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叫天

首页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官居一品 夺嫡 从山贼开始 至尊特工 汉乡 暴君闺女五岁半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叫天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全文阅读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txt下载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4章 国法不容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66章国法不容

安山湖地区离兖州府城已经不远,而曲阜又离兖州府城不远,军队快马前出,很快就有消息返回了。

崇祯皇帝一听禀告,顿时勃然大怒:“朕多次告诫天下官绅,只此国家危难之际,百姓受苦之时,更应体恤百姓,为民之所急。岂料身为圣人之后,却只顾一己之私,对落难百姓拳脚相加,甚至对妇孺都出手,还有打死人之事……”

左懋第听了,都是摇头叹息。

当今皇帝爱护百姓之心,那是非常有名的。还在京师时,就一再强调要解民之倒悬,解民之忧,结果曲阜孔家这事闹得这么大,难怪皇帝要震怒了。

“……曲阜孔家有粮资助李贼大军,还为李贼歌功颂德。朕念在圣人之后不去计较,结果却不思悔改,反而对落难百姓变本加厉,朕要不管此事,对得起天下百姓?”

崇祯皇帝发泄到这里,当然,其实是给身边的文官听的,然后当即下旨,点将道:“高一功、李来亨何在?”

高一功和李来亨双双出列,当即抱拳候旨道:“末将在!”

崇祯皇帝面有怒容,盯着他们喝道:“卿等领本部人马,替朕围了曲阜,缉拿曲阜所有参与暴行之孔家人!”

“末将遵旨!”高一功和李来亨才不管是不是孔圣之后,当即大声领命,立刻召集手下兵马,偏离了大部队,赶往曲阜去了。

左懋第想劝一下,但是皇帝如今震怒之中,并且孔家做事确实理亏,便没说话,就想着寻个好机会之后再劝谏一二。

大军在济宁州暂停休整,崇祯皇帝亲自领着御前直属标营,向东北过兖州府城,随后到达曲阜。

这个动静很大,方圆百里的难民听说朝廷军队赶往曲阜,一开始都是非常担心,以为朝廷军队是来帮曲阜孔家了。

这也不怪他们这么想,毕竟他们只是普通老百姓,无权无势,平时就没少给官府豪强欺压的。

反观曲阜孔家,那可是圣人之后,历代皇帝都要以礼相待,更是什么都不用干,世袭衍圣公爵位。天下读书人,都对圣人之后尊敬有加。

这朝廷军队往曲阜开拔,不帮孔家难道还会帮普通百姓?

然而,军队的动作非常快,他们还没来得及逃离呢,就见到了让他们非常意外的一幕。

就见那些孔家人看到大队的军队到来,顿时一个个都是大喜,连忙迎了上去控诉。

“将军来得太好了,这些刁民都到曲阜来闹事,快把他们抓了!”

“对,都把他们抓了,吊路边让其他刁民不敢再来曲阜闹事!”

“……”

那些难民听了,都是吓得发抖,结果呢,就见军队直接把这些孔家人给抓了起来。

“将军,搞错了,搞错了,我们是孔家的人!”

“对对对,闹事的是那些刁民,面黄肌瘦,拖家带口的,一看就能看出来,抓错人了!”

“……”

为首的军官,听了,却是冷笑道:“抓的就是你们这些欺压百姓之辈!”

类似的场景,在每个路口,每个孔家设关卡的地方上演,把孔家人给吓懵了,也把难民给惊喜呆了。

他们真的难以置信,朝廷官军竟然有一天会站在他们这边!

于是,消息传开,原本被孔家驱逐离去的难民,又重新涌向曲阜,都想见证下,朝廷军队到底是站在他们这边,还是站在曲阜孔家那边?

衍圣公孔胤植在李自成大军走了之后,大病了一场,主要是熬夜熬的。才养好了身体没多久呢,就遇到了这股难民潮。

本来他是不介意的,以孔家的身份地位,连朝堂高官都得恭恭敬敬,还怕一些刁民?

把一开始来不及反应过来到了曲阜的难民驱逐走,然后又去外围设卡驱逐难民,曲阜这边便又安静了。

这正安心一点呢,就又听到了非常大的喧哗传到他这深宅大院,顿时,他就是一个激灵。

因为一般情况下,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最近的一次,就是李自成大军过来的时候,这让他记忆犹新,当即就吓了一跳。

果不其然,他的家仆还没入内通报呢,就见一群军卒闯了进去。

为首那人,一见到他,便笑呵呵地打招呼道:“衍圣公,我们又见面了,还认得我么?”

