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征战汉末

邙山之北

首页 >> 三国:征战汉末 >> 三国:征战汉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军工科技 铁骨 一万年前争霸 清末之帝国崛起 敛财人生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我岳父是李世民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征战汉末 邙山之北 - 三国:征战汉末全文阅读 - 三国:征战汉末txt下载 - 三国:征战汉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59章 应战(十三)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万事开头难,王弋的第一步终于走出去了。

不过他这一记抡圆了照脸上扇的一棒子过后,补个甜枣是少不了的,有些利益该给还是要给。

于是他便说道:“诸位,陈留已建造多时,三城合并,日后必是天下中心。届时引得各地商贾百姓齐聚,鱼龙混杂,管理乃是重中之重。诸位回去后可以仔细考虑,向孤举荐一些人才。只要通过考核,孤必定重用。”

此话一出,大臣们有些发愣,一时间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倒不是他们不想要那些官职,而是王弋的话他们怎么听怎么觉得好像是要结束大朝?

这怎么可以!

他们才开始进攻,王弋怎么可以不应战呢?

“殿下,臣有事奏。”这次依旧是孔圭,他是打定主意不作个大死誓不罢休了。

“讲。”

“殿下,太学院学子闹事一案臣略有耳闻。”孔圭行了一礼,义正辞严地说,“虽说学子们受了贼人蛊惑,但他们的本心并不坏。臣以为就算没有学子们的义举,诸位公子也到了该念书的年纪。殿下应该觅得一良师,切不可让诸位公子玩物丧志才好。”

说实话,王弋真的有些累了,他实在是不想继续扯皮了。

奈何这些人根本不想放过他,上来又是一个一箭双雕的计策,只要他敢答应,既要将儿子搭进去,又给学子正了名,从闹事变成义举,那些还没有浮出水面的人也就不好定罪了。

可王弋怎么能答应,他立即拉下了脸,冷声道:“你们知不知道,他们逼死了孤的一位忠勇将士。”

“殿下,学子此举确实不妥,但谁还没个年轻气盛的时候呢?只因学子说话心直口快,将士们长期在战场上厮杀,性子有执拗了一些,方才酿成此次悲剧。

臣愿意为那位壮士写一篇祭文,聊表臣的敬仰之意。

不过殿下,臣还是觉得各位公子是时候拜师读书了。”

嗯?

王弋的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他万万没想到高傲的文人竟然会向一个大头兵低头,这可比抽他们的脸狠太多了。

随后转念一想,他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这孔圭真是鸡贼,他以个人名义写祭文有个屁用?反而还能让他赚个好名声。

真要写,也是御史台集体写才行。

而且他总觉得这件事有些不对劲,和他想象的有点不一样,或许不止是一石二鸟那么简单,若他真的让御史台联名写祭文,御史台说不定真能答应下来。

沉思之中,余光忽然发现荀攸正在对他打眼色,顺着荀攸的眼神看过去,发现荀攸是让他看周瑜。

周瑜?

这件事和周瑜有关?

死的是右军士卒啊,跟周瑜这个管水军的有什么关系?

不明所以的王弋一脑门的疑惑,就在准备放弃思考,直接拒绝的时候,脑中忽然灵光一闪,终于理解了荀攸想要表达的意思。

荀攸看的并不是周瑜,而是因为角度问题看不到了刘晔,也就是说孔圭的最终目的是兵部,荀攸提醒不了王弋兵部,只能提示和士兵有关。

王弋感觉自己的脑袋瞬间大了一圈,御史集团就算是脑子冒烟也不可能打兵部的主意,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挑起王弋麾下文武之争。

若做为文人脊梁的御史台都低头了,相对粗鄙的武将必然大为畅快,找机会就会对文人进行侮辱。

到了那时,典军府和兵部必定会产生矛盾,御史们的机会也就来了,毕竟只要朝臣有矛盾,御史就不愁没活干。

可真的是这样吗?王弋有些不敢相信。

御史集团这么做的回报率实在是太低了,向莽夫低头会让御史失去大量威信,成本可能都收不回来。

要么是自己想错了,要么御史集团一定有什么方法补救回来。

有荀攸的提示,自己绝对不会看错,可没有自己点头,百官之首的丞相也不可能设立,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

王弋忽然想起了一封奏章,就是那封举荐荀表的奏章,似乎正是出自御史台的手笔。

想到这里王弋忽然冷笑道:“不知孔大夫想要举荐何人啊?”

果不其然,孔圭行了一礼说道:“臣举荐颍川荀氏荀表……”

“住口!”荀彧豁然转身,死死盯着孔圭。

荀攸也动了动身子,眼中满是杀机。

家里面有人在朝堂上任高官是好事,人要是太多可就是要命的事了。

荀彧怎么也没想到有人竟然将主意打到了他头上,他都不明白这些人到底在想什么,凭什么以为他会和这些人联合?

