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大隋

老夫和你拼了

首页 >> 蒸汽大隋 >> 蒸汽大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霸天武魂 一万年前争霸 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清末之帝国崛起 抗日之英雄传奇 武道凌天 
蒸汽大隋 老夫和你拼了 - 蒸汽大隋全文阅读 - 蒸汽大隋txt下载 - 蒸汽大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0章 “陛下,还请当好花瓶!”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相好大的官威啊,居然让陛下等他?”

望江楼宴席中,不知是谁小声的说道,因为李平没有到来这宴席迟迟不能开始,有些人已经饿得受不了了。

“是啊是啊,小人得志就是如此。”

另一人摇摇头,附和道。

啪嗒啪嗒啪嗒!

皮鞋踩在瓷砖上的声音远远的传来,随着烧瓷技术的完善临江楼也贴上了大片带有花纹的瓷砖,与之而来的便是更加完善的马桶和蹲便器也被烧制出来,相比于当初在VIp套间的实验性设备后面出产的更加的完美。

李平走过众人后便抱拳表示歉意道:“各位,在下有事耽搁了,在这里先给各位赔罪,等宴席开席在下自当自罚三杯。”

抵达上座前李平朝杨倓行礼告罪道:“陛下,臣方才有事耽搁,还请臣自罚三杯以示惩戒。”

说话间李平的眼角似乎看到一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便疑惑的撇过头看去,那人见李平看向自己立即站起身拱礼道。

“李相,老臣苏威,好久不见。”

见李平面露疑惑之色苏威解释道:“老臣原本被宇文老贼擒获,幸得先帝垂怜,宇文老贼并未杀臣,前些日子陛下得知老臣还苟活时,便招老臣入朝做个光禄大夫安享晚年。”

言罢苏威朝杨倓深深一拜。

“哦~!”李平当即舒展眉头笑道:“那就恭喜苏前辈了,您老常年在朝,拥有丰富的治国阅历,以后还得多多关照晚辈。”

“呵呵,李相年轻有为,你我共为陛下办事何谈关照,请!”

苏威说话滴水不漏,李平如今的官职可是比他当年的右仆射还要高,右仆射不过是尚书省的副职已经权倾朝野,尚书令可是尚书省的正职,大隋自尚书省设立以来几乎无人担任此要职,像李平这种高度的人又何须别人关照?

李平回到席位后拿起酒杯连干三杯后将空酒杯朝众人展示后便宣布开席。

一众侍女端着托盘便鱼贯而入,如今实行的还是分餐制,每个官员的面前都有一个案席,不过李平这里是没有跪坐用的器具,乃是一排排长桌,嘉宾都坐在椅子上。

先是上了几盘凉菜,有凉拌胡瓜(黄瓜)、凉拌卤猪耳、盐焗蚕豆、盐水煮黄豆荚、以及油泼各类卤菜拼盘加龙山特色桃花酿(地瓜烧)。

“各位,感谢陛下和各位大臣能赏脸赴宴,这些都是些龙山寨特色小吃,乃是餐前开胃小菜,伙食简陋,还请大家海涵。”

李平轻拍手掌,早已在后台准备的乐伶歌姬便翩翩而入,纵情歌舞。

随着歌舞声的响起宴席正式开始,李平端起酒杯走到上座杨倓前,恭敬的朝其敬酒。

“陛下,臣敬您一杯。”

“呵呵,爱卿有礼了,还请快快请起,同饮,同饮!”杨倓立即言语制止,小李子会意急忙上前搀扶李平,随后杨倓便与李平一同饮酒。

接着李平又往返各个大臣之间,一一敬酒,席间谈论都是生活趣事,决口不提政事,一时间气氛十分融洽。

酒席开场后侍女便陆续的端上了各色菜肴,煎炸烹炒、烙烤涮煮、炝溜浸焗,一应俱全,随着李平在江北历阳县的小麦收获,主食上也多了面条烙饼,馒头包子,以及将面粉清洗后分离出来的面筋和凉皮。

最后,在侍女端上西瓜等水果果盘后宴席圆满落幕,待一众大臣离开后李平朝即将离去的杨倓恭敬行礼道:“陛下,臣有事相商,还请一步三楼VIp套间。”

杨倓虽然疑惑还是点了点头,并用眼神示意即将离开的苏威一同前往,李平也邀请魏征留下旁听。

套间内,杨倓刚进去便被眼前华丽的装饰震惊了,即便是大隋的皇宫杨广的寝殿也没有如此豪华,不自觉的便东摸摸,西看看,时不时的体验一番。

“呵呵,陛下觉得这间套间如何?”