陕北口音,孔胤植岂能忘记。那一晚上,一个又一个的这种口音的人,强迫着他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还要求必须文词华丽。

孔胤植定睛看了下,顿时一屁股坐回了椅子上,哭丧着脸说道:“你们怎么又回来了?曲阜真的是没钱粮了!”

说着话时,他忽然想起什么,便连忙说道:“你们快走吧,朝廷大军沿运河而来,们不走,到时候就要遇上了!”

为首那人见了,笑呵呵地问道:“你这算是给我通风报信了?”

孔胤植听了一愣,回过神来之后,连忙点头道:“对对对,我说得是真的,快走,朝廷军队都是精锐,连建虏都打败过的。”

为首那人听了,当即哈哈大笑起来,他身边的人,也都跟着大笑起来。

“哈哈哈……”

这个笑声,笑得孔胤植莫名其妙。

他是恨不得这些李自成的军队快点走,这个说法,应该没错吧?

李自成的大军,也被皇帝的京营打败过,更厉害的建虏,也都打败了。不提李自成的军队,只提打败建虏,这里面的意思,该是能听出来的吧?

孔胤植真有点疑惑呢,就听为首那人忽然收了笑声,冷声对他喝道:“我高一功如今是堂堂朝廷大将,你给贼军通风报信,给你记下了!”

孔胤植一听,顿时傻眼了。

这一刻,他心中一万头羊跑过,真的是该死的贼军,为什么啥军服都有,都开国要想当皇帝的人,为什么军中还有用朝廷官军的军服,以至于自己以为这人还是李贼的手下!真是该死!

还有,不是李贼手下的大将么,怎么又跑去当了朝廷大将了,这才过去半年吧,就改换门庭了?要不要这么玩人啊?

回过神来,孔胤植欲哭无泪,连忙解释道:“我……我开玩笑的,我乃朝廷的衍圣公,岂会真的给贼军通风报信?我恨不得那些贼军都去死,被抄家灭族……”

听到这话,高一功又不高兴了,眼珠子一转,忽然开口说道:“我刚才和你开玩笑,你还当真了?你刚才说什么,恨不得都去死,被抄家灭族?”

孔胤植听到这话,彻底傻眼:“……”

他这辈子就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这个贼将竟然这样玩他,这是要玩死他么?

回过神来,想起李贼手下的一帮子凶神恶煞,他连忙打了自己一个嘴巴,然后赶紧说道:“这位将军,是我老糊涂了,其实我也是开玩笑,不能当真的。大顺国蒸蒸日上,深得民心,我岂会说大顺国的不是!大人不计小人过,还请将军不要把我的糊涂话记心里!”

听到他这话,高一功的脸色又是一变,喝道:“你个老东西,墙头草都不如你会摇摆,实话告诉你,老子如今是京营参将,奉旨抓你们曲阜孔家。刚才的话,老子一定会禀告给陛下!”

孔胤植一听,脸色涨得通红,用手指着高一功:“你……你……你……”

最后还是没“你”出来什么,直接一口老血喷出,然后人就倒在椅子上了。

高一功微微一让,就避开了孔胤植的这口老血,看着他瘫倒到地上去,便吩咐边上瑟瑟发抖的丫鬟道:“把这老东西救活,要是死了,拿你们是问!”

然后,他又吩咐他的手下道:“把其他人都抓了,看着这老东西,别让他死了!”

“遵命!”他的手下听了,连忙大声领命。看着晕倒的孔胤植,都是一脸地嫌弃。

曲阜,很快被朝廷官军控制,各家各户姓孔的,都被驱赶去了孔庙前面的广场上。普通百姓不敢靠近,都待在曲阜城外看热闹而已。

但是大概的情况,他们是能看到的,一个个都是幸灾乐祸。

“活该,该他们倒霉了吧?”

“还说是圣人之后,世人楷模,都是个屁,被朝廷抓了,就是活该!”

“读书人还称颂他们,都是瞎了眼吧?”

“……”

此时的他们,还只是基于自己被孔家人欺负而愤恨。同时,也为他们自己的将来而发愁。

他们正在说着呢,忽然又看到一支朝廷军队往这边而来,全是骑军。在队伍前头,还有一个穿大红绯袍的大官。

这是正主来了,所有的难民都好奇起来,不知道朝廷,或者说这位朝廷大官会怎么处置这些曲阜孔家的人?

