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玩蛇怪

首页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一万年前争霸 这个大明有妖魔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天下枭雄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超能进化 大清隐龙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玩蛇怪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全文阅读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txt下载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十三章 朕要打死他!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赵骏浑然不知道自己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骑绝尘。

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的主要原因、客观原因以及为什么会受到几乎整个士大夫阶层的抵制。

归根到底,范仲淹改革的十条当中,有五条都是针对冗官问题,剩下五条,才是富国强兵和厉行法治。

所以他主要改革方向还是三冗之一的冗官问题,想要通过裁减大量人浮于事的官员,精简机构,加强效率,来达到节省财政、澄清吏治的目的。

但还是那句话,这么做触动的是整个士大夫阶层的利益,作为利益失去者,他们自然要联合起来贬低新政,把范仲淹踩到土里去。

如果宋仁宗有魄力的话,就算是得罪了士大夫阶级,手里握着兵权,他们也翻不起什么风浪,该被裁员还是得被裁员。

可宋仁宗摇摆不定,听风就是雨,渐渐对范仲淹不信任,使得改革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黯然落幕。

这就是赵骏为什么会认为庆历新政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宋仁宗。

事实上这次改革对大宋非常重要。

要知道宋朝官员数量是汉代的六倍,唐朝、明朝的两倍,并且往往很多官员都身兼数职,有寄禄官、职事官、散官、勋官、贴职、爵位等等,每一个职务都能领一份工资。

所以看似宋朝官员只是唐朝明朝的两倍,可如果按照身兼数职来算的话,那么官员数量比唐朝明朝多个三倍不止。

而且他们的工资普遍比其它朝代都高,如跟明朝官员比,宋朝低级官员俸禄是明朝同级官员俸禄的五至十倍以上,宰相级别甚至能达到百倍差距。

同时宋朝官员数量太多,而部门又少,导致大量官员被授予虚职,官员没有实权,加上各部门机构臃肿,办事效率极为低下,很多官员领着高额的工资,每天无所事事,纯粹浪费国家财政。

所以要是范仲淹真的能解决冗官问题,裁减掉一半的官员,那么朝廷每年的财政支出,将减少千万贯以上。

这笔钱对于目前每年军费开支达到四千万贯以上的大宋来说,无疑是笔巨款。

除此之外,范仲淹也想改革兵制和法律。

要是能把冗官问题解决,再改革兵制,减少军费开支,那么大宋的财政将会无比健康,有钱有军队有底蕴,北宋历史至少能延长一百年以上。

可连冗官的问题都解决不掉,更别说冗兵冗费的问题。因此范仲淹改革仅仅持续一年零四个月就被叫停,可谓草草结束。

而相比之下王安石改革虽然问题多多,造成动荡和后果都不小,可持续时间非常长,长达十五年之久。

就是因为王安石有宋神宗坚定不移地支持,直到宋神宗去世,改革才被迫终止。

“所以总结来说,就是赵祯这货,让范仲淹没办法完成改革。”

赵骏拿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综合对比,说道:“国家的改制一定要最高权力者坚定不移地完成,除非是错的,像王安石变法那样。可惜范仲淹方向对了,得不到支持。王安石是方向错了,却得到了支持。”

这句话说完之后,赵祯脸色复杂,万万没想到,庆历新政失败的源头,居然是他。

范仲淹看了他一眼,默不作声。

毕竟是皇帝,他再怎么样,也不可能不满。

所以沉默许久,范仲淹才问道:“为什么说我......范仲淹的方向是对的,王安石的方向是错的呢?”

“因为吏治!”

赵骏斩钉截铁地说道:“伟人曾经说过,王安石是一个脱离实践的理想主义者。青苗法在构思上应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那它为什么会失败呢?原因在于吏治太差!”

“宋朝虽然商品经济发达,不是特别抑制商业,导致经济活跃,比较有钱。但它的本质还是落后的封建制度,农业生产依旧以小农经济为主。”

“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什么?脆弱!”

“老百姓靠天吃饭,面朝黄土背朝天,全靠老天爷赏饭吃。今年风调雨顺,什么自然灾害都没有,各地粮食丰收,市面上粮食充盈,会造成谷价下跌。”

“要是来年到处去都是天灾,自然灾难频繁,造成粮食减产,就会造成谷价上涨,这就是谷贱伤农,米贵伤民的根由。”

“而且农民经常有青黄不接的时候,农作物还没有长熟,家里就断粮了,无奈之下就只能找人借粮,乡里的地主就会让他们用土地做抵押,形成了高利贷。”

“运气好的时候,农民通过来年的丰收还可以偿还。可一旦运气不好,突然遭遇天灾,造成粮食减产,无力偿还债务,他们的土地就会被地主收走。”

