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那些年

墨尚花开

首页 >> 大宋那些年 >> 大宋那些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织明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回到明朝当王爷 狂妃很彪悍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超能进化 朕就是亡国之君 
大宋那些年 墨尚花开 - 大宋那些年全文阅读 - 大宋那些年txt下载 - 大宋那些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十九章 开国第一仗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筠是后周的北方长城。

《宋史》云:“在镇逾八年,恃勇专恣,招集亡命,周世宗每优容之。”

李筠,并州太原人,原名李荣,因避周世宗柴荣的名讳,改名李筠。李筠善于骑射、膂力过人,不仅能拉百十斤的硬弓,且能连发连中。

李筠历仕后唐、后晋、后汉三朝,后汉年间,力助郭威夺取帝位,被任命为昭义军节度使。昭义军是河北极为重要的藩镇,承担着防备北汉、辽国的重任。

李筠连年与北汉作战,先后攻克辽州(今山西左权县)与长清寨等,俘获北汉刺史和大将数百名,立下赫赫战功。被朝廷视作“北疆长城”,屡获朝廷嘉奖、升迁。

高平之战后,周世宗柴荣派李筠驻守潞州(今山西长治),负责抵御北汉,李筠率兵数次击败契丹支援北汉的援兵,最终位至检校太傅,同平章事,检校太尉。

为了安抚李筠,赵匡胤专门派出使臣到到潞州,封他为中书令,同时带去很多财物。

听说赵匡胤的使臣到了,李筠对左右的将领们道:“我深受周太祖和世宗厚恩,怎么能够忘恩负义?”死活不肯跪拜受封。

身边的这些人苦苦婆心,极力规劝,李筠才答应接见使臣。

当晚,李筠设宴,给使臣接风。

喝着喝着,李筠突然命人取出后周太祖皇帝郭威的画像挂在大厅墙壁上,对着画像,李筠跪在那里嚎啕大哭。

李筠的部下看到这个场面,一时间,不知所措,心中甚是恐惧。

使臣也愣在了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新朝建立,如果再继续思念旧朝的一切,就是对新朝的极大不恭。李筠这样做,实际上就是告诉使臣,他反对新朝,反对大宋,不服赵匡胤。

这是铁了心的要造反哪!

左右众将赶紧出来打圆场,频频向使臣敬酒,“大人莫怪,李令公这是喝醉了耍酒疯,您千万不要介意。”

使臣也吓坏了,这种场合下,他哪敢造次,还是保命要紧。

欢迎宴会不欢而散。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北汉和后周世仇,北汉皇帝刘钧听说了李筠哭郭威这件事后,就秘密派人给李筠送信。双方约定:同时出军,攻打大宋。

李筠的大儿子李守节哭着劝说李筠,为了全家的安危,千万不能这样做,李筠坚决不听。

使臣回去之后,添油加醋地把李筠狂妄无理的表现描述了一番。

赵匡胤非常冷静,不但没生气,还亲自给李筠写了一封信安慰他,并封他的儿子李守节为皇城使。

赵匡胤不是不着急,他也没这么淡定,这只是他的缓兵之计。

他是在等,等时间。他现在还抽不出手来整治李筠这些不臣之人,他要做的就是稳定这些人的情绪,让他们把造反的日子推迟一点,再推迟一点。

等到他把该通知的人都通知到了,该封的官都加封完毕,该办的事办完了,自己的宝座坐稳了,就是他出手的时候了。

“虎毒不食子”,李筠这次使出的是人肉炸弹。

李筠是个素骄无谋之人,他明明知道皇城使是一个吃空饷的虚职,根本不用到任,可是他却派他的儿子入朝了。

他这是把自己的儿子给赵匡胤当人质的节奏,或许他就是要拿自己的儿子的命,为自己造反留出充足的准备时间。

赵匡胤很清楚李筠是怎么想的,大家都是在为最后的博弈,争取时间。

如果李筠造反,消息传到赵匡胤那里,赵匡胤肯定会杀了李守节,自己的儿子一死,李筠更有了光明正大起兵的理由。

赵匡胤肯定不会随便动手杀人,他在金銮殿接见李守节。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赵匡胤道:“太子,汝何故来?”赵匡胤的意思很明显,你爹要造反,也想当皇帝,你是他大儿子,你不就是太子吗?

李守节一听此言,立马慌了手脚,磕头如捣蒜,头碰在地上‘砰砰’直响,“陛下怎么能说我是太子?这一定是有人故意陷臣和家父于不仁不义,望圣上明察!”

赵匡胤道:“我听说你数次规劝你的父亲服从朝廷,可是,你的父亲不听,派你来京,是想我杀掉你。你回去告诉你父亲:我不会给他找这个借口。

你告诉他,‘我没做皇帝的时候,你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现在我已经做了皇帝,你怎么就不能稍微让我一点呢?’”

