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天煌贵胄

首页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回到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权奸 霸天武魂 一万年前争霸 夺嫡 铁骨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清末之帝国崛起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武道凌天 
回到明朝当暴君 天煌贵胄 - 回到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 - 回到明朝当暴君txt下载 - 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七百零三章 做啥梦呢!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崇祯皇帝刚刚回到京中,还没有好好休息几天,更没有来得及好好琢磨一下混凝土的事情,就先接到了薛凤翔的告老辞呈。

薛凤翔是真不打算再干下去了——前几年的时候就已经被小妾带了顶帽子,虽然那小妾和奸夫都被喂了狗,向来无孔不入的厂卫当时也选择了暂时性失明,但是薛凤翔的心里依旧不太好受。

再加上如今已经八十多岁了,再干下去,估计就只能老死任上了,也就顺势选择了激流勇退——摊上这样儿的皇帝,只有告老还乡才能多活几年啊!

崇祯皇帝批准了薛凤翔的奏章。

其实可以预见的是,施凤来和薛凤翔的告老只是一个开头而已,后面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朝堂大佬们选择告老还乡。

毕竟都六七十岁的年纪了,有的人还是万历年间的臣子,到了自己这一代,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四朝元老了。

虽然自己那个便宜爹只当了二十九天的皇帝,但是人家也是有庙号谥号年号,自然也算得上是一朝天子。

能给人善终的,还是给了吧。

崇祯皇帝心中一边感叹着自己的善良与宽厚,一面合计着该让谁来代替房壮丽——薛凤翔告老之后,工部得有人顶上。

现在房壮丽还能硬撑着,但是房壮丽现在这把年纪再操心吏部,其实也不太合适了,过段时间估计也该致仕了。

到时候朝堂上面就会面临着一大堆的空缺出来,尤其是顶层的那一部分位置。

从常理来说,各部尚书致仕,自然有各部侍郎往上顶,接着再一步步的提供上来,新上任的大佬再烧上一把火,把跟自己不对付的派系清理一下,最终空出来大量的中间和底层的位置。

这是正常的操作流程,但是却不适用于崇祯十四年的情况。

原因很简单,崇祯元年以前,京城之中有的是等着补缺的官员,各部里面行走学习的预备官员也有一大批,随时都可以用来被缺。

但是自打崇祯元年以后,随着崇祯皇帝大杀特杀还有不断的开疆扩土,不仅是京城等着补缺的官员大量外放,就连各部里面行走学习的官员们都被大量外放。

到了崇祯六年的时候,有些基层的官员,比如县令,干脆就是从积年县丞主薄一类的老吏之中选拔了。

因为就算是崇祯皇帝玩了命的开恩科,选出来的进士们也需要经过在内阁和诸部里面行走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才可以外放,搞的官员的数量始终处于一个很紧张的状态。

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什么好办法的崇祯皇帝干脆不想了,命人把温体仁等大佬再一次召进了宫中。

望着温体仁和郭允厚还有房壮丽、薛凤翔等人或者花白,或者全白了的头发,崇祯皇帝也是忍不住心中一酸。

就是眼前这些阉党啊,这些原本应该在史书上被人唾骂,应该遗臭万年的老臣,陪着自己生生的撑起了大明的危局,生生的撑过了十三年,将原本已经危如累卵的局势给稳了下来。

或许没有他们,自己也一样能撑的过来,但是绝不可能撑的像现在这样儿轻松——更大的可能是把大明彻底打烂,然后重新来过。

事实上,后世所有叫嚣着应该把大明的局面彻底打烂再重新洗牌的人,包括没穿越之前的崇祯皇帝自己,都只是想想而已。

打烂局面很容易,开创出新的局面,靠着自己超前几百年的见识或许也很容易,但是真正苦了的是谁呢?

崇祯皇帝始终是个皇帝,哪怕是行军打仗,也苦不到哪儿去,其他的高官还有豪商士绅们大致也是如此。

苦了的只有底层的百姓,死伤最大的也是他们,而不是军队。

这也是为什么崇祯皇帝选择了大杀特杀之后慢慢改变的原因,而不是选择了最爽的打烂重来。

忘记苏联的人没良心,想要让苏联重生的人没脑子——大明也是一样,嘴里喊着打烂重来,简单粗暴解决问题的人,要么是些衣食无忧,没见识过百姓穷苦的人,要么就是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绝望之下喊出来的口号。

等到温体仁等人进宫落座之后,崇祯皇帝便直接将目光投向了薛凤翔:“薛爱卿如今也是八十有六了吧?”