他们很想去看看,但是军队戒严了曲阜,他们想去也不敢,只能看着这支军队进去之后猜测会有什么结果?

“不要太有期望了,曲阜孔家比我们大明朝存在的时间都长,前朝鞑子时候都厚待他们,如今的朝廷又能怎么样他们”

“说得也是,我们算个屁,被曲阜孔家欺负了,那也是欺负了,还能怎么样?“

“没错,都说读书人都是孔圣人的徒弟,当官的可不都是读书人,会帮谁,脚趾头想想都能知道!”

“有可能是孔家有别的事情才惹来了朝廷官军,你们不要想多了!”

“……”

他们在议论着,说着这事,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时间,忽然,城里出来了一支骑军,四散而开,往城外各处的难民迎去,然后还大声喊道:“朝廷要对曲阜孔家宣判,想听的都可以进去听听。朝廷要对曲阜孔家宣判……”

听到这话,所有难民都震惊了,原本就有好奇心,听到允许他们去旁听,自然有胆大的人先站了出来,问过那些骑军之后,就往城里走去。其他人见了,便也都跟上,一直到城门处的朝廷官军拦住,说里面已经站不下人,不能进去了。

这让后面的人很是后悔,为什么不早点进,只能在城外等消息了。

已经进城的难民,沿着大街到了孔庙前面的广场上。

按照规定,一年有四次祭拜孔子的时间,每次祭拜规模都会比较大,这孔庙前面的广场,自然也是很大了。

进城的难民发现,广场的四周都是军卒林立,广场上也有一队队的军卒,把整个广场隔成了两块。

其中靠庙门的一侧,跪着好多垂头丧气的人,身上穿得,多是绫罗绸缎,一看就知道是活得不错的人。在这些人的最前面,有一个老头坐在椅子上,不过坐得不直,瘫着的。

在广场的台阶上,则站着一群将领模样的人,先前在城外看到的朝廷大官也在那,脸上的表情似乎有些奇怪。

难民们一边观察,一边被引到了那些跪着的人后面的空地上。

现场的气氛,在军卒林立的情况下,很是肃穆,难民们也不敢说话,甚至连窃窃私语都不敢,只是带着一点胆怯,又带着一点好奇看着。

庙门台阶上,崇祯皇帝看到难民挤满了后面的空地,便对左懋第说道:“朕的身份还不方便公开,否则不利于剿贼。左卿就把朕刚才的意思,当众宣判执行吧!”

左懋第是非常想自己没有出现在这里,但是终归是来了,同时,他也对这些圣人子孙非常恼怒,真的是太给圣人丢脸了!

说句数典忘祖,都不过份!

他不是死读书的人,而是有坚持的人。圣人之言,更是放在心中。忠字当头,都能用自己的性命来实践,不管高官厚禄,不怕严刑拷打,都坚持了自己的坚持。

崇祯皇帝刚才严厉斥责,数落曲阜孔家的罪状,皆是有理有据,皇帝不能公开身份,也是合情合理。

最终,左懋第当即躬身领旨道:“微臣领旨!”

然后,他看向广场上,大声说起话来。

“陛下爱民如子,多次告诫大明官绅,皆要体恤百姓,解民之困。欺压残害百姓者,国法不容!”

“今曲阜孔家族人,罔顾孔圣训导,数典忘祖,依仗朝廷恩赐,陛下厚待,欺压百姓,更是能对妇孺下重手,形同贼寇!”

“又孔家族人全然忘记气节二字,贼军来了奉承贼军,建虏来了奉承建虏,供给粮草辎重更是数不胜数,形同叛逆。”

“又查,曲阜孔家粮田地契达几百万亩之多,遍及山东、北直隶、南直隶以及河南,但所交朝廷之赋税却寥寥无几。身为圣人之后,罔顾圣人教导,尽做蝇营狗苟,触犯国法之事,如何能为天下之楷模!”