到了荀彧这个等级,谁还会谈论利益啊,他荀氏又不缺利益,人家讲究的是志向,真当大家族的大指的是人多吗?

“孔大夫,可惜了,你晚了一步。”王弋一副看好戏的样子,悠然道,“孤觉得学识靠死记硬背,不如靠耳濡目染,有袁美人在,孤还是很放心的。

不过你这么一说,孤倒是想起了一些事情。

孤的箭法还算小有成就,可惜年幼时孤想要吃饱饭都是一个问题,耽误了很多时日。

好在孤的几个儿子倒是能够吃饱,身体比较强壮,想必也能继承孤的一些天分。

奈何孤不擅长教育,又想趁着孩儿们年幼,让他们好好学习射箭,不知孔大夫可有人选?

也用不着箭术太厉害的人,和孤差不多就行了。”

孔圭差点被荀氏叔侄吓死,他还没见过王弋射箭,心想反正是君子六艺之一,既然搞不了荀氏,那就换一条路走,立即举荐道:“殿下,马尚书乃是当世君子,君子六艺自然熟练。而且不日父子即将同殿为官,虽是一桩佳话,却很容易招到闲言碎语,为了马尚书的名声着想,也为了诸位公子的未来,臣以为应当由马尚书单人诸位公子的老师。”

“殿下,万万使不得。”马日磾立即起身反对。

孔圭一听就来劲了,立即说道:“怎么?马尚书别怪本官说话直,是舍不得礼部尚书这个高官吗?”

“朝堂官员任免都是由吏部举荐,殿下钦点,用得着你多嘴?”荀彧立即展开了反击,“本官看来,孔大夫不如去礼部任职,好好学一学《礼》吧。殿下,御史大夫都是这种水平,臣以为三年一次的官员考核,不如改成一年一次吧”

不得不说,孔圭是真的将荀彧惹毛了,对御史台来了一发地图炮,无差别攻击朝堂上每一位官员。

获得的效果也十分显着,所有官员都眼神不善地看向御史们的位置,毕竟一二号人物做的决定,他们无力反抗,只能怪罪那个诱发这个决定的目标。

虽说官员考核归礼部管,最终还是要送到吏部的,谁也不想因为这点儿破事挨王弋的骂。

好在王弋并没有同意荀彧的建议,他的注意力全在御史台是不是真的想要挑起文武之争上面,如果是真的,那就很麻烦了。

御史不像别的官员,他们本身拥有非常高的豁免权,很多御史家中并不富有,即便有钱的也不经商,而是依靠土地过活。

对于这些人,王弋很难从自身财富上下手,要不然得罪的人可太多了,就算是他也扛不住。

淡定……淡定……一步一步来,不能着急。

王弋不停地在心中提醒着自己,让自己时时刻刻明白目前御史集团还不是他的敌人,没必要现在出手。

况且御史们做得越多,露出的破绽也就越多,他手上不是就有一个御史们送上来的把柄吗?

只要顶住御史这一次的攻势,日后他可以随意拿捏他们。

“孔大夫,孤的箭术怎么说也能在百步之内十箭射中十次靶心,不是孤小瞧了马尚书,但孤的孩儿不求驰骋于万军之中,也不能和孤这个当爹的差得太远吧?”王弋笑眯眯地给出了解释。

孔圭闻言双眼差点瞪出来,半天憋出一个字:“呃?”

说到武艺,武将们可就不困了,周瑜根本没给御史台留面子,直言道:“殿下,御史台诸位同僚文采斐然,想必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面,对武艺一窍不通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术业有专攻嘛。

君子六艺是约束君子的,御史台中的同僚们不通六艺也没什么大不了,他们的时间都用在了练习一手好文笔,将好事变小、小事变大、大事做坏、坏事做绝上面了,没时间学习六艺实属正常。”

周瑜的话一出,其他在一旁嘲讽的武将都闭了嘴,他们除了几句脏话也骂不出什么花儿来,根本没有周瑜这般攻击力。

而御史们本就是玩嘴皮子的高手,见到周瑜如此羞辱他们,当然不高兴了,立即有人出言反驳:“周将军好狂妄的言论,我们御史台不是君子,你们典军府就是了?周将军不会觉得君子六艺中只有御和射吧?就算比御和射,典军府也未必能胜过御史台,诸位将军骑马确实是一把好手,可又有几个人会驾车呢?哼,出身寒微不是你们的错,但是口出狂言也要分场合。”

