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织岁

首页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想当皇帝的领主 驿路星辰 闯红楼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抗战之红色警戒 混在洪武当咸鱼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神话版三国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织岁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全文阅读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txt下载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三二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灯如豆,在哗啦啦的瓢泼雨声之中,微弱但坚定地照亮室内。

环顾左右,这是个收拾得整洁、干净的乡间青瓦房,屋子的正中央,摆这个八仙桌,八仙桌旁边,坐了对年轻的夫妇。

他们显然是这间屋子的主人。

但是主人却没有坐在主人位置上。现在的主人位,正坐着一个数分钟之前,还在大雨之中狼狈骑马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胡广。

年轻的夫妇眼巴巴地看着胡广。而胡广则看着手中一张薄薄的纸。

须臾,他将纸折起来,望着这对夫妇,正色道:“我大概明白现在的情况了,几日前,你们见到官织染局里,换了新的纺车……"

“三日前。”年轻女子细声细气说。

"不是我们见到,是城里的亲戚来信告诉我们。"她的丈夫也补充说。

“嗯。”胡广没有不耐烦,而是顺从地对自己的话做了详细订正,“三日前,你们城里的亲戚来信告诉你们,织染局里,将原本的织机,更换成了‘马皇后御制纺织机’……这新织机和过去的有什么区别?"

胡广还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嘴。

“叫先生知道,那新的马皇后织机,相较之前,能放更多的纺线,纺更多的布料。”妻子仔细向胡广说明,"如今,说是那织染局库存里税收上去的线已经不够用了,要向民间收购更多的线,说是这次会用铜——宝钞来收购。"

“要是真用铜钱就好了。”旁边的丈夫感慨了句。

"怎舍得用铜钱呢?”妻子不禁摇头,"咱们河南的纺线技术你又不是不知道,和那苏杭那边根本没得比,别说是娴熟的匠作了,我听人说,里头纺布的一堆监狱里的死徒,明明不懂什么纺织的事情,却在那边天天织布,造出来的东西,都被皇帝嫌弃呢,最后只能赐给外邦人……"(*注:该情节取材自弘治时期河南织染局境遇)

"哎,那布能穿也就行了,要什么花里胡哨的……"丈夫吐槽道。胡广一边听一边点头,很是认真的样子。

"这说得也是,粗糙点,也有粗糙点的好处。"

作为走南闯北的兼职商人,他自然也看过苏杭的纺织品,那确实是极为美丽的

织物,可价格也高啊,并非普通百姓舍得买的东西。

若是这河南织染局的新机器,确实能织出很多布料的话。

就算布料织得都不怎么样,但至少便宜——便宜,就是大好事。

这对夫妻看着这个来躲雨的读书人并没有露出什么不耐烦的模样,胆气渐渐壮了,话也变得更加利索了。

"这马皇后织机只是一点,最重要的是,那城里的亲戚还告诉我们,说是,官府说了,若百姓能够创新一些与纺织有关的技术,就得那专——专——专——"

丈夫挠头:

"专什么来着?"

"奖金!"女子总是心细些,替丈夫补充,"如那戴思恭奖一般,既有奖牌,也有金钱!"

"对对对,就是这样!”丈夫再次怦然心动,面露激动,“先生你是外地来的,不知道,我们这里,就有一个之前去了南京,获得了戴思恭奖,又回来的大夫。那医术,别说了,妥妥的活小神仙再世,如今咱们这里,家家户户,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只往那小戴思恭神仙的医馆去。据说,走进门,就能看见那个‘戴思恭奖''——一个好厚好厚的铜牌牌呢!"

"然后,然后啊,我想着,”丈夫语速都变得快了,“我妻子素来养蚕养得极好,同样的蚕,咱们得到的丝总是比别人更多点。这丝不就是那织机的原料吗?若我的妻子把她的养蚕诀窍说出来,是不是就能得到那‘马皇后奖’,也有一个铜牌牌?到时候,我妻子把那铜牌牌一亮,官府再用宝钞来收丝,应该都先紧着我家收吧?"

胡广依然是一边听,一边点头。

虽说从开始到现在都在点头,但开始的时候,他点头是轻微的,而现在,他点头是有力的。

这变化虽只是一点点,但显然,如同一剂强心剂,狠狠注入了夫妻心间。"先生也觉得我们说得有理?"