李平面带微笑,跟随者杨倓的脚步并说道。

“不错,李爱卿果然才思敏捷,居然能弄出如此多珍贵宝物。”

杨倓纵身一跃,便被席梦思大床接住,整个人也被弹力弹了起来,其猛的拍了拍床垫后满意的坐起身道。

“陛下可知,此物都是我龙山寨的百姓所造,而且不出两年,整个桃野县的居民都可以用上这样的器具。”

“什么?”苏威不敢置信的插话道:“此话当真,如此宝贝的东西造价一定不菲,普通平民又如何负担得起?”

李平朝苏威笑了笑并没有答话,而是看向了杨倓。

杨倓有些尴尬的说道:“朕也有此疑问。”

“陛下,苏前辈,请随我来。”李平带魏征三人来到浴室后拧开了水龙头,滋滋的热水便流淌出来,苏威上前摸了摸居然是热水顿时大惊。

“这便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表现,烧热水不难,制作铜管也不难,可将这二者结合却是难上加难。”李平清了清嗓子后接着道:“以往妇人织布全天忙碌一日也不过织布七八尺,手熟之人不过一丈,然如今龙山寨的纺织厂改进设备后利用设备代替手工,一日可织布五十丈,若不是棉纱不足不能扩大产能,光龙山寨的一座纺织厂在一个月内就能提供整个江南的衣服面料。”

“竟然如此之多?”

苏威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不同于杨倓深居皇宫,苏威本就是门阀之中的领袖人物,对族内的产业自然了如指掌,李平所说的普通妇人织布的效率几乎无误,但改进纺织机就能将产能翻五十番,简直匪夷所思,苏威的脑海中根本想象不出来这种设备是如何运行的,只能将妇人纺织的速度快进,最后脑海中的妇人已然鬼畜的在进行工作。

“纺织厂就在龙山寨内,改日陛下和苏前辈有空可以前往参观。”李平摆了摆手让众人别插嘴后接着说道:“这些不过是其中一项,臣手中的造纸厂制作的纸张大家都见过了,不仅比市面上的纸张更加细腻也更加洁白,同时产量也更多,不仅如此,臣的炼钢厂满负荷运载一日便可出钢七万斤,注意,是镔铁,而不是铁,这只是八个转炉的产量。”

“咕咚!”苏威不自觉的便吞咽起口水,心道这一天的钢产量就有七万斤,这得能造多少铠甲武器?

“呵呵,那日在江都的帝临苑陛下也见识过臣的望远镜了,这些都是臣的玻璃厂生产的产品。”

苏威虽然没见过望远镜,但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可以看清远方物体的东西,而李平也适时的将望远镜递给苏威,让他观摩。

不同于苏威,杨倓对这些东西都不感兴趣,心中不断地琢磨着李平说这些东西干啥?与杨倓有同样疑惑的还有魏征,心道将陛下软禁不就得了?为什么要告诉杨倓这么多的事情?

“我曹,厉害啊,此乃神物啊,可是传说中的千里眼?”苏威站在套间客厅巨大的落地玻璃前看向窗外,不住的发出惊呼。

“这不是神物,这是科学。”李平接过苏威还回来的望远镜后说道:“陛下,苏前辈,以往的贵族都是兼并土地,致使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可如今我李平治下的百姓都种上了土豆,一亩地就能养活一家人,土地的价值便大打折扣,而我手中拥有各种工厂,其中生产的香皂玻璃制品乃至纸张或者布匹都是上等商品,各地的商行都抢着从我这里进货。”

“李爱卿的意思是?”

迎着杨倓的目光李平也不绕弯子了,正色道:“为君者当以百姓为重,百姓足则江山稳,百姓富则大隋强,先帝当初之所以派兵攻打我龙山寨而不得便是因为我李平事事为百姓着想,处处以百姓利益为先,先帝便是因为不体恤百姓的生死而导致大隋分崩离析。”

“李平,你怎么敢!”

杨倓当即恼怒,怒视着李平呵斥道。

“陛下!”李平大喝道:“难道臣说的有错吗?”

“这...”杨倓冷汗忽的就冒了出来,刚才情急下便下意识的呵斥李平,却没有顾忌自己如今寄人篱下生死都在李平的手中。

“不错,皇爷爷确实有错,李卿家今日说这些莫不是来算账的?你待如何直接说吧?”

既然话语已经出口,杨倓索性继续硬气下去说道。

“陛下,老臣断不会让李平害你。”

苏威见气氛紧张,立即夺步护在杨倓的面前,而魏征也悄悄的拉了拉李平的衣摆,示意李平不可撕破脸皮。

有些事情可以做但不能明说。

李平将手背在背后朝魏征摆摆手接着说道:“陛下,臣乃是陛下的臣子,又怎么会以下犯上?臣的意思是治理国家的事情当以有能者,集思广益,先帝独断专行才导致大隋国危,反贼四起,外寇扰境,臣听闻上古时帝王凡事都与宰相商议,事无巨细皆听取朝臣的意见。”

“李卿家何须多言,如今你已贵为尚书令,权倾朝野,朕也拿你无可奈何,又何必假惺惺呢?”