“王安石认为乡里的地主通过借贷,大量兼并百姓的土地,让百姓要么成为无地的流民,要么就只能成为大地主的佃户,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他干脆让国家放贷,以较低的利率,让官府借钱给农民,帮助农民渡过难关,等到来年丰收的时候,就把钱再还给官府。”

“听上去是不错,而且官府也不会让农民以土地抵押,如果形成良性循环的话,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问题在于王安石没有把吏治搞好,导致下面的歪嘴和尚太多,最终把青苗法这个好经给念歪了。”

“一个政策要推行下去,必然要经过各层官员。但到了宋神宗时期,北宋的基层官员已经烂透了,有贪官污吏者、有尸位素餐者,甚至还有只着眼于政绩者。”

“比如说某地风调雨顺,百姓并不需要这个借贷。当地官员为了政绩,强行推下去,搞得天怒人怨。”

“还有地方,地方官员肆意提高利息;王安石规定是两成利,当地官员就多加几成,多出来的自然落进了那些官员的口袋。”

“史料记载,最夸张的有地方官员把利率直接提高了三十五倍,原本两成利,竟然要还七倍的借贷本金回来。”

“显然宋朝地方官府实在是太温柔了,明明可以直接抢,却还要定个名目,他真的,我哭死......”

“更有甚者,干脆与当地豪强勾结,欺负百姓不识字,在契约文书上动手脚,故意不收百姓的还款,拖延时间,等到时间一过,就说百姓不还钱,然后夺走他们的土地,严重加剧了百姓的负担。”

“有如此大的执行问题,再好的政策也是白搭。”

“那么吏治问题根源在哪呢?还是宋朝冗官问题,底层碌碌无为和贪官污吏太多,导致青苗法根本不能顺利执行。”

“所以要是范仲淹时期把吏治问题解决了,让基层官员效率更高、办事能力更强,也不至于在王安石时期,因为地方执行力的问题,变法彻底失败。”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范仲淹的方向是对的,王安石的方向是错的原因。”

“要想解决问题,根本还要先整治官吏!”

说到最后,赵骏已是慷慨激扬,声音贯穿房屋,令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三冗问题根深蒂固,非一时一日,就能够解决。

而要想根治,就得一步一步来。

先从哪一步呢?

自然是吏治。

政策要靠下层官员机构运行才能推广。

如果底层权力保持腐败懒惰,再好的政策也是白搭。

所以赵骏才认为范仲淹的方向是对的,先把基层官员的问题处理好,其它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不愧是后世人,赵骏看待问题的深刻是他们远远不如的,也只有这样的后来者,才能总结出改革失败的原因。

那一瞬间,包括宋仁宗赵祯在内,众人看赵骏,都像是在看一位思想卓越、对社会构架认识极深的改革家,在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大宋,正需要这样的人才啊。

众人感慨。

但很快,原本激情澎湃发表演说的赵骏就舔了舔干燥的嘴唇,脸上露出谄笑,对晏殊说道:“拉日叔,给口水。”

这谄笑立即将赵骏那改革家的模样打回原型。

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

赵骏只不过是一个露出讨好笑容要水的小民而已。

刚才还在心里想着以后要是赵骏不骂自己了,眼睛恢复光明之后,就重用赵骏的赵祯顿时虎躯一颤。

他发誓,等从赵骏嘴里套出所有信息之后,自己一定要狠狠地打他的屁股!

朕的子孙后代,怎么能因为讨要一杯水而如此谄媚呢?

然而要是赵骏知道,那大抵会摸不着头脑。

难道你双眼失明了,被人家好生照顾,找人家讨要喝的东西,还板着张脸吗?

态度当然得恭敬嘛。

不过赵骏显然还不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在新时代,而是在旧大宋,他喝完了晏殊递来的水之后,才又对范仲淹说道:“怎么样,尼玛叔,我说得没错吧。”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范仲小声淹喃喃自语道:“看来我未来的方向是没错的,我就应该这样走下去。”

“啊?”

赵骏没听清楚,问道:“尼玛叔,你说什么?”

范仲淹回过神来,立即说道:“没什么,那范仲淹要怎么样才能够成功呢?”

“当然是得到宋仁宗的支持啊。”

赵骏毫不犹豫地道。

“得到宋.....皇帝的支持就能成功吗?”