胡广:“很有道理,我觉得你们完全可以这样做。”不想,他这样一说,那夫妻脸上的笑容却消失了。"怎么了?"胡广疑惑到。

“哎……”那丈夫嗫喏半天,“我们其实已经去过了一趟……”“莫非他们没理会你们?”胡广皱眉。

>“倒不是。那官府中,确实有人理会我们,只是,我们说了半天怎么养蚕,他们也没听明白,叫我们写成册子再递上去。可我们又如何会写呢?我们本想找村子里的张秀才公帮我们写,但他写了一段,念给我们听,我们似乎也没听明白……"

最后这半句话,那夫妻说得很小声。觉得这可能是自己的问题。

究竟是自己没读过书,所以才不懂这些文化的东西。他们唏嘘了半天,说:“若是能画成那官府新出的兔夫

子就好了。”

但是,找不到人愿意为他们画啊……

胡广听到这里,终于笑了:“这不是巧了?若是你们不嫌弃,便由我来勉力一试吧!等我画完,明日里头再和你们一起进城,把这东西递到你们说的那官府中去。这样,到时若还有什么要填要写的,我也可以帮你们一并弄了。"

两夫妻愿望达成,一时大喜,忙忙加了两根蜡烛,叫屋内更亮堂一些,再翻箱倒柜找出之前买的纸来,放在胡广面前,将自己的养蚕窍门,连比带划,和盘托出,并拿出了那蚕宝宝,一并展示给胡广看。

胡广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听得认真,写得画得也认真。

同时,他还不忘说:“既是专给女子的奖励,也得把你妻子的名字写上去才好,一如那戴思恭的奖牌,上面也会刻获奖者的名字。"

妻子道:“我叫王氏。”

胡广问的是名字,但年轻的妻子却娴熟地只说了姓氏。确实,那闺名如何可以随便说来?

胡广轻轻拍拍脑袋,也不知自己怎么就突然失误了。

不过王氏,是很大的姓呢,若是这马皇后奖,也时时办下去,未来会有好多好多王氏吧?倒是要如何确认此王氏是彼王氏?这样一闪念过,胡广又问了妻子的籍贯。

而后,将那籍贯,详细地写在了“王氏”之前。这样,虽复杂,但也清晰多了。

窗外那噼里啪啦的风雨,也在这不知不觉的时间流逝中,逐渐轻微下去。至于那未知去向的金幼孜……

和那风雨一样,在胡广的大脑中渐渐淡去。偶有一个念头闪过,便是:

算了,便让金幼孜流浪一番吧!虽说幼孜兄的行李在自己这里,但也不妨碍,毕竟出门在外,钱钞路引等重要东西,肯定是随身携带着。

大不了,他最后转道去南京,在那边和金幼孜碰面。——幼孜兄,总不至于找不到南京的路吧?

自将那“马皇后御制纺织机”的事情安排下去之后,老朱便时时日日,对那各地有关纺织机的反馈翘首以盼。

盼望着、盼望着,那消息,确实逐步传递到了南京来。

"苏浙地区反馈,织机需要再行改造,他们当地的花样此织机不能胜任……"

“西北地区对新改造的毛纺技术好评连连,但当地军屯迁徙的时候并未带着女眷,当地只有男性织布,他们觉得种田比织布更重要……"

“河南地区对此织机好评连连,并打个奏报问南京:未来可否改变上贡布匹,不再纺织那精工细锻,而改为粗实棉布?"

老朱本来是满脸带笑的,但越看,越觉得,似乎和自己的想象有一点点出入。

好不容易,他找到了个对此织机好评连连的河南地区,赶紧问:

"那河南地区对咱的皇后是怎么看的?有没有觉得,获得了咱皇后的恩德?"

"锦衣卫风闻奏报,当地百姓提起‘马皇后纺织机’不多,但是频频提起‘娘娘奖’……"老朱都愣了下。

娘娘奖是什么?

好在他一转念,就转过了弯来:“那专利百姓不太懂,于是,便自行取了个一听便明白的‘娘娘奖’,‘娘娘奖’这名字虽好吧,但……"

他老觉得若是没有了‘马皇后’这个名儿,心里便空落落的。不过这也不是重点,重点是:

"有没有人为咱夫人立祠?"

"锦衣卫风闻奏报:没有。"

老朱:

"锦衣卫:当地百姓似乎觉得,陛下过段时间,定会在当地造如城隍庙一般的织女庙。"

老朱:"……"

我要造,我早就能造了。而且,干嘛要造得离我那么远?

"就算没有实际行动,"老朱勉强说,"他们有没有请愿的意思……"

“锦衣卫:没有。但大部分人认为,娘娘奖会有和戴思恭奖一样厚

的铜牌;中部分人认为,马娘娘的名头比戴思恭大,所以它是银奖;少部分认为,娘娘奖会封个诰命,因为皇后就是封诰命的,虽然皇后去世了,但是皇帝可以代行皇后职;极少部分人认为,等那织女庙建好了,得奖的人,也会进去和娘娘一起享受香火。"

老朱:"???"

那铜牌也就算了。那后面的事情,他都不敢想得这么美!正当老朱闷闷不乐的时候,朱棣拿着一个小册子,走了进来。这朱棣啊,近日里,是越发的龙精虎猛了。

只听他眉飞色舞说:“爹,你看我拿了什么来,是个底下送上来的参选娘娘奖的养蚕诀窍。这小册子里,有字有画,步骤、技巧,都写得一清二楚,儿臣刚才略看了两眼,实在是个好东西,第一位

娘娘奖,不如就颁布给这位河南布政司的王氏吧!"

