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宋

林二虎

首页 >> 风流大宋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军工科技 驿路星辰 回到明朝当王爷 科举,寒门状元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抗战之烽火 抗战之军火大亨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11章 权力真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朝廷对秦刚的态度,却是陷入了一场更为诡异的失语状态之中。

因为在赵熙开始昏迷后的第二天的早朝,公布了由太后口谕、翰林撰写,门下省签发的正式诏书,先是公示了对秦刚夺情起复,任其为资善堂翊善。

然后当天下午突然爆出了“秦刚心存不满、挟越王出逃”的消息。这时,由端王一伙开始在京中散布,秦刚正是因为上午的起复诏书中对其恢复的职务过低极其不满,竟然会因此而铤而走险。

此后按蔡京的判断,辽使团队在回国之后,对于渡口遇袭一事,除了当天从白马县拿到的抚恤金赔偿之外,却没有提出任何其它方面的要求。这也恰恰是从侧面证实了胡衍回来汇报的真实性:辽使原本是想悄悄把越王与秦刚带走的,却没想到最后却在渡口现场被炸死。辽使对此事心虚,这才如此罕见地赤有强硬的姿态。

于是,这才就有了之后赵煦的“顺利”驾崩,以及赵佶的成功登位。

至此,赵茂与秦刚,便成了当前朝廷讳莫如深的禁忌话题:

他们当然不能还活着,如果前任皇帝的亲生儿子及辅佐大臣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你认为此时坐在大殿上的那个皇帝还会觉得他的位置安稳吗?

可是他们又不能明确宣布这两人死了:因为要是说他们死了,什么时候死的?死在哪里?死因又是什么?

而且无比确认自己刺杀成功的胡衍,此时也只求新上位的皇帝给他记上大功,却绝对不要对外宣扬他的所谓“功绩”,因为他还企图继承秦刚所留下来的政治遗产。

于是,赵茂与秦刚最好的结局,应该是一种“不死不活”、“既死又活”、以及在公开场合下绝对不要去触及、去提及的存在。

千年之后,这种状态有了一个新名词,叫“薛定谔的猫”!

赵佶登基,大赦天下。

秦湛、虎哥、以及四海商行的一众骨干,都一古脑地被宣布无罪释放,甚至开封府还十分慷慨地向他们发放了一些补偿费。

这点赔偿杯水车薪,但是前后这些天的收押却对四海商行的生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本来供货的不敢再供货了,本来想合作的也纷纷取消合作了,然后,催款的更是加紧催款、退货的更坚决地退货,即使是关系再好的,也大多都停下了节奏开始进入到观望状态。

一脉相联的四海银行更是受到影响严重,这一个月里几乎就不可能有新存款进来,而且小储户们都纷纷要求提现,大储户的挤兑趋势也开始显现。

在这个时候,顺风行的作用立即显现出来了:谈建于第一时间接收到了京城剧变的消息后,立刻就未雨绸缪地开始从江南调集了大批黄金白银,紧接着就亲自押送入京,非常及时地顶住了京城里对于四海银行的第一波挤兑风潮。

紧接着,胡衍也声称从杭州赶来,还带着杭州、明州的几位大海商,并且请出了京城里的赵子裪,再加上大名府赶来的李褫,这几家一是正式宣布会在四海银行里加存资金、二是表示将会持续扩大与四海商行之间的合作,以及愿意接手其它商行要抛出来的相关业务。

有了这些支持,四海这样总算才稳住了阵脚。

现在,他们这些人,还有李清照姊弟,都聚在了在麦秸巷的秦宅,名义上是在为脱身出来的秦湛与虎哥等人接风洗尘,实际上都是在关心一个共同的话题:

秦刚有没有死?如果没有死,他到底可能会去哪里了?