薛凤翔欠身道:“劳陛下挂念,微臣今年确实已经是八十有六。”

崇祯皇帝干脆从椅子上起身,向着温体仁等人摆了摆手道:“卿等且先坐着,朕有几句心里话,想和众卿说一说。”

停顿了一下,崇祯皇帝便接着道:“朕还记得当初开始允诺藩王们置换封地到海外的时候,曾经也允诺过诸位爱卿。

朕当时承诺的,乃是诸位爱卿可以花上一些银子,从朝廷的手里挑一些海外之地为封地,虽然不如诸藩可以累世传承,但是几代人下来,也多少能得一些好处罢。

只是这个允诺已经许下了好多年,除了温爱卿家里被朕赏下了新明岛上的一块地之外,其他的诸位爱卿可都没有来找过朕?

朕今天便再重复一加大,想要买一块封地的,尽管开口,十两银子一亩地的价格,朕也不会追究诸位爱卿手里的银子究竟是从何而来。”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崇祯皇帝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你们这几个人,给朕流血流汗的功绩,朕都看在眼里,也认可了诸位,现在想买块封地自己浪的,可以提出来了。

至于你们买地的银子,朕知道大家伙儿都不干净,但是却也不打算追究各位,这就是给你们的福利,大胆的要,不要怕。

施凤来欠了欠身子,开口道:“启奏陛下,微臣前番便已经说过,不打算再从海外买地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微臣已经给他们挣下了比别人要强无数倍的基业,若是他们争气,自己想办法买封地便是。

若是他们不争气,微臣现在再置办下多少土地,早晚也会有败光的一天。”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道:“施爱卿说的确实没错。但是朕有一句话要告诉你,便是人生本身便是不公平的,起点便大大的不同。

朕的儿子再如何废物,也必然会有一块封地在手,诸卿的儿子再如何不成气,也都会比别人的起点高了无数倍,这是没办法否认的。

所以,诸位倘若有了封地,以后子侄的起步便是一地总督,较之普通生员的起步,又高了无数倍。

朕虽然也不喜欢这种情况,但是朕也不会想着去改变这种情况,人生本来便是不公平的,刻意强调公平,原本便是不公平。”

面对着崇祯皇帝几乎是挑明了的话题,薛凤翔干脆拱手道:“陛下,臣等家中子侄与普通的生员比起来,纵然学问有些不如,但是论到治家或者为官上,却要比普通生员强上一些。

但是真要让他们去治理封地,却是力有不逮,说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来。与其如此,便不如让他们安安稳稳的走下去。”

温体仁也欠身道:“陛下必然也是清楚的,犬子在新明岛上虽然勤勉,然则施政之上错漏百出,若不是唐王殿下等人尽心帮衬,只怕早已闹出来大乱子了。

由此可见,为官一任与治理封地,两者相差甚远。

臣也早已有心请陛下收回封地,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正好趁着今天这个机会,请陛下收回微臣家中的封地!”

说完之后,温体仁干脆起身,一揖到底。

崇祯皇帝伸手虚扶了一下,笑道:“新明岛上没有蛮子,闹出来乱子自然不行,若是将诸位爱卿的封地置换到莫卧儿那边呢?

朕便直说了吧,大明百姓,便是大明的命根子,诸卿祖上同样是我大明的百姓,因此大明百姓乱不得。

但是换成了外邦蛮子,朕不在乎他们的死活,更不在乎他们是不是会造反,卿等若是有意,大可以将封地置换到莫卧儿。

朕今儿个给大家一个承诺,便是在莫卧儿闹出了天大的乱子,南海舰队和南御林卫也足以摆平!”