李守节连夜飞马赶回潞州,把赵匡胤的这些话告诉李筠。

李筠心想,既然赵匡胤已经知道自己的造反计划,那还等什么,当即命令部下撰写布告,指控赵匡胤谋夺帝位的十大罪状。

建隆元年(960)四月,李筠派军偷袭了泽州(今山西晋城),杀刺史张福。

泽州位于太行山南端,出太行山往西可攻打洛阳,往东则可袭击开封,军事地位非常重要。攻占泽州后,李筠成功占了先手,正式举旗造反。

李筠的军师闾丘仲卿,向李筠提议:“你以一支军队起兵反抗大宋,形势严峻,虽然北汉答应支援,但是也不会帮咱们多大的忙。不如西下太行山,夺取虎牢关(今河南荥阳西北),占领洛阳,再谋天下。”

李筠不以为然,“我是周朝的老将,皇宫禁卫军那些将领和士兵,都是我的熟人,一旦听说我大军到了,肯定会支持响应我的,用不着担心。”

开弓没有回头箭,李筠也未免太有些狂妄自大,把闾丘仲卿的忠言逆耳全抛之脑后,一意孤行。

你想替老柴家出头,为大周讨个说法,本来无可厚非,还显得这人比较仗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虽千万人吾独往矣!殊不知: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天外还有天,人外还有人;物大值千金,人大不值钱。

北汉皇帝刘均派使臣携带诏书、金银绸缎、良马赏赐给李筠。

李筠随即派遣牙将刘继冲、判官孙孚前去太原,奉表称臣,催促刘均早点出兵南下。两个打了十几年仗的两个冤家对头,现在联手了。

刘均又同样通知辽朝一起对大宋用兵。

刘继冲却告诉刘均,李筠不想让契丹出兵,当年契丹耶律德光南下“打草谷”,在中原到处烧杀抢掠,李筠不想当第二个汉奸杜重威。

刘均调兵遣将,举全国之兵力,准备从团柏谷南下攻击大宋。群臣在汾水河边为汉睿宗刘钧设宴饯行。

左仆射赵华劝告刘均道:“李筠做事轻率,陛下不图成败,发动全国的力量,空国兴师,臣实忧之。”

刘均亲率北汉军到达太平驿,李筠搞了一个相当隆重的迎接仪式,李筠称刘均为君,刘均封李筠为西平王。

当李筠看见刘均带的兵不多(刘均已经把全国的兵基本上都带来了),而且懦弱,心里面很后悔和刘均结盟。

酒席宴上,李筠说自己深受后周的恩惠,不忍心辜负后周王朝,后周与北汉有着血海深仇,李筠这是摆明了说自己不想和北汉联手了。

刘均听李筠这么说,心里也很不高兴,他派宣徽使卢赞到李筠军中来做监军,李筠心里更窝火了。卢赞想找李筠商量事情,李筠对他不理不睬,卢赞很生气,一甩袖子就离开。

李筠让儿子李守节守卫上党(今山西长治市),自己带领三万大军南下,把北汉皇帝刘均给撂到一边去了。

◆ 御驾亲征

派兵打李筠,这可是大宋开国的第一仗。

赵匡胤非常明白:自己只能胜不能败,只能快不能慢,否则其他人也会站起来,效仿李筠造反,自己的麻烦可就大了。

赵匡胤立即进行了军事部署,他派出五路大军。

第一路军:派遣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石守信及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为先锋,抢先占领战略要地天井关,以扼住李筠入太行山的关隘。

第二路军:派遣在河北巡视的殿前都点检慕容延钊率所部禁军,携同相州留后王全斌所率兵马,自东向西攻击李筠大军,与石守信形成左右夹击之势。

第三路军:派遣在河北的洺州防御使郭进及安国军(邢州)节度使李继勋阻击北汉军。

第四路军:派遣永安节度使(治所在今陕西府谷)折德扆出兵北汉,进行牵制。

第五路军:派遣自己的好哥们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韩令坤屯兵于河阳,如果自己出兵失败,还可以保护东京安全,给自己留足后路。

赵匡胤这还觉得不够,心想要打就打狠一点,他要“杀鸡给猴看”,敲山震虎,断了所有有异志的节度使的念想。

于是,在朝会上,赵匡胤宣布自己要御驾亲征。让自己的弟弟赵光义监国,坐镇后方,随时调度。

临出京前,赵匡胤嘱咐弟弟赵光义道:“是行也,朕胜则不言,万一不利,则使赵普分兵守河阳。”

赵匡胤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打赢了最好,万一败了,让赵普带兵守住河阳,就能保住京城,守住大宋基业,等待援军。

宋太祖赵匡胤安顿好京中一切事宜,建隆元年(960)五月二十一日,赵匡胤率大军从开封出发,亲征李筠。

不久,前方传来捷报,慕容延钊率领大军北出长平(今山西高平县),和李筠前锋在长平交锋,首战告捷,斩获敌兵三千人。

赵匡胤夜以继日,直趋太行山下。

七年前,周世宗征刘崇,赵匡胤就是沿着这条太行通道策马而上,参加了震撼天下的高平之战。

如今,再来这里,自己已经从藉藉无名的小兵变成了万人之上九五之尊的皇帝。此情此情,赵匡胤禁不住吟诗一首:

未离海底千山墨

才到中天万国明

这两句诗也不是什么新作,还是当年在武关道上,落魄江湖载酒行,崩出来的那两句,赵匡胤觉得,再多写一句都是多余的。谁说诗必须写四句,朕是皇帝,朕要改改规矩,朕就喜欢写两句的诗。

前面来报,“山道被乱石堵塞,大军无法通过。”赵匡胤被堵在了太行小道上。原来这是太行山下的地方官,担心李筠叛军南下,发动兵民遍采乱石,主动把道路堵塞起来的。

急于行军的大宋皇帝赵匡胤,不得已当起了农民工,带领大家一起搬石头。史载:“先于马上负数石,将士因争负之,即日平为大道。”

宋军翻越太行,赵匡胤同石守信、高怀德会师天井关。

得知赵匡胤御驾亲征,李筠赶紧收缩兵力,带军向北退守泽州。

五月二十九日,赵匡胤亲自督战,三军用命,在泽州南与李筠展开一场大决战。

此战,一举击溃了李筠的三万主力部队。

李筠兵败,逃回泽州。

同日,郭进、曹彬与李继勋的北路大军,突进北汉境内,歼北汉援兵数千人,斩监军使卢赞,擒河阳节度使范守图。

六月一日,宋军进至泽州城下。

泽州城池坚固,久攻不下,宋太祖赵匡胤很是郁闷。

这天,赵匡胤把指挥使马全义叫到行营,命人摆上酒食,二人边喝边聊。

马全义,幽州蓟县(今北京市大兴区)人,早年是李守贞的部下,后来归顺郭威,参加过高平之战,跟着柴荣,征过南唐,官至殿前指挥使、播州刺史,大宋立国,封为果州团练使,跟赵匡胤是多年的战友。

赵匡胤问马全义,“可有破敌良策?”

马全义道:“唯有拼力急攻,缓之恐生变故。”接着又道:“明日,臣请率一支敢死队,为陛下拿下泽州城。”

六月十三日,马全义冒着箭雨,率敢死队爬梯登城,飞箭射穿了他的胳膊,血染征袍,马全义拔箭再战,一鼓作气,强行突破城墙一角,登上城头。

赵匡胤指挥大军迅速跟进,拿下泽州城。

李筠见大势已去,用一把大火宣示了自己的气节,投火自焚。

北汉宰相卫融被宋军抓获。

李筠的儿子李守节还在潞州大本营,六月十七日,宋军转攻潞州,李守节本无造反之意,父亲一死,李守节也不守节了,直接献城投降。

赵匡胤不但“释其罪”,还“赐袭衣、金带、银鞍勒马”,并任命他为单州团练使。

一直到死,赵匡胤都没杀他,儿子是儿子,老子是老子,在这一点上,赵匡胤还是值得点赞的。

李筠叛乱,至此,全部结束。

北汉皇帝刘均狼狈逃回太原,对左仆射赵华道:“你说得太对了,幸好我全身而退,只是可惜了宰相卫融和监军卢赞。”

从李筠反叛至平叛结束,前后不过六十多天。宋太祖赵匡胤,鞭敲金蹬响,高奏凯歌还。

◆ 威震八方

以破竹之势平定李筠叛乱,赵匡胤得以震慑诸藩,那些想造反的地方节度使,都束手而听命,乖乖地进京朝拜新君。

那个时常为周室痛哭流涕的成德节度使郭崇,听说赵匡胤平了李筠,没等赵匡胤征召,第一时间主动请求入朝。

保义节度使袁彦,当初听说赵匡胤当了皇帝,心里不服,日夜缮甲治兵,磨刀霍霍。李筠兵败,袁彦乖乖地进京朝拜。

建雄节度使杨庭璋,是后周的皇亲国戚,其姐是周太祖郭威的妃子。赵匡胤对他最不放心,平定李筠后,赵匡胤令其入朝,杨庭璋也乖乖地俯首称臣。

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服赵匡胤的,李筠是第一个,绝不是最后一个,总有一些不怕死的主儿,心念故主、效忠故国,敢于以身试险,做拼死一搏。

这其中就包括“大周第一帅哥”李重进。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龙魂侠影 影视之多子多福 背剑之人 婚久必痒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穿越1942有空间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赵氏嫡女 宿敌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在生存游戏做锦鲤 四合院之禽兽自有天收 快穿之被觊觎的美人 续弦小夫人 沙漠求生,当我提前一个月进入 天命之子的我却绑定了反派系统? 诡秘之主 猎艳谱群芳 鬼吹灯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跃马大明 剑道乾坤 帝国大闲人 昭昭大明 大明正统 大明风流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锦医卫 明末之力挽狂澜 戒指传奇 紫鸾记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明末之新帝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最近更新浴血山河 笔架叉将军 北宋第一狠人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穿越之原始之路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大明辽国公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云起惊鸿客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高门庶子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 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 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 
大宋那些年 墨尚花开 - 大宋那些年txt下载 - 大宋那些年最新章节 - 大宋那些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