“念在曲阜孔家皆是圣人之后,故陛下有旨,夺衍圣公爵位,曲阜孔家,勒令迁往九边,教化世人,以赎其罪。所有私田抄没充公。家财之物,罚没一半,用于救济灾民。曲阜县令,由朝廷任免,仍为六品官,负责孔庙祭拜先圣。”

左懋第说完之后,便转身向崇祯皇帝缴旨。

崇祯皇帝的心情很好,又宰了一头肥羊,光是几百万亩粮田,就是一大笔收入了。只是可惜被李自成给撸过一次,要不然就真的很肥。

杀是不好杀,要不然反对声音太大。

比如孔子六十一世孙,衍圣公孔弘绪欺男霸女,身背四条命案,四十余淫案,成化皇帝为之震怒。但内阁大学士彭时等人说情,最终改为削职为民,由其弟孔弘泰担任衍圣公。

而且如果真的一刀杀了,反而便宜了这些软骨头。就让他们去九边改造改造,过过苦日子,估计会更难受,同时也算是提高下边地的文化水平。

另外,之所以财物只罚没一半,一个考虑还是不能一棍子打死,留一点余地表示他这个皇帝确实很尊重圣人,摆姿态给天下读书人看。

另外一个考虑,就是李自成撸过一遍,剩下的财物,这些孔家人肯定是藏得严实。如果说要罚没全部,他们肯定不会拿出来。但是只是罚没一半的话,他们要想一路过得好点,到了边地能过得好点,就只能取出藏着的财物。

那么,只要他们把财物取出来,崇祯皇帝就能拿他们的一半用来救济灾民,不管怎么样,也算是能缓解下救灾的困难。

对于孔圣,崇祯皇帝还是很尊重的,这不,原本由孔家人担任的曲阜县令,虽然如今由朝廷任命其他人来担任,但是,还是六品官,比其他普通七品县官的品级要高,负责祭拜孔圣,祭田也没变。

要是按照原本历史的发展,曲阜县令是要到满清乾隆的时候,才改为流官任命制度。

如今处理曲阜孔家这个事情上,崇祯皇帝收获最大的好处,其实还不是这些明面上的,而是彻底废除了曲阜孔家世袭的地位。

这种事情,成化皇帝,或者说守成之君是做不到的。除了开国皇帝之外,就只有崇祯皇帝这样手握真正军权的中兴之主才有可能了。

此时,广场上的孔家人是如丧考批,一个个犹如行尸走肉了一般。

在过去的上千年时间内,他们世代居住在曲阜,姓着孔姓,就能在外姓前保持优越。

不说横行霸道,欺男霸女这些,总之,别人因为各种世道过得惨,他们孔家始终是不会有事,衣食无忧那是最基本的,需要考虑的,也就是族内的勾心斗角而已。

可如今,所有的这些特权都没有了,还要被发配去苦寒之地。这种巨大的差距,都能让他们对未来感到恐惧,甚至绝望。

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

和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他们身后的灾民,一个个都是非常高兴。

首先,他们被曲阜孔家欺负,本来以为,就他们来说,也只能是被欺负了,还能怎么的?

结果没想到,竟然朝廷为他们做主,替他们出头,算是出了他们心中的一口恶气。

然后呢,刚才的宣判中还说,曲阜孔家一半的财物要罚没,用于救济灾民。这就是说,他们来曲阜是来对了,虽然不是圣人之后仁慈,他们才有了救济,但是朝廷看在眼里了,来了曲阜,就能得到朝廷的救济了!

大部分北逃的难民,都是没有什么见识的农户,他们才不管其他,知道有人为他们做主,替他们出气,他们就心怀感激;少部分有一些见识的,则都是大吃一惊。

朝廷如此处罚曲阜孔家,绝对是非常重大的消息,肯定会引发读书人群的震动。

还有一个,这么重大的处罚,说是皇帝旨意,可是皇帝在哪里?

这事情,从处罚的理由上能听出来,好像都是刚刚发生的,不可能是禀告给了京师那边,然后皇帝做出处罚才回来的。

这些人中,有些人联想到皇帝带兵打仗的事情,就有些怀疑皇帝是不是就在这支军队中。甚至有的人,通过观察庙门台阶上那些人的言行举止,暗中锁定一个武将,很可能就是当今皇帝了。