老朱打起精神看了眼朱棣,还是没精神。

“我还以为,此招一出,天下巾帼尽入吾榖中。

怎么弄了半天,才有一个成册的小册子送上来?难道那些巾帼们,并不相信这个奖?"

可是也不对啊。

若是不相信,怎么会那么多的讨论和展望。

"这一点,这册子并

朱元璋愕然:"还有奏疏?"

说罢,接了过来,先翻翻那册子,果然有图有字,赏心悦目,简单几页,便将那养蚕技术娓娓说明白了,且还用的是大白话,极对老朱的胃口。

老朱心里对这“第一位娘娘奖”得主,已经首肯了。但他没忙着说,而是翻了那下边的奏疏。只见奏疏的名字是——《论织造疏》。

再翻开那内容,写的不多,只是很简单地分析了娘娘奖和戴思恭奖的差别:

【医者多为儒士,本通文墨,将那知识写成就书乃是极为简单的事情;而普通百姓,无论男女,却空有技艺,而难以将其落笔整理,此为朝廷政策疏漏之处。】

后边也有写此问题的解法:

【广派朝廷国子监学生、或当地教谕训导等,为有技艺的百姓,录入技艺,编纂成册,再由朝廷筛选推广。

但选用录入之

辈,须得品德高尚,谨防冒名顶替,巧取豪夺之事。】等老朱看完了,朱棣察言观色:"爹你觉得如何?"

老朱:“倒是不错的想法,不过……国子监学生,通阴阳水利的也不多。再什么养蚕织造,他们又懂得什么呢?更别说日前我问了几个教谕,那教谕竟然连当地的事都不知道,惹得我把他痛骂了一顿。像这等教谕,如何能指望他们搞清楚这专业技术?"

朱棣连连点头,欲言又止。老朱斜眼看他:“有什么赶紧说。”

"所以这事儿我与王妃议了议。”朱棣一横心,说了,“我觉得,还是得让天下的女子能识字读书,才可以啊。"

当老朱缓缓扣出这个问号的时候,他觉得此时的朱棣,可能不是自己的儿子。

"你在说什么空口白话?你知道读书要花多少钱吗?笔墨纸砚多贵啊?束修多贵啊?那平民百姓的儿子,不识字,不读书,是因为他们不想识字,不想读书吗?"

"不是爹你想的那样的四书五经。"朱棣解释,"是类似那种纺织学校,在教授纺织的时候,学点数学和简易文字便好了。这是安身立命的一项技术,我想,虽然还是会有女子无法去读,但是,也总有些女子能够去读吧。"

老朱去掉了刚才的那个问号。他承认,朱棣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朱棣又补充:"而且,闺阁里识字的、学四书五经的女子其实是有的。只是从没有这种女校,让她们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至多也就是相夫教子。"

老朱骂朱棣:"相夫教子还不够啊?你还想咋滴,你想上天吗?"

朱棣:“我的意思是,解放生产力,她们只在家里,生产力是小的,出来了,生产力就是大的!越来越多的人学了东西,我们大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新东西。"

老朱:“……这是你的想法还是你媳妇的想法。”

“我媳妇的。"朱棣,"当然,也是我的。爹,你知道吗,这几日里我回家,就看见我那不学无术的儿子们,被我那二女儿教数学……"

他痛骂一声:"真是不学无术啊!"

"总之,

若不是我那二女儿在数学上颇有天赋,他们就得去打扰专研物理学的道衍了。"老朱想了又想,想了又想,还是有点犹豫。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犹豫什么。

"爹,我是觉得……"朱棣说。

他回想起了自己回家时候,看见女儿教儿子数学题时,那自信飞扬的模样。

"小范围试试也没啥,不行再说嘛。以前,那有些钱财的官宦富商之家,不也会将教书先生请到家里,为自己的女儿们启蒙教书吗?"

老朱叹了口气:“还是得有钱啊。试点是可以试试的,先往苏浙那富庶织造之地去试试吧,那边应该更愿意接受这些东西。只是笔墨纸砚还是个大问题……"

朱棣这时笑了。

笑得像是偷吃了鱼的猫。

“爹啊,有时候,瞌睡了就来枕头。我那郑和,终于从北平那里赶来了,路上,他碰到了个人,还碰着了个新鲜的东西,那东西,他们叫其为‘黑板’……"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魔艳武林后宫传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我的总裁老妈 武师的自我修养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官梯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抗战之血肉丛林 美女别撩,哥不玩闪婚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斗破:从迎娶美杜莎开始 氪命修行:从锦衣卫开始长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藏国 剑道乾坤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唐砖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明朝皇帝往事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织岁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txt下载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最新章节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