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副榜举人

东方寡民

首页 >> 南明副榜举人 >> 南明副榜举人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想当皇帝的领主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科举,寒门状元 混在洪武当咸鱼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冷王的冲喜嫡妃 我岳父是李世民 神话版三国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南明副榜举人 东方寡民 - 南明副榜举人全文阅读 - 南明副榜举人txt下载 - 南明副榜举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89章 中华民国OR中华帝国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随即令随军的钦天监选定黄道吉日,决定在这年(永历5年,公元1651年)二月中旬在桂(林举行禅让大典。

从永历帝手中接过皇帝玉玺之后,众人三呼万岁,行三跪九拜大礼之后,文武重新站成两列。

开国最重要的是国名、国都,以及分封家人。

其时西方传教士早已经到达中土,很多儒生多看过《坤舆万国全图》,其时中国雄踞东方,西方传教士为了讨好中国读书人,将中国画在世界地图中央。

在1647年大败满清肃亲王豪格之后,西方传教士安思文、利类思进入自己幕府,杨轩常常与对方谈话,也让其制作世界地图,如此大家对整个世界并不陌生。

按照杨轩的心思,主要官员也知道世界之大,中国地处世界中央,为了应天圆地方之说,莫不如直接叫中国,不但霸气,而且还朗朗上口为佳。

多数人颔首沉思,有的更暗自点头,本以为大家没有问题正准备颁布国号之际,都监军钱邦岂连连摇头,出列说道:“陛下,中国,中国虽然朗朗上口,当年大明初建之际,洪武爷爷曾准备定国号为大中,但因为种种不如意而就此作罢。

过去历朝历代所定国号,多源于对方封地,如大汉、隋朝、大唐、宋朝无不如此。

自那以后,元朝取自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皇明最初想以大中为国号,后来取自韩山通韩林儿大小明王,明王转世,如此方定名皇明。

陛下定国号为中国,虽然浅显易懂,但这中国如何释义,还望陛下明示。”

想了前世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号,杨轩笑了笑,看着众人道:“各位,我们地处中原,承袭华夏,这中可解释为中华,如此彰显我们一脉相承,万世一宗的道理。”

众人一听,脸露微笑,纷纷颔首不已。

但令人惊讶的是,解释完中字之后,杨轩满脸紧绷,不愿细说。

众人一再催促,杨轩脸色稍稍放松,看着众人道,这个国字如何解释,大家可集思广益,自己在择其一二定夺。

众人七嘴八舌的,但显得非常谨慎,特别是很多将军更是如此,根本不敢发言,堂中说话的,多为那些饱学之士,大家引经据典,一展胸中所学。

众人侃侃而谈,杨轩心花怒放,但令人意外的是都监军钱邦岂连连摇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见对方如此,杨轩心中颇有怨气,笑道:“都监军,你也是进士及第,饱学之士,你说说,如果界定中国这国字。”

钱邦岂拱了拱手,出列道:“陛下,大明末期,外有辽东建奴之乱,内有流寇之祸,天灾不断,民不聊生。

陛下起于草莽之间,在大明覆灭之际以只手之力重燃光复之望。

我朝建国以后,虽有前朝遗老遗少心中不忍,但自古以来改朝换代得位之正者,大概也只有大汉、皇明堪予我朝相提并论。”

钱邦岂进士及第,为政较为保守,过去常常与自己唱反调,想不到对方居然说出如此言语,杨轩内心颇为高兴,练练颔首称是,众人也高声叫好。

钱邦岂显得颇为得意,轻轻嗓子继续说道:“陛下起兵以来,革除前朝弊政,还政于民,事事以民为先。

这几年各地祥瑞不断,陛下称帝早已经是天下民望,昨日众人拥立之际,陛下更是与诸大臣共同定出为政四大基本原则。

此情此景,唯有一字,方可道出我朝初衷,唯有一字,方可作为我朝名号。”

众人没有注意杨轩脸色微变,大家高声叫好,纷纷要求钱邦岂说出心中国号。

钱邦岂得意洋洋,重新跪下道:“陛下,微臣以为当以中华民国为我朝名号,中华者,道出我等本华夏民族,万事一宗。

孟子曾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国者,以民为本之国家,当为我朝立国之根本。

陛下,微臣建议,我朝当名为中国,全称为中华民国。”

不听还好,一听到中华民国这个名号,想到满清灭亡之后军阀割据,抗日战争烽火,以及解放战争之中生灵涂炭,杨轩显得目瞪口呆,拿在手中的茶几居然掉落地在案几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声音。

众人面面相觑,大家不解的看着上面的皇帝,按照大家心思,中华民国多美好的名字,陛下应该高兴才是,怎么看起来一点都不喜欢呢?