不过他们都是猜测,可能以后会传开,但是眼下,却还是只有少数一部分人知道而已。

随着这些旁听宣判的人出城,有关朝廷对曲阜孔家的处罚便传开了。

一时之间,灾民们奔走相告,一个个都是喜气洋洋,犹如以前太平年间过节了一样。

北上逃难,更多的都是对未来未知的恐惧,而如今,他们至少知道在曲阜这边,朝廷会有赈灾,这是确定的事情,那就是他们渡过这个冬天,能活下去的希望了。

感谢朝廷,感谢皇帝的言语,跪拜等行动,随处可见。

而在曲阜城内,崇祯皇帝则对左懋第说道:“卿暂且留在曲阜处理后续的事情,所用人力从周边州府调用。朕留两千人给卿调度,发配这些孔家不肖子孙,安置好难民之后,卿再领军继续沿运河南下。”

“微臣遵旨!”左懋第知道崇祯皇帝耽搁不得,每在北方多留一天,南方的百姓就多遭受一天苦难,便连忙回奏道,“陛下放心,微臣定当尽早安排妥当曲阜之事!”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又交代道:“搜到的那些孔家田契,都解押到京师,交给皇后掌管。他日朕要核对,看谁在私下里趁机吞并这些田地,定然饶他不得。”

左懋第听了,连忙奏道:“陛下,微臣还得处理曲阜事宜,这些田契很是重要,不如由锦衣卫押解去京师更好一点?”

他怕瓜田李下,到时候有什么事情说不清,就想竭力说服皇帝道:“如果后续还发现有田契,微臣再送往京师。”

崇祯皇帝听到他的提议,觉得也有道理,便让方正化安排了。

随后,他在曲阜只待了一天,然后便赶回济宁州和大部队汇合,领军继续南下了。

当他走了一天之后,后面有消息送到,说被革之衍圣公孔胤植于当天晚上就死了。

对此,崇祯皇帝只是微微冷笑,没去经受发配之苦,没去边地苦寒之地感受感受就这么死了,真得是便宜这条老狗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这条老狗没有一点礼义廉耻,竟然主动剃发易服,给孔家人先留了个金钱鼠尾,还肉麻地上《初进表文》,竭力夸奖满清鞑子,表达孔家的归附之意。

要知道,孔家在一定程度上是代表了读书人,或者说,在读书人中的号召力是非常大的。就是因为孔胤植的这种无耻行为,给天下读书人竖了一个非常坏的榜样。

看看,连孔圣之后都认可大清皇帝,表达要归顺大清的诚意,说明大清是天命所归!

故此,读书人中的软骨头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投降满清,为满清效力,为中华之败退献上了他们的力量。

……………………

在崇祯皇帝继续领兵南下之际,就在他的前面,南直隶的徐州府地界,这里正在发生战事,打得很厉害。

徐州附近的大方山,有一座大方寺,到处都是拿着刀枪的人,在寺庙里面的大雄宝殿上,一人正在大声骂娘:“他娘的高杰,这是吃错了什么药,竟然如此拼命地打老子?”

“二弟,你不是已经联系文水伯了么?不知道啥时候能到?”一个似乎是读书人模样的人,问这人道,“那高杰再这么打下去,估计要不了两日就会攻上山来了!”

骂娘的这个人,叫做程继孟,别号绍於,绰号银鼠,在徐州这边造反,曾攻占过徐州城,兵力规模达到了十多万人之多。后来投靠了李自成,要跟随李自成去攻打京师,他的七个老婆都害怕,不想让他去,然后他就杀了他的七个老婆以明心志。

如果在原本历史上,李自成败于满清之手,他就逃回来徐州地界,继续占山为王,然后高杰奉南明皇帝旨意清剿,最后把他给干掉了,高杰因此被封为太子太傅,还荫封一个儿子入官为世袭锦衣佥事。

在这个位面上,李自成被崇祯皇帝打败后南下,同样攻下了徐州,接到满清的联盟要求北上之时,把原本是徐州人的程继孟留下镇守。而和他说话的人,是他的大哥,叫做程继孔。

此时,听到他大哥的话,程继孟便有些懊恼地说道:“本来我以为没事,就不想驻守归德府的文水伯那么快过来的。要是我们自己能搞定,就不需要再浪费钱粮。所以,我告诉文水伯的消息,都延误了几天时间的。”

归德府虽然属于河南省,但是和徐州府相邻。

这个年头,最缺的就是钱粮。归德府是中原四战之地,早就被打得人口凋零,粮食产出自然就少。徐州这边因为有京杭大运河通过,就要好一些。

但是,李自成领军北上的时候,给程继孟所留的不多。

程继孟在遭遇明将高杰的攻打之后,就派人去联系奉李自成的命令驻守归德府的文水伯,也就是原来的开封总兵,射瞎李自成一只眼睛的陈永福。他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李自成折箭发誓不会追究他射瞎眼睛的事情,还封了他一个文水伯的爵位。

陈永福听说之后,立刻答应领兵支援,但是钱粮要程继孟提供,这也是应有之义。

此时,程继孔听到他弟的话之后,便立刻恨声催道:“那还等什么,都火烧眉毛了,赶紧派人去催文水伯啊!”