“非也,即便此刻臣将权力归还陛下,陛下又当如何?又有何能力治理国家?”

“朕...自当体恤民情,为社稷兢兢业业,识人用人。”

杨倓的脸呛的通红,依旧犟嘴道。

“呵呵!”李平摇了摇头讥笑道:“空谈,识人用人谈何容易,处事公允又何其困难,即便如沈纶如此忧国忧民之辈,涉及到利益时依旧为自己的阶级说话,何况陛下富有天下,掌握天下的生杀之权。”

“李相,此处不是朝堂,又何必如此惺惺作态,你我皆知眼下境况,又演给谁看呢?”

苏威捋了捋山羊须也懒得与李平周旋了。

“既如此,那臣也不绕弯子了。”李平深深的看了眼苏威后说道:“以往的门阀士绅,皆以土地为财富,大肆聚拢财富导致百姓民不聊生,我李平推广新型作物后百姓便能以劣田维持生计,多出的劳动力都会被我的工厂吸收,而工厂所创造的价值必然会诞生一批以商人为首的新兴士族,而在这股浪潮下守旧的旧势力都会被无情摧毁,陛下可知今年臣的玻璃厂造纸厂和纺织厂利润几何?”

“多少?”

杨倓不在乎的问道。

“五铢钱十万贯。”

“什么!这么多?”苏威不敢置信,声音都有些颤抖。

“不错,臣上任时已经翻阅过民部税收账本,隋朝每年约税收粮食三千三百万石,折合成五铢钱便是六十六万贯,臣的几个工厂的江南收益已经达到了六分之一,这还只是开始,如今龙山郡耕地两百五十万亩,全部种上土豆红薯一季按每亩三千斤保守估计可产粮七千五百万石,而一年可以种植两季,按龙山郡七成的赋税算就是一亿石的税粮。”

咕咚!咕咚!咕咚!

杨倓苏威和魏征三人齐齐咽了口口水,侥是杨倓对这些一窍不通但听到一亿石的粮食也是惊骇莫名。

“你收这么高的税就不怕百姓造反吗?”

苏威不信,立即反驳道。

“造反?”

李平摇摇头分析道:“一亿五千万石的粮食,我拿走一亿是为了保卫龙山寨的基业,得利的不仅是龙山寨还有陛下,而剩下的五千万石一人一天吃三斤也足够四百五十万人吃一年的,况且我龙山郡只有不到区区两万户人口不足十万人,整个江南可是有一百多万的人口良田亿亩足足百万顷。”

“而那些地主看似收的税率很低,可即便是良田一亩才产稻两三百斤,去除稻壳又有几斤粮食,即便那些门阀抽三成也足足拿去了九十斤,剩下两百斤的稻谷百姓又如何存活?”

随后李平朝杨倓一拜郑重道:“臣此次邀请陛下密谈就是为了让陛下支持臣的改革,臣也会让出工厂的利润供给皇家,以及支持臣的大臣,不会让大家白忙活。”

“此话怎讲?”

李平便开始分析当前的局势,李密占据中原与我大隋接壤,萧铣占据江汉,林士弘占据九江,李渊占据关中,窦建德盘踞河北。

当前大隋的直接敌人有林士弘和李密,此时应当以绥靖政策安抚萧铣和窦建德,让其牵制李渊和李密,目前首先要对付的是大隋后方的林士弘,而江南本就人口不足,想要积聚力量就必须众人一心。

李平的计划是将整个江东十二郡重新划分区域,以江宁为中心南至黄山、西至九江、北到彭城、东抵宁海,囊括整个太湖为江南行省直隶,钱塘浙江区域划分为浙江行省,直隶直接由尚书省管理并设常驻提督管理直隶的一切军权,各省委派巡抚实行民政。

所谓行省的全称是行中书省,便是中书省在地方的分管机构,行便是移动的意思,省便是监督监察的意思;朝廷因为对地方的掌控而设立的中央机构,行省的长官便是中央要员而不是地方大吏,行省没有固定的治所,而是在辖区巡游监督地方行政,是为行台。

但李平此时是尚书令,所以此次设立的行省乃是行尚书省,由李平的尚书省直接领导。

历史上皇帝为了限制相权基本不会设尚书令的职位,而是由左右仆射管理尚书省,因为是一省的副职,没有议政决定权,从而政策的决定权和监督权被中书省和门下省分摊,一旦尚书省设尚书令则会诞生实际上的宰相,其不仅拥有议政的权力还主管执行的部门,整个朝廷就被尚书省把控,三省互相制约的目的便荡然无存。