杨轩豁然站起,良久重新坐下,再次站起,最后做下,长叹道:“民国民国,人民之国,立意虽好,但非千年之功,难以达到啊。”

钱邦岂跪下道:“陛下数百年不出圣人,若励精图治,当可实现天下大治,达到天下大同啊。”

顾炎武也出列奏道:“陛下本副榜举人出生,投笔从戎,以匡扶天下为己任。

这数年以来,虽然天下大乱,但陛下以仁政为本,若励精图治,当可实现天下大治啊。”

众人一听高声叫好,杨轩则脸色铁青,重新回到座中不知道如何是好。

任馔进士出生,历史上多依附于孙可望,善于揣摩上意,看陛下神色如此,本感觉不对,突然脸色一亮,出列说道:“各位所言中华民国,大概也有明朝之意,意为我朝秉持皇明之续吧?

陛下本寒门书生,天下打乱之际投笔从戎,驱八大王,败豪格,入湖光,下两广,如此丰功伟绩,在尔等眼中不过皇明之续。

各位,大明末期宦官当权,外有建奴之祸,内有流寇之乱,思宗煤山上吊,弘光璐王相继为鞑子掳走,隆武帝邵武帝丧生于乱军之中,就连那末帝永历帝不知恢复,只知东躲西藏,最后禅让我朝。

各位先生,难道在尔等眼中,我朝当继承皇明如此窝囊之气吗?”

众人大惊,钱邦岂吓得跪在座前,连声此非本应,恳请治罪。

任馔内心大喜,从行列中走出,看着跌坐在地上身体颤抖的钱邦岂,继续指责道:“陛下,钱邦岂包藏祸心,在这朝堂之上说什么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如此置陛下于何地,如此置陛下子孙于何地?”

钱邦岂浑身发抖,但现在已经无可辩驳,连连叩头请罪。

以民为本,民重君轻本来天经地义,但如果出现台湾那种民粹远非国家民族之福。

现在正值十七世纪中叶,在遥远的英吉利亚正陷入资本主义内战,若国家过早陷入民粹之中,如同英王查理一世,法王路易十六,如此国家陷入内乱,受苦受难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想到这里,杨轩从座中站起,走下台阶,看着众人道:“各位,我本秀才及第,有幸中得副榜举人。

布衣之时,朕与诸卿一般读过四书五经,认为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天经地义。

但大家想想,一个家庭需要顶梁柱,一个国家也需要由自己君王,很多事情君王有君王的考虑,老百姓有老百姓自己的难处,如果稍稍不如意,大家就揭竿而起,老百姓陷于水火之中,如此远非孟子本意。

各位爱卿,别的不说,单说未来北伐,必然艰险异常,困难重重,若稍稍遇到困难,一些人就以民重君轻思想要求朕停止北伐,各位爱卿,若真的到了那个时刻,大家说说朕到底应该听这少数大臣的,还是不听呢?”

众人一听,纷纷摇头,钱邦岂也叩首道;“陛下英明,微臣愚钝,远没有想到如此之远啊。”

杨轩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各位爱卿,朕本一介寒士,民重君轻当然也是朕的理想,但在这世上常常天不如人愿啊。