程继孟听了,马上回答道:“已经派人去了,但是估计要两天时间……”

他正在说着呢,外面匆匆跑来一个喽,惊慌失措地禀告道:“不好了,那高杰又开始攻了。”

“轰轰轰……”

炮声也随之传来,听声音,离得还不远了。

喽听了,连忙补充禀告道:“听,那高杰把大炮都搬上山来轰了!”

程继孟猛地一拍他面前的供桌,发出“啪”地一声大响,同时恼怒地说道:“他娘的,他不也损失了不少人么?竟然连歇口气都不歇,还把大炮都弄上山来,真他娘的疯了!”

骂完之后,他便一挥手,领着殿内休整的手下头目,急匆匆地出门去了。

大方山,已经被官军给围住了,厮杀声从山上传来,而山脚下的官军营地内,却躺着一地的伤兵,有一些女兵在照料。

不远的树林中,有一大堆人马已经集结完成了。

其中竟然有一个貌美女将,正担心地对面前一个身材高大又有英武之气的男人说道:“高郎,何必如此拼命呢!你亲率兄弟们去爬后山悬崖,万一……万一……”

这个男人,自然是高杰了,他看到原来李自成的媳妇,如今是他的媳妇邢氏一脸担心他,便温柔地说道:“没事,我又不是娇生惯养出来的,后山那种,小时候都经常爬,怕个啥。”

安慰了一下之后,他又带着一点愁容说道:“我本是奉命守山西的,但之前南逃,本来也没什么。可如今皇帝突然变得英明神武起来,而且这次很有可能会亲自领兵南下,并且探马来报,说前锋已经快到徐州府里,如果我不好好表现一下,我怕到时候会追究我的罪责!这时候,该拼命,就还是拼命吧,我们是没有退路的!”

李自成那边,是铁定不可能回去的,那就只能一直为朝廷效死。可之前的时候,以为朝廷要完蛋了,他也确实打不过李自成,就只能不听旨意逃了。

听到他的话,邢氏不由得心中叹了口气道:“都是我连累了你!”

高杰一听,连忙握住他的手道:“夫人这是那里话,我高杰这辈子得夫人,真是三生有幸,绝无半点后悔!”

在原本的历史上,到了南明时期,他桀骜不驯,却能听进邢氏的话,最后听史可法调度。

表态自己心迹之后,他便又叮嘱道:“本深正在攻打银鼠,叮嘱他千万不要松懈,让贼寇只顾着打仗,我便能偷袭成功!”