来的人都希望,只是自己掌握的信息有限,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有价值的新情况。但是,讨论的结果却令大家的心情十分沉重,所有坚称他没有死的人,都没有任何有价值的证据,唯有一遍遍重复表示着内心固执的信念,这样反倒让认为他已经遇难的人,再度生起无尽的悲伤与无语。

当然,坚称“秦刚不会死”的人中,还有还有别有用心的胡衍与赵子裪。

“大哥不会死!我跟他这么多年,好几次大家都认为他必死无疑,但他却毫发无伤!”胡衍慷慨激昂地表态,“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我们要把大哥这些年所做的事情继续做下去,耽搁了的赶紧恢复起来,还能正常开展的要做得更好。否则的话,万一有一天,大哥突然回来了,却发现我们把事情做得一团糟,那时的我们,又怎么有脸去面对他呢?”

赵子裪跟着说:“徐之乃福大命大之人,我是觉得按现在的情况来看,倒是非常像是他刻意躲起来了。关键原因就在于他当初并不支持如今这位陛下的登基,倘若此时露面,重则治罪、轻则远逐。倒不如借着失踪的名义躲避一段时间。等到新天子在位的时间长了、心底之气消了,再加上我们帮他把这些生意打理好、海事院的事情处理好,陛下看在这些事情的面子上,一定会想起徐之的治世才干,或许一道敕免诏书一下,他也就哈哈一笑出现了呢!”

“衍哥说得对!”同样不愿意接受秦刚会死的谈建却是很被这个观点所打动,他也是对最近的忙碌成果深有感触,“大哥创办的四海能够走到今天实在太不容易了,我们都得守好自己的本份,做好自己的事情,一切都要比大哥在的时候做得更好。”

“可是他要真的是躲起来的话,总是可以悄悄地给我们递个消息啊!”李迒极为不满地嘟囔着嘴,“至少不能让我阿姊如此地担心啊!”

李清照如今的脸上,几无血色,整个人的状态让人极为担心。而且即使李迒说了这些话之后,她依旧一言不发,只是坐在那里听着大家的话。

李禠却是说了另外一个观点:“徐之不联系我们也是有他的道理的。至少在朝廷还没有完全宣布他无罪之前,一旦与我们联系,就会让我们陷入左右两难的境地:要说去报官的话,这事我们做不出;不去报官,我们就会被归入同谋及包庇的范畴。确实还要再观察观察局势。”

“朝廷这里,我会去再想想办法的。”胡衍挺了挺胸,“毕竟我在东南海事院所负责的市舶司,马上就要到了向朝廷上缴上半年海税的时间了,新天子继新位,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朝堂里的人都很在乎市舶司的这笔收入,我这次来,也是想着借此机会去各个地方走动走动,或者还能够找到一些有用的关系或是机会!”

“是啊!徐之现在不在,朝堂里的事情,也的确只能靠沧海你去多走动走动了!”赵子裪接口说道。

不过李禠却是注意到了一直没有开口的秦湛,赶紧问道:“处度,你的精神很不好啊,是不是在开封府里的时候,受到了什么委屈?”

“哦,倒也没有。”秦湛勉强地笑了笑,这才开口道,“听了大家的话,我是感觉非常地惭愧啊!虽然我认为大家说的话很有道理,但可能是因为我的能力实在有限,之前帮十八叔打理这些事情就一直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更不要说现在他下落不明,我总像是失了方向与依托。像这个样子,恐怕是做不起像衍哥说的那样帮到十八叔。所以我就想,索性就把我手头现在的事情都交出来,只是要辛苦建哥与衍哥了。”

“啊?湛哥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我想先在京城里休息一段时间,之后再去父亲身边服侍几天,还是尽孝为先吧!”

秦湛说出了这个理由后,大家也都沉默不语了。毕竟在当前的社会中,“孝”还是远大于兄弟情中的“义”的!