御史的言论一下子点燃了武将们的情绪,立即有人挽起袖子就要在物理上和御史们一较高下,却迎来了御史们更加犀利的嘲讽。

王弋在上面看的有些无奈,所谓大朝菜市场,有嘴你就来。

大朝终究不是能够决策朝政的地方,这才是大朝的日常,能够做出决策的事情除非闹得非常大,否则基本上没什么指望。

瞪了周瑜一眼,王弋示意他赶紧结束这场闹剧,有这工夫争吵,不如让自己赶紧回去休息。

周瑜见状笑了笑,摆手止住身边的武将,走到大殿中朗声道:“既然诸位御史台同僚不服本官的言论,争吵辩论是没有用的,比一比便一目了然。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本官也不指派谁了,就本官自己一人,你们御史台一起上吧。

随便在哪一样中赢了本官,都算本官全输。”

御史台一众官员闻言立即哑火,王弋有些哭笑不得。

王弋一直觉得人与人的差距并不是特别大,正常人只要在一个方向上不停地努力,不说到达巅峰,中上也是没问题的。

毕竟他本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权谋这种东西他最开始什么都不懂,现在不也成为了一个高手吗。

可有的时候他也不得不承认任何人的差距真的非常大,周瑜不过二十出头而已,掌管的还是水军,却能凭借自己的威望压服典军府的一众将领,都对其钦佩有加。

而且周瑜本身还是个素养极高的文人,平日里论道的都是郑玄之辈,是个真正的六边形战士。

相较于年纪比他大的太学院学子们,周瑜从不会年轻气盛,只会用最平淡的口气说出一个最打击人的事实,其他人根本无力反驳。

御史台中没人愿意和周瑜较量,即便他们不服气,也明白他们没有那个能力。

“御史台的同僚,没人愿意和本官切磋一二吗?啧……可惜了。”周瑜很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终于有人被嘲讽到失去理智,回道:“不过匹夫之勇,有什么好炫耀的。”

“确实没什么可炫耀的。”周瑜看了那人一眼,笑道,“文章、音律、数算、画作、棋艺都是小道,消遣而已。君子六艺也不过是闲暇之余陶冶情操,没必要在这朝堂上提及,不如我等换一些吧。

为政一方、排兵布阵、邦交经略、吏治民生,挑一样吧,一起上也行。”

“你!你这么厉害,殿下为何还需要我等?”

“哼,如我这般,殿下麾下不知几何,尚不能助殿下平定天下,尔等那般才能,不思团结一心,妄想争权夺利?殿下心如明镜,本官劝你们做好自己的事。”周瑜的脸色一下子严肃起来,转身行礼道,“殿下,听闻太史子义将军箭术了得,臣举荐太史将军教导诸位公子箭术。”

“子义啊……”王弋面露难色,说道,“子义统帅后军在幽州休整,恐怕没有那个时间啊。”

此言一出,一众官员又活络了起来。

虽说目前想要得到礼部尚书的位子看起来有些困难,但是若能掌握后军……也是很好的。

唯一的麻烦就是兵部和典军府都是王弋死死握在手里的机构,他们没能将自己人安插进去。

就在官员心中盘算着小九九时,荀攸难得起身发表了自己的想法:“殿下,臣有话说。”

“公达请讲。”

“殿下,臣一路追随殿下至今,亲眼目睹了殿下从幽州贫瘠之地如何完全掌控五州之地。

殿下以兵兴、以民盛。

带甲十万,征伐必有规矩;

贤良无数,裁决并不独断;

国库丰盈,行事必遵礼法。

臣以为,一国之君若不知兵,则穷兵黩武不远,败亡可见;若不知贤,则只闻奸佞谗言,惑乱朝纲;若不知财富得来不易,则必会横征暴敛,百姓揭竿而起。

殿下以军伍始,臣以为各位公子亦要知兵事。太史将军既然在军营,何不将诸位公子送入军营之中学习?

后军正在休整,短时间内不会出击,岂不是正正好好吗?”荀攸说完便退了回去,没展示太多的存在感。

王弋心中却在感叹:瞧瞧,这就是有水平的人说出来的话,菜市场的人再能吵,还不是要服从监管局的政策?

荀攸的话有理有据,根本无法辩驳,他也就借坡下驴道:“公达此言甚善,过几日孤便让袁美人带着孩儿们去辽队生活些时日,让他们好好学学行军打仗是多么困难的事情,百姓民生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此言一出,一个人立即吸引了官员们的注意力。

袁美人!

按理来说王弋安排谁带孩子回辽队是自己的事,用不着他们操心,他们只要操心自己插手后宫失败了就行。

可问题是带队的应该是甄姜这个王后才对,一时间他们有些不太确定王弋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到底是想要甄姜陪在自己身边呢?

还是有了废后的打算!

