇怪,甚至可以说选择的路线很对,也很准时。

坐在位置上,朱元璋看了一眼四个孙子,瞧着他们那言行举止都一板一眼的模样,却是半点温暖都感受不到。

不仅是他,便是连朱元璋也很难再次信任傅友德和冯胜两人。

这时,他们二人也来到了武英殿前。

为了防止国库空虚,朱允炆还特意提醒让户部留下移民戍边的钱粮,注意开源节流。

半个时辰后,这人的身影便出现在了东宫春和殿内,将朱元璋原话如实下发。

最后的徐辉祖,朱元璋倒是有意让他前往云南,但考虑到徐辉祖并没有指挥大军的经历,他很难将这样的重任交给他。

在那里,有关朱高煦对‘钱钞法’的看法被眷写,更是被朱元璋令人裱着挂了起来。

“臣遵命!”武官应下,朱元璋也将话题带回到了苏松二府‘以钞抵税’的政策上。

如今宝钞不能发行了,今年瞬间就少了数百万贯财源。

“礼毕,散……”

相比较元朝的粗放式管理,朱元璋敏锐察觉到土司正在不断强盛,因此他在元朝土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考核、贡赋、征调等一系列规定,从而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土司制度。

在这样的政策下,这些土司起码还能在名义上臣服大明,每年缴纳数百到数千贯等价金银来充当赋税。

朱济熺、朱高炽、朱尚炳三人先后作揖唱礼,赢得朱元璋颔首后,便与朱元璋二人入了武英殿。

比较他们,朱高煦则是与林五六、武章一等戌字百户的兄弟们其乐融融的吃早饭,玩些牌九等游戏。

正因如此,朱元璋才会想要大力推行宝钞。

明朝征服云南后,继承了元代在云南的这种制度,承认元朝授予各族首领的官职,并加以发展,增设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土守备、土巡检等土官。

不过眼下的问题在于,曾经威震西南的沐英已经病逝,而何福、瞿能二人还在四川西南平叛,整个云南只有沐春兄弟几人能够委以重任。

朱元璋一席话,便有近万户百姓遭受无妄之灾,要跋山涉水的前往云南戍边。

说实话,朱元璋不太喜欢这三个孙儿身上的那种规矩感。

面对云南戍边军户的不断增多,若是按照常例,眼下定有不少官员站出来上疏,认为这样太过劳民伤财,逼得百姓家破人亡。

见朱元璋这么说,朱允炆只能点头应下。

“是为朝廷……”朱允炆毫不慌乱,朱元璋听后却微微颌首:“过些日子再说吧。”

朱元璋缓缓坐起,将床头的茶水端起来润了润嗓子。

只是他们的年纪太大,朱元璋有些不舍得让他们前往云南平叛。

“魏国公还在清剿沿海倭患,如果将他派往云南,那沿海的倭寇……”

云南的土司制度始于元朝,完备于明代。

书写了这份奏疏后,他将奏疏递给了李带班:“令人宵禁结束后立马送去户部,连同这份一起。”

云南的金银铜矿数量,让它对大明的价值从单纯的军事价值上升到了经济、政治的层面。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春满香夏 武师的自我修养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黑铁之堡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猎妖高校 特种兵在都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回1982小渔村 恶魔军官,放我走!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护花野蛮人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穿越大明朱雄英 成州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穿越梁山成霸业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明朝皇帝往事 大明抄家王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 靖难攻略txt下载 - 靖难攻略最新章节 - 靖难攻略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