各位,我等向老百姓宣传民重思想的同时,切忌太超过了,切忌陷入民粹思想之中。

各位,别的不说,单说万历末年虽然有萨尔浒之败,但国库充实,只要君臣用命不需要数年就可荡平辽东建奴之祸,还天下太平。

但那东林党林沽名钓誉,根本不念及国家之艰难,强行要求取消商赋,如此国库空虚,不但没有钱力招兵买马平定辽东建奴之祸,没有钱力救济地方天灾人祸,而且还大量裁减驿卒。

而到思宗之际,国库空虚,为了缓解财政危机,如此方强征三饷,饮鸩止渴,此一夫陕北作乱,竟成天下大寇。

追根溯源,就是那些东林党人沽名钓誉,取消商赋,就是太过民粹啊。”

钱邦岂过去与东林党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听再次提起东林党之祸,汗流浃背,跪在地上连连称是。

杨轩长叹道:“各位爱卿,大家都知道治大国如烹小鲜,很多事情常常事与愿违。

朕已经将以民为本作为立国之根本国策,也有民重君轻的思想,但大家还是需要实事求是,真正做到民重君轻难上加难。

朕思索再三,任馔所虑不无道理,中华民国名号虽好,但与事实不符,反而助长社会民粹,如此反而不好。

实事求是,国号中华帝国,以以民为本,实事求是,依法治国,汉人优先为国策,如此方方上上之选啊。”

众人见状,纷纷口头称是。

国号之后为年号,以过去每个皇帝称帝以后都搞出一个年号,有的时候一个皇帝还有两个,三个年号,如此非常难记。

前世主角虽然理科出生,但也酷爱文史,虽然如此,若别人提起那个皇帝年号,来回换算,不但难以推出具体你安好,而且往往出错。

作为当代人,当然比较推崇公历年号,但这毕竟以耶稣诞生年月为起点,如果简单照抄,当然不妥。

最能够代表中华文明的当属两人,一个是黄帝,一个是孔子。

若以古代圣贤开元,当以皇帝,孔子优先,若非二人不足以开元。

黄帝出生年月,称帝年月难以考证,虽然民国时期搞出一个黄帝年号,但还是颇为不可取。

孔子则不同,历史记载非常完善,决定以孔子诞生年月开始纪元,孔子出生的公元前551年则记为孔诞元年,现在永历五年(公元1651年)则为孔诞2202年.

年号之后,为都城,考虑到前世首都争议,决定先将武昌作为行在,在哪之后再行决定。

封王后朱淑颍为皇后,王妃马凤玉、刘莲儿为嫔妃,长子杨文为辅国公,次子杨武为镇国公。

在那之后,副都监军陈计长出列,上奏第一本文,那就是如何善待明室宗亲。

杨轩最初不以为意,按照自己估计,大概就像民国那样,颁布一个大明宗室优待条例,对大明主要宗亲封侯就可以了,谁料到古代居然有二王三恪的说法。

自从汉朝以来,中国讲究以礼治国,非常看重各种政治伦理,自尧舜禹以来,各个朝代为了彰显本朝正宗,无不加封前朝王室宗亲,如此方有二王三恪的说法。

最正统的二王三恪,也就是要封前二代后裔为二王,封前三代后裔则称为三恪(宾客)。

如历史上曹丕称帝之后,封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封蜀汉后主刘婵为安乐公。

唐朝建立以后,封恭帝杨侑为酅国公,行隋正朔,车骑服色,一依旧章,以北周后裔介国公。

明太祖封元皇孙买的里八剌为崇礼侯

.....

杨轩思索再三,决定效法古代朝廷,封永历帝朱由榔为内江公,允许其其封地奉明正朔和服色,建明宗庙以奉明祀,每年拨2千元银币以作为其俸禄。

下令寻找崇祯帝的后人,若还健在的则封以为侯爵,每年赐予一千元银币俸禄。

封鲁监国朱以海为鲁侯,富顺王长子朱平檙为富顺侯,以安定大明宗室。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魔艳武林后宫传 网游之修罗传说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乙木修仙录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都市花语 山村情事 肥水不流外人田 挑肥拣瘦 猎妖高校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特种兵在都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超级神医赘婿 一剑独尊 护花野蛮人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兵器狂潮 藏国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九龙夺嫡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锦衣为王 
最近更新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我不叫谢石头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穿越梁山成霸业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史记白话文版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南明副榜举人 东方寡民 - 南明副榜举人txt下载 - 南明副榜举人最新章节 - 南明副榜举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