这一切的根本是尚书令的权利来自他的品阶,尚书省只有尚书令一人,正二品,同为正二品的门下纳言和中书令定员乃是二人,这三个顶级部门加起来只有五个人,从二品只有尚书省左右仆射二人,六部官员皆是正三品,各郡太守、折冲府都尉和封号将军都是正四品。

从这个架构就可以看出来尚书令只有一人并不会被人掣肘,并且直接管理六部,六部尚书在同时接到三省的命令后必然只会遵从相同品级的直系长官的命令,一人意味着独断,直领又不会被其他部门干预。

巡抚由朝廷委派中央官员管理各省,为中央官员临时任命并非地方官员,朝廷可以随时取消任命替换,巡抚乃是各县的直接上司,取消郡的行政等级。

训练士兵的依旧是折冲府都尉,只有养兵练兵的权力,没有带兵的权力。

凡遇战事朝廷设立临时总督节制地方军政大权,领兵御敌,其职务类似行军元帅,总督下辖的临时总兵类似行军总管,这二者都是临时委派,并不是常驻职务。

没有战事的时候巡抚拥有调动治下城池守备的权力,当然,这兵力不会很多。

而在边境地区之后会设立提督常驻,总览地区的官兵调派,在朝廷未任命总督时遇战事可自行调兵御敌。

同时强调为了保证龙山郡的稳固发展不受外界干扰设立龙山特区,为专人直接管理,也就是李平直接管理,各省应当根据特区的成功经验进行模仿。

而江宁从今天开始改名为南京,彭城改名徐州,历阳郡也正式改名龙山特区。

行省的本意是与汉朝的刺史一般负责监督三级行政体系下的郡县,与刺史不同的是刺史只有监察的权力而行省直接就是州牧的地位,不仅是太守的直接长官并且可以调动军队。

中书省本就是决策机构,行中书省的长官在辖区出现情况行省可以一边处理一边汇报朝廷,而以往的郡县只是执行机构必须汇报朝廷后得到朝廷的旨令才能按照旨令处理。

但行尚书省只是执行机构,除了尚书令外其他人并没有决策的权力,左右仆射也只有议政的权力,而且李平阉割了行省的军权,并且等特区这个模范成功推广后在省和县的中间再插一个区的行政等级,行尚书省也会改组成行中书省。

至此行台中书省便可以在全省的若干个特区监察按照朝廷的方针施政并临时决策,具体实行政策的机构过度为区。

三省也都只是暂时的,李平最终的目的是建立内阁议会制,彻底架空皇权,最终完成君主立宪的改革。

“刁天养是吧?仗着自己的家族是门阀士族就为非作歹,我接下来的官场洗牌就要将你们的依仗连根拔起。”

李平死死的攥住自己的拳头恶狠狠的想到,以李平的武力自然能将江南的门阀铲除,但在有外敌的情况下此举无疑是不智之举,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果消灭的不够彻底那些余孽便会在境内搞事,而别的势力看到李平大肆屠杀门阀也会暂时放弃成见,专心消灭李平。

如今李平便是想培植一个新兴势力来抗衡这些旧势力,到时除了那些头部的地主门阀其余小的势力见到办厂如此赚钱必然会赚头李平门下,到那时剩下的门阀就不足为虑。

而李平的朝堂改革也会断了这些门阀的仕途,让其彻底沦为没牙的老虎。

几人商议完李平便退出了套间,杨倓说这里环境不错决定今晚住在此处就不回去了。

李平率先下楼,接着便是苏威,而后是魏征,走到一半李平看似自顾自的说道:“魏先生,几日后朝会关于改制的方案,帮我拟一份名单。哦还有,苏前辈为大隋戎马一生殚精竭虑,先帝只因一些小事便将苏前辈贬为平民,想必苏前辈已经体会到了皇权的无情,我想...苏前辈应该知道怎么做!魏先生不必避讳苏前辈。”

说完也没再等苏威回话,而是径直离开了临江楼。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赵氏嫡女 辣妈攻略 保护我方族长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被绝嗣首长巧取豪夺,她一胎三宝 猎妖高校 艳海风波 山村情事 我克星,你残废,咱俩正好凑一对 肥水不流外人田 黑铁之堡 恶魔军官,放我走!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踏星 田野花香 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 鬼吹灯之南海归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大明英宗朱祁镇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时空乱叙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重生美好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红颜劫:乱世情殇 正德皇帝朱厚照 秦末苍穹之变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 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 红楼:玩主天下 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 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 
蒸汽大隋 老夫和你拼了 - 蒸汽大隋txt下载 - 蒸汽大隋最新章节 - 蒸汽大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