温体仁等人顿时陷入了纠结之中。

崇祯皇帝掏心窝子是掏心窝子,但是要说崇祯皇帝完全没安什么坏心,只怕也不见得——还不是看中了大家捞的那点儿小钱钱,把本来就没有完全实际控制的莫卧儿甩给大家,一边掏光了大家手里的银子,一边还通过大家的手完成了移民实边的事儿。

好处都让崇祯皇帝和朝廷给占了,以后可能出现的骂名却是大家伙儿来背。

但是这个条件确实诱人。

就像是崇祯皇帝说的那样,在新明岛上搞出来乱子,肯定是不成的,没办法向皇帝和朝廷交待,但是到了莫卧儿,就算是天大的乱子,也不过是把蛮子们扔出来交差便是。

有好处,也有坏处,这才是最让人纠结的。

沉吟了半晌之后,温体仁干脆躬身道:“启奏陛下,臣愿将新明岛封置换到莫卧儿。”

施凤来也开口道:“陛下隆恩,臣愿意购买两千顷土地为封地,购买土地的银子,微臣会尽快安排人送到户部。至于招募百姓等一应事宜,微臣也会安排家中子侄做好。”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便又将目光投向了薛凤翔:“薛爱卿怎么说?”

薛凤翔欠身道:“启奏陛下,微臣愿如施顾问一般,购买莫卧儿土地两千顷,一应招募百姓之事,同样安排家中子侄去做。”

有了温体仁和施凤来,薛凤翔三人的带头,剩下的几个内阁和户部大佬们也纷纷下定了决心,分别购买了不同数量的土地,就连没有致仕打算,估计还能再干个二、三十年的洪承畴,也认购了两千顷的土地。

望着一众大臣,崇祯皇帝心中也叹了一声,估计这是第一次,也很有可能是最后一次给大臣们封地了。

至于下一次,估计要等欧洲那边的土地被占下来,或者再出现这种大批尚书阁老们致仕的情况,才有可能了。

强自打起精神后,崇祯皇帝便将目光投向了洪承畴:“崔侍郎回去之后,应该与洪爱卿说过了吧?”

洪承畴躬身道:“是,崔侍郎已经与微臣说过关于跨黄河大桥的事情。”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回到椅子上坐了下来之后,才接着道:“那洪爱卿是怎么打算的?眼下可有思路?”

洪承畴道:“陛下,崔侍郎说陛下曾经提到以钢铁为骨,为水泥为肉的筑桥墩之法,微臣已经安排人去试行了。

不瞒陛下,原本臣便想着是不是可以用水泥加上竹枝或者芦苇,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来做成桥墩,也试验过几次。”

崇祯皇帝这下子就更感兴趣了。

洪承畴这个家伙虽然在历史上是有鼎鼎有名的大汉奸,但是把他用好了,其实还是很好用的嘛。

最起码,有他操持着铁道部,自己基本上都不用怎么操心,只需要随口吩咐一句,洪承畴就能把事情办得明明白白的。

自己当初不过是随口提了一次,要想办法让铁路通过黄河,想不到洪承畴已经开始在琢磨了。

果然,这些能在史书上留下自己名号的家伙,就没有一个简单的。

洪承畴斟酌了一番之后,便接着道:“其实除了跨河大桥之外,铁道部的诸位同僚倒还有另外一个想法,也不知道是否可行?”

崇祯皇帝哦了一声道:“什么想法?洪爱卿不妨说说看。”

洪承畴道:“启奏陛下,若是跨河大桥没办法修,或者造出来的桥墩不合用,是不是可以从黄河底下挖一条隧道?

臣记得许多条铁路都是要通过山体,便是挖开的隧道,如今换到黄河,岂不也是一样?只要一边派人开挖,一边用水泥和钢铁等支撑起来,这河底隧道,似乎也可以?”

崇祯皇帝差一点儿便喷出一口老血。

还河底隧道,你怎么不挖个海底隧道呢?现在大明的技术,能他娘的支持你开挖河底隧道?

黄河有多宽?你要挖多深?做梦!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女公务员的日记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武师的自我修养 辣妈攻略 我的总裁老妈 渔港春夜 福艳之都市后宫 重生之武道复苏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猎妖高校 逍遥四公子 逍遥人生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一剑独尊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桃花沟 重回1982小渔村 猎艳江湖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抗日之铁血战魂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帝国大闲人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大明:开局三千龙骑,震惊老朱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三国第一公侯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动荡的大元 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 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大唐小医师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白话三侠五义 立渊传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学名张好古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靠读懂人心立足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回到明朝当暴君 天煌贵胄 - 回到明朝当暴君txt下载 - 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 - 回到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