“胡爷、谈爷、秦爷,还有其他几位老爷。”同样一直未开口的人虎哥此时开口了,“虎子也没什么特别的本事,之前是一直跟在先生身边跑跑腿、传传话。现在先生不在了,虎子自认为人笨才疏,不敢继续留在这里给诸位增添麻烦。所以,借着今天各位老爷都在的机会,想跟大家告个别,就想从明天开始,自谋出路算了。”

“虎哥你这是干什么呢?四海又不是付不起给你吃口饭的钱。”谈建却是有点着急。

“若,若只是吃饭的钱……”虎哥扭扭捏捏了一会儿,终于还是说出了真实的想法,“之前跟着先生时,经常都会有补贴,可现在这样子……”

“原来你……”谈建却是一下子被他的这几句话给噎住了!

虎哥终究还是拉下了脸,说:“当年先生带着我时,曾经给过虎子我许诺,说离开时会给一笔安家遣散的费用,就是不知道这次是否还能兑得了现?”

“……”室内的一众人等都不太愿意去回应他的这句话了,倒不是想赖这笔钱,而是实在气得无语。

最后还是李清照开口道:“徐之若是说过这句话,那虎哥辛苦了这么些年,这笔钱怎么着也该付的,就由我来给兑现吧!”

“这钱怎么能让十八婶来出?还是我来处理吧!虎哥你待会留下来与我来结算。”秦湛板着脸开口道,“也不至于让外面人来说,我们秦家会亏待得了下人。”

虎哥却是不语,转身就出了大厅,没过多长时间,就从偏房里背出来一个小小的包袱,独自一人去拣了个墙角的台阶坐在那里等着了。

“哼!原来是行李早就打好了!”赵子裪却是讽刺道。

众人散去之后,秦湛便陪着李清照,让虎哥留下来一起商谈要补贴他多少安置费的问题。

事实上,他们之间根本就没有谈论任何与安置费相关的话题。

“湛哥的稳重、虎哥的忠心,徐之和我说过,是根本都不必有任何怀疑的事情。所以这次我想是二位有意想要留我下来,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于我?”李清照开门见山,直接开口问到关键之处。

“十八婶慧眼如炬,秦湛哪敢隐瞒!自当坦白以告。”秦湛先开了口,“十八叔此次入京之事,秦湛有罪!自从开封府关押出来之后,我反复思虑分析过,这京城的情报网肯定是出了大问题,而且必定与十八叔的失踪极有关联。只是秦湛亦是被谋算之人,若是还像从前一样,必然始终会被谋算此事之人所防范,不如先行藏拙,退出他们关注的视野,或许能够有更好的机会寻出真相!”

虎哥此时也是正色而道:“属下视先生为再生父母,不查出背后真相,誓不为人。这次也是受湛爷指点,又去寻过几位师父,他们因为都是倭人,既不受重用,也不太被防备,却是给了我不少线索,只是他们自己同样不便于继续追查。因此属下便想与湛爷打个配合,过几天就去京城的一家镖局权作镖师,就是为了方便在这京城内外随意走动!”

李清照却是起身向他们二人盈盈一拜,慌得两人连忙起身再回礼,李清照却是非常大气地说道:“莫推辞,徐之的事,能有二位不惜声名受损如此相助,清娘这是代徐之相拜谢,你们自是当得起的!”

“实不相瞒,此事背景极其复杂,而且关联牵涉很大。非我夸大其言,就说刚才在家里聚会之人中,恐怕除了我等三人之外,再无可信任之人!”秦湛郑重其事地说道。

当晚,外人所知的这次商谈结果是:

秦湛骂骂咧咧地差点儿要拍坏了桌子,虎哥气呼呼地扛着一小包行李与一大包银钱出了秦宅大门,还不解气地冲着门口吐了好几口唾沫。

据说是虎哥最后狮子大开口,秦湛咬牙出了血还不能令对方满意,然后便是吵得不欢而散,就连李清照也是对此无可奈何。

听闻此事的众人,在不甚唏嘘之时,心里却是更有了一个没有说出口的共同感觉:没有了秦刚,大家之间便开始慢慢地疏远了。

赵子裪在帮了四海商行的事情后,也得到了不少的回报,拿下了四海的近三成的合作业务,开始专心致致地开拓与巩固自家在京城周边的市场。

李禠在大名府那里的生意规模一点都不小于赵子裪,这次还承接了有的合作商行退出后的一些业务,回去之后,必是需要好好地消化一番。

最忙碌的还得是胡衍与谈建,秦湛交出来的京城事务有明暗两条线:

明的是四海商行的事情,这些都算是越直成熟定型的事情,而且秦湛手底下毕竟还有几位经验丰富的掌柜,留在这里继续打理,总体的协调安排工作,也就由谈建一手接下来了。

暗的便就是京城的情报网的管理,这一块,谈建虽然知道,但他却是一头雾水,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管理、如何发展?于是他便建议这块还是由最初来做过这事的胡衍接起来。

胡衍却以自己现在身负官职,不便管理,便推荐了钱贵,他不仅是当初秦刚初入京城熟识的钱老六的小儿子,更是之后经历过了在倭国九州岛的历练,也得到了谈建的认可。

朝廷这边,赵佶上位之后,自然要和蔡京一起,对支持过他的官员给予足够的回报。

两浙是蔡京这次逆风翻盘的风水宝地,他也在杭州的时候,就深深感受到秦刚在东南海事院里的影响深厚。若不是他有心将胡衍拉拢了过来,这海事院就是一块水泼不进的独立衙门,对于他一直想要在海贸赋税上给予赵佶足够政绩的想法,一直是难以搬开的拦路石。

再加上要与他现在正积极筹划成立的苏州应奉局的职能冲突重叠,于是他便建议,索性将东南海事院拆散成三块:

负责海贸的市舶司独立出来,还是胡衍直接管着;东南水师暂时也不动赵驷的官职,只是管辖权就地划给荆湖江浙四路的禁军;还有海事院的其余部门就相应并到两浙路及下面各州的衙门,反正这种拆拆分分的事情一弄,官职位置只会多不会少,正好方便他将那时在杭州时对自己阿谀奉承、大拍马屁的一些官员顺势一一提拔。

至于这一任的巡阅使侯蒙,也就调回朝廷御史院待用。

对于东南海事院的分拆,赵佶与蔡京给了胡衍足够的交换利益:

蔡京为相之后,立即高举变法派大旗,仿效王安石变法之初设立三司条例司的故事与经验,在尚书省新设讲议司,由他自任为提举,并任用了胡衍、吴居厚、王汉之等人为详定官与参祥官,以讲议为名,针对朝堂诸事随时制订决策、并迅速实现影响。

原先给胡衍定的是低一级的参祥官,然而赵佶提出,胡衍能力不错,而且功劳也在那,蔡京不得不把他提为详定官,同时直接任命为掌管商旅一事的主官,包括继续兼任着市舶司。

讲议司听着名字挺普通,实质却是极为关键的核心部门,简单来说,就是觉得朝廷哪一块的工作不如意,便就制订一个新的规定来改变它,而关于这个新规定的制订、解释、甚至是初期的实施,便就是由讲议司来推进,而详定官就是推动的主手。

说白了,这是一个原始的立法机构,直接掌握朝政的核心命脉,看着哪里的事情需要动一动、改一改的话,直接就推出一项新法规,然后还有这项法规的解释权。

所以,胡衍能够得此官职,便就已经几乎是宰相蔡京之下专负商贸一线的最高官员。这个一步登天,哪是什么过去的他的升职速度所能比拟的?