政治斗争中每一处细节都值得揣摩,每一方势力都值得投资。

说实话,很多官员对甄姜这个王后早就不爽了,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甄姜太有钱了,王宫外面又没有多少外戚势力,财富让很多人都心动不已。

第二则是甄姜的出身过于低微,中山甄氏在汉末就是个白手套,没几个世家能看得起他们。如今攀上了王弋这根高枝,想要和甄氏扯上关系又十分困难,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王后人选。

若甄姜只是个因为美貌而进宫的美人、才人什么的也无所谓,唯独不能是个王后。

眼下确实是一个机会,论身世的话甄姜给袁薇提鞋都不配,不能让他们不动心。

可眼下另一个问题又摆在他们面前,没人知道王弋真正的想法,他们担心这是王弋做的一个局,毕竟王弋宠爱甄姜是出了名的。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真就有人展开了试探。

“殿下,臣有些不当之话想讲,望殿下恕罪。臣以为若诸位公子回殿下封地,应该随行于王后殿下才对,这样既遵循礼法,显得正式一些,也能让封地百姓感受到殿下重视之意……”

王弋听完面无表情,心中却长舒了一口气。

是的,这段话确实是他刻意设计的,为的就是引起官员们的联想,从而打消几个孩子离开王宫的影响力。

见到有人果不其然上当了,王弋准备再下一剂猛药:“哼,整日看账本的时间比看孤的时间都要多,让她看去吧。”

“呃……”提建议的人被呛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凭白受了王弋好大的怨念。

不过虽然承受了王弋的怨念,却让很多人的心思活络了起来,他们察觉到了一些飞黄腾达的机会……

“算了,不提此事了,哼。”王弋让自己看起来像是在强忍着怒火无处发泄,冷声问道,“诸位贤良,可还有事要告知于孤吗?”

官员们闻言左右相顾,面面相觑,一个个都不说话。

他们可以站着挨骂,却没人愿意承受来自于王弋家庭的怒火,谁也不想这个时候背黑锅,傻子才会在此时出头。

王弋见状叹息道:“唉。退朝。”

说罢,他起身便走,仿佛心中异常烦闷,实则因为实在是压不住嘴角。

能够保住督察院他真的非常高兴,最后挖的那个大坑更是让他想要看看到底谁会跳下去,原本因为程显之事有些烦闷的心情早已烟消云散,差点就哼唱出欢快的小调。

然而,所谓乐极生悲不是没有道理的。

就在他想要回到书房批阅奏章时,却看到甄姜拉着一张笑脸站在门口,委屈巴巴的样子煞是可怜。

见到周围没有侍从,王弋上去便搂住甄姜的腰,关切地问道:“阿姜这是怎么了?是谁惹到你了吗?”

甄姜跟着走进书房,却将吕邪等人关在门外,一下子跪在地上,眼泪止不住地滑落。

王弋发誓,以后谁再说江南的女人柔弱似水,他就跟谁急,甄姜是地地道道的河北女人吧?那副楚楚可怜的模样让他的心都要碎了。

他赶紧将甄姜扶起来问道:“怎么了?谁欺负你了?谁敢欺负你!”

“有得是人欺负臣妾啊……殿下,这件事就算了吧,您惹不起的。”

“哦?我倒要看看我惹不惹得起!我麾下十万甲士惹不惹得起!”

“真的吗?多谢殿下为臣妾出头。”甄姜环住王弋的腰,将头埋在王弋怀里,闷声说道,“那人着实可恶,说臣妾每日看账本的时间比看他的时间都多!气死臣妾了……”

“呃……”王弋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晕过去。

“殿下……殿下……您一定要给臣妾报仇啊……”甄姜抬起头,眼泪汪汪道,“您可有甲士十万,良将千员呢,您不会不管臣妾吧……您……您……您不会说话不算数吧?是不是啊?王中和?”

女人都是善变的,说到最后几个字,甄姜的手已经摸到了王弋腰间,脸色也变得冰冷起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全球高武 全球转生:从无限复活开始成神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我在风花雪月里等你 魔艳武林后宫传 我把惊悚世界玩成养成游戏!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贞观大闲人 春满香夏 重生之神级明星 猎艳谱群芳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收到未来新闻,假千金成唯一信仰 重生之千金媚祸 校花的贴身高手 陆门 七年顾初如北 我有一个剑仙娘子 带着空间养兽夫,恶雌成团宠了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明骑 跃马大明 剑道乾坤 回到明末当帝王 1625冰封帝国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我是王富贵 智械战争 霸天武魂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紫鸾记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明末之新帝国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最近更新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乱世:整活小砖家 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 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红楼之庶子风流 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 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 明1914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 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 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 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 爱搞钱搞事三公子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三国:征战汉末 邙山之北 - 三国:征战汉末txt下载 - 三国:征战汉末最新章节 - 三国:征战汉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