本深,姓李,是他的外甥。

在原本的历史上,高杰死后,他率领高杰的手下投降了多铎,后来归于吴三桂的手下,并随同吴三桂造反,最终兵败时又投降,但是这一次被满清磔于市,亲属坐斩。

邢氏听了他的话之后,自然是点头,又叮嘱他小心,才依依不舍地目送高杰领着手下消失在树林中。

战事依旧在继续,听起来也很激励。但是邢氏担心高杰,觉得还不够,当即下令,她亲自领着人马,到山前擂鼓助威,一副要一口气攻上山的样子。

果然,山上的银鼠被其吸引,又增派了兵力过来厮杀。

大方山上,喊杀声之大,都能听到回音。

高杰也确实豁出去了,身穿便装,背着盔甲,领着他挑选出来的精锐之士,从后山摸上山去。

要说悬崖的话,那是有点夸张,但是,要上下人的话,肯定是比较危险的,特别是如果穿甲胄的军卒,那就更不可能从这里上下山的。

然而,高杰却把甲胄脱了背背上爬山,如果被发现的话,不说石头砸,就是射箭,估计也能要来他们的命。

可就算如此,高杰还是来了。由此可见,皇帝领兵南下,给他的压力非常大,不得不豁出去了。

明末的将领,特别是崇祯十五年以后的将领,或多或少都有毛病。当然,毛病最大,名声最响的是左良玉,这是毫无疑问的。

也因此,皇帝公告天下,历数了左良玉的各种罪状,要逮他以正国法。

另外一个刘泽清,那是自己有毛病,要他勤王竟然借口跌落马下不能动,然后转眼间又报复杀了路过山东,曾经弹劾过他的文官。要不然的话,他估计还不够格被点名。

也是因为这个,高杰也怕,就怕被皇帝杀了立威。

左良玉和李自成打生打死,回过头来还能结盟,他高杰不行,抢了人家老婆,哪怕李自成说不介意了他也不敢回去找李自成的。在如今这种局势下,他只能继续抱皇帝的大腿才行。

在高杰破釜沉舟的勇气下,银鼠也真没想到他会爬后山,真个让他给爬上了后山。

随后,高杰领着手下突然从银鼠背后杀出,而底下仰攻的李本深一见山上的动静,自然知道是高杰得手了,便跟着配合,加紧仰攻。

银鼠在两方夹击之下,顿时大败,手下人也没有了抵抗的意志,当即四散而逃。

高杰的手下见了,立刻展开追杀,大方山上,漫山遍野地都是。

“杀啊……”

虽然是深秋了,但是高杰还是杀得一头是汗。邢氏同样带兵,杀上山头,看到高杰身上虽然有血迹,但是他自己却没受伤时,一颗心才放进了肚子里。

高杰看着外甥去追赶逃散的贼寇,自己并没有去追,而是笑着对迎到他面前的邢氏说道:“这下算是能清剿掉徐州的贼寇,等皇帝领军到达的时候,就有一份见面礼了!”

看到邢氏只是看着他不说话时,他似乎有些开心,又解释道:“我估计皇帝是肯定要打通京杭运河的,这银鼠盘踞在这里,就是坏皇帝的好事。要是皇帝自己来剿贼的话,肯定要花费不少时间,但是皇帝的目标,绝对是左良玉那厮,还有那李自成,所以耽搁不得。所以我这份礼,不算轻的。”

顿了顿,他又带着一点憧憬说道:“如果以后能到皇帝麾下打仗的话,就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情,肯定能搏个封妻荫子的功劳。夫人,到时候当个伯爵夫人可好?”

邢氏听了,帮他擦擦汗道:“我这辈子,也没想过做伯爵夫人,就想着能安定下来过日子就好了!”

以前是跟着李自成东逃西窜,后来是跟着高杰东逃西窜的,这种乱世,真得是够了!

高杰听了一笑,正要说什么时,忽然听到山下传来一阵喊杀声。

顿时,他立刻愣了下,马上转头看向山下。

因为有树木遮挡,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至少能从动静上判断出来,这是数量很多的人一起发出来的。

而此时,他的手下都已经在山上追杀贼寇,山下大营中,除了伤兵之外,就没多少人了。

换句话说,这动静绝对不是他的人发出来的。

“怎么回事?”高杰当即皱起眉头,立刻喝问道。

还没等他问出一二三来,就见有手下惊慌失措地跑来禀告道:“不好了,是陈永福杀来了!”

一听这话,高杰顿时给惊呆了。

他当然是知道陈永福的,以前一起在孙传庭手下干过,如今陈永福驻军在隔壁府,他当天也是知道的。甚至他从山西难逃,就是陈永福追在他屁股后面的。

这个时候,陈永福突然赶到,而他的兵马都散布在山中追杀贼寇,真得是给他致命一击了。

他的手下将领听了,立刻建议道:“大帅,快撤吧!”

撤是好听话,其实就是逃。这个事情,他已经没少干了。

可此时,他想着要功亏一篑,非常不心甘。

为了能在朝廷大军到达之前,清剿完徐州这边的贼寇,他是真得豁出去了,手下实力损失过半,眼看着就能在皇帝那边领功,至少是将功折罪了,结果他娘的陈永福就来捣乱了?

想了片刻之后,高杰便有了决定。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女公务员的日记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人族镇守使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魔艳武林后宫传 福艳之都市后宫 穿越1942有空间 重生之武道复苏 都市极乐后后宫 退下,让朕来 一剑独尊 汴京春深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桃花沟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官梯 猎艳江湖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跃马大明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三国第一公侯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动荡的大元 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 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大唐小医师 白话三侠五义 立渊传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学名张好古 靠读懂人心立足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叫天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txt下载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最新章节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