蔡京私下对他的交待就是:扶持了这么一个好玩乐的皇帝上去,没有大量、充足的财力支撑哪里行?胡衍要想坐稳这个位置,一定要搞好商贸,要给皇帝好好地、大量地挣钱才是关键。同时,这也是在考验胡衍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的能力。

最后,蔡京还把眼光投向了秦刚最后留下的一个有影响力的地方:河北的浮阳水师。由于海事院分拆,这里也重新划归高阳关路禁军。

浮阳水师不仅仅管自己的浮阳港,还实际管辖着滨州港,那可是整个北方海贸交易的中心港口,通过胡衍之口,蔡京还知道那里同时也是北方对高丽、倭国交易的中心之地。

新任的高阳关路安抚使兼知沧州,却是一位老熟人,当年在处州弃城而逃的张康国,靠着他献给蔡京的一大半家产,终究得到了偏袒,以城未破为由,只罚了三年磨勘,换了一地任职。之后他便死心塌地地追随其身后。

这次张康国得了这个差使,立即心领神会,一到任便去收了滨州港的管理权,又向浮阳港派去了自己的心腹进行监管。除了宣称要严查军中走私之事外,而直接在滨州港提升了一倍的商税,这里的商人虽然心存不满,但是一方面北方也就只有这一处海港可用,原有的生意不能不做,海税虽然把绝大多数的利润都收了去,但也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而张康国确实是一搞钱好手,之前待的几个地方太穷,没能发挥出他的能力。

沧州这里,由于秦刚在任时打好了底子,再加上两个海港以及北面贸易的带动,沧州境内的商人乃至普通百姓的富足,竟然都在河北这里首屈一指。

民富则膏脂易刮,张康国先是搞了一遍清查,然后便开始借由整军整备,推行新政,玩起了工程摊派、役差折算、赋税火耗等等手段,收获颇丰。就是沧州河道疏浚一项,名曰不扰民生产,改为每家每户出两人的差役钱,但是钱收上来之后,却只安排了两只小船在城池周边晃几天做个样子,实际巨额的差役钱尽数入了他的口袋。

除了这些不算,他的幕僚发现浮阳水师以及新沧军这几年居然是足饷发放,这显然不符合大宋朝的惯例啊,于是很不客气地直接扣了三个月的军饷,宣布今后开始,依照各处的惯例,都是延后三个月发放,而且只发半数。

新沧军率先炸了窝,他们比不上水师,之前都有海事院的供给,还有海港的补贴,本来就全靠军饷养家。由于他们中间有过亲友曾悄悄出海去倭国的九州岛应募,于是就派出代表来找顾大生,建议直接去投奔那里。

顾大生自然清楚九州岛那里的情况,自然不可能直接答应。只是海事院已经被分拆,他也不敢擅自作主,而是先行尽力控制局面,并给流求那里发出急信,说明了眼下的情况,并希望能够得到明确的指示。

与此同时,胡衍却派了心腹钱贵,带着他的亲笔信来到了浮阳寨,声称他到了京城,刚知道河北这里的事情,他已经整合了原先在海事院的影响力,正在与蔡京谈判,并希望顾大生能够配合他,一起来为自己人争取更多的空间。

顾大生对胡衍的这些举动狐疑不止,不过在流求的回复没来之前,的确倒也可以用胡衍给的方法拖拖时间,于是还是答应了。

很快,浮阳水师宣布:由于中断军饷,水师官兵生活没有着落,于是他们立即派兵控制了刚撤出去没多久的滨州港,扣没港口所有的海税用来养家。而先行投奔他而来的新沧军也因获得部分补贴,决定沿港设立营寨聚拢而来,隐隐地有了自立对抗的迹象。

此消息传到京城,却是令蔡京等人大惊——偷鸡不成反蚀米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龙魂侠影 超能黄金瞳 御女天下 婚久必痒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龙族:从觉醒言灵皇帝开始 大奉打更人 宝可梦:开局一只美纳斯和君主蛇 魔艳武林后宫传 大道剑圣 绑定神豪系统,我被养成顶级女神 男欢女爱 穿越明朝当暴君 续弦小夫人 一剑,一驴,一壶酒 林岚秦小雅 特种兵在都市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跃马大明 剑道乾坤 帝国大闲人 昭昭大明 大明正统 大明风流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锦医卫 明末之力挽狂澜 戒指传奇 紫鸾记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明末之新帝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最近更新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三藏还俗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玉符传奇 笔架叉将军 北宋第一狠人 穿越之原始之路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巨宋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