范仲淹还是不敢说赵祯的谥号,但他也低下头,用希翼的眼神看了眼赵祯。

赵祯犹豫片刻,微微点头。

“这就不知道了。”

赵骏一摊手:“得到赵祯的支持只是第一步,但吏治改革的阻力有多大你可能不清楚,那是跟全天下的官员作对,就算得到了宋仁宗的全力支持,也可能会发生别的变化。”

“什么变化?”范仲淹下意识问。

“谁知道去,我又不是宋朝人,不太了解实际情况。如果要我出主意的话,只能说些改变不能太激进,要温和之类的场面话。”

赵骏想了想道:“不过咱们国家现在一直用的是竞争上岗的政策,以此激励公务员和干部的积极性。宋朝的问题是官员太多,整天不干事,要是细分职权,给他们权力,再用竞争上岗和绩效考核的办法,说不准能行。”

竞争上岗?

众人都陷入了沉思。

绩效考核就不用说了,那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的策略。

但这竞争上岗......

大抵就是谁能力强谁就升迁的意思吧?

赵骏又说道:“还有全国官员工资统一就太离谱了,一个富裕的州和一个穷的州,知州的俸禄一样,那谁还有积极性?肯定得过且过,要是把当地治理、税收、自耕农数量以及国家的利民政策当成政绩作为工资发放标准,看那些人还敢敷衍了事吗?”

“尼玛叔你想想,假如把自耕农数量纳入考核当中,官员的工资和升迁与之挂钩,那官员还敢帮助地主豪强抢夺百姓的土地吗?肯定要转换立场,帮助无地的流民增加更多的耕地才对嘛。”

“另外穷州的工资俸禄低,升迁速度慢,他们就一定要绞尽脑汁把州县富裕起来,这样原本懒政、惰政的地方官员,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

“不过里面的标准还是要进行衡量,像一个穷州,山多人少,本身上限就那么高。要求它成为一个全是平原区的农耕州那样富裕,就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所以还是得实地考量才能定下标准。”

“除此之外监察体系也得完善,政策能否顺利推行下去,就要看监察体系做得够不够好。否则再好的政策放到下面无人监管,那最后的结局也就是不了了之。”

“虽然这里面还是有很多空子可以钻,但只要下狠心,敢于罢黜那些干坏事的官员,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比如害得百姓家破人亡的,就杀他娘的几十上百个,震慑一下官场,不信他们不积极做事。”

“至于范仲淹提的减少官员人数的问题,这个可以放缓一缓,一下子裁减那么多,造成的影响还是太大了。”

“所以综合来说,先让官员干实事很重要。第一步应该是要把无所事事的官员调动起来,让他们能干事。有一份光发一份光,有一份热发一份热,至少别每天光躺在家里吃官粮等俸禄。”

“这样也能大浪淘沙,没什么能力的官员就刚好有借口给他们罢黜掉,有能力的官员便可以得到升迁。不至于忽然来一次全国性的罢官潮,引得天下官员反对。”

不直接裁减官员,而是先调动官员的积极性?

这个建议很有新意,赵祯他们竖起耳朵认真听,听赵骏的讲解,竟愈发觉得很有道理。

直接裁减官员,天下官员肯定群起而攻。

那朝廷让他们去干事呢?

这本来就是官员们该做的事情,之前你们可以说权力划分不明,身上背的是虚职,不能做事。

但若是把权力细分出来,让每个官员都有事做,那他们就没有理由了。

干不好,刚好就有借口把你裁掉。

干得好那就更好,也能够为朝廷提拔有才干的官员。

一举两得啊。

想到这里,包括赵祯在内,都用赞赏的眼神看向赵骏。

后世来的高材生果然不一样,就是有办法。

“不过其实说那么多也没用,咱们新中国了,又不是在宋朝。”

赵骏末了又耸耸肩道:“何况宋仁宗那个怂货也没那么大胆子支持改革,疑神疑鬼,知道他为什么能成为北宋少有的明君吗?那是因为他什么事都不做,不像别的宋朝皇帝那样胡乱指挥祸害国家,就是他最大的贡献!”

我尼玛!

赵祯奔向了板凳。

也就是吕夷简眼疾手快,将他拉住。

其余几个宰相一个人抓手一个人抱腿,还有的捂嘴,硬生生给他拖了出去。

等远离赵骏住的木屋,那边听不到这边的声音之后,捂住赵祯嘴的吕夷简才把手松开,观稼殿传来凄厉的怒吼。

“别拦着朕,别拦着朕,朕要打死他,朕要打死他!!!”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镇妖博物馆 诡秘之主 剑来 乙木修仙录 穿越1942有空间 猎艳谱群芳 山村情事 陛下不可以!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重生之神级明星 逍遥四公子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特种兵重生七零 网游之修罗传说 护花野蛮人 大宋女刑司 开局成为学术泰斗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明末之力挽狂澜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从质子到千古一帝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带着战神回明末 大夏镇远侯 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 大明英宗朱祁镇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废柴趣妻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玩蛇怪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txt下载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最新章节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